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仇加上舊恨,聞體仁再也忍耐不住,他決心與西林黨鬥個高低上下。思宗雖不是德宗,但他也不是秦檜賢,對他而言,思宗更是一把好使的快刀。
正當聞體仁冥思苦想,要如何對付西林黨之際,忽然接到聖旨,命他明日入宮日講。聞體仁隱約感到,機會可能來了。思宗召禮部大員進宮日講,這種事雖不常有,但也絕不罕見,而召他入宮日講,這還是第一次。
跟在萬和鳴身後,畢恭畢敬走進貞清宮,聞體仁發現今天侍講的隻他一人而已,於是一股電流自腳底板直上頭頂心的泥丸宮。今天的日講決不簡單,他正殫精竭慮要如何接近思宗,進而取得信任,沒想到機會這麽快就來了,真是天從人願!
禮畢坐定後,思宗問道:“人主授臣便宜行事,臣當如何行事?”
聞體仁還不知道張素元殺了徐文龍,但也馬上意識到思宗指的是張素元,因為現在朝中隻有張素元有便宜行事的特權,看來張素元一定是做了什麽讓思宗不滿意,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這麽重大的事,思宗滿朝文武大員誰都不問,卻獨獨想到了他!看來他已在皇上心中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現在隻需抓住眼前的機會,讓思宗滿意,他就鐵定入閣!
心中雖然狂喜,激動萬分,但臉上卻不動聲色,聞體仁一麵琢磨著張素元到底做了什麽事,一麵小心翼翼地回道:“人主授臣便宜行事,足見人主恢宏大度。人主有如此氣度,方能如此用人,但臣下雖得人主寵信,卻也絕不能妄行。臣下當時刻感念人主深恩,行人主欲行之事,對人主不欲行之事,切不可便宜妄行。”
這話,思宗聽得舒服之極,凝重的表情當即舒緩了許多,他接著問道:“這就難了,人臣從何得知何事為人主所欲行,何事人主又不欲行?”
討得思宗歡心是聞體仁唯一的目的,至於是非對錯在這一刻跟本沒有容身之地,何況張素元算起來也是西林黨人,雖然沒幾個西林黨人喜歡他,但畢竟還是西林黨人。
“這也不難,大凡人主以天下為懷,故利天下事,既為人主所欲行,不利天下的,自然也就不是人主所欲行之事。”聞體仁答道。
思宗沉吟不語,張素元殺徐文龍是利天下,還是不利天下呢?
聞體仁為官三十年,歷兩朝不倒,準確猜測上意這種最基本更是最重要的功夫自然早就練得爐火純青。他自信回答得圓滿得體,滴水不漏,皇上不言不語,一定是在猶豫要不要跟他說實話。如果思宗跟他說實話,他的一隻腳就踏進了內閣;如果不說,那就太可惜了。
聞體仁坐在那裏,思宗不言不語,他也不言不語。這個皇上不比德宗,生性多疑又剛愎自用,在思宗麵前,絕不能多嘴多舌,沒問的話,一句都不能多說。
自始自終,聞體仁都正襟危坐,低眉垂眼地等候問話,神態沒有絲毫變化。這是三十多年練出來的真功夫,不管要等多久,他都能一直以這副神態等下去,心平氣和,不急不躁。
思宗沉吟許久,依然拿不定主意該不該和盤托出,抬眼向聞體仁看去,隻見這老頭子慈眉善目,皓髮銀髯,真是一副飽經滄桑、虛懷若穀的長者風範!他突然斷定,聞體仁一定是位既寬仁厚德、與人為善,又有膽有識、敢言敢為的長者。
聞體仁立足兩朝不倒,這說明他從未捲入朋黨傾紮,自然也就沒有朋黨之私,理所當然能夠做到立場公正,不偏不倚。不將這樣的人引為心腹,還能將誰引為心腹?思宗決定把心事和盤托出。
命萬和鳴將龍案上的兩份奏章遞給聞體仁後,思宗說道:“朕難定是非,請卿一決!”
聞體仁聽罷,立時心花怒放,隻要接下來能讓思宗滿意,那他就是內閣大臣,假以時日,首輔之位也必然非他莫屬!趕緊整衣跪拜承旨,奏道:“皇上如此恩寵,老臣即便得罪天下所有人,也要有什麽說什麽,為皇上中興帝國,成為曠古鑠今的偉大君主盡上微薄之力。”
看過兩份奏章,聞體仁既驚得冷汗淋漓,又怒之切齒。驚,是因為思宗要他判斷張素元這樣一個手握重權的大帥的生死命運。此事非同小可,稍有差池,輕則丟官喪命,重則滿門抄斬,但不表明態度,又如何能讓思宗滿意?思宗若不滿意,他今後就再無出頭之日!怒,是因為張素元竟殺了徐文龍!徐文龍和他既是同鄉,又是他唯一的朋友。
壓下心頭的滔天怒火,穩住心神,聞體仁清楚,現在不是給朋友報仇的時候,絕不能讓憤怒和仇恨影響到他該說的話,眼前唯一要做的就是取得思宗的信任,但這個態度該怎麽表呢?說張素元殺得對,不是殺將媚敵,若將來不能平遼,隻好與離人媾和,那他就慘了;說殺錯了,是殺將媚敵,可張素元一旦果真如期平遼,那他也慘了。
這些危險還是遠的和相對輕的,若他說張素元的不是,思宗一旦將張素元罷職或殺掉,那由誰來接替張素元?放眼帝國,還有誰能比得上張素元?何況若將張素元罷職或殺死,遼東軍心必散,所以無論由誰來接替,遼東局勢惡化都是必然的,而局勢惡化到一定程度,思宗必然後悔,那時死就是輕的。
想到此處,聞體仁已定下了此番召對的基調,就是絕不能因他而使張素元離開遼東,總之,多說張素元的好話,少說壞話,但好話也不能說過頭,壞話更不能不說。
正當聞體仁冥思苦想,要如何對付西林黨之際,忽然接到聖旨,命他明日入宮日講。聞體仁隱約感到,機會可能來了。思宗召禮部大員進宮日講,這種事雖不常有,但也絕不罕見,而召他入宮日講,這還是第一次。
跟在萬和鳴身後,畢恭畢敬走進貞清宮,聞體仁發現今天侍講的隻他一人而已,於是一股電流自腳底板直上頭頂心的泥丸宮。今天的日講決不簡單,他正殫精竭慮要如何接近思宗,進而取得信任,沒想到機會這麽快就來了,真是天從人願!
禮畢坐定後,思宗問道:“人主授臣便宜行事,臣當如何行事?”
聞體仁還不知道張素元殺了徐文龍,但也馬上意識到思宗指的是張素元,因為現在朝中隻有張素元有便宜行事的特權,看來張素元一定是做了什麽讓思宗不滿意,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這麽重大的事,思宗滿朝文武大員誰都不問,卻獨獨想到了他!看來他已在皇上心中留下了極好的印象,現在隻需抓住眼前的機會,讓思宗滿意,他就鐵定入閣!
心中雖然狂喜,激動萬分,但臉上卻不動聲色,聞體仁一麵琢磨著張素元到底做了什麽事,一麵小心翼翼地回道:“人主授臣便宜行事,足見人主恢宏大度。人主有如此氣度,方能如此用人,但臣下雖得人主寵信,卻也絕不能妄行。臣下當時刻感念人主深恩,行人主欲行之事,對人主不欲行之事,切不可便宜妄行。”
這話,思宗聽得舒服之極,凝重的表情當即舒緩了許多,他接著問道:“這就難了,人臣從何得知何事為人主所欲行,何事人主又不欲行?”
討得思宗歡心是聞體仁唯一的目的,至於是非對錯在這一刻跟本沒有容身之地,何況張素元算起來也是西林黨人,雖然沒幾個西林黨人喜歡他,但畢竟還是西林黨人。
“這也不難,大凡人主以天下為懷,故利天下事,既為人主所欲行,不利天下的,自然也就不是人主所欲行之事。”聞體仁答道。
思宗沉吟不語,張素元殺徐文龍是利天下,還是不利天下呢?
聞體仁為官三十年,歷兩朝不倒,準確猜測上意這種最基本更是最重要的功夫自然早就練得爐火純青。他自信回答得圓滿得體,滴水不漏,皇上不言不語,一定是在猶豫要不要跟他說實話。如果思宗跟他說實話,他的一隻腳就踏進了內閣;如果不說,那就太可惜了。
聞體仁坐在那裏,思宗不言不語,他也不言不語。這個皇上不比德宗,生性多疑又剛愎自用,在思宗麵前,絕不能多嘴多舌,沒問的話,一句都不能多說。
自始自終,聞體仁都正襟危坐,低眉垂眼地等候問話,神態沒有絲毫變化。這是三十多年練出來的真功夫,不管要等多久,他都能一直以這副神態等下去,心平氣和,不急不躁。
思宗沉吟許久,依然拿不定主意該不該和盤托出,抬眼向聞體仁看去,隻見這老頭子慈眉善目,皓髮銀髯,真是一副飽經滄桑、虛懷若穀的長者風範!他突然斷定,聞體仁一定是位既寬仁厚德、與人為善,又有膽有識、敢言敢為的長者。
聞體仁立足兩朝不倒,這說明他從未捲入朋黨傾紮,自然也就沒有朋黨之私,理所當然能夠做到立場公正,不偏不倚。不將這樣的人引為心腹,還能將誰引為心腹?思宗決定把心事和盤托出。
命萬和鳴將龍案上的兩份奏章遞給聞體仁後,思宗說道:“朕難定是非,請卿一決!”
聞體仁聽罷,立時心花怒放,隻要接下來能讓思宗滿意,那他就是內閣大臣,假以時日,首輔之位也必然非他莫屬!趕緊整衣跪拜承旨,奏道:“皇上如此恩寵,老臣即便得罪天下所有人,也要有什麽說什麽,為皇上中興帝國,成為曠古鑠今的偉大君主盡上微薄之力。”
看過兩份奏章,聞體仁既驚得冷汗淋漓,又怒之切齒。驚,是因為思宗要他判斷張素元這樣一個手握重權的大帥的生死命運。此事非同小可,稍有差池,輕則丟官喪命,重則滿門抄斬,但不表明態度,又如何能讓思宗滿意?思宗若不滿意,他今後就再無出頭之日!怒,是因為張素元竟殺了徐文龍!徐文龍和他既是同鄉,又是他唯一的朋友。
壓下心頭的滔天怒火,穩住心神,聞體仁清楚,現在不是給朋友報仇的時候,絕不能讓憤怒和仇恨影響到他該說的話,眼前唯一要做的就是取得思宗的信任,但這個態度該怎麽表呢?說張素元殺得對,不是殺將媚敵,若將來不能平遼,隻好與離人媾和,那他就慘了;說殺錯了,是殺將媚敵,可張素元一旦果真如期平遼,那他也慘了。
這些危險還是遠的和相對輕的,若他說張素元的不是,思宗一旦將張素元罷職或殺掉,那由誰來接替張素元?放眼帝國,還有誰能比得上張素元?何況若將張素元罷職或殺死,遼東軍心必散,所以無論由誰來接替,遼東局勢惡化都是必然的,而局勢惡化到一定程度,思宗必然後悔,那時死就是輕的。
想到此處,聞體仁已定下了此番召對的基調,就是絕不能因他而使張素元離開遼東,總之,多說張素元的好話,少說壞話,但好話也不能說過頭,壞話更不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