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內、關外兩大總兵官權重事也重,他寄之的厚望即便他本人做也必定困難重重,因而人望和靈活的手段,二者都缺一不可,而滿雄卻二者皆無,但如果不用滿雄,以滿雄的性格又絕無可能接受此事,繼續把滿雄留在麾下,隻能使事情惡化,矛盾愈深。
此時,張素元將那個暗中使壞的傢夥恨得牙癢癢的,如果他和滿雄之間沒有以前的過節,事情也不至於毫無轉圜的餘地,最終,他還是沒能破解那個人的詭計。
關內、關外兩大總兵官的人選,張素元心中早定,至於另一個重要職位,協調關內外兵馬的中軍人選,首選是左長,但左長為他執掌隱秘的大小事務脫不開身,思來想去,最後他將目光落在了朱虎城身上,他覺得朱虎城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謀,可托大事,是個難得的人才。
“虎城,你有什麽意見?”將置將的想法和盤托出後,張素元問道,他想聽聽朱虎城的見解。
沉吟了片刻,朱虎城說道:“大帥,您的謀劃甚妙,如此一來,關內外各路兵馬便如臂使指,伸縮自如,進退一體。關外,展開手掌可五路防守,收攏五指即成鐵拳,可擊四麵八方;關內,一如五指一拳,集四方糧餉於於一握,進可增援,退可堅守。您有這二手,運籌得當,遼事可期。”
朱虎城的分析與他不謀而合,張素元非常滿意,於是便接著問誰是兩大總兵官最合適的人選。
“關外大將非祖雲壽莫屬,關內大將自然趙明教最好。”朱虎城不假思索地說道。
朱虎城的表現再一次印證了他的看法,於是即刻修下本章,保奏祖雲壽、趙明教、朱虎城三人。
抵達寧遠一個月後,張素元收到了他上任伊始便下令徹查的關內外駐軍的構成情況和欠餉具體數額的報告。
關外,兵額為十八萬四千八百七十一人,其中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為四萬三千一百二十八人,四十歲以上的為三萬三千七百三十四人;關內,兵額七萬三千六百二十一人,其中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為二萬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四十歲以上的為二萬五千六百八十三人;關內外欠餉總額為一百三十二萬七千四百八十五兩。
看著報告,張素元不禁直皺眉頭,他沒想到情況竟惡劣到這步田地!王晉之這幫混蛋到底喝了多少兵血?王晉之上奏朝廷說欠餉七個月,但看欠餉的數額,則至少也得在一年以上。
關於人事和精兵的奏摺,思宗準奏;關於請餉的奏摺,發由戶部酌辦。
八十章 博弈
八月的寧遠,酷暑漸去,秋爽初來。乘著陣陣清爽的海風,緩步慢行在寧遠城頭,欣賞著海光山色,張素元和一眾大將一直沉悶的心情都不覺開朗起來。
眾將是奉張素元所命,前來寧遠接受朝廷任命。
北城城頭的箭樓既高且寬,可以輕輕鬆鬆地裝下三四百人不成問題。平時,可以在這裏觀察海麵上往來的船隻;戰時,這裏可架三門紅衣大炮。今天,張素元就要在這宣布朝廷的召命。
箭樓中央設有一個寬大的香案,禦賜的尚方劍供奉其上,尚方劍下麵是思宗的召旨和張素元的帥印。召旨和帥印前麵並排放著三顆將軍印和各色令旗,香菸繚繞,皇威赫赫,顯得十分莊重肅穆。
洪鍾大呂齊鳴聲中,張素元率眾將行三跪九扣大禮。禮畢,洪鍾大呂聲息,震天的戰鼓聲又隆隆而起。三通鼓響後,十三營人馬旗甲鮮明地列陣城下,遠處海麵上的水軍大營也千帆競發,雲集海灣。
張素元手捧詔書,抬頭久久凝視著空中迎風招展的“張”字帥旗,而後慢慢展開詔書。掃視著城下英氣勃勃的一眾兒郎,張素元大聲宣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欽命祖雲壽為錦州總兵,領關外事,掛征遼將軍印;欽命趙明教為山海關總兵,統領關內八路,掛平遼將軍印;欽命朱虎城為經略府中軍,掛鎮遼將軍印,協調內外兵馬,欽此!明禎元年八月。”
宣讀完畢,十響禮炮立刻破空而起,隨之胡笳齊鳴,三大將齊跪在張素元麵前領受印信。張素元向香案三跪三拜後,方才請起將軍印,一一授予三人。
接印後,張素元領著三人在城頭來回走了三趟,接受三軍將士的歡呼和祝賀。禮畢,萬聲皆寂,張素元最後一道命令傳進將士們的耳中:老白幹限量,雞鴨魚肉管夠。如海潮般的歡呼聲淹沒了天地萬物,在張素元濕潤的目光中,三軍將士井然有序地迴轉營房。
歡宴過後,張素元又在書房中擺下酒宴,單獨款待祖雲壽三人。
氣氛相當沉悶,遠不如剛才眾人在一起飲酒時歡暢。氣氛沉悶是因為趙明教,進到房中,趙明教便陰沉著臉,不見一絲喜色。
趙明教為什麽陰沉著臉,祖雲壽和朱虎城也都清楚,雖然祖雲壽對張素元的了解比趙、朱二人多,但畢竟心裏不託底,所以臉色也不比二人好多少。
“何事憂煩,竟叫我們的趙大將軍一至於斯?”張素元笑著問道。
張素元語調中的輕鬆並沒有絲毫感染到趙明教,連喝三杯悶酒,趙明教長嘆一聲,悲苦地說道:“十年征戰,明教出生入死惟有一得:功敗垂成!功即是罪,罪即是功。今日繁花,轉眼枯葉,明教等輩,生死何惜,然大帥千古雄傑,若落此下場,明教情何以堪?”
此時,張素元將那個暗中使壞的傢夥恨得牙癢癢的,如果他和滿雄之間沒有以前的過節,事情也不至於毫無轉圜的餘地,最終,他還是沒能破解那個人的詭計。
關內、關外兩大總兵官的人選,張素元心中早定,至於另一個重要職位,協調關內外兵馬的中軍人選,首選是左長,但左長為他執掌隱秘的大小事務脫不開身,思來想去,最後他將目光落在了朱虎城身上,他覺得朱虎城仁而有勇,廉而能勤,事至善謀,可托大事,是個難得的人才。
“虎城,你有什麽意見?”將置將的想法和盤托出後,張素元問道,他想聽聽朱虎城的見解。
沉吟了片刻,朱虎城說道:“大帥,您的謀劃甚妙,如此一來,關內外各路兵馬便如臂使指,伸縮自如,進退一體。關外,展開手掌可五路防守,收攏五指即成鐵拳,可擊四麵八方;關內,一如五指一拳,集四方糧餉於於一握,進可增援,退可堅守。您有這二手,運籌得當,遼事可期。”
朱虎城的分析與他不謀而合,張素元非常滿意,於是便接著問誰是兩大總兵官最合適的人選。
“關外大將非祖雲壽莫屬,關內大將自然趙明教最好。”朱虎城不假思索地說道。
朱虎城的表現再一次印證了他的看法,於是即刻修下本章,保奏祖雲壽、趙明教、朱虎城三人。
抵達寧遠一個月後,張素元收到了他上任伊始便下令徹查的關內外駐軍的構成情況和欠餉具體數額的報告。
關外,兵額為十八萬四千八百七十一人,其中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為四萬三千一百二十八人,四十歲以上的為三萬三千七百三十四人;關內,兵額七萬三千六百二十一人,其中三十到四十歲之間的為二萬一千三百四十一人,四十歲以上的為二萬五千六百八十三人;關內外欠餉總額為一百三十二萬七千四百八十五兩。
看著報告,張素元不禁直皺眉頭,他沒想到情況竟惡劣到這步田地!王晉之這幫混蛋到底喝了多少兵血?王晉之上奏朝廷說欠餉七個月,但看欠餉的數額,則至少也得在一年以上。
關於人事和精兵的奏摺,思宗準奏;關於請餉的奏摺,發由戶部酌辦。
八十章 博弈
八月的寧遠,酷暑漸去,秋爽初來。乘著陣陣清爽的海風,緩步慢行在寧遠城頭,欣賞著海光山色,張素元和一眾大將一直沉悶的心情都不覺開朗起來。
眾將是奉張素元所命,前來寧遠接受朝廷任命。
北城城頭的箭樓既高且寬,可以輕輕鬆鬆地裝下三四百人不成問題。平時,可以在這裏觀察海麵上往來的船隻;戰時,這裏可架三門紅衣大炮。今天,張素元就要在這宣布朝廷的召命。
箭樓中央設有一個寬大的香案,禦賜的尚方劍供奉其上,尚方劍下麵是思宗的召旨和張素元的帥印。召旨和帥印前麵並排放著三顆將軍印和各色令旗,香菸繚繞,皇威赫赫,顯得十分莊重肅穆。
洪鍾大呂齊鳴聲中,張素元率眾將行三跪九扣大禮。禮畢,洪鍾大呂聲息,震天的戰鼓聲又隆隆而起。三通鼓響後,十三營人馬旗甲鮮明地列陣城下,遠處海麵上的水軍大營也千帆競發,雲集海灣。
張素元手捧詔書,抬頭久久凝視著空中迎風招展的“張”字帥旗,而後慢慢展開詔書。掃視著城下英氣勃勃的一眾兒郎,張素元大聲宣詔:“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欽命祖雲壽為錦州總兵,領關外事,掛征遼將軍印;欽命趙明教為山海關總兵,統領關內八路,掛平遼將軍印;欽命朱虎城為經略府中軍,掛鎮遼將軍印,協調內外兵馬,欽此!明禎元年八月。”
宣讀完畢,十響禮炮立刻破空而起,隨之胡笳齊鳴,三大將齊跪在張素元麵前領受印信。張素元向香案三跪三拜後,方才請起將軍印,一一授予三人。
接印後,張素元領著三人在城頭來回走了三趟,接受三軍將士的歡呼和祝賀。禮畢,萬聲皆寂,張素元最後一道命令傳進將士們的耳中:老白幹限量,雞鴨魚肉管夠。如海潮般的歡呼聲淹沒了天地萬物,在張素元濕潤的目光中,三軍將士井然有序地迴轉營房。
歡宴過後,張素元又在書房中擺下酒宴,單獨款待祖雲壽三人。
氣氛相當沉悶,遠不如剛才眾人在一起飲酒時歡暢。氣氛沉悶是因為趙明教,進到房中,趙明教便陰沉著臉,不見一絲喜色。
趙明教為什麽陰沉著臉,祖雲壽和朱虎城也都清楚,雖然祖雲壽對張素元的了解比趙、朱二人多,但畢竟心裏不託底,所以臉色也不比二人好多少。
“何事憂煩,竟叫我們的趙大將軍一至於斯?”張素元笑著問道。
張素元語調中的輕鬆並沒有絲毫感染到趙明教,連喝三杯悶酒,趙明教長嘆一聲,悲苦地說道:“十年征戰,明教出生入死惟有一得:功敗垂成!功即是罪,罪即是功。今日繁花,轉眼枯葉,明教等輩,生死何惜,然大帥千古雄傑,若落此下場,明教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