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姐妹也出麵幫助史迪威做工作。最高統帥夫人曾沮喪地告訴史迪威:“我苦苦哀求了他,什麽辦法都用了,就差殺了他。”
反攻北緬,打通中印公路,對中國戰場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盡管英國人不願更多地出力,但中國軍隊顯然有責任為自己打開一條獲取援助的地麵通道。12月19日,最高統帥終於做出了有限的讓步,同意由史迪威指揮中國駐印軍在利多方向投入戰鬥。但他同時對史迪威反覆表示,如果英國海軍不採取行動,他決不讓雲南的遠征軍參加緬甸作戰。最高統帥還同意授予史迪威指揮和使用中國駐印軍的“全權”,不受幹預,可以解除任何一名軍官的權力。但是,“不要為了英國人的利益犧牲這支部隊”。根據最高統帥夫人宋女士的要求,最高統帥把對史迪威的授權寫成了正式文書,並蓋上了最高統帥的紅色印章。
最高統帥的讓步和授權,使史迪威燃起了勝利的希望,一個職業軍人的熱血在周身沸騰。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殺向密支那,包圍孟拱,甚至在遠征軍堅守的情況下打進雲南。這也許隻是一個願望,但它畢竟是可能的。”第二天,史迪威便急不可待地離開重慶,飛往印度。
史迪威懷揣最高統帥授以“全權”的手令,滿心歡喜地離開重慶,於12月21日趕到印度的利多。他不顧旅途的勞累,立即找來中國駐印軍將領召開會議,研究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
關於中國駐印軍的進攻目標和作戰計劃,史迪威早已成竹在胸。他準備率領部隊從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占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西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穀和孟拱河穀,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後向八英方向發展進攻,與雲南的中國遠征軍會師,打通中印公路。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國駐印軍雖然經過蘭姆加爾的整訓,全部換上了美式裝備,火力和機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國軍隊畢竟從未對日軍打過大規模的進攻戰役,缺乏這方麵的作戰經驗。目前可以投入作戰的部隊,隻有新38師和新22師,兵力不到3.5萬人。剛從國內空運來的新30師,眼下尚在蘭姆加爾整訓和換裝,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開赴前線。右翼英帕爾的英軍,雖然集結了第14軍和第15軍共6個師,但何時能夠發起進攻,還不清楚。雲南的中國遠征軍的11個師,最高統帥已明確表態,隻要英國海軍不在緬甸南部登陸,他就不讓這些部隊入緬。駐印軍的緬北反攻,可以說是孤軍奮戰,兵力上對日軍並無優勢。空中方麵,由美軍第10航空隊一部負責空中支援。
從利多到密支那的作戰路線,要經過野人山中的胡康河穀和孟拱河穀,地形極為複雜。這裏崇山峻嶺、飛崖疊峰、森林蔽日、河流縱橫。部隊難以機動,難以展開,難以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後勤補給更是十分艱難。
日軍緬甸方麵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則在第5飛行師團協同下,以第18、第56師團防守緬北、滇西,另企圖以3個師團攻占印度英帕爾,控製阿薩姆邦,切斷同盟軍向緬北進攻的交通線,以圖打破其盟軍反攻。
中國遠征軍的當麵之敵是田中新一中將指揮的日軍第18師團,下轄第114,55,56聯隊等部,共有兵力近3萬人。該師團是日軍的一支王牌部隊,以兇殘好殺聞名,參加過進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戰,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之一。1938年,它又南下在廣東大鵬灣登陸,攻占廣州,此後被調往海南島接受熱帶作戰訓練。1939年在廣西欽州登陸,投入進攻南寧的作戰。1940年,它又被調往南洋地區專門進行叢林作戰的特別訓練,1941年占領越南。1941年12月18師團在山下奉文的指揮下從泰國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陸,而後向馬來半島西南穿插,然後沿西海岸向南推進。牽製分隊從哥達巴魯登陸,從馬來半島東海岸南下。大股日軍在輕型坦克和空軍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數日軍備有自行車。12月11日,由英軍希思將軍指揮的印度第十一師首先和日軍交火,盡管印度軍隊在數量有三比一的優勢,但部隊訓練很差,裝備處於略勢,軍官與士兵的團結意識又幾乎等於零,所以這樣一支軍隊與日軍對抗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日軍西路部隊分隊12月19日占領了檳榔嶼上的英空軍基地,消除了大英國協軍隊從印度、緬甸方向對馬來半島守軍進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東路部隊於1942年1月6日攻占關丹,然後向柔佛州前進。西路部隊於1942年1月11日攻進馬來亞首府吉隆坡,然後繼續前進。失敗的陰影象瘟疫一樣在英軍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變得無法控製,越來越多的裝備落在日軍手中。倭國空軍可以在英國的機場裝上英國的燃料往英國的陣地上投英國的炸彈。倭國步兵騎著自行車緊緊追趕撤退的英聯軍,他們三人一排,又說又笑,好象是去看足球比賽。數以百計的車輪匯成嘈雜一片,潰退的印度軍隊驚恐萬分,以為是坦克在追趕他們。(馬來半島灼熱的路麵令自行車車胎很快爆裂,日軍士兵幹脆剝去橡膠胎,隻用鋼圈騎行,數千輛這樣的自行車發出的響聲確實有點象坦克。)翌年2月,18師團與第5師團在新加坡創造了以3萬多人迫使8.5萬英軍繳槍投降的奇蹟,隨後又投入緬甸作戰。長期的熱帶叢林作戰經驗,使其獲得了叢林作戰之王的美稱。18師團原師團長牟田口廉也中將(發動盧溝橋事變的日軍聯隊長)已升任緬甸方麵軍第15軍司令官,現任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曾任日軍大本營作戰部部長,是個詭計多端、老謀深算的指揮官。此次交戰不僅關係到緬甸的最終歸屬,也是中日兩軍王牌的榮譽之爭。
反攻北緬,打通中印公路,對中國戰場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盡管英國人不願更多地出力,但中國軍隊顯然有責任為自己打開一條獲取援助的地麵通道。12月19日,最高統帥終於做出了有限的讓步,同意由史迪威指揮中國駐印軍在利多方向投入戰鬥。但他同時對史迪威反覆表示,如果英國海軍不採取行動,他決不讓雲南的遠征軍參加緬甸作戰。最高統帥還同意授予史迪威指揮和使用中國駐印軍的“全權”,不受幹預,可以解除任何一名軍官的權力。但是,“不要為了英國人的利益犧牲這支部隊”。根據最高統帥夫人宋女士的要求,最高統帥把對史迪威的授權寫成了正式文書,並蓋上了最高統帥的紅色印章。
最高統帥的讓步和授權,使史迪威燃起了勝利的希望,一個職業軍人的熱血在周身沸騰。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們終於有了一個機會,可以殺向密支那,包圍孟拱,甚至在遠征軍堅守的情況下打進雲南。這也許隻是一個願望,但它畢竟是可能的。”第二天,史迪威便急不可待地離開重慶,飛往印度。
史迪威懷揣最高統帥授以“全權”的手令,滿心歡喜地離開重慶,於12月21日趕到印度的利多。他不顧旅途的勞累,立即找來中國駐印軍將領召開會議,研究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
關於中國駐印軍的進攻目標和作戰計劃,史迪威早已成竹在胸。他準備率領部隊從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占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西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穀和孟拱河穀,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後向八英方向發展進攻,與雲南的中國遠征軍會師,打通中印公路。
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國駐印軍雖然經過蘭姆加爾的整訓,全部換上了美式裝備,火力和機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國軍隊畢竟從未對日軍打過大規模的進攻戰役,缺乏這方麵的作戰經驗。目前可以投入作戰的部隊,隻有新38師和新22師,兵力不到3.5萬人。剛從國內空運來的新30師,眼下尚在蘭姆加爾整訓和換裝,還要等一段時間才能開赴前線。右翼英帕爾的英軍,雖然集結了第14軍和第15軍共6個師,但何時能夠發起進攻,還不清楚。雲南的中國遠征軍的11個師,最高統帥已明確表態,隻要英國海軍不在緬甸南部登陸,他就不讓這些部隊入緬。駐印軍的緬北反攻,可以說是孤軍奮戰,兵力上對日軍並無優勢。空中方麵,由美軍第10航空隊一部負責空中支援。
從利多到密支那的作戰路線,要經過野人山中的胡康河穀和孟拱河穀,地形極為複雜。這裏崇山峻嶺、飛崖疊峰、森林蔽日、河流縱橫。部隊難以機動,難以展開,難以充分發揮火力優勢,後勤補給更是十分艱難。
日軍緬甸方麵軍司令官河邊正三,則在第5飛行師團協同下,以第18、第56師團防守緬北、滇西,另企圖以3個師團攻占印度英帕爾,控製阿薩姆邦,切斷同盟軍向緬北進攻的交通線,以圖打破其盟軍反攻。
中國遠征軍的當麵之敵是田中新一中將指揮的日軍第18師團,下轄第114,55,56聯隊等部,共有兵力近3萬人。該師團是日軍的一支王牌部隊,以兇殘好殺聞名,參加過進攻上海和南京的作戰,是製造南京大屠殺的元兇之一。1938年,它又南下在廣東大鵬灣登陸,攻占廣州,此後被調往海南島接受熱帶作戰訓練。1939年在廣西欽州登陸,投入進攻南寧的作戰。1940年,它又被調往南洋地區專門進行叢林作戰的特別訓練,1941年占領越南。1941年12月18師團在山下奉文的指揮下從泰國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登陸,而後向馬來半島西南穿插,然後沿西海岸向南推進。牽製分隊從哥達巴魯登陸,從馬來半島東海岸南下。大股日軍在輕型坦克和空軍的支援下隆隆南下,多數日軍備有自行車。12月11日,由英軍希思將軍指揮的印度第十一師首先和日軍交火,盡管印度軍隊在數量有三比一的優勢,但部隊訓練很差,裝備處於略勢,軍官與士兵的團結意識又幾乎等於零,所以這樣一支軍隊與日軍對抗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日軍西路部隊分隊12月19日占領了檳榔嶼上的英空軍基地,消除了大英國協軍隊從印度、緬甸方向對馬來半島守軍進行空中支援的可能性。西路主力沿西海岸急速南下。東路部隊於1942年1月6日攻占關丹,然後向柔佛州前進。西路部隊於1942年1月11日攻進馬來亞首府吉隆坡,然後繼續前進。失敗的陰影象瘟疫一樣在英軍中蔓延,而且撤退很快就變得無法控製,越來越多的裝備落在日軍手中。倭國空軍可以在英國的機場裝上英國的燃料往英國的陣地上投英國的炸彈。倭國步兵騎著自行車緊緊追趕撤退的英聯軍,他們三人一排,又說又笑,好象是去看足球比賽。數以百計的車輪匯成嘈雜一片,潰退的印度軍隊驚恐萬分,以為是坦克在追趕他們。(馬來半島灼熱的路麵令自行車車胎很快爆裂,日軍士兵幹脆剝去橡膠胎,隻用鋼圈騎行,數千輛這樣的自行車發出的響聲確實有點象坦克。)翌年2月,18師團與第5師團在新加坡創造了以3萬多人迫使8.5萬英軍繳槍投降的奇蹟,隨後又投入緬甸作戰。長期的熱帶叢林作戰經驗,使其獲得了叢林作戰之王的美稱。18師團原師團長牟田口廉也中將(發動盧溝橋事變的日軍聯隊長)已升任緬甸方麵軍第15軍司令官,現任師團長田中新一中將,曾任日軍大本營作戰部部長,是個詭計多端、老謀深算的指揮官。此次交戰不僅關係到緬甸的最終歸屬,也是中日兩軍王牌的榮譽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