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宗雖然一直麵帶微笑,但臉上卻無一絲春風,其時,他對自己的臣子極不滿意。半年來,朝臣和閣臣被他換來貶去,直如走馬燈一般,但朝廷和內閣依舊暮氣沉沉。今天討論遼東軍務,不僅沒人能說出一點有實質性內容的方略,而且人人竟然競相吹捧之能事。膽敢違逆他的臣子,當然得丟官掉腦袋,但歌功頌德的太肉麻,他也不高興,如今這般蠢材竟把他比作唐宗宋祖,哼,唐宗宋祖算什麽東西,他還羞於與他們相提並論。
氣氛本來就緊張,加上有時候思宗不說話,殿中便如死一般沉寂,一眾大臣的感覺比受刑還要難受。張素元的到來,使凝滯的空氣一下子流動起來,朝臣們得救似的都大大喘了口氣。
思宗見張素元到來,忽然高興地站起身來,迎上前去,他想好好看看這位名聞天下的克虜將星。
皇上起迎臣下,這是絕無僅有的殊榮,沒人得到過。
“臣張素元叩見皇上。”張素元急忙跪倒叩拜。
“張愛卿免禮。”思宗雙手將張素元扶起,仔細端詳起來。
張素元的容貌令思宗大感意外,他原本以為張素元是個瞪一眼就能嚇趴下八個壯漢的彪形大漢,但眼前這個蓄著三縷短須的男子,樣貌非但一點也不粗魯,反而竟是異常的風流儒雅。
這就是知兵善戰、威震濼東的張素元?思宗仔細端詳著。
在思宗端詳自己的同時,張素元也並未如其他朝臣一樣,做出此刻該有的反應,他沒有低下頭去,他也注目打量季由檢。隻見這位心比天高的思宗皇帝白淨俊秀,目光陰沉,眉宇間有兩道深深的豎紋,好一副憂國憂民的明君模樣。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地看了良久,一旁的唐學、劉兆基等人無不為張素元捏了把冷汗。當然,這其中隻有少數幾人是為張素元擔心,而如唐學等人則純是由於緊張,因為還從來沒有哪一個朝臣敢於這樣和皇上對視。
眾人之中,最擔心張素元安危的是首輔周勛儒,雖然恨不得思宗將張素元千刀萬剮才好,但人是他保舉的,若張素元有了差錯,他也必定跟著完蛋。
皇上是怎麽啦?光瞧著不說話,難道他對張素元的相貌不滿意?周勛儒知道,思宗皇帝是很注重相貌的,幾乎可以說,相貌的美醜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升遷榮辱。
有一天他陪思宗祭天,遇上了禮部右侍郎張洽。張洽此人身材偉碩,相貌威嚴,聲如洪鍾,跟個門神爺似的,站在那裏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概。後來兵部尚書趙相之罷職,要找人替補的時候,思宗就想起了那位“門神”,於是連張洽的名字都不知道,就欽點“門神”繼任兵部尚書。
思宗看了良久,真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順眼,張素元就是儒將中的典範,用這樣的人做遼東督師才有麵子。
“張愛卿,你對遼東的敵我陣勢有什麽評估,你說遼東邊患能否根除?若能根除,得用什麽方略和多長時間才能根除?”
思宗一口氣問出了這四條令他日夜憂心的難題後,就把眼睛盯著張素元,兩旁侍立的眾臣也都豎起了耳朵。
“陛下,遼東局勢可謂喜憂參半。”
“何者為憂,何者為喜?”思宗追問道。
“陛下,臣所謂憂者,乃邊患無期,軍無定額,糧餉耗費巨大,邊關將士又飽受缺糧缺餉之苦;而更可憂者,百姓不堪加派重負,戶部亦難為無米之炊,由此,遼東不啻斷了來水之源,將士們即成涸轍之鮒;如此,不但平患無期,更隨時有險關失守之危。”
思宗聽得臉色大變,這正是他的心病:平遼要糧餉,糧餉要加派,加派生民變,平變又要糧餉,要糧餉還得加派,如此惡性循環,拆東牆補西牆,窟窿就會越弄越大,越來越不好收拾。
兩廂站立的眾臣聽了張素元的話,心情都很複雜,這些問題他們早就心知肚明,隻是誰都想說,卻誰都不敢說,要是早知道說出來沒事,這份憂國憂民的忠心也不會輪到張素元來表現。
“那該怎麽辦?”有人冷不丁問了一句。
思宗皇帝和眾臣又都把目光盯向張素元。
張素元沒有迴避,他正麵答道:“盡快平遼!”
“盡快平遼?”思宗以為找到了急救藥,但略一轉念,又冷了下來,誰都知道這樣說,但關鍵是如何才能盡快平濼。
大臣們有的連連搖頭,有的麵露譏諷,思宗示意,眾人可以向張素元質詢平遼方略。
“張大人,如今內憂外患,皇上心急如焚,我們身為臣子,當為皇上分憂,所以平遼方略,不能虛言空談,不知張大人有何良策?”劉兆基擔心地問道。
“是呀,是呀,話誰都會說,但具體的該怎麽做呢?”眾人附和地問道。
“憑堅城,用火炮!”張素元隻講了六個字。
“憑堅城,用火炮?隻守不攻,如何能復全遼呢?”思宗急忙問道。
“陛下,這正是平滅邊患的萬全之策。用遼土養遼人,用遼人守遼土,且守且戰,且築且屯,步步為營,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倘能如此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平遼可期。”
目光雖沒有直視思宗,但思宗臉上每一絲細微的變化無不盡收眼底,當說“和為旁著”的時候,看到思宗臉上陰鷙的表情,張素元心中冷冷一笑。
氣氛本來就緊張,加上有時候思宗不說話,殿中便如死一般沉寂,一眾大臣的感覺比受刑還要難受。張素元的到來,使凝滯的空氣一下子流動起來,朝臣們得救似的都大大喘了口氣。
思宗見張素元到來,忽然高興地站起身來,迎上前去,他想好好看看這位名聞天下的克虜將星。
皇上起迎臣下,這是絕無僅有的殊榮,沒人得到過。
“臣張素元叩見皇上。”張素元急忙跪倒叩拜。
“張愛卿免禮。”思宗雙手將張素元扶起,仔細端詳起來。
張素元的容貌令思宗大感意外,他原本以為張素元是個瞪一眼就能嚇趴下八個壯漢的彪形大漢,但眼前這個蓄著三縷短須的男子,樣貌非但一點也不粗魯,反而竟是異常的風流儒雅。
這就是知兵善戰、威震濼東的張素元?思宗仔細端詳著。
在思宗端詳自己的同時,張素元也並未如其他朝臣一樣,做出此刻該有的反應,他沒有低下頭去,他也注目打量季由檢。隻見這位心比天高的思宗皇帝白淨俊秀,目光陰沉,眉宇間有兩道深深的豎紋,好一副憂國憂民的明君模樣。
二人你看我,我看你地看了良久,一旁的唐學、劉兆基等人無不為張素元捏了把冷汗。當然,這其中隻有少數幾人是為張素元擔心,而如唐學等人則純是由於緊張,因為還從來沒有哪一個朝臣敢於這樣和皇上對視。
眾人之中,最擔心張素元安危的是首輔周勛儒,雖然恨不得思宗將張素元千刀萬剮才好,但人是他保舉的,若張素元有了差錯,他也必定跟著完蛋。
皇上是怎麽啦?光瞧著不說話,難道他對張素元的相貌不滿意?周勛儒知道,思宗皇帝是很注重相貌的,幾乎可以說,相貌的美醜足以影響一個人的升遷榮辱。
有一天他陪思宗祭天,遇上了禮部右侍郎張洽。張洽此人身材偉碩,相貌威嚴,聲如洪鍾,跟個門神爺似的,站在那裏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概。後來兵部尚書趙相之罷職,要找人替補的時候,思宗就想起了那位“門神”,於是連張洽的名字都不知道,就欽點“門神”繼任兵部尚書。
思宗看了良久,真是越看越滿意,越看越順眼,張素元就是儒將中的典範,用這樣的人做遼東督師才有麵子。
“張愛卿,你對遼東的敵我陣勢有什麽評估,你說遼東邊患能否根除?若能根除,得用什麽方略和多長時間才能根除?”
思宗一口氣問出了這四條令他日夜憂心的難題後,就把眼睛盯著張素元,兩旁侍立的眾臣也都豎起了耳朵。
“陛下,遼東局勢可謂喜憂參半。”
“何者為憂,何者為喜?”思宗追問道。
“陛下,臣所謂憂者,乃邊患無期,軍無定額,糧餉耗費巨大,邊關將士又飽受缺糧缺餉之苦;而更可憂者,百姓不堪加派重負,戶部亦難為無米之炊,由此,遼東不啻斷了來水之源,將士們即成涸轍之鮒;如此,不但平患無期,更隨時有險關失守之危。”
思宗聽得臉色大變,這正是他的心病:平遼要糧餉,糧餉要加派,加派生民變,平變又要糧餉,要糧餉還得加派,如此惡性循環,拆東牆補西牆,窟窿就會越弄越大,越來越不好收拾。
兩廂站立的眾臣聽了張素元的話,心情都很複雜,這些問題他們早就心知肚明,隻是誰都想說,卻誰都不敢說,要是早知道說出來沒事,這份憂國憂民的忠心也不會輪到張素元來表現。
“那該怎麽辦?”有人冷不丁問了一句。
思宗皇帝和眾臣又都把目光盯向張素元。
張素元沒有迴避,他正麵答道:“盡快平遼!”
“盡快平遼?”思宗以為找到了急救藥,但略一轉念,又冷了下來,誰都知道這樣說,但關鍵是如何才能盡快平濼。
大臣們有的連連搖頭,有的麵露譏諷,思宗示意,眾人可以向張素元質詢平遼方略。
“張大人,如今內憂外患,皇上心急如焚,我們身為臣子,當為皇上分憂,所以平遼方略,不能虛言空談,不知張大人有何良策?”劉兆基擔心地問道。
“是呀,是呀,話誰都會說,但具體的該怎麽做呢?”眾人附和地問道。
“憑堅城,用火炮!”張素元隻講了六個字。
“憑堅城,用火炮?隻守不攻,如何能復全遼呢?”思宗急忙問道。
“陛下,這正是平滅邊患的萬全之策。用遼土養遼人,用遼人守遼土,且守且戰,且築且屯,步步為營,以守為正著,戰為奇著,和為旁著,倘能如此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平遼可期。”
目光雖沒有直視思宗,但思宗臉上每一絲細微的變化無不盡收眼底,當說“和為旁著”的時候,看到思宗臉上陰鷙的表情,張素元心中冷冷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