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之初、高中均設有體育和音樂課。


    同時,銘賢學校的學生課外活動相當豐富。除體育活動外,校內還有很多社團組織,組織各種活動讓學生參與,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如學生會、青年會、國學研究會、英文研究會、文藝研究會、經濟研究會、語言練習會、料學社、宗教研究會、證道團。平民教育宣傳會以及各省縣同鄉會等,還有新劇表演團、晨曦社、海濤社、火花社等文藝社團。學生們可以自由參加這些組織,在這裏交流思想,研究學術,練習寫作。


    從銘賢學校的課程安排和學生們的課外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孔祥熙為銘賢學校操心的程度。孔祥熙的本家侄女孔令華老人至今仍讚嘆他當年辦學的勁頭:“三叔那時真是把心全操在了銘賢。一個普通學生的事都裝在心裏。三叔為銘賢操心真是沒明沒黑。”


    當時,孔祥熙不僅是銘賢學校的校長,還是歷史、地理和體育課的教師,同時兼任總務長。30年代由胡春霖整理出版的《山西銘賢輯要》所載都是孔祥熙當年在銘賢學校上歷史課時的講稿,內容共分為山西的帝王類、侯宰類、勤良類、將領類、忠烈類、廉潔類、文史類和藝術類等。內容之全麵,堪為山西文史集攬。


    此外,孔祥熙還以高薪從省內外聘請一些較有水平的中國教師來銘賢學校擔任有關課程。其中,他的父親孔繁慈就在校內講授經史課。


    當時,孔祥熙要以山西太穀的銘賢學校與天津的南開、北京的師大附中一決高下。


    銘賢學校的學製,最初是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學4年。1916年又添設大學預科3年(高中)。全部課程共14年。1923年遵照國民黨全國教育會議決策,改為新學製,即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全部課共12年。停辦大學預科。


    1928年起,銘賢學校辦起了農科,擔任農科主任的是美國歐柏林大學文學學士、康乃爾大學的理科碩士穆懿爾。農科聘用了大批的農業大學及專科畢業生從事實驗研究工作。除對作物育種、畜牧獸醫、園藝果樹等進行理論研究外,並辦有農場、牧場和園藝場,在太穀南山有果園、在清源縣有萄葡園以供實驗。該科還培育了“金皇後玉米”、“169小麥”等很多優良品種,並每年舉辦一次大規模農業展覽以展出各地作物和農村產品。穆效爾還藉此分析實驗了我國各地的土壤,調查研究了山西的農村經濟。1931年銘賢又增辦工科,主要是製造農具為農科服務,如製造冰鐵犁、中耕器、除草機、噴霧器和玉米脫粒機等。此外還辦有翻砂廠、機械廠、肥皂廠和印刷廠等。但是,當時農、工兩科都是研究性機構,初期並未招生授課。


    “七·七事變”爆發後,日軍侵占華北並致北平淪陷,太原告急。銘賢學校被迫西遷,經河南狹縣、西安、灑縣,歷盡艱辛於1939年春到達四川省金堂縣。租賃宅地開始上課,生源主要是華北逃難的學生和山西的商人子弟。1940年銘賢又專門開辦農工專科學校並於1943年擴展為銘賢學院,內設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農藝、畜牧獸醫、農業經濟、銀行及工商管理八係,並附有農場、牧場、機械廠、紡紗廠、釀造廠和製藥廠等。


    孔祥熙在1929年7月,曾搞了一個銘賢學校建校zi周年的紀念活動,井親自為《銘賢學校zi周年紀念刊》寫序。序中說:


    “蓋銘賢者,實紀念前賢之學校也。命名之義,即在銘心不忘前賢也。


    “學生之在校及已畢業者,不下千餘人,升學於國外大學要求深造、以及散之四方服務於社會國家者,亦所在多有。


    “教職員自4人增至80人,學生自30餘人增至800人,經費自8000元增至每年45000元”。


    銘賢學校紀律嚴明,教學始終堅持從難從嚴。學院成立後實行學分製。凡一年內不及格學分超過該學年應修學分總數的三分之一者,即勒令退學。考試舞弊者,除取消該學科成績外,還要給予一定的處分。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銘賢學校遷回山西太穀。後來銘賢學院的工科合併於太原工學院,農科發展為山西農業大學。


    銘賢學校雖為孔祥熙所創立,孔祥熙又是校長兼校董會的董事長,但他為銘賢學校並沒有直接花過多少錢。銘賢學校固定的辦學經費,都是從美國得到的。美國發明電解法製鋁的查理·霍爾是歐柏林大學的畢業生,後來成了製鋁工業的資本家之一。他去世後從他的遺產中捐贈給銘賢學校75萬元美金,作為辦學基金。這筆款子一部分係製鋁公司的股票,一部分則存入銀行吃利息,每年共約有3萬多元美金。歐柏林大學學生會每年以其所收會費的一半捐助銘賢學校,連同一些零散的捐款,每年亦將近1萬多元美金。銘賢每年的固定經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為45000元美金左右。


    正是有了比較充足的辦學經費,孔祥熙和銘賢學校才能在孟家花園內大興土木,增加設施。這些設施大部用美國友人的名字命名,以示紀念。如田氏樓、韓氏樓、杭氏樓。還有的以孔祥熙和宋藹齡父母命名的,如嘉桂科學樓、亭蘭圖書館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早在30年代的內地太穀,銘賢學校內的樓館裏就都配有暖氣、自來水和電燈、電話、發電機、抽水馬桶、壁爐、書櫥等,試驗室裏都配有完備的教學儀器和藥品。這在當時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校裏是很少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氏家族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平/李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平/李安並收藏孔氏家族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