這又是孔祥熙在背後耍的手腕。不過和整治中國、交通銀行略有不同,整治中國、交通銀行靠的是強權,而對這三家銀行,如果故伎重演,會被輿論所指。於是,工於心計的孔祥熙開始在幾個月前通過中央、中國、交通三大銀行,大量囤積這三家商業銀行的鈔票。到了一定時間便突然要求全部兌現。這三家銀行當然不可能馬上兌現。孔祥熙藉機說這些銀行管理混亂,信譽喪失,以政府的名義向這三家銀行施加壓力,最後迫使這三家銀行經理辭職。


    三家銀行經理辭職後,孔祥熙乘機在其中安插親信,培植自己的勢力,並最終控製了三家銀行的董事會。隨後,他又以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為由,向這三家銀行以“政府緊急增資”為由各撥款500萬元,從而亦最後完成了對這三家銀行的吞併。


    當年,孔祥熙在上海銀行界的所作所為,徹底摧毀了上海原民族資本銀行的地位,並逐步形成了全國的金融壟斷,表現出他貪婪狡詐的本性。同時,他也為四大家族在金融界後來的發展,奠定了相當的基礎。


    3.完成“法幣改革”


    1935年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快了侵略中國的步伐。南京國民黨政府在失去東北的財源後,在華北各地的稅收也遭到嚴重損失。大批白銀從華北被偷運出境,上海銀根日益緊縮。孔祥熙為支持蔣介石“剿共”提出了大量本該投入市場的資金,加之國民黨政府統治下的貨幣製度的矛盾,使南京政府的經濟形勢十分嚴峻。在各種形勢下,國民黨內的親英美勢力便希望通過藉助英美的力量來遏製日本的進一步侵略,同時希望英美支持貨幣改革,以解決當前麵臨的經濟危機。


    長期以來,上海一直通用銀兩、銀元並用的雙重幣製。在國際貿易中,支出收人都用銀兩結算,而實際支付多用銀元;零售商在販賣時收取銀元,進貨時卻用銀兩。這種幣製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進貨要進行兩、元換算,極不方便,而且兩者的比價還經常隨時國際市場的變動而變化,使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商人隨時冒著虧損的危險,故極大影響了進出口生意。還有,企業平時要準備兩種支付手段,缺一個就可能引起資金周轉不靈,造成經濟動盪。


    孔祥熙、宋子文對這種幣製的問題早有認識。早在1932年7月,當時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就提出幣製改革的設想。宋子文想廢兩改元,統一幣製,然後實行紙幣的政策。次年初,宋子文通過南京政府正式宣布廢兩改元,並規定今後國內外大宗貿易一律使用銀元。廢兩改元是我國貨幣製度上的一大進步。但宋子文的改革剛剛開始,就因和蔣介石在“剿共”問題上的分歧被免去了財政部長的職務。但他的這項改革為推行紙幣製度鋪平了道路,奠定了基礎。


    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後,白銀價格上漲,中國國民的大量白銀外流。孔祥熙雖然採取了徵收白銀出口稅等政策,但仍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白銀從公開買賣轉人到地下交易,走私風大盛。再則南京政府為了彌補財政虧空,也需出口一部分白銀。


    此時,已在政治上站穩了腳根、在金融上掃清了“政敵”的孔祥熙明白,僅靠積極支持“剿共”、討蔣介石歡心不是長久之計。作為南京政府在財經方麵的最高長官,第一把手,他必須要做出實質業績,才能真正樹立威信並懾服眾人。而對國民黨中央政府來說,要想解決和擺脫當前在經濟上的困境,首先就要實行幣製改革。


    人們常說,宋藹齡是孔祥熙的內當家,這話不假。孔祥熙不論有什麽大事,都要先找宋藹齡商量,這次也不例外。


    宋藹齡聽完孔祥熙的想法後立刻說:“好,你早該這樣。不能什麽事都跟著老蔣走。想想看,你當總裁、部長,如果國民經濟搞得一團糟,你跟老蔣跟得再緊,他早晚也得把你撤下來。”


    孔祥熙想,搞幣製改革畢竟是宋子文先開的頭。如果這時主動找他商量,不僅可以從他那裏找到現成的思路,還會落個寬容大度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於是,宋藹齡主動提出去當說客,先探聽一下弟弟的口氣,然後再次定下一步的行動。


    宋藹齡找到宋子文肥孔祥熙的想法一說,宋子文便立即答應協助孔把幣製改革搞下去。當然宋子文當政時就有這個計劃,無奈蔣介石不懂經濟,不但不支持他反而怨他不支持“剿共”。宋子文雖留學西洋,畢竟還有些民族榮譽感,不甘心中國經濟如此衰落。這次聽到姐姐一說,如同遇到知音,心情頓時也好了許多。


    於是孔祥熙和宋子文又成了密友。二人商討後,覺得要想使這次幣製改革成功,首先得爭取英美的支持。於是,他們動用了所有的關係,一方麵向蔣介石等國民黨高層人士吹風動員,一方麵到英美使館宣傳解釋。1935年9月,英國政府派高級經濟顧問李茲羅斯來華訪問,孔祥熙立即接見、宴請、送禮、戴高帽,並親自陪他遊覽了西湖、太湖、廬山和黃山。李了解了中國幣製改革的思路後,覺得符合英國的利益,回國匯報後不久,英國國王伊麗沙白便發布命令,要求在中國的全體英國僑民接受新的法幣,並將銀元換成法幣。


    英國帶頭後,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紛紛效法,到1935年底,除日本之外所有和中國建交的國家都承認了中國新發行的貨幣--法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氏家族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平/李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平/李安並收藏孔氏家族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