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因為天災人禍被迫無奈的自行流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因旱澇天災,沒有收成,在本地無法生活,就到外鄉逃荒,渡過青黃不接之時,回到本土,繼續生產和生活,這種流動是暫時的,本文就不再道及了。這裏要說的是另一種情形,即在家鄉沒有耕地,或隻有少量的土地,但很貧窮,官稅私租,以及高利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於是為了獲得自己的耕地,為了逃避繁重的賦役,尋找一片樂土,背井離鄉,進入移民的行列。明朝中期,由於土地兼併和賦役苛重,迫使相當數量的人民離開故土,出現嚴重的流民問題。
流民移動,有的離原籍較近,有的很遠,形成分散各地的移民區。但就全國範圍講,流民多向中國腹部山區移動,就是河北、河南北部、山東、陝西北部、四川及長江中下遊湖北南部、湖南、江西、南直隸的民人,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朝著以鄖陽為中心的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及西北部、陝西南部三省交界處集中。這個山區,尚未開墾的地方很多,而鄖陽地區在元代是被封禁的,不許人民遷入,整個地區人煙稀少,容易獲得墾田。同時這裏的氣候界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溫和,雨量不少,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這樣的自然環境,南北各方麵的人都可以來生活,發揮自己的特長,基本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因此移民以這裏為理想的處所。丘浚在《大學衍義補》裏說,荊、襄、南陽三府兼有水陸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就是說的這種情況。流民向這個大方向移動,倒不一定有很明確的地方,不過是走到哪裏,可以站住腳了,就居住下來,否則再遊動。
移民在路途上的生活,明人李鬆寫的《流民嘆》有生動的描述。他寫道:『惻惻背鄉井,遲遲行道側。』這是上路時的情形與心理,對熟悉的故土難捨難離,但還是狠狠心告別了。同行的是妻子兒女,一個個因為飢餓,臉上都是焦黃的。往哪兒去呢?『聞道大河南,人家富黍稷。』這是一個黃河以北的農民,聽別人講南方好,就朝那兒奔。肩上挑著破爛家私擔子,走不快,但是心裏很著急,恨不得立即到了理想境界。飢餓時拿出帶的幹糧啃幾口,邊走邊吃,哪有錢找個飯鋪享受一餐呢!道路上風塵撲麵,身上的衣服盡是落的土,像個黑泥人。走到天黑,臥在荒郊野外。由於白天奔走的疲勞,加上無家可歸的煩愁,哼哼嘰嘰地難以入睡。傷心到了極點,感嘆人生固然有許多痛苦,但是以沒有家為最可怕。第二天爬起來又走,如此走啊走,像被巨風颳動的浮雲,像沒有樹林的上空的飛鳥,哪兒是個安身之處呢,還不知道。全家人回頭往北看去,離開老家已經漸漸地遠了(《明詩紀事》戊簽卷十四)。這是一戶移民單獨行動,一路之上,飢腸轆轆,心情沈悶,備嚐艱辛,遷到尚不知是不是樂土的新處所。
《饑民圖說·人食草木》人民往鄂陝豫交界處移動的規模很大,人數眾多。宣德三年(1428),十幾萬山西饑民流亡到河南南陽,河南地方官不允許他們在當地居住,饑民死亡的很多(《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成化初年,荊襄流民因反對明朝政府對他們的驅逐舉行起義,有100萬人是起義者的後援,指揮明軍的左都禦史項忠說他先後招撫流民140多萬(《明史·項忠傳》),因此可以估計荊襄移民會有二三百萬人。此後各地人民繼續往這裏遷徙,成化二十二年(1486)湖廣鎮守太監韋貴報告: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的『饑民南流,日有萬口』(《明臣奏議》卷五,王恕《論山陝救荒疏》)。流民多到這麽嚴重的程度,可以想像社會動盪不安的情況,人民遷移是當時社會的重大問題。弘治十五年(1502)兵部尚書馬文升講,從河南、山西、山東、四川及陝西一些府縣到漢中府的流民,已經定居的不下10萬人(《明臣奏議》卷十,馬文升《巡撫事宜疏》)。
流民到荊襄,從事各種職業,以維持生活。大多數人開墾荒地,成為自耕自食的農民,當明朝政府承認他們的居住權和土地所有權後,他們向政府完納賦役,成為『稅戶』。有的人到得早,占的耕地多,自家種不過來,就租賃給後來的移民。新移民為立即投入生產,亦有願意租田的,成為『承佃戶』。有的移民做商販,成為『營生戶』(《大學衍義補》卷十三)。荊襄移民主要從事農耕,所以這個地區注意興修水利。鄖陽一府開墾田地143萬餘畝,相當於洪武時全國墾田8.56億畝的1.7‰,相當於弘治間全國墾田4.23億畝的3.4‰,數量不小。荊襄遷民與土著居民一起修築水利,如鄖縣扞江堤、吳公堤是防止漢江泛濫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湖廣二》)。其他如疏浚漢川竹筒河,建築老龍堤、劉家隔、雷家坳等工程(嘉慶《湖北通誌·職官誌·官宦跡》)。移民對新地區的開發作出了貢獻。
荊襄移民與明朝政府的關係,起初非常對立。明朝建國後繼承元朝對荊襄山區的封禁政策,衛國公鄧愈率兵到房縣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史紀亭本末·平鄖陽盜》)。正統二年(1437)饑民大量湧向荊襄,明朝政府阻攔不住,遂發布《挨勘流民令》,要求各地方官清查流民,登記男女大小丁口,挨戶在房牆做上標記,10家編為一甲,互相作保,由地方裏長臨時管理(《續文獻通考·戶口》)。
流民移動,有的離原籍較近,有的很遠,形成分散各地的移民區。但就全國範圍講,流民多向中國腹部山區移動,就是河北、河南北部、山東、陝西北部、四川及長江中下遊湖北南部、湖南、江西、南直隸的民人,從東南西北各個方向,朝著以鄖陽為中心的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及西北部、陝西南部三省交界處集中。這個山區,尚未開墾的地方很多,而鄖陽地區在元代是被封禁的,不許人民遷入,整個地區人煙稀少,容易獲得墾田。同時這裏的氣候界於南北方之間,比較溫和,雨量不少,可以種水田,也可以種旱地。這樣的自然環境,南北各方麵的人都可以來生活,發揮自己的特長,基本保持原來的生活方式,因此移民以這裏為理想的處所。丘浚在《大學衍義補》裏說,荊、襄、南陽三府兼有水陸之利,『南人利於水耕,北人利於陸種,而南北流民僑寓於此者比他郡為多』,就是說的這種情況。流民向這個大方向移動,倒不一定有很明確的地方,不過是走到哪裏,可以站住腳了,就居住下來,否則再遊動。
移民在路途上的生活,明人李鬆寫的《流民嘆》有生動的描述。他寫道:『惻惻背鄉井,遲遲行道側。』這是上路時的情形與心理,對熟悉的故土難捨難離,但還是狠狠心告別了。同行的是妻子兒女,一個個因為飢餓,臉上都是焦黃的。往哪兒去呢?『聞道大河南,人家富黍稷。』這是一個黃河以北的農民,聽別人講南方好,就朝那兒奔。肩上挑著破爛家私擔子,走不快,但是心裏很著急,恨不得立即到了理想境界。飢餓時拿出帶的幹糧啃幾口,邊走邊吃,哪有錢找個飯鋪享受一餐呢!道路上風塵撲麵,身上的衣服盡是落的土,像個黑泥人。走到天黑,臥在荒郊野外。由於白天奔走的疲勞,加上無家可歸的煩愁,哼哼嘰嘰地難以入睡。傷心到了極點,感嘆人生固然有許多痛苦,但是以沒有家為最可怕。第二天爬起來又走,如此走啊走,像被巨風颳動的浮雲,像沒有樹林的上空的飛鳥,哪兒是個安身之處呢,還不知道。全家人回頭往北看去,離開老家已經漸漸地遠了(《明詩紀事》戊簽卷十四)。這是一戶移民單獨行動,一路之上,飢腸轆轆,心情沈悶,備嚐艱辛,遷到尚不知是不是樂土的新處所。
《饑民圖說·人食草木》人民往鄂陝豫交界處移動的規模很大,人數眾多。宣德三年(1428),十幾萬山西饑民流亡到河南南陽,河南地方官不允許他們在當地居住,饑民死亡的很多(《明史紀事本末·仁宣致治》)。成化初年,荊襄流民因反對明朝政府對他們的驅逐舉行起義,有100萬人是起義者的後援,指揮明軍的左都禦史項忠說他先後招撫流民140多萬(《明史·項忠傳》),因此可以估計荊襄移民會有二三百萬人。此後各地人民繼續往這裏遷徙,成化二十二年(1486)湖廣鎮守太監韋貴報告: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北直隸的『饑民南流,日有萬口』(《明臣奏議》卷五,王恕《論山陝救荒疏》)。流民多到這麽嚴重的程度,可以想像社會動盪不安的情況,人民遷移是當時社會的重大問題。弘治十五年(1502)兵部尚書馬文升講,從河南、山西、山東、四川及陝西一些府縣到漢中府的流民,已經定居的不下10萬人(《明臣奏議》卷十,馬文升《巡撫事宜疏》)。
流民到荊襄,從事各種職業,以維持生活。大多數人開墾荒地,成為自耕自食的農民,當明朝政府承認他們的居住權和土地所有權後,他們向政府完納賦役,成為『稅戶』。有的人到得早,占的耕地多,自家種不過來,就租賃給後來的移民。新移民為立即投入生產,亦有願意租田的,成為『承佃戶』。有的移民做商販,成為『營生戶』(《大學衍義補》卷十三)。荊襄移民主要從事農耕,所以這個地區注意興修水利。鄖陽一府開墾田地143萬餘畝,相當於洪武時全國墾田8.56億畝的1.7‰,相當於弘治間全國墾田4.23億畝的3.4‰,數量不小。荊襄遷民與土著居民一起修築水利,如鄖縣扞江堤、吳公堤是防止漢江泛濫的(《天下郡國利病書·湖廣二》)。其他如疏浚漢川竹筒河,建築老龍堤、劉家隔、雷家坳等工程(嘉慶《湖北通誌·職官誌·官宦跡》)。移民對新地區的開發作出了貢獻。
荊襄移民與明朝政府的關係,起初非常對立。明朝建國後繼承元朝對荊襄山區的封禁政策,衛國公鄧愈率兵到房縣清剿,『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明史紀亭本末·平鄖陽盜》)。正統二年(1437)饑民大量湧向荊襄,明朝政府阻攔不住,遂發布《挨勘流民令》,要求各地方官清查流民,登記男女大小丁口,挨戶在房牆做上標記,10家編為一甲,互相作保,由地方裏長臨時管理(《續文獻通考·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