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到時候,留個三四十萬下來,北平應該能養得起。隻要這老天爺給點麵子,繼續風調雨順的。”


    朱高熾大概的算了一下手裏的糧食。


    “夠半年還是一年?”


    李景隆聽出來了,存糧不多不少,還得看天。


    “半年是保的,一年不好說。”


    朱高熾主要是怕開平跟大寧兩個地方的人也會往北平來。


    寧王被軟禁了,他爹帶軍北上救援。大寧衛的人肯定是跟著一起回來。


    開平衛被朱允炆裁撤了,在衛所周邊生活的老百姓必然害怕。


    駐邊的人一走,隻要腦子轉得快點的老百姓就立刻得跑。


    這兩個地方的人再湧進北平的話,這糧食的供應就很難說了。


    這一年北平的物價雖然受山東災情的影響略有上漲,但還算在老百姓能承受的範圍內。


    再大量來人,這份安穩總是會起波瀾。


    再一個,山東還是會繼續來人。


    這仗打下去,山東夾在中間,老百姓怎麽可能不跑。


    “那,我把人留給你,再幫忙搞點糧食?”


    李景隆想了想,提議道。


    “怎麽搞,哥說,我聽。”


    朱高熾洗耳恭聽,他不會打仗,也不太懂這些個。


    李景隆站起身,就著書房裏的小型沙盤跟朱高熾一頓這那那這,很快就把後麵的事定了下來。


    在燕王抵達前,他做一波佯攻。


    本來都快攻進北平了,可因擔心中了朱高熾的空城計,遂安排大軍撤退十五裏重新紮營。


    正好此時,燕王攜寧王大軍三十萬歸來,北平城藏好的軍士也配合著傾巢而出。


    兩邊夾擊,南軍敗逃,在北平城下可以“扔”下一部分糧草,輜重,“死”一部分人。


    南軍敗逃的方向及目的地初步定在白河西、鄭村壩。


    到時候南軍士氣崩盤,大量將士“戰死”、“失蹤”,兵荒馬亂之下,糧草輜重因無暇顧及,全部“丟失”。


    李景隆會帶著剩餘的殘部一口氣跑到德州,在德州補充兵力後退守濟南。


    這德州就是李景隆打算搞糧食的地方。


    “德州有一個存糧百萬石起的糧倉。我把德州的兵都帶走,你派人去搬回來,養百八十萬大軍一兩年,不在話下。這事得越快越好。”


    李景隆最後點題。


    “那哥打算怎麽向那位交代?”


    朱高熾隻擔心李景隆。


    “我交代個毛,我爹早年就不想讓我上戰場,老早就給我定性了,紙上談兵什麽的,這會我要贏了,多稀罕!”


    李景隆也是這次的事才琢磨過味來。


    為啥他爹就沒怎麽好好教他。


    還任由他跟京師裏那些個紈絝混在一起,分明就是不想讓他去要什麽軍功。


    這次,正好,建文“戰”神這名頭,他是拿定了。


    “哈哈,老爺子有先見之明。”


    朱高熾樂。


    “朱允炆也沒人能用了!耿老爺子,撤了,徐家,那是你家親戚。他最多也就是使喚一個郭老爺子。可郭老爺子也老了呀,齊泰黃子澄這些人,一天天上躥下跳的,沒有哪一個敢出京師。估摸著等我打了敗戰退到濟南,他們死活得塞給我一個監軍看著我。這以後誰帶大軍誰都得有個文官跟著做監軍。隻可惜了那些啥都不知道的將士。”


    李景隆不是一定要建功立業的那種人,站在局外,對局勢就看得很分明。


    他這把是鑽了第一次的漏洞,帶出來的人也知根知底,山高皇帝遠的,打成什麽樣都是一封封的戰報。


    這五十萬人他活生生的帶出來,留在北平的也是活生生的。


    後麵的就沒法這麽大型的放水了,總要死一些人。


    朱高熾能感覺到李景隆的鬱悶,可這事也沒法子。


    隻能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以示安慰,然後再認真的起身拱手:


    “遲早監軍是會來的,到時候真打起來刀槍無眼的,我爹也上了歲數,還求大表哥幫忙做一件事。”


    “啥?”


    李景隆被朱高熾的鄭重唬得退後兩步。


    “不是什麽大事,就一句口諭。”


    這是張欣給出的主意,乍一聽,嚇一跳,仔細一想,連朱高熾都拍案叫絕。


    “口諭?假朱允炆口諭?”


    李景隆沒明白。


    “這後麵,開打前,務必跟諸將領說一下我那位堂哥私下交代你的話——今爾等將士,與燕王對壘,毋使朕負殺叔父名。”


    朱高熾摸了摸自己鼻子,壞笑。


    “我草——高,實在是高。”


    李景隆忍不住爆了一句髒話。


    這特麽的誰想出來的餿主意。


    還特別的嚴絲合縫。


    你朱允炆不就是愛裝麽,從小裝到大,什麽給前太子病重伺疾,給先皇端屎端尿的,什麽名聲好做什麽!!!


    這句話,隻要傳出去,都能相信是朱允炆這貨說的。


    既要且要的典型。


    在不同的人眼裏還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我不想親手殺親叔叔,所以你們千萬別送過來讓我殺,最好在戰場上殺了他。


    我不想殺親叔叔,所以你們誰要殺了我叔叔,回來就沒好果子吃。


    心粗的,哪怕有機會近身燕王,也不敢朝致命處下手——皇上要活捉呀!!!


    心細的,萬一領會錯了,燕王死了,他們怕不是要被穿小鞋?保險起見還是捉活的!


    不管大家心裏怎麽想,在戰場上,死活有時候隻是一瞬間的事,但凡這人有一絲猶豫,結局就大不相同了。


    這絕對是燕王的保命絕招啊!


    “我媳婦想的!!!厲害吧!!!回頭哥和耿老爺子,我舅舅,還有郭老爺子,也讓他們跟軍裏的人這麽說。”


    朱高熾得意洋洋。


    “得,一家子全是聰明人!你堂哥對上你們可算是倒了八輩子大黴了。”


    李景隆很誠懇送上一記馬屁。


    “他不折騰這些事,都懶得理他,我們在這北平過日子過得多舒服啊。”


    朱高熾撇嘴。


    他們也想不到,皇祖父相中的孫子能這麽蠢。


    削藩也好,重用文臣也好,這些事,必然會發生。


    哪個朝代都養不起龐大的皇室宗親,也不可能讓藩王藩地一家獨大。


    文臣在打理朝政這方麵也確實比武官強。


    但上來就是這麽大刀闊斧的,枉費了皇祖父扶了這麽多年,扶出來一個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傻子。


    “那倒也是,北平城裏挺像模像樣的。”


    李景隆很認可。


    他們這幾家,禍害都被禍害過了,還能咋滴。


    武人一向信奉成王敗寇,他們沒玩過人家,輸了就是輸了,這會還能過日子,就湊合著過。


    但朱允炆這架勢,文官們明顯是要趕盡殺絕。


    讓剩下來的這些武勳跟這幾個手裏有兵的藩王們拚個你死我活,兩敗俱傷,他們坐收漁翁之利。


    這才讓他們四家都覺得嬸嬸都沒法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滾動的苦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滾動的苦瓜並收藏重生大明之六世榮耀,老娘不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