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中兵力進軍雍、涼及關中地區,挽回以前錯誤方針所造成的損失,為將來出關平定中原準備條件。
第四,放棄荊州,以最大的誠意與吳國重建聯盟,以尋求孫吳在東線的支援與配合。
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鉗形夾攻中原的戰略計劃,鉗形的一臂是自己,另一臂是孫吳。這隻"鉗子"雖然不如以前設計的運用自如,但在此時卻是惟一可行的選擇。孫吳這隻手臂是否配合得好,取決於自己與孫吳聯盟的鞏固程度,取決於自己壯大的程度,也取決於自己對曹操勢力抗衡的力度。
諸葛亮決心在這三方麵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孫吳最好的配合。
夷陵之戰以後到劉備逝世以前的八個月間,為了與孫吳改善關係,擺脫外交方麵的被動,蜀漢方麵曾先後派宗瑋、丁厷、陰化、費禕等人出使孫吳,但蜀吳關係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改善。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孫吳在與蜀漢通使的同時,仍沒有斷絕同曹魏的往來。蜀漢章武三年,劉備病逝,孫權派立信都尉馮熙出使蜀漢,弔唁劉備。回孫吳後,又被派往曹魏。魏文帝曹丕問馮熙:"吳國若想與我和好,就應該厲兵江關,進軍巴蜀,然而我卻聽說你們又派使節前往巴蜀。你們的主意一定變了。"馮熙說:"我們往蜀漢派使節,是由於蜀漢派使節來我國,吳國不過是應付而已。並且,我們的使節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察他們的虛實,哪裏會改變主意!"《馮熙的上述回答,固然是外交使命使其這樣說,但同時也說明吳、蜀之間雖有往來,並無信任。
蜀、吳和好進展不大,可能與蜀國派出的外交使節人選不宜有關。比如說丁厷,此人專會誇誇其談,善於辭令,但給人以華而不實的感覺。再比如說陰化,又過於實在,不善詞令,不能充分表達蜀漢的意思。但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此。費禕是蜀國的一流人才,即使在三國中,費禕的才幹也屬上乘,他出使孫吳為什麽也成效不大呢?關鍵的原因在於,劉備、諸葛亮還處於思考和摸索中,蜀國的戰略方針還沒有重大改變。
現在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思,諸葛亮認識到了以前戰略方針的缺陷,做了一係列重大調整,彌補了以前的缺陷。現在應以新人、新戰略,開闢蜀、吳關係的新局麵。
為什麽要派個新人?諸葛亮認為,此次去孫吳,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是確定新戰略後的第一次,老的使臣丁厷、陰化顯然不行,費禕當然可以,但與孫吳打交道是個長期任務,不可能一個人一次就能大功告成。費禕身為黃門侍郎,任務是輔佐皇帝,給皇帝出主意,新帝剛即位,正值用人之際,此時去不太合適。再說,為完成結好孫吳這件大事,蜀漢應有更多的出色的外交使臣。
派誰去合適呢?諸葛亮忽然想到了鄧芝。
鄧芝字伯苗,是義陽新野人,漢代大司徒鄧禹的後代。劉備到新野時,鄧芝早已入蜀,在劉璋巴西太守龐羲手下做事。劉備據益州以後,鄧芝被任為郫縣邸閣督,管理一縣的糧食物資。鄧芝與劉備畢竟有緣,雖然在新野二人未見,但劉備有一次到郫縣發現了這個人才,"與語,大奇之",立即提他為郫縣令,以後,又任他為廣漢太守。鄧芝果然是個人才,治理廣漢期間,政績突出,被召入朝中任尚書。
……
第二節孜孜求治
遠古時候,虞舜與大禹、伯夷、皋陶一起討論治國大事。舜對大禹說:"你盡管暢所欲言。"禹說:"我有什麽可說的呢?我隻是思日孳孳。"皋陶問:"什麽叫孳孳?"禹答:"滔天的洪水,浩浩蕩蕩淹沒了山陵,百姓苦於水深之中。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與益一起給百姓以稻糧。挖九條大河把洪水引向大海,又疏通溝渠將洪水引入大河。然後和稷一起供給百姓難以得到的食物。食物少了,將其他地方的多餘部分調來,或把缺少食物地方的居民遷走。這樣,百姓就安定下來,天下大治。"
第57節:第七章勵精圖治(4)
"孳孳"即"孜孜",意思就是不懈地追求社會的安定與繁榮。
諸葛亮所生活的時代,所處的社會環境,所麵臨的任務,與大禹顯然不同,但他們的"孜孜"精神是一致的。
白帝城諸葛亮接受劉備的託付,他深感任重道遠,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在對外聯合孫吳的同時,對內也進行了一係列的治理。
西漢武帝以前,儒、法、道三家都曾作過帝王君主治理天下的指導思想。春秋時,齊魯等國用以治國的主要是儒家理論;秦朝所尊崇的主要是法家理論;西漢初,文帝、景帝則用道家理論支撐著"文景之治"。
諸葛亮用以治理蜀國的理論屬於哪一家呢?
諸葛亮對治國之道曾發了很長一段議論,他說:
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勸功也。君勸其政,臣勸其事,則功名之道具立矣。是故君南麵向陽,著其聲響;臣北麵向陰,見其形景。聲響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則功立,功立則萬物蒙其福。是以三綱六紀有上中下。上者為君臣,中者為父子,下者為夫婦,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和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故君惟為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則忠臣之事舉。學者思明師,仕者思明君。故設官職之全,序爵祿之位,陳璿璣之政,建台輔之佐,私不亂公,邪不幹正,此治國之道具矣。
第四,放棄荊州,以最大的誠意與吳國重建聯盟,以尋求孫吳在東線的支援與配合。
可以說,這是一個新的鉗形夾攻中原的戰略計劃,鉗形的一臂是自己,另一臂是孫吳。這隻"鉗子"雖然不如以前設計的運用自如,但在此時卻是惟一可行的選擇。孫吳這隻手臂是否配合得好,取決於自己與孫吳聯盟的鞏固程度,取決於自己壯大的程度,也取決於自己對曹操勢力抗衡的力度。
諸葛亮決心在這三方麵盡最大的努力,爭取孫吳最好的配合。
夷陵之戰以後到劉備逝世以前的八個月間,為了與孫吳改善關係,擺脫外交方麵的被動,蜀漢方麵曾先後派宗瑋、丁厷、陰化、費禕等人出使孫吳,但蜀吳關係始終沒有實質性的改善。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孫吳在與蜀漢通使的同時,仍沒有斷絕同曹魏的往來。蜀漢章武三年,劉備病逝,孫權派立信都尉馮熙出使蜀漢,弔唁劉備。回孫吳後,又被派往曹魏。魏文帝曹丕問馮熙:"吳國若想與我和好,就應該厲兵江關,進軍巴蜀,然而我卻聽說你們又派使節前往巴蜀。你們的主意一定變了。"馮熙說:"我們往蜀漢派使節,是由於蜀漢派使節來我國,吳國不過是應付而已。並且,我們的使節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觀察他們的虛實,哪裏會改變主意!"《馮熙的上述回答,固然是外交使命使其這樣說,但同時也說明吳、蜀之間雖有往來,並無信任。
蜀、吳和好進展不大,可能與蜀國派出的外交使節人選不宜有關。比如說丁厷,此人專會誇誇其談,善於辭令,但給人以華而不實的感覺。再比如說陰化,又過於實在,不善詞令,不能充分表達蜀漢的意思。但問題的關鍵還不在此。費禕是蜀國的一流人才,即使在三國中,費禕的才幹也屬上乘,他出使孫吳為什麽也成效不大呢?關鍵的原因在於,劉備、諸葛亮還處於思考和摸索中,蜀國的戰略方針還沒有重大改變。
現在好了,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思,諸葛亮認識到了以前戰略方針的缺陷,做了一係列重大調整,彌補了以前的缺陷。現在應以新人、新戰略,開闢蜀、吳關係的新局麵。
為什麽要派個新人?諸葛亮認為,此次去孫吳,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這是確定新戰略後的第一次,老的使臣丁厷、陰化顯然不行,費禕當然可以,但與孫吳打交道是個長期任務,不可能一個人一次就能大功告成。費禕身為黃門侍郎,任務是輔佐皇帝,給皇帝出主意,新帝剛即位,正值用人之際,此時去不太合適。再說,為完成結好孫吳這件大事,蜀漢應有更多的出色的外交使臣。
派誰去合適呢?諸葛亮忽然想到了鄧芝。
鄧芝字伯苗,是義陽新野人,漢代大司徒鄧禹的後代。劉備到新野時,鄧芝早已入蜀,在劉璋巴西太守龐羲手下做事。劉備據益州以後,鄧芝被任為郫縣邸閣督,管理一縣的糧食物資。鄧芝與劉備畢竟有緣,雖然在新野二人未見,但劉備有一次到郫縣發現了這個人才,"與語,大奇之",立即提他為郫縣令,以後,又任他為廣漢太守。鄧芝果然是個人才,治理廣漢期間,政績突出,被召入朝中任尚書。
……
第二節孜孜求治
遠古時候,虞舜與大禹、伯夷、皋陶一起討論治國大事。舜對大禹說:"你盡管暢所欲言。"禹說:"我有什麽可說的呢?我隻是思日孳孳。"皋陶問:"什麽叫孳孳?"禹答:"滔天的洪水,浩浩蕩蕩淹沒了山陵,百姓苦於水深之中。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與益一起給百姓以稻糧。挖九條大河把洪水引向大海,又疏通溝渠將洪水引入大河。然後和稷一起供給百姓難以得到的食物。食物少了,將其他地方的多餘部分調來,或把缺少食物地方的居民遷走。這樣,百姓就安定下來,天下大治。"
第57節:第七章勵精圖治(4)
"孳孳"即"孜孜",意思就是不懈地追求社會的安定與繁榮。
諸葛亮所生活的時代,所處的社會環境,所麵臨的任務,與大禹顯然不同,但他們的"孜孜"精神是一致的。
白帝城諸葛亮接受劉備的託付,他深感任重道遠,不敢有絲毫懈怠。他在對外聯合孫吳的同時,對內也進行了一係列的治理。
西漢武帝以前,儒、法、道三家都曾作過帝王君主治理天下的指導思想。春秋時,齊魯等國用以治國的主要是儒家理論;秦朝所尊崇的主要是法家理論;西漢初,文帝、景帝則用道家理論支撐著"文景之治"。
諸葛亮用以治理蜀國的理論屬於哪一家呢?
諸葛亮對治國之道曾發了很長一段議論,他說:
君臣之政,其猶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為仁,臣以事上為義。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禮,則民易使;上下和順,則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禮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謀其政,臣謀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勸功也。君勸其政,臣勸其事,則功名之道具立矣。是故君南麵向陽,著其聲響;臣北麵向陰,見其形景。聲響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則功立,功立則萬物蒙其福。是以三綱六紀有上中下。上者為君臣,中者為父子,下者為夫婦,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禮為本;父子上下,以恩為親;夫婦上下,以和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亂下逆。故君惟為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則忠臣之事舉。學者思明師,仕者思明君。故設官職之全,序爵祿之位,陳璿璣之政,建台輔之佐,私不亂公,邪不幹正,此治國之道具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