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這裏還另有一說,據說也是明朝萬曆年間,山東孔氏家族有人中了進士並被派往山西任職。但此人不是上麵我們所講的孔宏開,而是孔子第五十六代裔孫孔希翥中了進士,之後外放山西的。據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孫女孔德懋所說:“明朝確有大量紙坊戶從曲阜遷到山西太穀。家譜中記載孔祥熙的先世孔希翥是在明朝時遷到山西的。從孔希翥到七十五代孔祥熙這中間十九代也都是按照曲阜孔族字係行輩取名。”
孔氏族譜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最完整的族譜之一,自宋朝建藉以來,一直譜係不亂。按照孔氏家族修譜的規矩,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1937年趕上孔氏大修族譜,當時是由世襲衍聖公孔德成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修譜的,由當時擔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的山東曲阜孔氏祥榕負責。孔德懋是孔德成的姐姐,她的話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她還回憶了1937年修譜的情況,“以前各地有些孔氏族人因年代久遠或生活變遷,過去沒有續譜的,這次也續了譜。孔祥熙就是這次修譜時續的家譜。”
“當時大修族譜所需經費是向全國各地孔氏族人募捐,我曾看到過一本捐款的帳本,不單是孔祥熙,全國各省縣都有孔姓族人捐款。少則1元、10元,多則成百上千。孔祥熙因是當時國民黨中央財政部長,他捐錢多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孔德成也曾於1979年9月1日在台灣舉辦的孔祥熙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上說:“我們孔家分成60戶,孔先生的祖先是屬於曲阜紙坊戶的。明朝晚年時,由曲阜遷到山西的。民國二十五年,孔先生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到曲阜城北四水上的孔家河口--其祖先早年居住處憑弔。”
根據我們今天掌握的材料,很難用具有權威性的文字來說明到底是“孔子第五十六代裔孫孔希翥”還是“孔子第六十一代青孫孔宏開”,二者究竟是誰,在一個準確的時間裏或在一個準確的背景下由山東曲阜遷至山西並最後落戶太穀的。在這裏我們可以確認的就是,山西太穀的孔家,肯定是由山東曲阜孔姓族中遷人的。
太穀程家莊,距離太穀縣城西門5裏有餘,屬城關一帶,是一個可以在中國北方農村經常看到的那種自然村落。村風古樸自然,村民誠實和善,多有北中國農民那種特有的吃苦精神。人們默默奮鬥,隻為著“人往高處走”這一個幻夢般執著堅韌的信念。全村100多戶人家,可謂小村,但村中街道寬敞,房屋坐落整整齊齊,並且每家每戶的建築都是雕梁畫柱,華麗考究。這在當時中國即便是較發達的城鎮也是不多見的。原因是這個村子裏的人家,十戶倒有八戶經商從賈,“家家有錢,戶戶富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可稱得上“小康村”了。
當年山西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守家戀土。家裏有了錢便不願遷到他鄉過一種“吃甜沒有醋”的日子,更不想搬到城裏過一種處處受束縛的生活。所以山西人隻要富裕了,都愛在故鄉的土地上造起漂亮的房子,既壯了老祖宗的臉麵,也能過一種悠閑自得的生活。
也許是沾了老祖宗孔聖人的光,孔家在程家莊算得上是名門望族,說話辦事在村裏都很占分量。孔氏家族在村裏一共擁有9幢房屋,其中1幢有井,俗稱“井兒院”。自當年的知縣孔宏開之後,這裏孔氏族人中就再沒有官宦仕途的人,孔家人倒都是自食其力,憑本事靠力氣辛辛苦苦掙下了一份殷實的家業。
這裏倒並非孔門後人才疏學淺,因而難以金榜題名。孔聖人的後代,家學淵源自是非同尋常。隻因當年孔宏開孔知縣的遺孀孔夫人有訓曰“不為韃虜做官”,兒孫們個個不敢違背所致的結果。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百餘年的滄桑變遷,孔門後人對當年的祖訓就漸漸地淡忘了。孔憲昌--孔子的第七十二代裔孫亦即孔祥熙的曾祖父名幼聰明過人,少年有為且又刻苦努力,好強爭勝,16歲時應童子試竟榮獲頭名成績。
當下血氣方剛的孔憲昌在族人的激勵下,暗下決心要在下次鄉試中再奪魁首,以壯孔門。
當時恰巧有一位同鄉,亦即亞聖孟子的後代盂洋,對他威脅最大。兩人的學識相差無幾,但孟洋的書法要略強於孔憲昌。所以孔憲昌每天發奮練習書法,一寫就是幾個時辰。果然其書法的技巧大見長進,隻是因長期的疲勞過度,致使孔憲昌的體質極為虛弱。
所謂人意拗不過天意。
鄉考的前一天,孔憲昌自感身體不適。但為了與孟洋一決高下,第二天孔憲昌還是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子赴考。結果,體力不支加上精神緊張,孔憲昌當場咯血,元氣大傷,未能堅持到終場就抱憾先退。最後自然是盂洋榮登榜首,孔憲昌數載寒窗苦讀,毀於一旦。
當即孔憲昌羞愧難當,他恨自己半途而廢,不能為孔門爭光。這一恨一憂,竟使得孔憲昌一病不起。臨終前孔憲昌用自己那雙握過筆桿如今已骨瘦如柴的手拉著9歲的兒子孔慶麟,艱難地一字一句地立下了家法:
“讀書所以致用,凡我子孫,但求讀書明理,經邦濟世。能這樣,便是孔家的好子弟,千萬不要再應科考試,重蹈我的覆轍,切記,切記!”
言罷,孔憲昌便含憤去世。自此以後,孔門子弟再一次與科舉無緣。
孔氏族譜是我國歷史上最悠久最完整的族譜之一,自宋朝建藉以來,一直譜係不亂。按照孔氏家族修譜的規矩,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1937年趕上孔氏大修族譜,當時是由世襲衍聖公孔德成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修譜的,由當時擔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的山東曲阜孔氏祥榕負責。孔德懋是孔德成的姐姐,她的話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她還回憶了1937年修譜的情況,“以前各地有些孔氏族人因年代久遠或生活變遷,過去沒有續譜的,這次也續了譜。孔祥熙就是這次修譜時續的家譜。”
“當時大修族譜所需經費是向全國各地孔氏族人募捐,我曾看到過一本捐款的帳本,不單是孔祥熙,全國各省縣都有孔姓族人捐款。少則1元、10元,多則成百上千。孔祥熙因是當時國民黨中央財政部長,他捐錢多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孔德成也曾於1979年9月1日在台灣舉辦的孔祥熙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上說:“我們孔家分成60戶,孔先生的祖先是屬於曲阜紙坊戶的。明朝晚年時,由曲阜遷到山西的。民國二十五年,孔先生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到曲阜城北四水上的孔家河口--其祖先早年居住處憑弔。”
根據我們今天掌握的材料,很難用具有權威性的文字來說明到底是“孔子第五十六代裔孫孔希翥”還是“孔子第六十一代青孫孔宏開”,二者究竟是誰,在一個準確的時間裏或在一個準確的背景下由山東曲阜遷至山西並最後落戶太穀的。在這裏我們可以確認的就是,山西太穀的孔家,肯定是由山東曲阜孔姓族中遷人的。
太穀程家莊,距離太穀縣城西門5裏有餘,屬城關一帶,是一個可以在中國北方農村經常看到的那種自然村落。村風古樸自然,村民誠實和善,多有北中國農民那種特有的吃苦精神。人們默默奮鬥,隻為著“人往高處走”這一個幻夢般執著堅韌的信念。全村100多戶人家,可謂小村,但村中街道寬敞,房屋坐落整整齊齊,並且每家每戶的建築都是雕梁畫柱,華麗考究。這在當時中國即便是較發達的城鎮也是不多見的。原因是這個村子裏的人家,十戶倒有八戶經商從賈,“家家有錢,戶戶富裕”。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可稱得上“小康村”了。
當年山西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守家戀土。家裏有了錢便不願遷到他鄉過一種“吃甜沒有醋”的日子,更不想搬到城裏過一種處處受束縛的生活。所以山西人隻要富裕了,都愛在故鄉的土地上造起漂亮的房子,既壯了老祖宗的臉麵,也能過一種悠閑自得的生活。
也許是沾了老祖宗孔聖人的光,孔家在程家莊算得上是名門望族,說話辦事在村裏都很占分量。孔氏家族在村裏一共擁有9幢房屋,其中1幢有井,俗稱“井兒院”。自當年的知縣孔宏開之後,這裏孔氏族人中就再沒有官宦仕途的人,孔家人倒都是自食其力,憑本事靠力氣辛辛苦苦掙下了一份殷實的家業。
這裏倒並非孔門後人才疏學淺,因而難以金榜題名。孔聖人的後代,家學淵源自是非同尋常。隻因當年孔宏開孔知縣的遺孀孔夫人有訓曰“不為韃虜做官”,兒孫們個個不敢違背所致的結果。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百餘年的滄桑變遷,孔門後人對當年的祖訓就漸漸地淡忘了。孔憲昌--孔子的第七十二代裔孫亦即孔祥熙的曾祖父名幼聰明過人,少年有為且又刻苦努力,好強爭勝,16歲時應童子試竟榮獲頭名成績。
當下血氣方剛的孔憲昌在族人的激勵下,暗下決心要在下次鄉試中再奪魁首,以壯孔門。
當時恰巧有一位同鄉,亦即亞聖孟子的後代盂洋,對他威脅最大。兩人的學識相差無幾,但孟洋的書法要略強於孔憲昌。所以孔憲昌每天發奮練習書法,一寫就是幾個時辰。果然其書法的技巧大見長進,隻是因長期的疲勞過度,致使孔憲昌的體質極為虛弱。
所謂人意拗不過天意。
鄉考的前一天,孔憲昌自感身體不適。但為了與孟洋一決高下,第二天孔憲昌還是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子赴考。結果,體力不支加上精神緊張,孔憲昌當場咯血,元氣大傷,未能堅持到終場就抱憾先退。最後自然是盂洋榮登榜首,孔憲昌數載寒窗苦讀,毀於一旦。
當即孔憲昌羞愧難當,他恨自己半途而廢,不能為孔門爭光。這一恨一憂,竟使得孔憲昌一病不起。臨終前孔憲昌用自己那雙握過筆桿如今已骨瘦如柴的手拉著9歲的兒子孔慶麟,艱難地一字一句地立下了家法:
“讀書所以致用,凡我子孫,但求讀書明理,經邦濟世。能這樣,便是孔家的好子弟,千萬不要再應科考試,重蹈我的覆轍,切記,切記!”
言罷,孔憲昌便含憤去世。自此以後,孔門子弟再一次與科舉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