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王居正和王氏族人至今仍蒙冤戴罪,方中徇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他更明白,顧忌那麽渺不可測的事而猶疑不定是極不明智的。人活著又有什麽不是賭博呢?不這麽做兒子就可以一輩子平平安安,這麽做兒子就必定兇險莫測嗎?一切都不見得,他為兒子所做的一切都隻能是盡人事而聽天命。
年輕時,方中徇也曾豪情萬丈意氣風發過,以為他可以扼住命運的咽喉,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自己的可笑。人類的智慧和變幻莫測的命運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人類是在,也隻能是在鼠目寸光中活著,所謂的遠見卓識也隻不過是五十步比之百步而已。王居正如何,他能預見到自己的身後事嗎?如果他能預見到,那這萬裏江山現在可能就姓王了。
方中徇看得出來,張素元也是真心喜歡兒子,並非隻是應酬而已。這也非是他老王賣瓜,自己誇自己的兒子,除了太驕傲之外,兒子各方麵都是極出色的。兒子不世故,更沒有高門子弟迂腐淺薄的成見,兒子也不象他那樣卑鄙無恥,老奸巨滑,兒子是性情中人,這也是他希望兒子能追隨張素元的主要原因。
是夜,賓主盡歡而散。
其後,在方中徇直接幹預下,張素元於會試、廷試中一路高奏凱歌,中得二甲進士。
第三章 喜訊
翰林院是帝國撰修書史、起草一般文書的普通文秘機構,每逢三年一屆的廷試之後,朝廷都要從新科進士中擢其卓異者進入翰林院,張素元也是這一屆進入翰林院的進士之一。
翰林院雖是普通文秘機構,第一等的清水衙門,但其充任者多是精通經史、飽讀詩書的進士高科之人,他們是帝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主力軍。
翰林們的社會地位極為優越,由科舉而翰林,由翰林而至宰臣,這是帝國所有士大夫人生理想的三部曲。
翰林是所有新科進士的夢想之地,但卻不是張素元的,他並不願進翰林院,他想立刻就投身到天高地闊漫天飛雪的濼東大地。
翰林院的生活相當枯燥,張素元每天除了潛心研讀兵書戰策,就是盼望朝廷授予翰林院進士官職的日子早日到來。
每年的立秋前後,朝廷都要根據全國各地官職的出缺情況,授予一部分翰林院進士的官職,但自神帝因太子之爭而消極怠工之後,三百年的朝廷慣例也就隨之起了變化。
神帝繼皇帝位二十五年後,就開始了國本之爭,為了對付臣子們雪片一樣請立東宮的奏疏,神帝罷工了,生了氣的皇帝從此再也不見大臣。 也許是慪氣,和不聽話大臣們較勁;也許是沒興趣,實在懶得管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總之,神帝除了一刻不延地批決事關礦稅和他自己死後居所修建情況的奏章外,大臣們其餘的奏章批決的很少。
神帝把臣下的奏疏壓個一年兩載是常有的事,關於官員的任命,尤其是重要官員的任命,神帝不僅壓的時間長,批決的就更少。朝廷授予翰林院進士官職的時間也不再固定,更不是每年都有,也許兩年一次,也許三年一次,這得全看大皇帝何時心血來潮。
中了進士之後不久,張素元拜會了吏部文選侍郎王懷遠。張素元並不認識王懷遠,他去拜會王懷遠是受顧忠信所託。
顧忠信也是廣西人,曾官居至吏部右侍郎,但其後因國本之爭被神帝削職為民,罷職後,顧忠信回到故鄉。
像顧忠信這樣的人,一旦回到地方,偶爾到縣學府學去講學是免不了的,方中徇如此,顧忠信就更是如此,他去講學不是偶爾,而是常常。
廣西水網縱橫,水上交通極為便利,當地仕士林學子間的交往比中原地區要頻繁得多,他們常常相約談文論道,也長長呼朋引友,一同慕名去聽某某名士講學,張素元就是這樣結識的顧忠信,是年,張素元十八歲,顧忠信三十六歲。
顧忠信雖是南方人,卻是北地的風貌,不論外貌還是脾性都是如此。顧忠信博聞強識,才華橫溢,好談國事,憂國憂民之心每每溢於言表,以“慷慨負膽略”來形容他也相當合適。與張素元結識後不久,受張素元的影響,原本對軍略所知不多的顧忠信也開始對軍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亦“好談兵”。
張素元和顧忠信一見如故,兩人遂成知己良朋。對張素元而言,顧忠信不僅是知己良朋,更如兄、如父、如師。顧忠信雖為天下名士,風骨、才學俱為一時之冠,但其為人卻謙遜有禮,有長者之風,對張素元更是如此。開始時,張素元執弟子禮,但顧忠信堅辭不允,其後,他更以晚輩之禮親到張家拜訪。
進京參加會試前,張素元特意繞道蘇橋去向顧忠信辭行,臨別時,顧忠信委託他送一封信,收信人就是吏部文選侍郎王懷遠。當時,張素元也沒多想,盡管顧忠信把信封了口有點奇怪,但從巡撫衙門出來後,他就起了疑心,及至拜會過方中徇,他就愈加懷疑,那封信是不是大哥拜託王懷遠在會試時關照他?
王懷遠的反應證實了張素元的猜測,當他說是受顧忠信所託前來拜訪時,王懷遠對他極為熱情,及至通名後,王懷遠的熱情立即就冷了下來。
張素元知道這是因為方中徇父子的緣故。
從遙遠的邊陲到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短短不過月餘,張素元身上的土渣已徑掉落了許多,從官場的種種黑暗,到黨爭的來龍去脈,該知道的和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少。
年輕時,方中徇也曾豪情萬丈意氣風發過,以為他可以扼住命運的咽喉,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自己的可笑。人類的智慧和變幻莫測的命運比起來,簡直微不足道,人類是在,也隻能是在鼠目寸光中活著,所謂的遠見卓識也隻不過是五十步比之百步而已。王居正如何,他能預見到自己的身後事嗎?如果他能預見到,那這萬裏江山現在可能就姓王了。
方中徇看得出來,張素元也是真心喜歡兒子,並非隻是應酬而已。這也非是他老王賣瓜,自己誇自己的兒子,除了太驕傲之外,兒子各方麵都是極出色的。兒子不世故,更沒有高門子弟迂腐淺薄的成見,兒子也不象他那樣卑鄙無恥,老奸巨滑,兒子是性情中人,這也是他希望兒子能追隨張素元的主要原因。
是夜,賓主盡歡而散。
其後,在方中徇直接幹預下,張素元於會試、廷試中一路高奏凱歌,中得二甲進士。
第三章 喜訊
翰林院是帝國撰修書史、起草一般文書的普通文秘機構,每逢三年一屆的廷試之後,朝廷都要從新科進士中擢其卓異者進入翰林院,張素元也是這一屆進入翰林院的進士之一。
翰林院雖是普通文秘機構,第一等的清水衙門,但其充任者多是精通經史、飽讀詩書的進士高科之人,他們是帝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主力軍。
翰林們的社會地位極為優越,由科舉而翰林,由翰林而至宰臣,這是帝國所有士大夫人生理想的三部曲。
翰林是所有新科進士的夢想之地,但卻不是張素元的,他並不願進翰林院,他想立刻就投身到天高地闊漫天飛雪的濼東大地。
翰林院的生活相當枯燥,張素元每天除了潛心研讀兵書戰策,就是盼望朝廷授予翰林院進士官職的日子早日到來。
每年的立秋前後,朝廷都要根據全國各地官職的出缺情況,授予一部分翰林院進士的官職,但自神帝因太子之爭而消極怠工之後,三百年的朝廷慣例也就隨之起了變化。
神帝繼皇帝位二十五年後,就開始了國本之爭,為了對付臣子們雪片一樣請立東宮的奏疏,神帝罷工了,生了氣的皇帝從此再也不見大臣。 也許是慪氣,和不聽話大臣們較勁;也許是沒興趣,實在懶得管那些亂七八糟的煩心事,總之,神帝除了一刻不延地批決事關礦稅和他自己死後居所修建情況的奏章外,大臣們其餘的奏章批決的很少。
神帝把臣下的奏疏壓個一年兩載是常有的事,關於官員的任命,尤其是重要官員的任命,神帝不僅壓的時間長,批決的就更少。朝廷授予翰林院進士官職的時間也不再固定,更不是每年都有,也許兩年一次,也許三年一次,這得全看大皇帝何時心血來潮。
中了進士之後不久,張素元拜會了吏部文選侍郎王懷遠。張素元並不認識王懷遠,他去拜會王懷遠是受顧忠信所託。
顧忠信也是廣西人,曾官居至吏部右侍郎,但其後因國本之爭被神帝削職為民,罷職後,顧忠信回到故鄉。
像顧忠信這樣的人,一旦回到地方,偶爾到縣學府學去講學是免不了的,方中徇如此,顧忠信就更是如此,他去講學不是偶爾,而是常常。
廣西水網縱橫,水上交通極為便利,當地仕士林學子間的交往比中原地區要頻繁得多,他們常常相約談文論道,也長長呼朋引友,一同慕名去聽某某名士講學,張素元就是這樣結識的顧忠信,是年,張素元十八歲,顧忠信三十六歲。
顧忠信雖是南方人,卻是北地的風貌,不論外貌還是脾性都是如此。顧忠信博聞強識,才華橫溢,好談國事,憂國憂民之心每每溢於言表,以“慷慨負膽略”來形容他也相當合適。與張素元結識後不久,受張素元的影響,原本對軍略所知不多的顧忠信也開始對軍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亦“好談兵”。
張素元和顧忠信一見如故,兩人遂成知己良朋。對張素元而言,顧忠信不僅是知己良朋,更如兄、如父、如師。顧忠信雖為天下名士,風骨、才學俱為一時之冠,但其為人卻謙遜有禮,有長者之風,對張素元更是如此。開始時,張素元執弟子禮,但顧忠信堅辭不允,其後,他更以晚輩之禮親到張家拜訪。
進京參加會試前,張素元特意繞道蘇橋去向顧忠信辭行,臨別時,顧忠信委託他送一封信,收信人就是吏部文選侍郎王懷遠。當時,張素元也沒多想,盡管顧忠信把信封了口有點奇怪,但從巡撫衙門出來後,他就起了疑心,及至拜會過方中徇,他就愈加懷疑,那封信是不是大哥拜託王懷遠在會試時關照他?
王懷遠的反應證實了張素元的猜測,當他說是受顧忠信所託前來拜訪時,王懷遠對他極為熱情,及至通名後,王懷遠的熱情立即就冷了下來。
張素元知道這是因為方中徇父子的緣故。
從遙遠的邊陲到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雖短短不過月餘,張素元身上的土渣已徑掉落了許多,從官場的種種黑暗,到黨爭的來龍去脈,該知道的和不該知道的都知道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