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宗的心性,聞體仁已如掌上觀紋,他知道思宗用張素元開始時是滿心期待,現在則是迫不得已。無論張素元今後立下多少功勞,前者請內帑,今者擅殺徐文龍,就已為自身種下殺身之禍,所以他的應答也要順著思宗這種隱秘的心思,才可做到萬無一失,滴水不漏。
聞體仁年紀雖已老邁,頭腦卻更加靈活,瞬間就把所有關節想得通透,如何回答也隨之成竹在胸。心中謀算雖定,他卻不急著回答,故意低頭又把兩份奏章看了又看。他要讓思宗更著急一些,把思宗置於對自己的期待之中。思宗期待的心情越迫切,一旦對自己的回答滿意,自然也就對他的印象會越好。
思宗果然沉不住氣,終於起身離座來到聞體仁麵前說道:“卿是兩朝老臣,忠貞體國,老成持重,故而問卿大事,望卿替朕分憂。”
聞體仁誠惶誠恐地站起身來,躬身說道:“皇上勿憂,此事雖難斷是非,但也不必急著斷是非。”
看到思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聞體仁心裏罵了一聲“蠢貨”後,依舊一臉恭謹地繼續說道:“皇上,此事關乎國運,因為難斷,自然就更不能急斷。徐文龍已死,皇上沒必要為一個死人而去降罪手握重兵的邊帥。擅殺徐文龍,張素元其心必然惴惴,以臣淺見,為今之計,還是優旨褒答,傳諭公布徐文龍罪責,捕其伏京爪牙,以安張素元之心。”
聞體仁說得合情入理,思宗卻依然遲疑,他問道:“如果張素元真有媚敵媾和之圖,如此豈不是姑息養奸?”
張素元為什麽要媚敵媾和?如果真有此事,那對張素元自己有什麽好處?如果張素元有別的心思,又何必要殺將媚敵,幹脆把京城送給皇天極豈不更好?聞體仁一麵心中連聲地罵著蠢貨,一麵一臉忠心地勸阻道:“這不是姑息養奸,這是欲擒故縱。現在忠奸未辨,遼事又倚重此人,朝廷千萬不可露出猜疑之意。”
聞體仁這話表麵上雖對張素元有利,實質上卻更加重了思宗的猜忌之心,因而思宗聽得也就特別入耳。
思宗決心已定,但仍有很多疑問未解,他又問道:“賢卿,依你之見,徐文龍到底該不該殺?”
此時大局已定,聞體仁的心情分外輕鬆,分外興奮,但仍不敢有絲毫大意。
“皇上,徐文龍該殺,也不該殺?”
“此話何意?”思宗不解地問道。
“徐文龍不聽將令,空耗數十萬糧餉,觀望養敵,實是該殺,但皮島兵將多是其舊部,張素元將其處死,今後恐生變故,所以不該輕易殺他。”聞體仁不急不徐地說道。
聞體仁和徐文龍雖是朋友,但他並不清楚皮島的局勢,他隻是看了張素元的奏章後,對張素元的功過留下伏筆,不管今後形勢怎麽發展,他都沒有說錯。
沉默了一會,思宗緊繃著臉問道:“處置徐文龍,張素元為什麽不事先奏報?其後又為什麽非殺徐文龍不可?難道真如張素元所言事出緊急,迫於無奈這麽簡單嗎?”
聞體仁打了個沉兒,隨後馬上做了決斷,現在隻要不說張素元想謀反,思宗就不會立即處置張素元,為了保險起見,能給張素元多穿一隻小鞋,還是多穿一隻為好。於是,他說道:“張素元不事先奏報,一如他在奏章中說的,是怕走漏消息,但老臣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更重要。”
“什麽原因,講!”
“張素元可能怕皇上不同意他的計劃。”
看著臉色鐵青的思宗,聞體仁不禁暗自得意,他這句話有正反兩層意思,每層意思都會把張素元向死亡拉近一步:如果徐文龍真的該殺,那張素元顯然認為皇上是個不值得信任的昏君;如果徐文龍不該殺,那張素元即便不是殺將媚敵,也是為了爭權奪利而肆無忌憚地擅殺大將,絲毫也沒將皇上放在眼裏。
思宗別的能耐沒有,但聽話聽音這類小聰明卻從不缺乏,看到思宗額頭暴起的青筋,聞體仁趕緊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說道:“皇上息怒,老臣罪該萬死。”
好一陣子,思宗方才將情緒平穩下來,說道:“賢卿,還有什麽話都盡管說,朕看重的就是你在朕麵前不說假話,敢於得罪天下人的忠心。”
“謝陛下隆恩,老臣以為張素元擅殺徐文龍,而不將其解至京師問罪,可能是迫於無奈,但也可能是怕徐文龍有朝一日捲土重來,威脅到他。”
聞體仁這話說得同樣含而不露,如果徐文龍有罪,而思宗卻不嚴懲,顯然還是認為思宗是個昏君;如果徐文龍有功無罪,那將他解至京師,張素元豈不是自討苦吃?總之,張素元裏外都不是好人。
有了前麵的話墊底,思宗已不那麽生氣了,他又問道:“那個後箭探子的話是真是假?”
“是假的。”聞體仁毫不猶豫地說道。
“為什麽?”
聞體仁本來已經懶得罵了,但還是不由得又罵了一句。
“皇上,張素元若與皇天極有密約,那是何等機密的事,一個探子如何能知道?”
聞體仁這麽說並不是為張素元開脫,這是他在思宗麵前說話的原則。讓思宗聽得合情入理是一切的出發點,任何演繹都必須以此為基礎,而且若一味說壞話,不論多麽有理,思宗都可能起疑,以為你或是迎合上意,或是有私憤。
聞體仁年紀雖已老邁,頭腦卻更加靈活,瞬間就把所有關節想得通透,如何回答也隨之成竹在胸。心中謀算雖定,他卻不急著回答,故意低頭又把兩份奏章看了又看。他要讓思宗更著急一些,把思宗置於對自己的期待之中。思宗期待的心情越迫切,一旦對自己的回答滿意,自然也就對他的印象會越好。
思宗果然沉不住氣,終於起身離座來到聞體仁麵前說道:“卿是兩朝老臣,忠貞體國,老成持重,故而問卿大事,望卿替朕分憂。”
聞體仁誠惶誠恐地站起身來,躬身說道:“皇上勿憂,此事雖難斷是非,但也不必急著斷是非。”
看到思宗一頭霧水,不明所以,聞體仁心裏罵了一聲“蠢貨”後,依舊一臉恭謹地繼續說道:“皇上,此事關乎國運,因為難斷,自然就更不能急斷。徐文龍已死,皇上沒必要為一個死人而去降罪手握重兵的邊帥。擅殺徐文龍,張素元其心必然惴惴,以臣淺見,為今之計,還是優旨褒答,傳諭公布徐文龍罪責,捕其伏京爪牙,以安張素元之心。”
聞體仁說得合情入理,思宗卻依然遲疑,他問道:“如果張素元真有媚敵媾和之圖,如此豈不是姑息養奸?”
張素元為什麽要媚敵媾和?如果真有此事,那對張素元自己有什麽好處?如果張素元有別的心思,又何必要殺將媚敵,幹脆把京城送給皇天極豈不更好?聞體仁一麵心中連聲地罵著蠢貨,一麵一臉忠心地勸阻道:“這不是姑息養奸,這是欲擒故縱。現在忠奸未辨,遼事又倚重此人,朝廷千萬不可露出猜疑之意。”
聞體仁這話表麵上雖對張素元有利,實質上卻更加重了思宗的猜忌之心,因而思宗聽得也就特別入耳。
思宗決心已定,但仍有很多疑問未解,他又問道:“賢卿,依你之見,徐文龍到底該不該殺?”
此時大局已定,聞體仁的心情分外輕鬆,分外興奮,但仍不敢有絲毫大意。
“皇上,徐文龍該殺,也不該殺?”
“此話何意?”思宗不解地問道。
“徐文龍不聽將令,空耗數十萬糧餉,觀望養敵,實是該殺,但皮島兵將多是其舊部,張素元將其處死,今後恐生變故,所以不該輕易殺他。”聞體仁不急不徐地說道。
聞體仁和徐文龍雖是朋友,但他並不清楚皮島的局勢,他隻是看了張素元的奏章後,對張素元的功過留下伏筆,不管今後形勢怎麽發展,他都沒有說錯。
沉默了一會,思宗緊繃著臉問道:“處置徐文龍,張素元為什麽不事先奏報?其後又為什麽非殺徐文龍不可?難道真如張素元所言事出緊急,迫於無奈這麽簡單嗎?”
聞體仁打了個沉兒,隨後馬上做了決斷,現在隻要不說張素元想謀反,思宗就不會立即處置張素元,為了保險起見,能給張素元多穿一隻小鞋,還是多穿一隻為好。於是,他說道:“張素元不事先奏報,一如他在奏章中說的,是怕走漏消息,但老臣以為,還有一個原因可能更重要。”
“什麽原因,講!”
“張素元可能怕皇上不同意他的計劃。”
看著臉色鐵青的思宗,聞體仁不禁暗自得意,他這句話有正反兩層意思,每層意思都會把張素元向死亡拉近一步:如果徐文龍真的該殺,那張素元顯然認為皇上是個不值得信任的昏君;如果徐文龍不該殺,那張素元即便不是殺將媚敵,也是為了爭權奪利而肆無忌憚地擅殺大將,絲毫也沒將皇上放在眼裏。
思宗別的能耐沒有,但聽話聽音這類小聰明卻從不缺乏,看到思宗額頭暴起的青筋,聞體仁趕緊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說道:“皇上息怒,老臣罪該萬死。”
好一陣子,思宗方才將情緒平穩下來,說道:“賢卿,還有什麽話都盡管說,朕看重的就是你在朕麵前不說假話,敢於得罪天下人的忠心。”
“謝陛下隆恩,老臣以為張素元擅殺徐文龍,而不將其解至京師問罪,可能是迫於無奈,但也可能是怕徐文龍有朝一日捲土重來,威脅到他。”
聞體仁這話說得同樣含而不露,如果徐文龍有罪,而思宗卻不嚴懲,顯然還是認為思宗是個昏君;如果徐文龍有功無罪,那將他解至京師,張素元豈不是自討苦吃?總之,張素元裏外都不是好人。
有了前麵的話墊底,思宗已不那麽生氣了,他又問道:“那個後箭探子的話是真是假?”
“是假的。”聞體仁毫不猶豫地說道。
“為什麽?”
聞體仁本來已經懶得罵了,但還是不由得又罵了一句。
“皇上,張素元若與皇天極有密約,那是何等機密的事,一個探子如何能知道?”
聞體仁這麽說並不是為張素元開脫,這是他在思宗麵前說話的原則。讓思宗聽得合情入理是一切的出發點,任何演繹都必須以此為基礎,而且若一味說壞話,不論多麽有理,思宗都可能起疑,以為你或是迎合上意,或是有私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