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那會必然也是有高人指點。”


    張欣這一句話,突然就又提醒了朱棣一次。


    他當年不是太明白先帝為什麽要在一本律法書上花那麽大的精力。


    為了老百姓求告有門,也不止是律法這一條路。


    現在可算是懂了。


    好家夥,他爹用一本律法書,牽製了文臣二十幾年。


    雖然他爹的出發點主要是為了百姓,但提議他爹做這個事的人,未必不是跟他現在一樣的原因。


    一個隻會打仗的大老粗,要怎麽坐穩這個江山,可太講究方式方法了。


    “能得天下必然是有原因的。


    爹修律法,咱就修除了律法之外的百家之書吧。


    前元這百年間,多少前朝的書都失傳了。


    太可惜了。


    民間興許還有藏起來的孤本。”


    即便單純修書,徐氏也是向往的,幾千年的傳承,萬萬不能斷在大明朝,那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隨便說一個,就夠幾十年研究了。”


    張欣瞅準時機,又提議。


    “經史子集更重要一些吧?”


    朱高熾沒想到張欣的想法這麽大,隻是有點跑偏。


    “當文人的,他們本來就是經史子集學得好才考出來當官,那不是成了送分題麽?


    沒幾個月就修完了,那不是純純的給他們加了聲望?”


    張欣反問。


    著書立學,文人的夢想。


    更別說是皇家張羅的公費著書了。


    沒難度,那就拖不了人家多少時間,也占不了人家多少精力。


    “對,欣兒說得對,最好是咱也不說最終要啥樣的,讓他們發揮著來。


    做完了,皇上一否二否三否,再一加二加三加。


    任誰也不想半途而廢。


    夠這些好沽名釣譽的人折騰十幾年了。而真正愛書的人,修幾十年他們都願意。


    皇上指定一個領頭的,再讓他張羅人一起修。


    這誰能進,誰不能進,終歸這人心,就不齊了。


    到時候就能各個擊破。”


    徐氏摸了摸張欣的腦袋大表讚賞,還笑得特別的壞。


    “我的皇後威武!!!”


    朱棣拍案叫好。


    “娘千秋萬代——”


    張欣趕緊也奉上最新鮮的馬屁。


    公爹登基後修的這套書,各個類別,張欣都記得很清楚,成書之後,文人簡直都瘋了。


    評價高得不能再高了。


    內容裏的經史子集的不用特別說,都是文人們的看家本領。


    她提的這幾個,則更有利民生民計。


    上輩子的這會,徐氏在,張欣僅僅是對朝政沒什麽認識的皇家媳婦。


    沒有參加這種跟朝政有關的家庭小會。


    對於公爹讓人修書這事還詫異了許久。


    明明不是很待見文人,居然就用了那麽些文人來給皇家幹活,好吃好喝的供著。


    那些文人裏麵不乏有蛐蛐公爹是謀反上位的刺頭。


    解縉一開始那會,拉起了上百號人,夜以繼日地,翻古籍,搜資料,幹了快一年,編了一本叫《文獻大成》的初稿。


    解縉極其得意,趕緊拿去跟公爹獻寶來著。


    結果公爹隻說了一句:“還差點意思。”


    也沒具體說明差哪裏了。


    後來好像是朱高熾去給解縉答疑解惑,還順便徹底激起了解縉的鬥誌。


    為了讓皇帝心服口服,解縉後來整合了足足有兩千一百九十六人,把姚廣孝、鄭賜、劉季篪這些人通通薅了進去。


    整整幹了七年,才弄出了可以傳世的《永樂大典》。


    原來,這是婆婆出的主意。


    沒記錯的話,這可能是婆婆最後給公公的永樂朝墊的基底石。


    就一部《永樂大典》,讓公爹在文人的心裏麵位置上升了不少,不再是一個純粹的武夫。


    即便公爹後來大興征伐,又搞下西洋萬國來朝這種麵子工程。


    永樂朝還是穩穩的。


    所有的問題積聚到了宣德朝才爆發出來。


    “高興得有點早,遷都的錢呢?遷都以後的糧食呢?咱們這隻說了最前麵的,後麵的才是大頭。”


    一家人都很興奮,朱高熾還是隻能當那個潑冷水的。


    遷都所需要的的人力、財力要說起來還真不是最艱難的,最大的問題是糧食。


    京師本就是江南,糧食充裕,那麽多朝代以京師為都城,就是因為這裏物產豐富。


    北邊糧食的產量實在是少,這不是人力能解決的問題,純粹就是氣候。


    京城更不是產糧區。


    遷都是一個大工程,皇帝過去了,自然要攜帶整個朝廷百官,駐軍。


    這就是幾十萬人的搬遷。


    民以食為天,如果連吃飯都成問題,那還談什麽其他的。


    南方的糧食固然是可以運過去,可陸路運輸,損耗大,時間長。


    以前皇祖父就因為從陸路運糧食吃過大虧。


    水運這會運河堵塞,要疏通,也是個大工程。


    皇祖父想遷都西安那會,其實都幾乎走到最後一步了,前太子,就被搞死了,皇祖父沒了精氣神,遷都的事就作罷了。


    朱高熾覺得,如果反對的聲浪太大的話,他搞不好也得死一死。


    隻是,他在他爹心裏的分量應該沒有前太子大伯在皇祖父心裏的分量大。


    也許能留一條狗命?


    “一步步來唄,這一口也吃不成個大胖子。”


    徐氏不以為然。


    所謂萬事開頭難,但隻要開了頭,就不難了。


    問題怎麽都存在,一個個解決就好了。


    “帖木兒那五十萬,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在京城,一部分先去疏通運河。這人力的事,也就不用大量的征民夫。”


    張欣算是早有預案,順勢就提了出來。


    她用完了這五十萬俘虜以後,深有感觸。


    幹活很麻溜,哪怕是女人都很有把子力氣。


    這輩子,有了這些俘虜,山東可以好好休養生息一陣。


    這個備受摧殘的行省,這輩子,總算是能緩過來,也算了了上輩子那些苦難。


    “嗯,這個可以。到時候各省再調一些也夠了。山東就算了,十室九空的。”


    朱棣頷首同意。


    “錢的事,我也有點想法。


    爹,娘,咱能不能拿白銀先贖回來一些皇祖父發出去的寶鈔,再慢慢的替換成祥雲寶鈔。


    從京城那邊開始贖。限量限時。


    這兩年京城的祥雲寶鈔一直沒有掉價,皇祖父原來的想法還是好的,就是印的時候任性了些。


    隻要爹不瞎印,慢慢的,這國內寶鈔就能全用起來了。”


    張欣說了人力方麵,朱高熾就補上財力這邊。


    皇祖父在位這幾十年,勤儉樸素,內庫現在還算是豐盈的。


    朝臣的俸祿也著實低,藩王一點點的撤掉,內庫隻會越來越可觀。


    不亂花錢,隻是蓋一座宮城負擔得起。


    朱棣聽著聽著就覺得不對勁了,暴怒:


    “什麽叫我瞎印!你就這麽看你爹?”


    “又來了,爹,您整天挑我說話的刺,有意思麽!寶鈔不是皇帝下令印,那誰也不敢印啊。除了您能,誰還能?”


    朱高熾無語。


    “滾!你老子我不傻!”


    朱棣上前就想再給朱高熾一腳。


    這麽不中聽的實話老是一講再講,佛都有火。


    “行了行了,別吵,這事熾兒你回頭問問夏元吉。人家在戶部那麽多年,洪武朝還剩了那麽些錢,必然是個能人,錢的事,我不懂,就不摻和了。”


    徐氏抬手製止了鬥眼雞一般的兩父子,跟朱高熾交代。


    “是,娘。”


    朱高熾當即應下。


    “回去休息吧,這一天到晚都是事。睡飽了才有精神。”


    “是,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動的苦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動的苦瓜並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