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大科普——關於內書堂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 作者:滾動的苦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瓜近期天天後半夜才能寫出東西來,於是,日夜顛倒。
so——今天上科普,瓜倒一倒時差。
~~~~~~~~~~~~~~~~~~~~
關於朱瞻基創建的內書堂。
現在的人其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一種是說內書堂是為宦官專權擅政提供能力基礎,是明朝宦官之禍的根源所在。
另外一種是覺得內書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幫助皇帝製衡了內閣。
瓜比較占後者。
本書寫到現在,關於讓小太監識字的事,都是一筆帶過。
是因為——
在永樂朝,內書堂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張羅。
哪怕到了宣德朝,也僅僅處於培養的階段。
真正太監的崛起,還是戰神那一屆。
我看有評論說朱瞻基啥也不是。
所以,在這裏替這位瓜比較欣賞的六邊形戰士科普一下。
【整個內書堂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總的來說,分了三步,由三個朝代接力完成。
第一步——遴選識字太監。
主要發生在洪武朝。
朱元璋重組中書省、廢除丞相一職,皇帝直麵六部,成了比996還996的社畜皇帝。
幹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就吃不消了。
於是遴選淨身前就具備讀書識字能力的太監——比如說犯了罪的權貴子弟、打仗掠奪回來的年輕人,以及各藩屬國主動進獻的太監。
這些人的工作也就是讀讀上疏,整理一下東西,分擔一下皇帝的工作。
另外就是管理朱元璋設立的十二監十局三所為皇家服務的機構。
所以,洪武朝,基本沒有什麽很出名的太監。
第二步——培養有潛質的小太監讀書識字。
主要發生在永樂朝。
進宮前就識字的太監實在不多,而且本身他們的背景就複雜。
朱棣登基以後該用的、跟能用的都用了,還是覺得沒人可用。
這裏有一點,朱棣信不過朝上的大臣。
整個永樂朝,太監到處趴趴走,代天子出使,代天子巡視等等。
人不夠用怎麽辦?
朱棣就想了個辦法,從小太監裏麵挑選了一些人出來,用老太監教他們讀書識字。
因為朱元璋曾經禁止宮中太監識字。
教太監識字這事並沒有擺到明麵上。
太監識字的最終目的也僅限於輔助朱棣給百官的上疏分類匯總,標明輕重緩急,諸如此類。
永樂朝出名的太監不少,大多都是正麵形象,比如鄭和。
第三步——內書堂正式成立。
宣德元年七月內書堂草建,《明通鑒》記載——改刑部主事劉翀為翰林修撰,專授小內史書, 選內史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讀書其中。
宣德四年,內書堂始建,隸司禮監。命大學士陳山專授小內使讀書,定翰林官四人任教。
從草建到正式建立,除了把這種大家不明說的事變成了一項製度以外。
教太監讀書的人也拔高了好幾個層次。
無論翰林修撰還是大學士,都是普通讀書人家花錢都請不到的老師。
這宮中的內書堂教學質量比明朝第一學府國子監一點不差,甚至更勝一籌。
~~~~~~~~~~~~~~~~~~~~~~~~~~~~~~~~~
【以上這三步。朱家為什麽這麽走?難道老朱家的人不知道宦官的危害?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朱元璋建朝時候就嚴禁宦官識字了。
為什麽在朱元璋明令禁止的情況下,到了宣德朝還是走到了開設內書堂的地步,實際上是跟著當時的情況一步一步的調整而來的。
後人罵朱瞻基,說他開啟了禍端。
但,朱瞻基是被逼到了這個份上。
【這裏就牽涉到明朝另一個大名鼎鼎的部門——內閣。】
~~~~~~~~~~~~~~~~~~~~~~~~~~~~~~~~~
朱元璋在洪武朝為了有人輔助處理政務,置殿閣,這就是後來內閣的前身。
永樂時期,朱棣正式啟用內閣。
無論殿閣還是內閣,在朱元璋跟朱棣時期可不是君臣共治,而是乾綱獨斷。
朱元璋殺了很多武將,朱棣則是殺了很多文官。
朱元璋跟朱棣兩個人其實已經把朝臣都得罪光了。
朱棣最後一次北征前,大牢關了不少文官。
內閣作為朱棣近臣,權力非常小,風險卻極其的大。
錢少事多還高風險,任誰都不願意打這樣的工。
到了最後,朱棣死在路上。
當時隨駕大臣是張輔、楊榮、金幼孜。
具體怎麽死的,至今還是有很多說法。這裏就暫時不表了。
反正朱棣一死,內閣的人就覺得,他們的春天終於來了。
朱高熾當太子的時候,本身他就是個不愛且不善於舞刀動槍的,天生的文人陣營。
朱高熾在性格方麵,也不像朱棣那麽不聽勸,也不會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永樂一朝,他一直是朝臣跟朱棣之間的潤滑劑。
朱高熾身體不好,精力遠遠沒有朱棣朱元璋充沛,上位以後朝政必須大部分依賴朝臣。
這就是典型的夢中情帝!
所以,內閣不管三七二十一,隱瞞朱棣死訊,齊心協力的把朱高熾扶了上去。
朱高熾不負眾望。
上台以後立刻就把朱棣關在牢裏的人放了出來。
他在位短短的十個月裏麵,幹了不少事情,也確實非常依賴內閣。
內閣的人更覺得,他們大展拳腳的時候到了。
這心裏一嘚瑟,發展到後來,這朝臣言官就有點蹬鼻子上臉。
朱高熾登基以後,要換掉宮中的宮女,想修整一下皇城,他身體不舒服有幾天沒上朝,就這幾件事,被一個叫李時勉的官員寫了一封長信大罵了一頓,什麽勞民傷財,放縱私欲,懶怠朝政等等,寫信不單止,還當朝怒懟。
生生就把朱高熾給懟得怒火攻心,倒下了。
朱高熾這一倒下,就再也沒起來。
朱高熾怎麽倒下的,朱瞻基心裏自然很清楚。
但他也清楚,李時勉並不是孤軍作戰,李時勉身後站著全是人,他暫時胳膊拗不過大腿。
於是朱瞻基繼位登基以後,強忍著惡心,把李時勉從牢裏放了出來,還加以嘉許。
朱瞻基一示弱,自然就被更進了一步。
蛐蛐皇帝這個外號,就是這個時候被起的。
言官對朱瞻基有點個人愛好這事上綱上線的,各種勸諫。
內閣也站在言官那邊暗示朱瞻基不要怠政。
當時大明財政民政軍政全都千瘡百孔,國防邊疆海岸線沒有消停的。
很多前期的積弊全在朱瞻基接手的時候爆發了出來。
問題數不勝數。
指責皇家的上疏從四麵八方湧來。
無論朱瞻基想怎麽做,都有人反對加數落。
哪怕現代一個小老板,也受不了一群員工天天數落自己,於是朱瞻基開始想辦法。
朱瞻基的性格行事作風更像朱棣一些,直接,且不被道德綁架。
你們不聽我的,那就用聽我話的人!
一群不能如臂指使的大臣,那不如不用!
於是太監讀書這事就發生了。
朱瞻基其實很懂。
不受掌控的朝臣跟生死全部仰賴於皇家的太監,他用誰,不言而喻。
而且這兩方還可以互相製約,讓皇權更加穩固。
至於宦官能造成的危害,什麽擾亂朝綱,禍國殃民的,在朱瞻基看來壓根不是事。
皇帝下去見祖宗的時候,殉葬的何止後宮妃嬪,無論太監,宮女,一聲令下,就可以全帶走。
而且,內書堂正式始建,能查到的史料都顯示是在宣德四年。
宣德四年之前發生了什麽呢?
根據《寓圍雜記》、《明經世文編》、《翰林記》等史料的說法,楊士奇、楊士榮、蹇義、夏原吉在宣德三年十月至五年正月之間開始票擬批複。
所謂票擬批複,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內閣“票擬權”——朱家人皇權旁落的標誌。
也就是說,朱瞻基跟朝臣的權力鬥爭裏,輸了,逼得他不得不把內書堂擺到了明麵上。
或者說,這是兩方博弈,大家各退一步的結果。
在宣德朝後期,鬥爭跟博弈升級。
與內閣“票擬權”相對應的太監“批紅權”也出現了。
鬥爭進一步白熱化。
最後,朱瞻基,下線。
~~~~~~~~
終上。
內書堂的設立,其實是鬥爭的產物,誕生的初衷就是朱瞻基拿來製衡內閣文臣的。
而且,明朝的太監們在有能力的皇帝手裏也確實製衡了內閣。
老朱家某些皇帝資質平平、能力平平、才讓兩大集團勢力失衡,亂象叢生。
從某種角度來說,魏忠賢、王振、劉瑾,汪直,這四大的崛起,難道不是文官集團太差勁麽?
為了掩護他們的差勁,這四個人都被立了典型,各種臭名昭著。
太監的風評被害。
從此成了過街老鼠。
至於什麽太監專權,什麽禍害百姓,有固然有,更多的是筆杆子在誰手裏誰決定輿論導向。
貪官汙吏的,不專權,不魚肉百姓,謔謔得少?
嗤——————鄙夷臉!
~~~~~~~~~~~~~~
【附帶的說一下內書堂的製度】
1、生源。兩三百——四五百人,十歲上下,而明朝的太監基數最多時達十萬。
(自己刀了自己進宮的很不少,明朝四大宦官裏,就一個汪直是被俘虜後當的太監。)
2、師資。幾乎所有的講官都出自翰林院,即便各府州縣學也比不上。
3、學習內容。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之外,還要研習《忠鑒錄》等課程,主要強化他們的太監身份意識。另外,他們還有一門實操課,叫作“判仿”,意思是對具體事務進行模擬處理,為以後履行批紅工作做準備。
4、畢業條件。除畢業考之外,皇帝還可能親自抽考。
5、畢業去向。最好是進入文書房或者當太子侍讀。其餘根據需要分散到各個機構中去。
so——今天上科普,瓜倒一倒時差。
~~~~~~~~~~~~~~~~~~~~
關於朱瞻基創建的內書堂。
現在的人其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
一種是說內書堂是為宦官專權擅政提供能力基礎,是明朝宦官之禍的根源所在。
另外一種是覺得內書堂提高了宦官的文化水平,幫助皇帝製衡了內閣。
瓜比較占後者。
本書寫到現在,關於讓小太監識字的事,都是一筆帶過。
是因為——
在永樂朝,內書堂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張羅。
哪怕到了宣德朝,也僅僅處於培養的階段。
真正太監的崛起,還是戰神那一屆。
我看有評論說朱瞻基啥也不是。
所以,在這裏替這位瓜比較欣賞的六邊形戰士科普一下。
【整個內書堂的發展是分階段的,不是一下子就到位的。】
總的來說,分了三步,由三個朝代接力完成。
第一步——遴選識字太監。
主要發生在洪武朝。
朱元璋重組中書省、廢除丞相一職,皇帝直麵六部,成了比996還996的社畜皇帝。
幹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就吃不消了。
於是遴選淨身前就具備讀書識字能力的太監——比如說犯了罪的權貴子弟、打仗掠奪回來的年輕人,以及各藩屬國主動進獻的太監。
這些人的工作也就是讀讀上疏,整理一下東西,分擔一下皇帝的工作。
另外就是管理朱元璋設立的十二監十局三所為皇家服務的機構。
所以,洪武朝,基本沒有什麽很出名的太監。
第二步——培養有潛質的小太監讀書識字。
主要發生在永樂朝。
進宮前就識字的太監實在不多,而且本身他們的背景就複雜。
朱棣登基以後該用的、跟能用的都用了,還是覺得沒人可用。
這裏有一點,朱棣信不過朝上的大臣。
整個永樂朝,太監到處趴趴走,代天子出使,代天子巡視等等。
人不夠用怎麽辦?
朱棣就想了個辦法,從小太監裏麵挑選了一些人出來,用老太監教他們讀書識字。
因為朱元璋曾經禁止宮中太監識字。
教太監識字這事並沒有擺到明麵上。
太監識字的最終目的也僅限於輔助朱棣給百官的上疏分類匯總,標明輕重緩急,諸如此類。
永樂朝出名的太監不少,大多都是正麵形象,比如鄭和。
第三步——內書堂正式成立。
宣德元年七月內書堂草建,《明通鑒》記載——改刑部主事劉翀為翰林修撰,專授小內史書, 選內史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讀書其中。
宣德四年,內書堂始建,隸司禮監。命大學士陳山專授小內使讀書,定翰林官四人任教。
從草建到正式建立,除了把這種大家不明說的事變成了一項製度以外。
教太監讀書的人也拔高了好幾個層次。
無論翰林修撰還是大學士,都是普通讀書人家花錢都請不到的老師。
這宮中的內書堂教學質量比明朝第一學府國子監一點不差,甚至更勝一籌。
~~~~~~~~~~~~~~~~~~~~~~~~~~~~~~~~~
【以上這三步。朱家為什麽這麽走?難道老朱家的人不知道宦官的危害?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
朱元璋建朝時候就嚴禁宦官識字了。
為什麽在朱元璋明令禁止的情況下,到了宣德朝還是走到了開設內書堂的地步,實際上是跟著當時的情況一步一步的調整而來的。
後人罵朱瞻基,說他開啟了禍端。
但,朱瞻基是被逼到了這個份上。
【這裏就牽涉到明朝另一個大名鼎鼎的部門——內閣。】
~~~~~~~~~~~~~~~~~~~~~~~~~~~~~~~~~
朱元璋在洪武朝為了有人輔助處理政務,置殿閣,這就是後來內閣的前身。
永樂時期,朱棣正式啟用內閣。
無論殿閣還是內閣,在朱元璋跟朱棣時期可不是君臣共治,而是乾綱獨斷。
朱元璋殺了很多武將,朱棣則是殺了很多文官。
朱元璋跟朱棣兩個人其實已經把朝臣都得罪光了。
朱棣最後一次北征前,大牢關了不少文官。
內閣作為朱棣近臣,權力非常小,風險卻極其的大。
錢少事多還高風險,任誰都不願意打這樣的工。
到了最後,朱棣死在路上。
當時隨駕大臣是張輔、楊榮、金幼孜。
具體怎麽死的,至今還是有很多說法。這裏就暫時不表了。
反正朱棣一死,內閣的人就覺得,他們的春天終於來了。
朱高熾當太子的時候,本身他就是個不愛且不善於舞刀動槍的,天生的文人陣營。
朱高熾在性格方麵,也不像朱棣那麽不聽勸,也不會動不動就喊打喊殺,永樂一朝,他一直是朝臣跟朱棣之間的潤滑劑。
朱高熾身體不好,精力遠遠沒有朱棣朱元璋充沛,上位以後朝政必須大部分依賴朝臣。
這就是典型的夢中情帝!
所以,內閣不管三七二十一,隱瞞朱棣死訊,齊心協力的把朱高熾扶了上去。
朱高熾不負眾望。
上台以後立刻就把朱棣關在牢裏的人放了出來。
他在位短短的十個月裏麵,幹了不少事情,也確實非常依賴內閣。
內閣的人更覺得,他們大展拳腳的時候到了。
這心裏一嘚瑟,發展到後來,這朝臣言官就有點蹬鼻子上臉。
朱高熾登基以後,要換掉宮中的宮女,想修整一下皇城,他身體不舒服有幾天沒上朝,就這幾件事,被一個叫李時勉的官員寫了一封長信大罵了一頓,什麽勞民傷財,放縱私欲,懶怠朝政等等,寫信不單止,還當朝怒懟。
生生就把朱高熾給懟得怒火攻心,倒下了。
朱高熾這一倒下,就再也沒起來。
朱高熾怎麽倒下的,朱瞻基心裏自然很清楚。
但他也清楚,李時勉並不是孤軍作戰,李時勉身後站著全是人,他暫時胳膊拗不過大腿。
於是朱瞻基繼位登基以後,強忍著惡心,把李時勉從牢裏放了出來,還加以嘉許。
朱瞻基一示弱,自然就被更進了一步。
蛐蛐皇帝這個外號,就是這個時候被起的。
言官對朱瞻基有點個人愛好這事上綱上線的,各種勸諫。
內閣也站在言官那邊暗示朱瞻基不要怠政。
當時大明財政民政軍政全都千瘡百孔,國防邊疆海岸線沒有消停的。
很多前期的積弊全在朱瞻基接手的時候爆發了出來。
問題數不勝數。
指責皇家的上疏從四麵八方湧來。
無論朱瞻基想怎麽做,都有人反對加數落。
哪怕現代一個小老板,也受不了一群員工天天數落自己,於是朱瞻基開始想辦法。
朱瞻基的性格行事作風更像朱棣一些,直接,且不被道德綁架。
你們不聽我的,那就用聽我話的人!
一群不能如臂指使的大臣,那不如不用!
於是太監讀書這事就發生了。
朱瞻基其實很懂。
不受掌控的朝臣跟生死全部仰賴於皇家的太監,他用誰,不言而喻。
而且這兩方還可以互相製約,讓皇權更加穩固。
至於宦官能造成的危害,什麽擾亂朝綱,禍國殃民的,在朱瞻基看來壓根不是事。
皇帝下去見祖宗的時候,殉葬的何止後宮妃嬪,無論太監,宮女,一聲令下,就可以全帶走。
而且,內書堂正式始建,能查到的史料都顯示是在宣德四年。
宣德四年之前發生了什麽呢?
根據《寓圍雜記》、《明經世文編》、《翰林記》等史料的說法,楊士奇、楊士榮、蹇義、夏原吉在宣德三年十月至五年正月之間開始票擬批複。
所謂票擬批複,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內閣“票擬權”——朱家人皇權旁落的標誌。
也就是說,朱瞻基跟朝臣的權力鬥爭裏,輸了,逼得他不得不把內書堂擺到了明麵上。
或者說,這是兩方博弈,大家各退一步的結果。
在宣德朝後期,鬥爭跟博弈升級。
與內閣“票擬權”相對應的太監“批紅權”也出現了。
鬥爭進一步白熱化。
最後,朱瞻基,下線。
~~~~~~~~
終上。
內書堂的設立,其實是鬥爭的產物,誕生的初衷就是朱瞻基拿來製衡內閣文臣的。
而且,明朝的太監們在有能力的皇帝手裏也確實製衡了內閣。
老朱家某些皇帝資質平平、能力平平、才讓兩大集團勢力失衡,亂象叢生。
從某種角度來說,魏忠賢、王振、劉瑾,汪直,這四大的崛起,難道不是文官集團太差勁麽?
為了掩護他們的差勁,這四個人都被立了典型,各種臭名昭著。
太監的風評被害。
從此成了過街老鼠。
至於什麽太監專權,什麽禍害百姓,有固然有,更多的是筆杆子在誰手裏誰決定輿論導向。
貪官汙吏的,不專權,不魚肉百姓,謔謔得少?
嗤——————鄙夷臉!
~~~~~~~~~~~~~~
【附帶的說一下內書堂的製度】
1、生源。兩三百——四五百人,十歲上下,而明朝的太監基數最多時達十萬。
(自己刀了自己進宮的很不少,明朝四大宦官裏,就一個汪直是被俘虜後當的太監。)
2、師資。幾乎所有的講官都出自翰林院,即便各府州縣學也比不上。
3、學習內容。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之外,還要研習《忠鑒錄》等課程,主要強化他們的太監身份意識。另外,他們還有一門實操課,叫作“判仿”,意思是對具體事務進行模擬處理,為以後履行批紅工作做準備。
4、畢業條件。除畢業考之外,皇帝還可能親自抽考。
5、畢業去向。最好是進入文書房或者當太子侍讀。其餘根據需要分散到各個機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