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徽善於鑑別人物,但他知道劉表心胸狹隘,所以藏鋒匿芒,處處謹慎。當有人問他某某人怎樣時,司馬徽不論其高下,總是回答一個"好"字。後來,他的夫人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對他說:"別人有疑前來請教,君應幫其分辨。而你總是用一個好字對付,豈不是辜負了請教者的誠意?"司馬徽並不直接回答,隻是說:"你的這一番話,也可用一個好字概括。"這位潁川來的名士,還真有名士風度。別人丟了一隻豬,前來他家妄認,司馬徽當即把豬給他。後來,妄認者找到自己的豬,前來認錯還豬,司馬徽還對他厚詞相謝。司馬徽好養蠶,有一次蠶快吐絲時,有人前來向他借蠶吐絲用的蔟箔,司馬徽便把自己的蠶丟掉,將蔟箔借給他。別人對司馬徽的行為不理解,便問他:"一般人犧牲自己幫助別人,是在別人急需而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才這樣做。而現在你和別人都急需,你為什麽還如此呢?"司馬徽說:"別人輕易不求我,現在來求我卻不答應,會使他難堪。為什麽要因小利而使人難堪呢?"
總之,司馬徽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到他是一個隻知讀書不諳世事的書生。難怪劉表聽說司馬徽是個奇士,見到後卻大失所望,說:"世間人為妄語,此直小書生耳。"其實,司馬徽的謹慎與怪異,有很大成分是出於應付劉表和了解新環境,而對於熟人和老朋友,司馬徽則是另一種表現。
有一次,司馬徽前去拜訪龐德公,不巧正趕上龐德公過沔水那邊去祀掃先人墓地。按照一般情況,主人不在家,客人應打道回府。然而司馬徽卻像主人一樣,徑直走進龐德公的客室。
"大嫂。"司馬徽這樣稱呼龐德公的妻子,因為他比龐德公小十歲。
"喲,是賢弟呀!"龐德公的妻子熱情地打招呼。
"今天多準備兩個人的飯,剛才徐元直告訴我說,一會有個人來找我和龐公。"
隻聽龐德公的妻子痛快地答了一聲,便開始燒火做飯,忙碌起來。不一會,龐德公回來了,司馬徽起身相迎,二人就座,開始敘談起來。這情景,讓不知內情的人看了,真要分不清哪個是主,哪個是客了。司馬徽與龐德公的關係如此親密,作為龐家的親戚、常客,諸葛亮自然很快地與司馬徽相識了。
通過龐德公和司馬徽,諸葛亮又認識了龐統。龐統字士元,是龐德公的侄子。從外表看,龐統不像諸葛亮那樣英俊聰慧,而是給人一種樸鈍的感覺,所以很少有人認識到他內心的靈秀。隻有龐德公認為龐統不凡,在他十八歲那年,派他到潁川去見司馬徽。經過交談,司馬徽也認為龐統大非常人,將來可以成為南州士人中的一流人物。龐統與龐德公、司馬徽關係如此,與諸葛亮相識也是十分自然的。
第13節:第二章十年砥礪(7)
能夠有個安定的學習環境,能夠認識淵博精深的學者,對諸葛亮的學問精進是難能可貴的條件。他知道這一切與叔父的努力有關,他從心裏感激叔父。然而他更知道如何才能報答叔父,這就是在這些條件下不斷地努力學習。他拚命地吸吮著知識的乳汁,像個如饑似渴的孩子。
建安二年(197)春正月,料峭的寒風陣陣襲來,令人有刺骨之感。然而,使諸葛亮更加戰慄不安的不是這陣陣寒風,而是從豫章西城傳來的壞消息:叔父諸葛玄在一次城民反叛中被害了。噩耗傳來,諸葛亮陷入了極度悲痛之中。諸葛亮的母親去世時,諸葛亮的心情是悲痛的。但那時他畢竟是個六歲的小孩,感情世界單純,易於平復。父親去世時,八歲的諸葛亮確有天塌地陷之感,但叔父擔起了撫養他們姐弟的責任,使諸葛亮感到生活中又有了擎天柱。從那時起,諸葛亮一直在叔父的關懷下成長。他想起了在家鄉時叔父對他在學業上的督導,在流離中叔父對他在生活上的關照,在去荊州前叔父對他開闢新生活的鼓勵,在到荊州後叔父對他們新生活的苦心安排。
從八歲到十七歲,九年了。這九年裏,叔父與他在家庭關係上是叔侄,在感情世界裏卻是父子。
龐德公、司馬徽、龐統等人聽到了這件事,紛紛來安慰他。師友們的勸慰,使諸葛亮漸漸從悲痛中解脫出來。此時的諸葛亮畢竟不是隻知道悲痛的八歲孩子,而是一個有學識、有閱歷、有思想的十七歲的青年。"往者既往矣,來者猶可待",不知是誰安慰諸葛亮的這句話,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是啊,依靠叔叔關照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後的日子全靠自己了。
怎樣安排今後的日子呢?家鄉是不能回去了。諸葛亮不願意回到家鄉,不僅是因為家鄉依然戰亂不已,也不僅是兩個姐姐在荊州已有婆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叔叔的夙願。他知道叔叔希望自己學有所成,將來有所作為。而荊州地區環境安寧,消息靈通,交通便利,教育發達,人才濟濟,顯然比亂紛紛的家鄉更適合於學習和發展。
為了能實現叔父的夙願,諸葛亮決意留在荊州。然而,以何種方式留在荊州呢?憑著叔叔與劉表的關係,憑著大姐婆家蒯氏的勢力,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諸葛亮本可在荊州撈個一官半職。然而,諸葛亮不願意這樣,他覺得這樣做不符合自己的誌向。這一點以後我們還要詳述。為了學有所成,諸葛亮要留在荊州;為了自己的誌向,他又不願入仕劉表政權。他想請龐德公給出個主意。一想到龐德公,他突然心頭一亮,還用得著找他嗎?像他那樣躬耕隱居不是很好嗎?!
總之,司馬徽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到他是一個隻知讀書不諳世事的書生。難怪劉表聽說司馬徽是個奇士,見到後卻大失所望,說:"世間人為妄語,此直小書生耳。"其實,司馬徽的謹慎與怪異,有很大成分是出於應付劉表和了解新環境,而對於熟人和老朋友,司馬徽則是另一種表現。
有一次,司馬徽前去拜訪龐德公,不巧正趕上龐德公過沔水那邊去祀掃先人墓地。按照一般情況,主人不在家,客人應打道回府。然而司馬徽卻像主人一樣,徑直走進龐德公的客室。
"大嫂。"司馬徽這樣稱呼龐德公的妻子,因為他比龐德公小十歲。
"喲,是賢弟呀!"龐德公的妻子熱情地打招呼。
"今天多準備兩個人的飯,剛才徐元直告訴我說,一會有個人來找我和龐公。"
隻聽龐德公的妻子痛快地答了一聲,便開始燒火做飯,忙碌起來。不一會,龐德公回來了,司馬徽起身相迎,二人就座,開始敘談起來。這情景,讓不知內情的人看了,真要分不清哪個是主,哪個是客了。司馬徽與龐德公的關係如此親密,作為龐家的親戚、常客,諸葛亮自然很快地與司馬徽相識了。
通過龐德公和司馬徽,諸葛亮又認識了龐統。龐統字士元,是龐德公的侄子。從外表看,龐統不像諸葛亮那樣英俊聰慧,而是給人一種樸鈍的感覺,所以很少有人認識到他內心的靈秀。隻有龐德公認為龐統不凡,在他十八歲那年,派他到潁川去見司馬徽。經過交談,司馬徽也認為龐統大非常人,將來可以成為南州士人中的一流人物。龐統與龐德公、司馬徽關係如此,與諸葛亮相識也是十分自然的。
第13節:第二章十年砥礪(7)
能夠有個安定的學習環境,能夠認識淵博精深的學者,對諸葛亮的學問精進是難能可貴的條件。他知道這一切與叔父的努力有關,他從心裏感激叔父。然而他更知道如何才能報答叔父,這就是在這些條件下不斷地努力學習。他拚命地吸吮著知識的乳汁,像個如饑似渴的孩子。
建安二年(197)春正月,料峭的寒風陣陣襲來,令人有刺骨之感。然而,使諸葛亮更加戰慄不安的不是這陣陣寒風,而是從豫章西城傳來的壞消息:叔父諸葛玄在一次城民反叛中被害了。噩耗傳來,諸葛亮陷入了極度悲痛之中。諸葛亮的母親去世時,諸葛亮的心情是悲痛的。但那時他畢竟是個六歲的小孩,感情世界單純,易於平復。父親去世時,八歲的諸葛亮確有天塌地陷之感,但叔父擔起了撫養他們姐弟的責任,使諸葛亮感到生活中又有了擎天柱。從那時起,諸葛亮一直在叔父的關懷下成長。他想起了在家鄉時叔父對他在學業上的督導,在流離中叔父對他在生活上的關照,在去荊州前叔父對他開闢新生活的鼓勵,在到荊州後叔父對他們新生活的苦心安排。
從八歲到十七歲,九年了。這九年裏,叔父與他在家庭關係上是叔侄,在感情世界裏卻是父子。
龐德公、司馬徽、龐統等人聽到了這件事,紛紛來安慰他。師友們的勸慰,使諸葛亮漸漸從悲痛中解脫出來。此時的諸葛亮畢竟不是隻知道悲痛的八歲孩子,而是一個有學識、有閱歷、有思想的十七歲的青年。"往者既往矣,來者猶可待",不知是誰安慰諸葛亮的這句話,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是啊,依靠叔叔關照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後的日子全靠自己了。
怎樣安排今後的日子呢?家鄉是不能回去了。諸葛亮不願意回到家鄉,不僅是因為家鄉依然戰亂不已,也不僅是兩個姐姐在荊州已有婆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叔叔的夙願。他知道叔叔希望自己學有所成,將來有所作為。而荊州地區環境安寧,消息靈通,交通便利,教育發達,人才濟濟,顯然比亂紛紛的家鄉更適合於學習和發展。
為了能實現叔父的夙願,諸葛亮決意留在荊州。然而,以何種方式留在荊州呢?憑著叔叔與劉表的關係,憑著大姐婆家蒯氏的勢力,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諸葛亮本可在荊州撈個一官半職。然而,諸葛亮不願意這樣,他覺得這樣做不符合自己的誌向。這一點以後我們還要詳述。為了學有所成,諸葛亮要留在荊州;為了自己的誌向,他又不願入仕劉表政權。他想請龐德公給出個主意。一想到龐德公,他突然心頭一亮,還用得著找他嗎?像他那樣躬耕隱居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