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閑聊南京歷史上的王朝 作者:肖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在明朝初期,再次出現了嬪妃殉葬的情況。朱元璋再開惡例,漢族終止了一千多年的殉葬製度被朱元璋重新啟動。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他的次子秦王朱樉死後,以兩名王妃殉葬。據《明史?太祖本紀》記載,1398年閏五月初十,“(朱元璋)崩於西宮,年七十有一”。朱元璋死後,朱允炆遵遺詔,依古製,凡沒有生育過的後宮嬪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幹宮女從死。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直到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稗事彙編》記載:明英宗臨崩時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明初以來所實行的嬪妃殉葬製度就此廢除。
但實際上,這一製度一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才真正得到禁止。從此,帝王死後的殉葬製才算真正退出中國歷史的舞台。
(九)從洪秀全擁有的女人說起
據史料記載: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的時候,自稱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宮娘娘”即賴蓮英,也是洪天貴福的生母。金田起義的時候,他已經有美妃十五人;一年後在廣西永安圍城戰中,洪秀全就有了三十六個女人。打出廣西以後,到了湖南道州,又接納何貢生“進獻”的四位美女;占領武昌以後,洪秀全一次選妃,就選了民間女子“有殊色者六十人”。前後加起來已經有了115個女人。
又據幼天王洪天貴福(洪秀全子)被俘後的口供中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88個母後,我是第二個母後賴氏所生,我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這裏天王的88個妻子已超過了歷代封建帝王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後妃的人數了。與南京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相比更是張揚了許多。據有人統計:
1、東吳有皇帝4位。大帝孫權有妻11位;末帝孫皓有妻3人;其餘2位均為一夫一妻。
2、東晉有皇帝11位。元帝司馬睿有妻3位、成帝司馬衍有妻2位、簡文帝司馬昱有妻2位、孝武帝司馬曜有妻3位。其餘7位均為一夫一妻。
3、南朝劉宋帝國有皇帝9位。武帝劉裕有妻3位、文帝劉義隆有妻4位、孝武帝劉駿有妻2位、明帝劉或有妻3位。其餘5位均為一夫一妻。
4、蕭齊有皇帝7位。除第六任帝蕭寶卷有兩位妻子以外,其餘6位均為一夫一妻。
5、蕭梁帝國有皇帝6位,除武帝蕭衍有妻子3位、元帝蕭繹有妻子2位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6、南陳有皇帝5位,除陳霸先有妻2位、陳叔寶有妻3位以外,其餘3位均為一夫一妻。
7、南唐帝國有皇帝3位,其中先主李昪和後主李煜均為一夫二妻,中主李璟一夫一妻。
8、大明帝國有皇帝17位,其中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成祖朱棣有妻3位、仁宗朱高熾有妻3位、宣宗朱瞻基有妻15位、英宗朱祁鎮有妻2位、景宗朱祁鈺有妻2位、憲宗朱見深有妻6位、世宗有妻6位、穆宗朱載厚有妻3位、神宗朱翊鈞有妻5位、光宗朱常洛有妻6位、熹宗朱由校有妻4位、思宗朱由檢有妻3位,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洪秀全一共生有10個子女,其中長女、次女和洪天貴福還是其原配夫人和續弦賴氏所生。與他擁有另外80多位妻子相比,這個數字似乎不成比例,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沒有那麽多妻子。
有人說,男人一旦有了至高的地位,就會變成無比貪婪的色中貔貅。
晉武帝司馬炎,後宮有上萬美女,以至於每天夜晚臨幸佳人成了一道頗費躊躇的難題。於是他突發奇想,發明了“羊車臨幸”的全新玩意兒。恣其羊車之所至,便宴寢其宮。有人計算過,上萬美女如果一萬天輪上一次,那也要等待近三十年,即便等到,恐怕也成了美女她媽媽了。大批美女萬般無奈,隻好想方設法去招引那“羊”爺爺了。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絕招,這個人就是胡貴妃,她令僕役採摘鮮嫩竹葉,插於門上,門前灑以鹽汁,羊見鮮嫩竹葉,且聞鹽之香氣,遂駐足而食,武帝乃寢於此處。此法後來為劉宋朝的潘淑妃仿效。潘淑妃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妃子,她入宮初期並沒有被文帝看中。要想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脫穎而出,談何容易。但是宋文帝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乘羊車在後宮巡遊,潘淑妃就採用了胡貴妃的做法,用嫩草和鹽汁籠絡了羊,也就留住了乘坐羊車的皇帝,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後來袁皇後竟因妒嫉她而死。可見那個朝代宮女們掌握一門馴羊術是多麽的重要啊!
(十)從孫中山是孫子的後裔引出的話題
據有關專家介紹,孫權的後人在浙江富陽孫權故裏,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玉牒》(皇族的族譜)史料,其中在“吳大帝廟”內發現的孫權禦撰的一篇自序,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有關孫氏家世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1700多年。經考證,《玉牒》和自序等,為末代東吳帝孫皓的太子孫瑾帶回富春先祖故裏而代代相傳至今的。據專家考證,孫權與孫中山均源於富春孫姓,都是孫武的後裔。孫武(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初),也稱孫子,字長卿,春秋時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祖父孫書田做過齊國的大夫,父親孫憑做過齊國的卿,典型的貴族世家。孫子是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著有《孫子兵法》傳世,該書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兵書。所以,作為名人之後的孫中山也成了名人和領袖。孫中山最大的成就是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製製度。並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後來,又被中國國民黨尊稱為永遠的“總理”。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表揚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稱他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也尊稱孫中山為“革命先行者”。此外,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如此算來,孫中山就是反清英雄第二。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作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緊接著辦了兩件事。一件是於13日向參議院發出《辭臨時大總統文》和《推薦袁世凱文》;另一件是於15日舉行“民國統一大典”。作為大典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孫中山親自率領“國務卿士、文武將吏”,拜謁明孝陵。這次拜謁活動,以孫中山名義發表了兩個文告:一是《祭明太祖文》,一是《謁明太祖陵文》。前一篇是“祝告文”,後一篇是“宣讀文”,兩件均已收入《孫中山全集》第二卷。從內容看,兩件大同小異,主要是以清室退位、民國統一的功業,昭告明太祖在天之靈。中華民國元年二月十五日辛酉,臨時總統孫文,謹昭告於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即,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靈曰:“嗚呼!國家外患,振古有聞,趙宋末造,代於蒙古,神州陸沉,幾及拜年。我高皇帝應時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復大義,昭示來茲。不幸季室俶擾,國力罷疲。滿清乘間入據中夏,嗟我邦人諸父兄弟,迭起迭仆,至於二百六十有八年。嗚呼!我高皇帝時怨時恫,亦二百六十有八年也。歲在辛亥八月,武漢軍興,建立民國。義聲所播,天下響應,越八十有七日,既光復十有七省,國民公議,立臨時政府於南京,文以薄德,被推為臨時總統。瞻顧西北,未盡昭蘇,負疚在躬,尚無以對我高皇帝在天之靈。邇者以全國軍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義,卒使清室翻然悔悟,於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從此中華民國完全統一,邦人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無已,實維我高皇帝光復大義,有以牖啟後人,成茲鴻業。文與全國同胞,至於今日,始敢告。無罪於我高皇帝,敬於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國民,貢其歡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實鑒臨之,敬告。另一篇《謁明太祖陵文》維有明失祀二百六十有七年,中華民國始建。越四十有二日,清帝退位,共和鞏立,民國統一,永無僭亂。越三日,國民公僕,臨時大總統孫文,謹率國務卿士,文武將吏袛謁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而祝以文曰:文中大致說了與《祭明太祖文》相同的意思。強調了辛亥首義、清室退位光復中華大業的成就。並寫道:“洪楊發跡於金田:雖義旗不免終蹶,亦足以見人心之所向矣。”又寫道:“嗚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靈,何以及此?”這次祭明孝陵的活動,包括上述以孫中山名義發表的祭文,當然不隻是孫中山的個人活動和個人認識。在《孫中山全集》第二卷配發的照片中,有一張就是舉行這次祭禮時所攝,那真是冠蓋如雲,臨時國民政府的頭麵人物幾乎都去了。以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身份,孫中山先生親率文武告祭明太祖,就是在告訴世人,中國復國了,因為漢人重新掌權了,就像明太祖趕走蒙古人建立明朝是恢復中華一樣,中華民國的建立和擊敗滿人一樣也是要“恢復中華”,這是中國自明朝後的第二次復國。孫中山在《謁明太祖陵文》裏還提到了洪秀全、楊秀清的金田起義。可見他至少在反清復明方麵十分推崇洪秀全。洪秀全《祭明太祖陵寢文》《太平天國文鈔》全文如下:不肖子孫洪秀全,率領皇漢天國百官謹祭於吾皇之靈曰:“昔以漢族不幸,皇綱覆墜,亂臣賊子皆引虎、引狼以危中國,遂使大地陸沈,中原板蕩。朝堂之地,行省之間,非復吾有,異族因得以盤據,靈秀之胄,雜以腥膻,種族淪亡,二百年矣。秀全自惟涼薄,不及早除異類,慰我先靈。今藉吾皇在天之靈,默為嗬護,君臣用命,百姓歸心,東南各省,次第收復。謹依吾皇遺烈,定鼎金陵。秀全不肖,以體吾皇之心,與天下附托之重,東南既定,指日北征,驅除異族,還我神州。上慰吾皇在天之靈,下解百姓倒懸之急,秀全等不敢不勉也。敬告。洪秀全、孫中山都是在南京稱王、稱總統的。但洪秀全祭拜朱元璋的行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畢竟是封建社會秩序的忠誠維護者,漢人意識很濃,從他自稱“不孝子孫”的話裏就能看出來。而孫中山的祭拜之舉是尊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統一作出努力的人,以祭拜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方式表明自己讓位之大義。從南京歷史上的開國皇帝或總統來看,除極個別的以外,都是響噹噹的名人後代(一旦成了名,或者自己,或者別人幫你,找一個有名望的人當老祖宗,這樣就可以光宗耀祖了!):----孫權、孫中山是孫子的後代自不必細說。----東晉元帝司馬睿,祖先司馬懿就是世家豪族出身,曾協助曹丕代漢,後來掌握了魏國大權,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其祖父、父親也都是琅邪王。----南朝宋武帝劉裕,據《宋書?武帝本紀》記載,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分別是漢丞相蕭何的第24代和25代孫。蕭何是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沛(今屬江蘇沛縣)人。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他們的祖先蕭何親自上演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故事。----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其的遠祖是東漢晚期太丘縣的縣令陳實,任上頗有政績。陳霸先的祖先官雖不大,但也有些名氣。據說陳實有一個頗有名的故事。一天夜裏,一個盜賊潛入了陳實的家中,藏在樑上,被陳實發現了。陳實也不吭聲,自己起床穿好衣服,又將家人和子孫們叫醒,大家都圍坐在陳實的身旁,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陳實環視了兒孫們一眼,一本正經的教訓他們說:“做人不可不自重。做壞事的人不一定本性惡劣,大都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的壞習慣養成的,最後才到了做壞事的地步。樑上這位君子就是這樣的。”盜賊聽了大吃一驚,趕忙自己從樑上跳下來,跪地頓首請求治罪。陳實則開導他說,看你樣子不像壞人,你應該汲取教訓改正錯誤。今天這事隻算作是你家庭貧困,我也不追究了,還讓家人送給盜賊二匹絹,打發他走了。自此以後,太丘縣發生盜竊的事件少了許多。對陳實的這種教育方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這裏恕不議論。----南唐烈祖李昪,是吳王李恪的四世孫。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頗有傳奇色彩,其母楊妃乃是隋煬帝之女。因此,他與隋唐兩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緣關係。據《新唐書》:“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和《舊唐書》的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可以明顯看出,李世民對於這個寶貝兒子還是讚賞有加的。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最有文韜武略,且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明太祖朱元璋,是朱昭元的後代。據有人考證,朱昭元是朱元璋和朱熹的共同祖先。朱熹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江西婺源縣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1200年4月23日(南宋慶元六年三月初九日)逝世。嘉定二年(1209年)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從事教育50多年,在宋代儒學中最為博學,廣注典籍,對經、史、天文、地理、音樂樂律和自然科學都有研究。主張道德修養以居敬為主,主張“存大理,滅人慾”;“知先後行”。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啟發式,主張自己讀書,探索道理,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朱熹的理學被中國封建統治者定為思想。學術的正統。著有《四書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及後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朱子大全》等。這樣的家族背景,進一步提高了朱元璋的名氣。----天王洪秀全,洪秀全的祖籍原在嘉應州石坑鎮梅鄉楊梅圳村。據花縣官祿埔洪氏族譜載:洪秀全遠祖由安徽省盱眙縣(今歸江蘇)遷婺源縣轉江西饒州,又轉閩亞江,才遷廣東豐順,再由豐順遷梅縣石坑鎮梅鄉楊梅圳村定居下來,始建房屋名“梅魁第”。至清康熙、幹隆年間,洪秀全的太祖英倫公隨其父(沿三)由嘉應州石坑遷往花縣福源水及官祿埔居住的。不知道洪秀全的太祖是幹什麽的,也不知道幹過什麽,既然稱“公”,應該也是一個大幹部。
直到天順八年(1464年)正月,《稗事彙編》記載:明英宗臨崩時說:“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明初以來所實行的嬪妃殉葬製度就此廢除。
但實際上,這一製度一直到康熙十二年(1673年)才真正得到禁止。從此,帝王死後的殉葬製才算真正退出中國歷史的舞台。
(九)從洪秀全擁有的女人說起
據史料記載:洪秀全創立拜上帝會的時候,自稱在天上有一房“正月宮娘娘”即賴蓮英,也是洪天貴福的生母。金田起義的時候,他已經有美妃十五人;一年後在廣西永安圍城戰中,洪秀全就有了三十六個女人。打出廣西以後,到了湖南道州,又接納何貢生“進獻”的四位美女;占領武昌以後,洪秀全一次選妃,就選了民間女子“有殊色者六十人”。前後加起來已經有了115個女人。
又據幼天王洪天貴福(洪秀全子)被俘後的口供中說:“我現年16歲,老天王是我父親。我有88個母後,我是第二個母後賴氏所生,我九歲時就給我四個妻子。”這裏天王的88個妻子已超過了歷代封建帝王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後妃的人數了。與南京歷史上的開國皇帝相比更是張揚了許多。據有人統計:
1、東吳有皇帝4位。大帝孫權有妻11位;末帝孫皓有妻3人;其餘2位均為一夫一妻。
2、東晉有皇帝11位。元帝司馬睿有妻3位、成帝司馬衍有妻2位、簡文帝司馬昱有妻2位、孝武帝司馬曜有妻3位。其餘7位均為一夫一妻。
3、南朝劉宋帝國有皇帝9位。武帝劉裕有妻3位、文帝劉義隆有妻4位、孝武帝劉駿有妻2位、明帝劉或有妻3位。其餘5位均為一夫一妻。
4、蕭齊有皇帝7位。除第六任帝蕭寶卷有兩位妻子以外,其餘6位均為一夫一妻。
5、蕭梁帝國有皇帝6位,除武帝蕭衍有妻子3位、元帝蕭繹有妻子2位以外,其餘均為一夫一妻。
6、南陳有皇帝5位,除陳霸先有妻2位、陳叔寶有妻3位以外,其餘3位均為一夫一妻。
7、南唐帝國有皇帝3位,其中先主李昪和後主李煜均為一夫二妻,中主李璟一夫一妻。
8、大明帝國有皇帝17位,其中太祖朱元璋有妻4位、成祖朱棣有妻3位、仁宗朱高熾有妻3位、宣宗朱瞻基有妻15位、英宗朱祁鎮有妻2位、景宗朱祁鈺有妻2位、憲宗朱見深有妻6位、世宗有妻6位、穆宗朱載厚有妻3位、神宗朱翊鈞有妻5位、光宗朱常洛有妻6位、熹宗朱由校有妻4位、思宗朱由檢有妻3位,其餘諸帝均為一夫一妻。
洪秀全一共生有10個子女,其中長女、次女和洪天貴福還是其原配夫人和續弦賴氏所生。與他擁有另外80多位妻子相比,這個數字似乎不成比例,但這並不能說明他就沒有那麽多妻子。
有人說,男人一旦有了至高的地位,就會變成無比貪婪的色中貔貅。
晉武帝司馬炎,後宮有上萬美女,以至於每天夜晚臨幸佳人成了一道頗費躊躇的難題。於是他突發奇想,發明了“羊車臨幸”的全新玩意兒。恣其羊車之所至,便宴寢其宮。有人計算過,上萬美女如果一萬天輪上一次,那也要等待近三十年,即便等到,恐怕也成了美女她媽媽了。大批美女萬般無奈,隻好想方設法去招引那“羊”爺爺了。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絕招,這個人就是胡貴妃,她令僕役採摘鮮嫩竹葉,插於門上,門前灑以鹽汁,羊見鮮嫩竹葉,且聞鹽之香氣,遂駐足而食,武帝乃寢於此處。此法後來為劉宋朝的潘淑妃仿效。潘淑妃是宋文帝劉義隆的妃子,她入宮初期並沒有被文帝看中。要想在美女如雲的後宮脫穎而出,談何容易。但是宋文帝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乘羊車在後宮巡遊,潘淑妃就採用了胡貴妃的做法,用嫩草和鹽汁籠絡了羊,也就留住了乘坐羊車的皇帝,很快就得到了皇帝的寵愛,後來袁皇後竟因妒嫉她而死。可見那個朝代宮女們掌握一門馴羊術是多麽的重要啊!
(十)從孫中山是孫子的後裔引出的話題
據有關專家介紹,孫權的後人在浙江富陽孫權故裏,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玉牒》(皇族的族譜)史料,其中在“吳大帝廟”內發現的孫權禦撰的一篇自序,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有關孫氏家世的最早記載,距今已有1700多年。經考證,《玉牒》和自序等,為末代東吳帝孫皓的太子孫瑾帶回富春先祖故裏而代代相傳至今的。據專家考證,孫權與孫中山均源於富春孫姓,都是孫武的後裔。孫武(公元前6世紀至前5世紀初),也稱孫子,字長卿,春秋時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人。祖父孫書田做過齊國的大夫,父親孫憑做過齊國的卿,典型的貴族世家。孫子是偉大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中國軍事理論的奠基者。著有《孫子兵法》傳世,該書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兵書。所以,作為名人之後的孫中山也成了名人和領袖。孫中山最大的成就是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推翻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專製製度。並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後來,又被中國國民黨尊稱為永遠的“總理”。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通令全國,表揚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稱他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也尊稱孫中山為“革命先行者”。此外,孫中山曾自稱為洪秀全第二,並認為洪氏為“反清英雄第一人”。如此算來,孫中山就是反清英雄第二。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作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緊接著辦了兩件事。一件是於13日向參議院發出《辭臨時大總統文》和《推薦袁世凱文》;另一件是於15日舉行“民國統一大典”。作為大典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孫中山親自率領“國務卿士、文武將吏”,拜謁明孝陵。這次拜謁活動,以孫中山名義發表了兩個文告:一是《祭明太祖文》,一是《謁明太祖陵文》。前一篇是“祝告文”,後一篇是“宣讀文”,兩件均已收入《孫中山全集》第二卷。從內容看,兩件大同小異,主要是以清室退位、民國統一的功業,昭告明太祖在天之靈。中華民國元年二月十五日辛酉,臨時總統孫文,謹昭告於明太祖開天行道,肇紀立即,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之靈曰:“嗚呼!國家外患,振古有聞,趙宋末造,代於蒙古,神州陸沉,幾及拜年。我高皇帝應時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復大義,昭示來茲。不幸季室俶擾,國力罷疲。滿清乘間入據中夏,嗟我邦人諸父兄弟,迭起迭仆,至於二百六十有八年。嗚呼!我高皇帝時怨時恫,亦二百六十有八年也。歲在辛亥八月,武漢軍興,建立民國。義聲所播,天下響應,越八十有七日,既光復十有七省,國民公議,立臨時政府於南京,文以薄德,被推為臨時總統。瞻顧西北,未盡昭蘇,負疚在躬,尚無以對我高皇帝在天之靈。邇者以全國軍人之同心,士大夫之正義,卒使清室翻然悔悟,於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從此中華民國完全統一,邦人諸友,享自由之幸福,永永無已,實維我高皇帝光復大義,有以牖啟後人,成茲鴻業。文與全國同胞,至於今日,始敢告。無罪於我高皇帝,敬於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國民,貢其歡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實鑒臨之,敬告。另一篇《謁明太祖陵文》維有明失祀二百六十有七年,中華民國始建。越四十有二日,清帝退位,共和鞏立,民國統一,永無僭亂。越三日,國民公僕,臨時大總統孫文,謹率國務卿士,文武將吏袛謁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而祝以文曰:文中大致說了與《祭明太祖文》相同的意思。強調了辛亥首義、清室退位光復中華大業的成就。並寫道:“洪楊發跡於金田:雖義旗不免終蹶,亦足以見人心之所向矣。”又寫道:“嗚乎休哉!非我太祖在天之靈,何以及此?”這次祭明孝陵的活動,包括上述以孫中山名義發表的祭文,當然不隻是孫中山的個人活動和個人認識。在《孫中山全集》第二卷配發的照片中,有一張就是舉行這次祭禮時所攝,那真是冠蓋如雲,臨時國民政府的頭麵人物幾乎都去了。以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身份,孫中山先生親率文武告祭明太祖,就是在告訴世人,中國復國了,因為漢人重新掌權了,就像明太祖趕走蒙古人建立明朝是恢復中華一樣,中華民國的建立和擊敗滿人一樣也是要“恢復中華”,這是中國自明朝後的第二次復國。孫中山在《謁明太祖陵文》裏還提到了洪秀全、楊秀清的金田起義。可見他至少在反清復明方麵十分推崇洪秀全。洪秀全《祭明太祖陵寢文》《太平天國文鈔》全文如下:不肖子孫洪秀全,率領皇漢天國百官謹祭於吾皇之靈曰:“昔以漢族不幸,皇綱覆墜,亂臣賊子皆引虎、引狼以危中國,遂使大地陸沈,中原板蕩。朝堂之地,行省之間,非復吾有,異族因得以盤據,靈秀之胄,雜以腥膻,種族淪亡,二百年矣。秀全自惟涼薄,不及早除異類,慰我先靈。今藉吾皇在天之靈,默為嗬護,君臣用命,百姓歸心,東南各省,次第收復。謹依吾皇遺烈,定鼎金陵。秀全不肖,以體吾皇之心,與天下附托之重,東南既定,指日北征,驅除異族,還我神州。上慰吾皇在天之靈,下解百姓倒懸之急,秀全等不敢不勉也。敬告。洪秀全、孫中山都是在南京稱王、稱總統的。但洪秀全祭拜朱元璋的行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畢竟是封建社會秩序的忠誠維護者,漢人意識很濃,從他自稱“不孝子孫”的話裏就能看出來。而孫中山的祭拜之舉是尊重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統一作出努力的人,以祭拜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方式表明自己讓位之大義。從南京歷史上的開國皇帝或總統來看,除極個別的以外,都是響噹噹的名人後代(一旦成了名,或者自己,或者別人幫你,找一個有名望的人當老祖宗,這樣就可以光宗耀祖了!):----孫權、孫中山是孫子的後代自不必細說。----東晉元帝司馬睿,祖先司馬懿就是世家豪族出身,曾協助曹丕代漢,後來掌握了魏國大權,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其祖父、父親也都是琅邪王。----南朝宋武帝劉裕,據《宋書?武帝本紀》記載,劉裕是漢高祖劉邦的同父異母弟弟楚元王劉交的第二十一世孫。----南朝齊高帝蕭道成、梁武帝蕭衍,分別是漢丞相蕭何的第24代和25代孫。蕭何是西漢初期政治家,漢初三傑之一,沛(今屬江蘇沛縣)人。惠帝二年(前193年)卒,諡號“文終侯”。他們的祖先蕭何親自上演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歷史故事。----南朝陳武帝陳霸先,其的遠祖是東漢晚期太丘縣的縣令陳實,任上頗有政績。陳霸先的祖先官雖不大,但也有些名氣。據說陳實有一個頗有名的故事。一天夜裏,一個盜賊潛入了陳實的家中,藏在樑上,被陳實發現了。陳實也不吭聲,自己起床穿好衣服,又將家人和子孫們叫醒,大家都圍坐在陳實的身旁,不知發生了什麽事情。陳實環視了兒孫們一眼,一本正經的教訓他們說:“做人不可不自重。做壞事的人不一定本性惡劣,大都是一天一天一點一點的壞習慣養成的,最後才到了做壞事的地步。樑上這位君子就是這樣的。”盜賊聽了大吃一驚,趕忙自己從樑上跳下來,跪地頓首請求治罪。陳實則開導他說,看你樣子不像壞人,你應該汲取教訓改正錯誤。今天這事隻算作是你家庭貧困,我也不追究了,還讓家人送給盜賊二匹絹,打發他走了。自此以後,太丘縣發生盜竊的事件少了許多。對陳實的這種教育方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這裏恕不議論。----南唐烈祖李昪,是吳王李恪的四世孫。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頗有傳奇色彩,其母楊妃乃是隋煬帝之女。因此,他與隋唐兩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緣關係。據《新唐書》:“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類己。既名望素高,甚為物情所向”和《舊唐書》的帝曰:“公豈以非己甥邪?且兒英果類我,若保護舅氏,未可知。”可以明顯看出,李世民對於這個寶貝兒子還是讚賞有加的。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最有文韜武略,且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明太祖朱元璋,是朱昭元的後代。據有人考證,朱昭元是朱元璋和朱熹的共同祖先。朱熹是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江西婺源縣城人,字元晦,又字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小名沈郎,小字季延。紹興十八年(1148年)中進士,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1200年4月23日(南宋慶元六年三月初九日)逝世。嘉定二年(1209年)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從事教育50多年,在宋代儒學中最為博學,廣注典籍,對經、史、天文、地理、音樂樂律和自然科學都有研究。主張道德修養以居敬為主,主張“存大理,滅人慾”;“知先後行”。在教育方法上採取啟發式,主張自己讀書,探索道理,提出疑問,解決疑問。朱熹的理學被中國封建統治者定為思想。學術的正統。著有《四書集注》、《詩集傳》、《楚辭集注》、《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及後人編纂的《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語類》、《朱子大全》等。這樣的家族背景,進一步提高了朱元璋的名氣。----天王洪秀全,洪秀全的祖籍原在嘉應州石坑鎮梅鄉楊梅圳村。據花縣官祿埔洪氏族譜載:洪秀全遠祖由安徽省盱眙縣(今歸江蘇)遷婺源縣轉江西饒州,又轉閩亞江,才遷廣東豐順,再由豐順遷梅縣石坑鎮梅鄉楊梅圳村定居下來,始建房屋名“梅魁第”。至清康熙、幹隆年間,洪秀全的太祖英倫公隨其父(沿三)由嘉應州石坑遷往花縣福源水及官祿埔居住的。不知道洪秀全的太祖是幹什麽的,也不知道幹過什麽,既然稱“公”,應該也是一個大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