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棕色頭髮的高個兒婦女小心翼翼地打破了這尷尬的局麵,說:“嗯,我們去看看布羅德加和彗星石吧?”


    於是,他們走到湖岸邊,擁著那個行家,故意不邀請我一道去,那個高個兒女人還回頭瞪了我一眼。


    我獨自一人走在結了冰的山石上,蒼綠的草已經枯死,我的心情比剛才更惡劣了。


    我不想呆在那兒,可是好像沒有什麽要走的理由,也無處可去。我伸出雙臂箍住一塊苔蘚斑駁的聳立著的岩石,看著灰色的雲在頭頂上飄走,留下一片白色的天空,在黃昏時分又變成淺淺的藍色。腳下是一朵朵小花,五顏六色地綴在岩石上,有紫色、黃色、粉紅、大紅和白色。我開始體會到一種真正的孤獨,我一下一下地用頭敲打著岩石,發出砰、砰、砰聲。


    我的雙手像天空一樣發青,一彎如鉤的新月掛在橫亙湖麵的遠山上。料峭的微風在銀色湖麵上吹起陣陣漣漪,我遍體生寒。


    四千年以前,人類樹立起這些石頭以展示此地的奇景和他們的生活;如今,我的知識是他們的四千倍,可世界仍然那麽陌生,那麽嚴酷。


    太陽隱在矗立著的石頭下麵,島嶼、湖、陸地上那小小的石頭圈,遠方光禿禿的小山,這一切都在深藍色的天穹下微微閃耀,這荒涼的景致不禁令我心驚。一個光禿禿的世界。


    天快黑了我才打起精神艱難地走回馬斯·豪墓地附近的岩石旅館。我坐在火爐前暖著手,打算過一個舒適的夜晚,可我卻怎麽也無法驅除寒意。


    積雪山……冰島上的冰川破裂了。那裏的地下水層被火山運動的熱氣熔化,從冰川頂部流出,造成災難性的洪水。


    現在我開始明白自己以前低估了回憶的能力。各種事件超乎尋常地紛遝而至,塞得滿滿的,腦海馬區和扁桃體都被壓垮了。遙遠的過去被接踵而來的事情擠成一團,這樣記憶被壓製住,逐漸喪失了能力。可記憶仍然保存在那兒,要把它們都回想起來需要一種特殊的智力形式。所以當我咒罵我那貧乏的記憶時,我真為自己的愚蠢痛惜不已。


    回憶的另一種形式,即頓悟式的回憶並非真正的回憶。在適當的壓力下,往事突然顯現,成為我們產生意象的一條線索……因此,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過去,而且還看到自我的一個側麵,看到那甜蜜的片斷伴隨著動人的往昔,還有與之相聯的那份美麗,令人心痛神傷。


    在過渡期,在兩種生活的空白階段,我們最敢於去冒險。


    在地球上,每一事件都具有一種非同尋常的重力。


    當我們超越自然的生命年限,在幾個世紀期間冒險遊歷時,那就猶如攀登奧林匹斯山,在大氣層之外行走,我們必須隨身攜帶氧氣。


    我不知道我是怎樣一個人。


    瓦萊斯·馬裏諾裏斯……赤道南部的幾道廣闊的、相互連通的峽穀群,從東邊的忒色斯凸地延伸大約四公裏,一直到那片複雜地形e的凹地。


    星球事務分會、大學學院理事會和火星勘察處都不同意我造訪亞歷山大城的圖書館……我懷疑是薩塔烏爾在幕後搗的鬼,在巴勒斯施加了影響……我隻好又去找肖萊克幫忙,最後還是批準了。我知道欠肖萊克太多的人情很不好,但是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在長長的東去列車上,我坐在一個靠窗的座位上,這節車廂幾乎幾乎是空的。


    前一節車廂裏傳來小孩子的嬉鬧聲,我過去一看:一個10歲大的小孩正把一架塑料飛機向他父母飛去;車廂的另一頭是一夥觀光客,他們正好奇地注視著他。


    那個小孩在他們的注視之下拾回飛機,連看也不看他們一眼。我對他的感覺不太好,於是又回到了座位上。


    窗外,列車正沿著厄俄斯的南部邊緣和科布萊茨峽穀行駛。科布萊茨峽穀那種簡潔、偉岸的氣派讓我感覺像是在飛;穀底距我們有幾公裏之深,峽穀北邊的崖壁形成了一條極為險峻的地平線,仿佛火星是被一股洶湧的潮汐席捲而至,簡直像在幻境中一樣。這幅幻景我隻能在一剎那看上那麽一眼,否則就會頭暈眼花。天氣也攙和進來助紂為虐,把我的感覺弄得支離破碎的。高高的雲層覆蓋著漫天的灰塵,日落之際,色彩絢爛,從藝術的角度來說,未免流於俗艷,不過大自然可不懂什麽美學原則,紫羅蘭色、粉紅色、淡綠色,塗滿了高高的天穹,從懸鉤子色漸漸變為刺莓色。


    太陽終於落山了,在鏡式黃昏中,火車爬上了凸地的緩坡,就像置身於這片遼闊的荒原之地的一縷海藻。我打開頭頂上的小燈,讀了一會兒書—


    —時而看看峽穀那模糊的身影……又讀了會兒書……又朝外看看。


    我在火車上的小賣部買了一本書……《冰柱揭秘》,作者叫西奧費羅斯·瓊斯。


    書的序言裏寫道:“讓我們用理智的眼光看待這件事吧。”


    這句話真令我感到好笑。我瀏覽了一下開頭:“經院科學家也忽視了所有那些表明冰柱年齡極限的跡象,因此我們才會將之解釋成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他們發現這樣的解釋較符合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根據這一切我們為史前太空技術找到了證據,其遺蹟遍布地球,從石柱群一直到復活節島。冰柱是由這個遠古文明所建,這種文明的語言為梵文,他們對宇宙飛船的設計還殘留在瑪雅寺牆上,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冰柱上留下了疤痕(見照片),其中有一根甚至被隕石撞擊過,這類事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同時也證明了其存在的久遠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冰柱之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 金·斯坦利·魯賓遜並收藏冰柱之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