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3月19日,“大多拉”火炮進行實彈射擊試驗。希特勒在陸軍元帥凱德爾、裝甲兵司令古德裏安、軍工部長施佩爾的陪同下,親自來到戒備森嚴的魯根沃爾靶場,觀看並鑑定射擊效果。中午12時20分,“大多拉”火炮發射了一發混凝土破壞彈,彈丸實測重量為7.086噸,火炮射角65度,射程達26.09千米。40分鍾後,火炮又以射角45度發射了一發重4.759噸的榴彈,射程達47.22千米。對火炮頗為熟悉的希特勒對“大多拉”火炮的性能非常滿意。
“大多拉”除了身管長度(32.48米)和射程(40多千米)不如“巴黎大炮”之外,在許多方麵都堪稱世界之最:全炮約長43米、寬7米、高11.6米,有4層樓那麽高,重1350噸,幾乎是“巴黎大炮”的兩倍,它的塊頭之大,宛如一艘軍艦;炮彈也大得驚人,有7.8米長,豎起來比兩層樓還高,其中榴彈丸重4.1噸。內裝大量炸藥,破壞力巨大,射程可達47千米;另一種用於破壞混凝土掩蔽部的彈丸則重達7噸,內裝200公斤炸藥。據說它的威力足以擊穿3.4千米處厚度為0.85米的混凝土牆。
“塊頭大”既是“大多拉”的優勢,也是它的缺陷。與“巴黎大炮”一樣,由於塊頭太大,運輸、操作、保障都極為不便。就運輸而言,首先要把下炮架、身管、炮閂等部件卸下來,再分別裝車。為了裝運這門炮,德國又同時研製了大功率軍用火車。1941年10月,克虜伯兵工廠製成了兩台功率為1050馬力、時速達60千米的d311型機車。運炮車與兩層樓的樓房相當。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彈藥需動用60節列車。由於炮寬7米,標準寬度的鐵路無法運輸,需採用特設的專用軌道。到達發射陣地後,還需藉助巨大的吊車將各部件安裝在炮架上。僅安裝好這座巨炮就需1500人至少整整忙上3個星期。顯然,這種巨炮對於後勤人員來說絕對是一種惡夢。
“大多拉”作為德軍最高統帥部的王牌,由一名陸軍少將擔任總指揮。射擊時則由一名上校具體指揮。直接操作大炮的士兵多達1400多名,加上兩個擔任防空任務的高炮團、警衛人員、維修保養人員,共需4000多人。動用這座大炮需經陸軍參謀長哈爾德上將批準。
1942年4月,德軍第11集團軍司令曼斯坦因上將前往希特勒的總部,匯報了進攻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方案。這個要塞不僅十分堅固,而且地形險惡,德軍曾於1941年12月17日發起一次大規模進攻,戰至12月30日,德軍的攻勢已成為強駑之末,除了損兵折將外,沒有撈到任何好處。為了減少傷亡,增加勝算的把握,曼斯坦請求總部提供重炮支援。結果曼斯坦因不僅得到了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剛瑪設備”、610毫米自行臼炮“卡爾設備”,還有舉世無雙的800毫米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設備”,也就是“大多拉”。
從6月7日起,德軍在空軍和炮兵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再次發起進攻,但進展非常緩慢,雙方都堅持寸土必爭,每一個碉堡和每一條塹壕,都要經過浴血苦戰,蘇軍克裏米亞方麵軍部隊一再發動反擊,以求奪回所喪失的陣地。無論是大型的據點也好,小型的碉堡也好,他們都常常會打到最後一人一彈為止。“拉鋸戰”成了此役獨特的風景。盡管德軍最後取得了此役的勝利,但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些團隻剩下了幾百人,還有一個連在撤離前線時隻剩下了1名軍官和8名士兵。希特勒深知此役之勝利來之不易,特命令曼斯坦因由陸軍上將晉升為陸軍元帥,並對所有參加克裏米亞戰役的人員頒發一種紀念臂章,以資鼓勵和表彰。在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戰鬥中,火炮特別是“大多拉”炮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多拉”火炮離塞瓦斯托波爾25公裏的地方炮轟了13天,向該要塞的7個主要目標共發射了48發巨型炮彈。劇烈的爆炸聲似電閃雷鳴,驚天動地,一股股濃煙從要塞升起。炮彈降落之處,立即化為廢墟,尤其是其中有一發重達7100公斤的穿甲彈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護層命中並擊毀了在塞維納亞灣南岸地下深達30米,存放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基本彈藥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令德軍和蘇軍都為之震驚。隨著一個一個的堡壘被“古斯塔夫巨炮”擊得粉碎,塞瓦斯托波爾也被德軍占領。盡管人們認為“大多拉”的真正效力與製造它的成本不成比例,即效費比很低,但是“大多拉”在克裏米亞的出色表現令參戰的將士終身難忘。
如果,中國軍隊能夠使用“大多拉”,那固然好,即使沒有“大多拉”,能夠使用“剛瑪設備”或者“卡爾設備”,再配用裝有延遲爆破引信的爆破彈,那麽日軍的鬆山要塞肯定是會被輕鬆解決的。日軍在修築要塞防禦工事上雖然不遺餘力,但是比起俄國人來說,功力顯然還要差的不少。可是問題就在於中國軍隊或者他的盟友英美軍隊都沒有這樣的武器裝備可以使用,而且,這種裝備即使有也無法運送到山高林密的滇西地區。
“你說得不錯,我們是沒有多拉列車炮。可是,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劉建業突然張開了眼睛說道。這時的劉建業,雙眼流露著強烈的欲望,似乎他早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了。
優幽書萌 uutxt 全蚊吇版月讀
“大多拉”除了身管長度(32.48米)和射程(40多千米)不如“巴黎大炮”之外,在許多方麵都堪稱世界之最:全炮約長43米、寬7米、高11.6米,有4層樓那麽高,重1350噸,幾乎是“巴黎大炮”的兩倍,它的塊頭之大,宛如一艘軍艦;炮彈也大得驚人,有7.8米長,豎起來比兩層樓還高,其中榴彈丸重4.1噸。內裝大量炸藥,破壞力巨大,射程可達47千米;另一種用於破壞混凝土掩蔽部的彈丸則重達7噸,內裝200公斤炸藥。據說它的威力足以擊穿3.4千米處厚度為0.85米的混凝土牆。
“塊頭大”既是“大多拉”的優勢,也是它的缺陷。與“巴黎大炮”一樣,由於塊頭太大,運輸、操作、保障都極為不便。就運輸而言,首先要把下炮架、身管、炮閂等部件卸下來,再分別裝車。為了裝運這門炮,德國又同時研製了大功率軍用火車。1941年10月,克虜伯兵工廠製成了兩台功率為1050馬力、時速達60千米的d311型機車。運炮車與兩層樓的樓房相當。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彈藥需動用60節列車。由於炮寬7米,標準寬度的鐵路無法運輸,需採用特設的專用軌道。到達發射陣地後,還需藉助巨大的吊車將各部件安裝在炮架上。僅安裝好這座巨炮就需1500人至少整整忙上3個星期。顯然,這種巨炮對於後勤人員來說絕對是一種惡夢。
“大多拉”作為德軍最高統帥部的王牌,由一名陸軍少將擔任總指揮。射擊時則由一名上校具體指揮。直接操作大炮的士兵多達1400多名,加上兩個擔任防空任務的高炮團、警衛人員、維修保養人員,共需4000多人。動用這座大炮需經陸軍參謀長哈爾德上將批準。
1942年4月,德軍第11集團軍司令曼斯坦因上將前往希特勒的總部,匯報了進攻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方案。這個要塞不僅十分堅固,而且地形險惡,德軍曾於1941年12月17日發起一次大規模進攻,戰至12月30日,德軍的攻勢已成為強駑之末,除了損兵折將外,沒有撈到任何好處。為了減少傷亡,增加勝算的把握,曼斯坦請求總部提供重炮支援。結果曼斯坦因不僅得到了420毫米固定式臼炮“剛瑪設備”、610毫米自行臼炮“卡爾設備”,還有舉世無雙的800毫米列車加農炮“古斯塔夫設備”,也就是“大多拉”。
從6月7日起,德軍在空軍和炮兵火力的有力支援下,再次發起進攻,但進展非常緩慢,雙方都堅持寸土必爭,每一個碉堡和每一條塹壕,都要經過浴血苦戰,蘇軍克裏米亞方麵軍部隊一再發動反擊,以求奪回所喪失的陣地。無論是大型的據點也好,小型的碉堡也好,他們都常常會打到最後一人一彈為止。“拉鋸戰”成了此役獨特的風景。盡管德軍最後取得了此役的勝利,但是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有些團隻剩下了幾百人,還有一個連在撤離前線時隻剩下了1名軍官和8名士兵。希特勒深知此役之勝利來之不易,特命令曼斯坦因由陸軍上將晉升為陸軍元帥,並對所有參加克裏米亞戰役的人員頒發一種紀念臂章,以資鼓勵和表彰。在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戰鬥中,火炮特別是“大多拉”炮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多拉”火炮離塞瓦斯托波爾25公裏的地方炮轟了13天,向該要塞的7個主要目標共發射了48發巨型炮彈。劇烈的爆炸聲似電閃雷鳴,驚天動地,一股股濃煙從要塞升起。炮彈降落之處,立即化為廢墟,尤其是其中有一發重達7100公斤的穿甲彈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護層命中並擊毀了在塞維納亞灣南岸地下深達30米,存放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基本彈藥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令德軍和蘇軍都為之震驚。隨著一個一個的堡壘被“古斯塔夫巨炮”擊得粉碎,塞瓦斯托波爾也被德軍占領。盡管人們認為“大多拉”的真正效力與製造它的成本不成比例,即效費比很低,但是“大多拉”在克裏米亞的出色表現令參戰的將士終身難忘。
如果,中國軍隊能夠使用“大多拉”,那固然好,即使沒有“大多拉”,能夠使用“剛瑪設備”或者“卡爾設備”,再配用裝有延遲爆破引信的爆破彈,那麽日軍的鬆山要塞肯定是會被輕鬆解決的。日軍在修築要塞防禦工事上雖然不遺餘力,但是比起俄國人來說,功力顯然還要差的不少。可是問題就在於中國軍隊或者他的盟友英美軍隊都沒有這樣的武器裝備可以使用,而且,這種裝備即使有也無法運送到山高林密的滇西地區。
“你說得不錯,我們是沒有多拉列車炮。可是,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劉建業突然張開了眼睛說道。這時的劉建業,雙眼流露著強烈的欲望,似乎他早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了。
優幽書萌 uutxt 全蚊吇版月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