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個時候,孫吳和曹魏之間的關係又發生了新變化,這個變化為劉備、諸葛亮緩和蜀、吳敵對氣氛提供了契機。
孫吳襲殺關羽取得荊州後,為了對付蜀漢可能進行的大舉反攻,便卑詞厚禮,向曹魏稱臣,欲借魏國的力量牽製蜀漢。不料曹魏也不好利用,乘此機會向孫權提出種種要求。對於其他要求,孫權都能忍氣吞聲接受,唯獨向曹魏朝廷送子為質一條,使孫權感到萬萬難以接受。他知道,一旦將兒子送進洛陽,就等於用一根繩子套住了自己,而將另一端交給曹丕,到那時候,隻能由他任意擺布了。所以,孫權對於曹魏的這個要求,隻是口頭上給予答應,而實際上想盡種種辦法,找出種種理由將送兒子入質的事無限期地向後拖延。就在蜀漢大舉東征的時刻,孫權為了專力對付蜀國,求得外援,終於答應在這年十二月把太子送到曹魏。但當夷陵之戰孫吳取得大勝後,孫權的態度立刻起了變化。
曹丕得知孫權的態度變化後,勃然大怒,他感到自己受了孫權的愚弄,決心給他點顏色看看。黃初三年(222)九月,曹魏發三路大軍伐吳。一路由曹休、張遼、臧霸率領,出洞口(今安徽和縣南);一路由曹仁率領,出濡須(今安徽無為東南);一路由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領,圍南郡。孫權則針鋒相對,派呂範等督五軍,以水軍抵禦曹休一路;命濡須督朱桓整軍抵禦曹仁;派諸葛瑾、潘璋、楊粲率軍救援南郡。曹丕見孫權態度如此強硬,也不願輕啟釁端,便寫信向孫權表示,要下詔"敕諸軍但深溝高壘,不得妄進"。如果孫權真的效忠朝廷,早晨送太子入朝,曹魏晚上便撤兵回去。不料孫權不但不應,反而派兵臨江拒守。這年冬天十一月,江風大作,孫吳軍隊船翻,呂範兵士溺水而死者數千。曹休乘機派臧霸出動輕舟五百隻,敢死隊萬人襲攻徐陵(今安徽當塗西南),燒攻城車,殺略吳軍數千人。吳將全琮、徐盛反擊,追斬魏尹盧,殺獲曹兵數百人。
曹、吳戰端又起,對蜀漢與孫吳緩和關係是一個機會。劉備在苦思征吳失敗原因時,似乎對征吳之失有所反省,他主動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以示和好之意。
同年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見劉備,正式表示向蜀國請和。劉備問鄭泉:"吳王為什麽不給我回信?難道他認為我稱帝不合適嗎?"鄭泉說:"曹操父子淩駕於漢室之上,最終取代了它。您既為漢室後裔,就應擔負起藩衛漢室的責任。而您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卻先自稱帝,這不合天下人之議,所以我們君主沒回信。"
其實,鄭泉這番話是出於外交需要而尋找的理由。孫權不回信,決非不滿劉備稱帝,因為此時他也已經建年立號。孫權在與劉備通使後,仍與曹魏往來不絕,可見他不給劉備回信的真正原因,是對孫、劉聯盟的前景仍有疑慮。盡管如此,孫權派人出使蜀漢,畢竟使蜀、吳重歸舊好伸出了一隻腳,隻要這步邁出去,蜀、吳聯盟就有可能重新恢復。劉備也遣太中大夫使吳,表示贊同蜀吳兩國和好。
……
第54節:第七章勵精圖治(1)
第七章勵精圖治
第一節"隆中對"戰略的修正
傳說遠古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天崩地裂。那時候,"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地勢高的地方烈火燃燒不滅,地勢低的地方洪水浩蕩不息。"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的努力,終於使得"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百姓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
女媧補天隻是個神話傳說,但夷陵失敗後,蜀漢出現的"天崩地裂"的局麵卻是事實。
"隆中對"是蜀漢立國的指導綱領,可以說它是蜀國的"天"。
"隆中對"政略方針和戰略方針的自相矛盾,使得蜀漢與孫吳的衝突越來越嚴重,結果打了一場慘遭失敗的戰爭,從而使蜀漢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麵臨著天崩地裂的危機。
劉備已經病逝,這補天平地的任務全都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
劉備的喪事辦得比較簡單:百官哭祭,滿三天後立即脫掉喪服,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到遺體下葬時,再依禮舉行哀悼活動,朝廷各部門長官、地方郡守、國相、都督、縣令、縣長,發哀三日,此後即脫掉喪服正常工作。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西漢文帝劉恆的榜樣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劉備的臨終囑託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根據蜀國內憂外患,不宜耗費過多時間、財力的實情辦理的。諸葛亮大傳第七章勵精圖治
該辦的事辦完了,現在,諸葛亮有時間仔細想想今後的事了。
諸葛亮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與孫吳的關係。這幾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為什麽與孫吳的關係鬧到了這種地步呢?難道是孫權反覆無常,寡信少義,不該與他聯合嗎?諸葛亮與孫權打過交道,他覺得孫權不是那樣的人。在赤壁之戰中,孫吳的聯合誠意是經過事實檢驗的。況且,隻有兩家聯合,才能與強敵曹魏鼎足峙立,才有可能戰勝強曹,這是劉孫雙方都很明白的道理。
然而,為什麽在實現了跨有荊、益的戰略設想之後,兩國的關係就破裂了呢?是孫權改變了方針,要聯曹滅蜀嗎?孫吳聯曹是事實,滅蜀卻未必。因為夷陵得勝後,吳將徐盛、潘璋、宋謙等人都主張一鼓作氣,攻打白帝城,擒拿劉備,但孫權、陸遜等卻下令撤兵,回防曹魏。
孫吳襲殺關羽取得荊州後,為了對付蜀漢可能進行的大舉反攻,便卑詞厚禮,向曹魏稱臣,欲借魏國的力量牽製蜀漢。不料曹魏也不好利用,乘此機會向孫權提出種種要求。對於其他要求,孫權都能忍氣吞聲接受,唯獨向曹魏朝廷送子為質一條,使孫權感到萬萬難以接受。他知道,一旦將兒子送進洛陽,就等於用一根繩子套住了自己,而將另一端交給曹丕,到那時候,隻能由他任意擺布了。所以,孫權對於曹魏的這個要求,隻是口頭上給予答應,而實際上想盡種種辦法,找出種種理由將送兒子入質的事無限期地向後拖延。就在蜀漢大舉東征的時刻,孫權為了專力對付蜀國,求得外援,終於答應在這年十二月把太子送到曹魏。但當夷陵之戰孫吳取得大勝後,孫權的態度立刻起了變化。
曹丕得知孫權的態度變化後,勃然大怒,他感到自己受了孫權的愚弄,決心給他點顏色看看。黃初三年(222)九月,曹魏發三路大軍伐吳。一路由曹休、張遼、臧霸率領,出洞口(今安徽和縣南);一路由曹仁率領,出濡須(今安徽無為東南);一路由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領,圍南郡。孫權則針鋒相對,派呂範等督五軍,以水軍抵禦曹休一路;命濡須督朱桓整軍抵禦曹仁;派諸葛瑾、潘璋、楊粲率軍救援南郡。曹丕見孫權態度如此強硬,也不願輕啟釁端,便寫信向孫權表示,要下詔"敕諸軍但深溝高壘,不得妄進"。如果孫權真的效忠朝廷,早晨送太子入朝,曹魏晚上便撤兵回去。不料孫權不但不應,反而派兵臨江拒守。這年冬天十一月,江風大作,孫吳軍隊船翻,呂範兵士溺水而死者數千。曹休乘機派臧霸出動輕舟五百隻,敢死隊萬人襲攻徐陵(今安徽當塗西南),燒攻城車,殺略吳軍數千人。吳將全琮、徐盛反擊,追斬魏尹盧,殺獲曹兵數百人。
曹、吳戰端又起,對蜀漢與孫吳緩和關係是一個機會。劉備在苦思征吳失敗原因時,似乎對征吳之失有所反省,他主動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以示和好之意。
同年十二月,孫權派太中大夫鄭泉到白帝城見劉備,正式表示向蜀國請和。劉備問鄭泉:"吳王為什麽不給我回信?難道他認為我稱帝不合適嗎?"鄭泉說:"曹操父子淩駕於漢室之上,最終取代了它。您既為漢室後裔,就應擔負起藩衛漢室的責任。而您不荷戈執殳為海內率先,卻先自稱帝,這不合天下人之議,所以我們君主沒回信。"
其實,鄭泉這番話是出於外交需要而尋找的理由。孫權不回信,決非不滿劉備稱帝,因為此時他也已經建年立號。孫權在與劉備通使後,仍與曹魏往來不絕,可見他不給劉備回信的真正原因,是對孫、劉聯盟的前景仍有疑慮。盡管如此,孫權派人出使蜀漢,畢竟使蜀、吳重歸舊好伸出了一隻腳,隻要這步邁出去,蜀、吳聯盟就有可能重新恢復。劉備也遣太中大夫使吳,表示贊同蜀吳兩國和好。
……
第54節:第七章勵精圖治(1)
第七章勵精圖治
第一節"隆中對"戰略的修正
傳說遠古的時候,曾經有過一次天崩地裂。那時候,"天不兼覆,地不周載",地勢高的地方烈火燃燒不滅,地勢低的地方洪水浩蕩不息。"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的努力,終於使得"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百姓有了安定的生活環境。
女媧補天隻是個神話傳說,但夷陵失敗後,蜀漢出現的"天崩地裂"的局麵卻是事實。
"隆中對"是蜀漢立國的指導綱領,可以說它是蜀國的"天"。
"隆中對"政略方針和戰略方針的自相矛盾,使得蜀漢與孫吳的衝突越來越嚴重,結果打了一場慘遭失敗的戰爭,從而使蜀漢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麵臨著天崩地裂的危機。
劉備已經病逝,這補天平地的任務全都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
劉備的喪事辦得比較簡單:百官哭祭,滿三天後立即脫掉喪服,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到遺體下葬時,再依禮舉行哀悼活動,朝廷各部門長官、地方郡守、國相、都督、縣令、縣長,發哀三日,此後即脫掉喪服正常工作。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西漢文帝劉恆的榜樣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按照劉備的臨終囑託辦理的。
這種規模的喪葬,是根據蜀國內憂外患,不宜耗費過多時間、財力的實情辦理的。諸葛亮大傳第七章勵精圖治
該辦的事辦完了,現在,諸葛亮有時間仔細想想今後的事了。
諸葛亮最關心的問題,還是與孫吳的關係。這幾天,他一直在不停地思考,為什麽與孫吳的關係鬧到了這種地步呢?難道是孫權反覆無常,寡信少義,不該與他聯合嗎?諸葛亮與孫權打過交道,他覺得孫權不是那樣的人。在赤壁之戰中,孫吳的聯合誠意是經過事實檢驗的。況且,隻有兩家聯合,才能與強敵曹魏鼎足峙立,才有可能戰勝強曹,這是劉孫雙方都很明白的道理。
然而,為什麽在實現了跨有荊、益的戰略設想之後,兩國的關係就破裂了呢?是孫權改變了方針,要聯曹滅蜀嗎?孫吳聯曹是事實,滅蜀卻未必。因為夷陵得勝後,吳將徐盛、潘璋、宋謙等人都主張一鼓作氣,攻打白帝城,擒拿劉備,但孫權、陸遜等卻下令撤兵,回防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