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雖身為議和大臣,而清廷卻無人主政,辦理交涉,頗費周章,尤以德法意三國力主向山西進軍最感棘手。由我對葉。李兩氏說明山西教案之真相,而英美乃堅定立場,決定由聯軍要求清廷懲辦禍首毓賢等,不再進軍擾民。於是聯軍人攻山西計劃,就因外交之折衝而作罷。
“聯軍方麵的放棄山西,連李鴻章都覺得有些奇怪,他摸不清聯軍的態度何以會由強硬轉為緩和了,就向各方麵打聽其中的原故。……吳摯甫(汝給)知道聯軍態度轉變,其中有一部分是我的作用,所以就把這始末根由向合肥(李鴻章)說了。
“合肥那時已經七十有八歲了,憑他幾十年辦理外交的經驗,知道折衝是很難辦的一回事,這個剛剛走出茅廬的後生晚輩,居然可以片言解紛,化幹戈為玉帛,替國家在外交上解決了重大的困難,使他非常警異,憑著他那喜歡‘獎掖後進’的脾氣,立刻命吳摯甫……來找我,約去談話,並且想要邀我出來‘參辦教案’,給我一個‘幫辦洋務’的名義。但是我因前時曾發誓不與西太後主持下的政府合作,同時覺得要為國家做事非求新知不可,所以就謝絕了李合肥的好意。
“後來我想起山西那幾位被害的傳教士,有兩位是美國人,曾經托我把他們的信送回家去,我借著這個機會,何不到美國去一趟,而且順便在美國讀書深造呢?我把這個意思間接和李鴻章說了,李鴻章很表同意,……發給了我一個赴美的護照,動身的時候,李鴻章還電我國駐美公使伍秋府關照。這種殊榮,簡直就不是我始料所及的了。”
據說,當時孔祥熙在太穀冒險援助教士,並在北京進言洋教士促成山西教案的解決之事不勝而走,很快傳遍了潞河書院,師生們引以為榮。事後當他返回學校時,校園內竟組織了自發的歡迎活動。在歡迎的人群中,有一位在太穀被孔祥熙救出的洋教士麥納女醫生,她是專來潞河學院搜集有關孔的資料的,並曾專程去過太穀考察孔氏家世。後來,麥納以孔祥熙和與另一位也曾營救洋教士的潞河學生費起鶴的事情為題材,寫成一部名為《華夏兩英雄》的書在英國出版。
實際上,當時無論是孔祥熙與外國傳教士的密秘接觸,還是李鴻章與八國聯軍的公開議和,結果都是以犧牲中國人民利益為代價,來換得外國侵略者的滿足和清朝反動統治的苟延殘喘。同時,必然會出現這樣一幅淒涼的畫麵:一方麵是愛國誌士被屠殺示眾,另一方麵則是傳教士又捲土重來耀武揚威。此真所謂“反帝愛國有罪,侵略賣國有功”啊!
6.所謂“謀刺西太後”的一段小插曲
轟轟烈烈的義和團愛國反帝運動,就這樣被賣國的清政府和窮凶極惡的八國聯軍鎮壓下去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特命奕勛和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同德、俄、英、法、美、意、日、奧共8個出兵人侵國家以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3個未直接出兵的國家共同簽訂了又一個極不平等的條約亦即《辛醜條約》。
《辛醜條約》共十二款,其主要內容包括:
首先,中國清政府必須為這次各帝國主義列強人侵及其由此而遭受的所謂“損失”,付出一筆巨額的“戰爭賠款”。其數目經當時清朝賣國政府再三乞求最後降至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並在40年之內分期付清。如此再加上利息,最後本利高達九億八千二百萬兩白銀,這就是後來有名的所謂“庚子賠款”。當時,這筆“賠款”相當於清政府至少12年的財政總收人。
其次在《辛醜條約》中,還規定清政府此後要切實負責嚴厲鎮壓中國民眾中一切反對各帝國主義列強的組織和行動。凡是在此一方麵督辦不利的官員不論大小,清朝廷一定要予以嚴辦。當時各列強帝國是想藉此一條款,杜絕義和團運動的東山再起,同時也為防止原山東巡撫毓賢那樣的清廷官員再度出現。
條約並且規定,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劃出一個外國使館區,帝國主義各國都有權用他們的軍隊來“保護”其使館,於是使館區實際上成了國中之國。清政府必須拆除大沽炮台和從大沽到北京沿線的全部炮台,並且不能在天津周圍二十裏內駐紮中國軍隊。而帝國主義列強則有權駐紮軍隊,以保證從北京到沿海的通道。這就使清政府承認了列強軍隊駐紮在從北京到天津到山海關沿鐵路的12個地方的既成事實。並且在北京城內也有外國軍隊駐紮。實際上,當時的清政府已完全處於列強刺刀監護之下。
而清朝廷對於《辛醜條約》的態度卻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就是說要把“中華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給這些武裝占領了首都的“各國”,使它們感到這個朝廷是值得加以“保全”的。
投降派代表李鴻章在簽署了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後兩個月就死了,從而結束了他充當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幫凶和走卒的罪惡一生。
不管清政府如何腐敗無能,賣國投降,人民的意願仍是不可違的。正像仁人誌士吶喊的那樣:“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此時的孔祥熙已返回潞河學院,聽到《辛醜條約》的簽訂,心靈又一次被深深地震動了。當時他和李進芳多次商量,認為西太後慈禧不除,中國將永無寧日。何況文友會當初就立的是“剷除慈禧,恢復光緒的皇位”的宗旨。
“聯軍方麵的放棄山西,連李鴻章都覺得有些奇怪,他摸不清聯軍的態度何以會由強硬轉為緩和了,就向各方麵打聽其中的原故。……吳摯甫(汝給)知道聯軍態度轉變,其中有一部分是我的作用,所以就把這始末根由向合肥(李鴻章)說了。
“合肥那時已經七十有八歲了,憑他幾十年辦理外交的經驗,知道折衝是很難辦的一回事,這個剛剛走出茅廬的後生晚輩,居然可以片言解紛,化幹戈為玉帛,替國家在外交上解決了重大的困難,使他非常警異,憑著他那喜歡‘獎掖後進’的脾氣,立刻命吳摯甫……來找我,約去談話,並且想要邀我出來‘參辦教案’,給我一個‘幫辦洋務’的名義。但是我因前時曾發誓不與西太後主持下的政府合作,同時覺得要為國家做事非求新知不可,所以就謝絕了李合肥的好意。
“後來我想起山西那幾位被害的傳教士,有兩位是美國人,曾經托我把他們的信送回家去,我借著這個機會,何不到美國去一趟,而且順便在美國讀書深造呢?我把這個意思間接和李鴻章說了,李鴻章很表同意,……發給了我一個赴美的護照,動身的時候,李鴻章還電我國駐美公使伍秋府關照。這種殊榮,簡直就不是我始料所及的了。”
據說,當時孔祥熙在太穀冒險援助教士,並在北京進言洋教士促成山西教案的解決之事不勝而走,很快傳遍了潞河書院,師生們引以為榮。事後當他返回學校時,校園內竟組織了自發的歡迎活動。在歡迎的人群中,有一位在太穀被孔祥熙救出的洋教士麥納女醫生,她是專來潞河學院搜集有關孔的資料的,並曾專程去過太穀考察孔氏家世。後來,麥納以孔祥熙和與另一位也曾營救洋教士的潞河學生費起鶴的事情為題材,寫成一部名為《華夏兩英雄》的書在英國出版。
實際上,當時無論是孔祥熙與外國傳教士的密秘接觸,還是李鴻章與八國聯軍的公開議和,結果都是以犧牲中國人民利益為代價,來換得外國侵略者的滿足和清朝反動統治的苟延殘喘。同時,必然會出現這樣一幅淒涼的畫麵:一方麵是愛國誌士被屠殺示眾,另一方麵則是傳教士又捲土重來耀武揚威。此真所謂“反帝愛國有罪,侵略賣國有功”啊!
6.所謂“謀刺西太後”的一段小插曲
轟轟烈烈的義和團愛國反帝運動,就這樣被賣國的清政府和窮凶極惡的八國聯軍鎮壓下去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特命奕勛和李鴻章為全權代表,同德、俄、英、法、美、意、日、奧共8個出兵人侵國家以及比利時、西班牙和荷蘭3個未直接出兵的國家共同簽訂了又一個極不平等的條約亦即《辛醜條約》。
《辛醜條約》共十二款,其主要內容包括:
首先,中國清政府必須為這次各帝國主義列強人侵及其由此而遭受的所謂“損失”,付出一筆巨額的“戰爭賠款”。其數目經當時清朝賣國政府再三乞求最後降至四億五千萬兩白銀,並在40年之內分期付清。如此再加上利息,最後本利高達九億八千二百萬兩白銀,這就是後來有名的所謂“庚子賠款”。當時,這筆“賠款”相當於清政府至少12年的財政總收人。
其次在《辛醜條約》中,還規定清政府此後要切實負責嚴厲鎮壓中國民眾中一切反對各帝國主義列強的組織和行動。凡是在此一方麵督辦不利的官員不論大小,清朝廷一定要予以嚴辦。當時各列強帝國是想藉此一條款,杜絕義和團運動的東山再起,同時也為防止原山東巡撫毓賢那樣的清廷官員再度出現。
條約並且規定,在北京東交民巷一帶劃出一個外國使館區,帝國主義各國都有權用他們的軍隊來“保護”其使館,於是使館區實際上成了國中之國。清政府必須拆除大沽炮台和從大沽到北京沿線的全部炮台,並且不能在天津周圍二十裏內駐紮中國軍隊。而帝國主義列強則有權駐紮軍隊,以保證從北京到沿海的通道。這就使清政府承認了列強軍隊駐紮在從北京到天津到山海關沿鐵路的12個地方的既成事實。並且在北京城內也有外國軍隊駐紮。實際上,當時的清政府已完全處於列強刺刀監護之下。
而清朝廷對於《辛醜條約》的態度卻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就是說要把“中華之物力”有多少就拿出多少,來給這些武裝占領了首都的“各國”,使它們感到這個朝廷是值得加以“保全”的。
投降派代表李鴻章在簽署了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後兩個月就死了,從而結束了他充當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幫凶和走卒的罪惡一生。
不管清政府如何腐敗無能,賣國投降,人民的意願仍是不可違的。正像仁人誌士吶喊的那樣:“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此時的孔祥熙已返回潞河學院,聽到《辛醜條約》的簽訂,心靈又一次被深深地震動了。當時他和李進芳多次商量,認為西太後慈禧不除,中國將永無寧日。何況文友會當初就立的是“剷除慈禧,恢復光緒的皇位”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