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寶廉說,『鄉民無知,堅持蠶桑為重,營葬即有礙種桑之見』,故而有『火葬之舉』(《禁火葬錄》),把火葬與保留耕地的關係說得很明白。因此我們說火葬是有利於發展生產的好葬法,它應當是有生命力的事物,在遭到嚴重壓抑的時代都能維持下來,在人們普遍認識它的好處後,會更能流行了。在火葬問題上,改變人們的認識看來是重要的事情,有的人還沒有達到幾百年前火葬先行者的認識水平,這種現象能不引起深思嗎?能不迅速改變嗎?
第三節 先秦兩漢時期幾種服飾的流行
齊桓公時齊國人一度愛穿紫色的衣服。因為桓公喜歡穿紫衣,眾人跟著學,於是紫衣價格上漲,高達元白色的五倍多。桓公感到這是一種奢侈浪費,就問管管仲畫像仲怎樣才能禁止,管仲回答說:
據我所知,國君吃過的食物,臣民必須要吃它,國君欣賞的衣服,臣民也會跟著穿。現在你自己吃的是精好食品,穿的是紫色的衣裳,白狐皮的外衣,你自己這樣怎麽能要求臣下節儉呢?接著建議桓公不再穿紫衣,並要對群臣講紫色有臭味,不是好東西,如此一來人們嗜紫的毛病自然消除了。桓公採納了管仲的意見,改變服裝,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不過一年的時間,齊國人變得節儉了(劉向《說苑·反質》)。
楚文王熊貲(公元前689~前677年在位)喜歡戴獬冠,楚國的人學著戴,以為時髦(《淮南子》)。
幘的興起是漢元帝帶動的。幘在上古是不能戴冠的執事人員的一種帽子,到漢文帝時群臣貴賤人等都有戴用的,但是人們由於職務不同用料的顏色各異,形式也有小的差別,如武官用赤幘,皂吏用青幘。漢元帝額上有一撮毛髮,覺得不好看,為了人家看不見,開始用幘,把一撮毛遮蓋起來。他是皇帝中第一個好用幘的,自此之後,群臣效法逐漸多起來(《後漢書·輿服下》及注引《獨斷》)。
頭裹巾幘人像東漢中葉大將軍梁冀,廢立自專,權傾內外,妻孫壽受封為襄城君,服製同於長公主。這對夫婦作惡多端,而妝飾打扮異於常人,創造出新髮型、新服裝。《後漢書·梁冀傳》說孫壽『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態。(梁)冀亦改易輿服之製,作平上瀽車,埤幘,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這些裝飾,據《後漢書·五行誌》及李賢注的解釋:
愁眉,把眉毛畫得細而曲長;啼妝,在眼下流淚的地方作些化妝;墮馬髻,髮髻不在頭頂正中,而偏於一側;折腰步,走起路來,輕輕搖擺,像是腳不能支持身體一樣;齲齒笑,戰國帛畫中的女性裝束像有牙痛那樣的笑,笑也不那麽咧嘴;平上瀽車,給車裝飾平頂的外罩;埤幘,幘的前臉向下;折上巾,頭巾的上角折回;擁身扇,大扇;狐尾單衣,後裙拖在地上,像狐狸尾巴(《後漢書》)。孫壽的裝束,所追求的是一種病態美,愁眉、啼妝、齲齒笑,都像犯病的表情,像啼哭過,折腰步大約走起路來像後世的小腳女人,這樣裝束和動作,給人造成一個嬌弱可憐的女子形象,使人憐愛。大將軍家的這種審美觀為當時人所接受,於是『京都歙然,諸夏皆仿效』(《後漢書》),從梁家流行到洛陽和全國。及至梁冀被誅,他家的那些妝飾式樣也為人所不屑了,消失了。
漢靈帝性好聚斂和揮霍,他別出心裁地玩樂,尤其是『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侯、胡笛、胡舞』。皇帝喜用西北少數民族的服裝、生活用具、飲食和樂器,又帶動了臣下:『京師貴戚皆競為之。』(《後漢書》)這幾個故事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服飾愛好方麵上行下效,國君嗜好的,貴族首先跟著學,貴族喜愛的,他的奴僕,他的同類和官僚也愛好上了,民間也隨之時興了。
在上者興趣轉移了,在下者隨著趨於新花樣。漢代民謠: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高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匹帛。』說明風俗的流傳,從城市到鄉村,從首都到地方,從社會上層到社會下層,而且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愈傳得廣,比原樣愈厲害。
在服飾愛好上的上行下效風俗的出現看似是極其自然,但仍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既然裝束體現人的社會身份,上層人士的著裝代表他的地位,下層人士如果有條件模仿的話,就會改變形象,似乎也是上流社會的人物了。
同時為了和上層人士接近,仿效他們的裝飾,才能入流,才可能被上流社會接納,和上層人土混在一起。所以說在下的人向比自身層次高的人學習衣著方式,首先是為了提高社會地位。還應看到這種學習還有一個審美的因素。上層人士的衣飾,往往有它的美的成分,它或者樣式新穎、美觀,或者質地優良,或者人著裝之後顯得高雅、文明、端莊、威嚴、漂亮,令人傾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上層人士的著裝美,也會引起人們的模仿。上層社會的裝飾中還有一種病態美,即如孫壽那樣的裝扮並不真美,但是下層人士不分美醜,通同學習。這固然有著美的欣賞水平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思想上的奴隸主義驅使的。在古代,人們等級觀念嚴重,低等級的人連在思想上也嚮往高等級的文明,因此對他們的裝飾會不分美惡,一概接受。其實這種學習毫無道理,人們應當發展健康的美,向上的美,而不應當是病態的美,頹廢的美。
第三節 先秦兩漢時期幾種服飾的流行
齊桓公時齊國人一度愛穿紫色的衣服。因為桓公喜歡穿紫衣,眾人跟著學,於是紫衣價格上漲,高達元白色的五倍多。桓公感到這是一種奢侈浪費,就問管管仲畫像仲怎樣才能禁止,管仲回答說:
據我所知,國君吃過的食物,臣民必須要吃它,國君欣賞的衣服,臣民也會跟著穿。現在你自己吃的是精好食品,穿的是紫色的衣裳,白狐皮的外衣,你自己這樣怎麽能要求臣下節儉呢?接著建議桓公不再穿紫衣,並要對群臣講紫色有臭味,不是好東西,如此一來人們嗜紫的毛病自然消除了。桓公採納了管仲的意見,改變服裝,穿白色的衣服,戴白色的帽子,不過一年的時間,齊國人變得節儉了(劉向《說苑·反質》)。
楚文王熊貲(公元前689~前677年在位)喜歡戴獬冠,楚國的人學著戴,以為時髦(《淮南子》)。
幘的興起是漢元帝帶動的。幘在上古是不能戴冠的執事人員的一種帽子,到漢文帝時群臣貴賤人等都有戴用的,但是人們由於職務不同用料的顏色各異,形式也有小的差別,如武官用赤幘,皂吏用青幘。漢元帝額上有一撮毛髮,覺得不好看,為了人家看不見,開始用幘,把一撮毛遮蓋起來。他是皇帝中第一個好用幘的,自此之後,群臣效法逐漸多起來(《後漢書·輿服下》及注引《獨斷》)。
頭裹巾幘人像東漢中葉大將軍梁冀,廢立自專,權傾內外,妻孫壽受封為襄城君,服製同於長公主。這對夫婦作惡多端,而妝飾打扮異於常人,創造出新髮型、新服裝。《後漢書·梁冀傳》說孫壽『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態。(梁)冀亦改易輿服之製,作平上瀽車,埤幘,狹冠,折上巾,擁身扇,狐尾單衣』。這些裝飾,據《後漢書·五行誌》及李賢注的解釋:
愁眉,把眉毛畫得細而曲長;啼妝,在眼下流淚的地方作些化妝;墮馬髻,髮髻不在頭頂正中,而偏於一側;折腰步,走起路來,輕輕搖擺,像是腳不能支持身體一樣;齲齒笑,戰國帛畫中的女性裝束像有牙痛那樣的笑,笑也不那麽咧嘴;平上瀽車,給車裝飾平頂的外罩;埤幘,幘的前臉向下;折上巾,頭巾的上角折回;擁身扇,大扇;狐尾單衣,後裙拖在地上,像狐狸尾巴(《後漢書》)。孫壽的裝束,所追求的是一種病態美,愁眉、啼妝、齲齒笑,都像犯病的表情,像啼哭過,折腰步大約走起路來像後世的小腳女人,這樣裝束和動作,給人造成一個嬌弱可憐的女子形象,使人憐愛。大將軍家的這種審美觀為當時人所接受,於是『京都歙然,諸夏皆仿效』(《後漢書》),從梁家流行到洛陽和全國。及至梁冀被誅,他家的那些妝飾式樣也為人所不屑了,消失了。
漢靈帝性好聚斂和揮霍,他別出心裁地玩樂,尤其是『好胡服、胡帳、胡床、胡坐、胡飯、胡箜侯、胡笛、胡舞』。皇帝喜用西北少數民族的服裝、生活用具、飲食和樂器,又帶動了臣下:『京師貴戚皆競為之。』(《後漢書》)這幾個故事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服飾愛好方麵上行下效,國君嗜好的,貴族首先跟著學,貴族喜愛的,他的奴僕,他的同類和官僚也愛好上了,民間也隨之時興了。
在上者興趣轉移了,在下者隨著趨於新花樣。漢代民謠: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高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匹帛。』說明風俗的流傳,從城市到鄉村,從首都到地方,從社會上層到社會下層,而且是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愈傳得廣,比原樣愈厲害。
在服飾愛好上的上行下效風俗的出現看似是極其自然,但仍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既然裝束體現人的社會身份,上層人士的著裝代表他的地位,下層人士如果有條件模仿的話,就會改變形象,似乎也是上流社會的人物了。
同時為了和上層人士接近,仿效他們的裝飾,才能入流,才可能被上流社會接納,和上層人土混在一起。所以說在下的人向比自身層次高的人學習衣著方式,首先是為了提高社會地位。還應看到這種學習還有一個審美的因素。上層人士的衣飾,往往有它的美的成分,它或者樣式新穎、美觀,或者質地優良,或者人著裝之後顯得高雅、文明、端莊、威嚴、漂亮,令人傾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上層人士的著裝美,也會引起人們的模仿。上層社會的裝飾中還有一種病態美,即如孫壽那樣的裝扮並不真美,但是下層人士不分美醜,通同學習。這固然有著美的欣賞水平問題,但更重要的還是思想上的奴隸主義驅使的。在古代,人們等級觀念嚴重,低等級的人連在思想上也嚮往高等級的文明,因此對他們的裝飾會不分美惡,一概接受。其實這種學習毫無道理,人們應當發展健康的美,向上的美,而不應當是病態的美,頹廢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