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成美就這樣一直與兒童為伍;直到以86歲的高齡在家中病逝,墓碑與葬儀都非常簡樸遺言:“海啊往江田島”。


    在劉建業看來,井上成美雖然身居高位,但是在日本的整個瘋狂的戰爭機器裏,他算是不多的還保留著清醒的人,也是以自己的行為虔誠的為戰爭期間的罪行贖罪的人。如果,日本還有好人存在的話,那麽井上成美就是這不多的好人中的一個。


    “我想要知道你要我怎樣與你合作,然後我才會決定是不是應該與你合作。”井上大將思考了一回說道。


    “我希望你在將來對戰犯的審判過程裏能夠對檢察官和法官們講出你所知道的一切,一點也不隱瞞。”


    “你不認為如果我這樣做的話會被人認為是對日本的背叛嗎?”


    “我認為,如果你不這樣做的話,那就是在協助那些戰犯們隱瞞他們的罪行,逃脫歷史對他們的公正審判。而且,我想隻有對日本的戰爭罪行進行徹底而全麵的清算,使戰後的日本和他的人民徹底擺脫軍國主義的陰影,讓日本能夠真正走上和平發展的道路,而不是繼續犯下以前所犯下的錯誤,這樣才是對日本國家和人民真正的負責。將軍,你認為呢?”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這條錯誤的道路使得日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也正是這樣的錯誤道路使得與日本曾經長期和平共處的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你應該也知道我們中國從甲午戰爭以後被日本欺淩到何種的境地,別的不說,就算是在這場從九一八事變開始的戰爭裏,我們就承受了多少的損失,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如果,日本不能對自己的戰爭罪行進行徹底的清算和反省,很難想像戰後的日本能夠真正的做到與中國和其他國家和平相處。難道將軍認為日本在一個周邊鄰國對其充滿極度的懷疑和不信任的國際環境下能夠順利的恢復和發展嗎?”


    “對此,我也有同感。”


    “所以,我才找到將軍,希望你能站出來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都公諸於世,如果有將軍這樣的曾經身居高位的人站出來對戰爭罪行進行反省,效果將是無法形容的。”


    “你就這樣相信我嗎?”


    “實話說,在整個日本軍人群體裏,特別是將軍群體裏,值得我相信的人沒有幾個,大概隻有岡田前首相,米內海相,山本將軍,還有就是將軍你了。隻有你們是一支堅決拒絕擴大戰爭的。也隻有你們算是難得的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的人。盡管,我很不認同你們在如何對待我國這個問題上所持的態度。至於陸軍的那些人,在我看來,幾乎都是一群屁股決定腦袋的傢夥,就像是比目魚一樣,眼睛隻能看到前麵一點點。”劉建業說道。


    在這裏,劉建業既是對這幾位海軍將軍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肯定,同時也是在利用長期以來日本海陸軍之間存在的矛盾做文章。


    日本陸海軍之間長期積累起來的矛盾,一直可以追溯到宗族之間血腥的領地之爭.明治維新中,現代意義上的陸軍、海軍剛剛建立,一些藩主將他們的子弟送去一個軍種,他們幾代的對頭則必定將子弟送去另一個軍種。但拂去歷史的宿怨,陸軍與海軍之間始終貫穿於“二戰”期間的激烈爭鬥,在很大程度上,正表現著較開放的海洋與較保守的山地、稍具理性的非農民國民與理性完全淪喪的農民國民對於本國與世界見識的差距。


    與陸軍仍沉浸在1905年戰勝沙皇俄國的豪邁激情中,並相信這一激情必將伴隨日本武運長久相反,海軍許多人卻一直對戰爭的結局持悲觀態度。在日本軍界,沒有人比聯合艦隊指揮官山本五十六大將更反對與美國開戰的了。很多中國人是在一部同名的日本電影中這位身軀魁梧、麵容堅毅、鬢角如霜的將領的,他站在自己的旗艦——黑灰色的“赤城”號航空母艦的指揮塔上,西太平洋一道道山峰般的湧浪向船頭劈來,他那黎黑的臉膛在一身雪白海軍服的映襯下,猶如一尊雕塑般奪人心魄山本曾在哈佛大學短暫學習,又作為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海軍武官在華盛頓呆了兩年。他很清楚,到這時美國的軍事生產能力是日本的十倍。1940年時,他曾告訴一群日本學生,“日本打不過美國,因而日本不應該與美國開戰。”在上任聯合艦隊指揮官之前,他有明確預言:“在和美、英交戰的最初六到十二個月裏,我可以取得令國人瘋狂的勝利。在這之後我不抱希望。”


    到了山本預言逐漸變為現實的戰爭後期,陸軍的防衛計劃是命令本土的全體人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拿起手頭的任何武器,隻要還有一個人,就要擊退盟軍的進攻。而海軍的方案是,最後的決戰必須在海上進行,這樣可以防止美國占領日本本土以及對本土轟炸。


    除了眼光不同,陸軍還在資源占有、情報掌控和武器裝備開發等方麵,與海軍尋釁不斷,各執一端。陸軍打到哪裏,便趕快占了那裏的油田,最多的時候,陸軍已掌握了西太平洋地區最主要的油田,擁有6座煉油廠。對石油消耗極大的海軍,卻隻能自家去荷屬東印度(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鑽井打洞。海軍有潛艇,陸軍也要有潛艇。海軍有航空兵,陸軍也得造飛機。海軍有航空母艦,陸軍也要造航空母艦。到1943年的夏天,盡管日本已擁有年產53000架飛機的能力,實際上每年的生產數量連10000架飛機都不到。據戰後統計,相互攀比、追著投產的結果是,在那些用來製造飛機的來之不易的鋁材中,隻有55%確實造出來了飛機,而餘下的部分多成了廢料倒賣進了黑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國產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國產坦克並收藏民國軍旅之隨波逐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