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元,廣西藤縣人,其家亦農亦商。張家的家境雖算不上富裕,但也不愁溫飽。作為長子,不論農商,他從沒有繼承家業的打算。少時,張素元便胸懷大誌,十四歲時應童生試,一舉通過縣考(知縣主持)後,即以一首五言絕句《詠獨秀山》明誌:玉筍瑤簪裏,茲山獨出群; 南天撐一柱,其上有青雲。
通過縣考後,張素元接著又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通過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學政主持),二十歲時成了秀才。三年後,張素元參加鄉試,又是一舉高中,成為舉人,取得了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
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這是朋輩對張素元的評價。隨著張素元長大成人,北方邊亂漸漸成為帝國重憂,張素元的目光被吸引到了北方,從此他便以邊才自許,每聞老校退卒,即去造訪,與之論塞上事,事無巨細盡皆一一祥問。
仕途,是張素元得以施展抱負的唯一途徑,而要進入仕途,科舉就是他唯一可以走的路。中了舉人後,第二年就可以進京參加會試,如果高中,那他就有機會執掌兵戈,一吐胸中塊壘。隨著日期一天天臨近,張素元心情之雀躍也就可想而知。
省府桂林並不是張素元進京的必經之路,他來桂林是到主管一省學子事物的廣西學政司拜別學政大人並辦理相關手續以及官府給與應試舉子的路費和驛馬。
拜見學政大人時,張素元就為學政大人對他的客氣態度感到奇怪,及至聽說巡撫蘇曠臣要見他,就更覺奇怪,以蘇曠臣堂堂府首之尊,見他一個小小的舉人幹什麽?
拜別蘇曠臣後,張素元心中百味雜陳,他相信蘇曠臣的話,以蘇曠臣的地位,完全沒必要跟他說這種謊話。
漫無目的地走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離家時的興奮之情已消失殆盡。
“老爺,三少爺回來了。”管家方喜垂手侍立在方中徇身後說道。
聽到小兒子回來了,方中徇那雙即便如春風一樣微笑時也透著森森冷意的狼眼陡然柔和下來。小兒子方林雨是他的命根子,即便把世間所有的好東西都加在一起,在方中徇眼裏也及不上兒子的一塊腳趾甲好看。
一年前,兒子為了給師傅赤劍老祖揚離過七十壽誕而離京返鄉。兒子是老朋友揚離的關門弟子,也是揚離欽定的赤劍派鎮宗神器赤火離陽劍的傳人。
方家是個大家族,方中徇的侄子、外甥眾多,但他卻一直沒兒子,隻有兩個女兒。方中徇常常覺得是不是他作孽太多,老天爺在懲罰他?不過幸好,老天爺不大願意懲罰像他這樣的人。五十歲上,他終於盼來想了半輩子的兒子。老來又得麒麟,擱誰都得當眼珠子,又何況是方中徇!
在方中徇影響所及的一畝三分地上,方林雨自是成了永不落的太陽,說一不二。說來也怪,雖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方林雨卻罕見地沒有成為帝國紈絝大軍中的一員,也沒有承繼父親的無恥和無行。
在方中徇眼裏,兒子樣樣天下無雙,但這天下無雙,做父親的卻不是樣樣都喜歡。驕傲,對方林雨這樣出身的年輕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沒有反倒不正常,但兒子身上的傲氣卻越來越成了方中徇的心病。
驕傲,讓兒子幾乎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他本應出入的生活圈子中沒人能入他的法眼,那個圈子的事他也沒興趣,也就自然不屑花時間來應付那般蠢物。驕傲會害了兒子的,方中徇為此憂心忡忡,他覺得要想改掉兒子的毛病,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讓兒子結交能讓兒子折服的朋友。能讓兒子折服的朋友,方中徇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當年他在藤縣縣學遇到的那個少年。
想到那個少年,方中徇也隨之就想起了少年的名字,少年名叫張素元。當年在藤縣縣學看到張素元的第一眼起,他就被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牢牢吸住了目光。少年身上有股奇特的氣質,方中徇覺得,隻要少年沉默不語,那即便身在眾人的包圍中,少年也是孤獨的,但不經意間,少年閃動的眸光又熾烈如火,眼眸中充滿了希冀和渴望。
少年在希冀和渴望著什麽?
方中徇一生閱人無數,但他卻從未見過什麽人的目光能有如這個少年熾烈。及後,他又發現這孩子不僅勤學好問,而且提的問題也大都切中要害,有些問題提的更是突兀之極但又合情入理,有時就是他也感到難以回答,尤其是少年和他爭論時那種捨我其誰的氣勢,更令他印象深刻。
方中徇從一介寒門布衣,到今天坐擁萬頃良田的朝廷一品大員 ,四十餘年間幾死幾生,靠的就是一雙識人的慧眼方才走到現在。方中徇相信他不會看錯,這少年將來一定很了不起。
這些年,方中徇一天到晚都忙著爭權奪勢,勾心鬥角,早把那個少年拋到了九霄雲外,但兒子可比勾心鬥角重要多了。張素元現在怎樣了?方中徇本想寫封信回去問問,可巧這時候兒子要回鄉給老友楊離祝壽。
臨行前,方中徇囑咐兒子,要他留意一下,看看有沒有一個叫張素元的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就親近親近,交個朋友。看著兒子不解的眼神,方中徇就跟兒子講了幾年前,那個在藤縣縣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少年。
對老爹的話,方林雨覺得莫名其妙,這都哪兒跟哪兒,您老人家有興趣就有興趣您的,跟我又有什麽關係?於是老爹雖苦口婆心,但兒子卻根本沒往心裏去,不過雖沒往心裏去,但在家鄉幾次不多的應酬上,方林雨耳朵裏還是灌進了不少關於這個張素元的事。
通過縣考後,張素元接著又一路過關斬將,順利地通過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學政主持),二十歲時成了秀才。三年後,張素元參加鄉試,又是一舉高中,成為舉人,取得了進京參加會試的資格。
為人慷慨負膽略,好談兵,這是朋輩對張素元的評價。隨著張素元長大成人,北方邊亂漸漸成為帝國重憂,張素元的目光被吸引到了北方,從此他便以邊才自許,每聞老校退卒,即去造訪,與之論塞上事,事無巨細盡皆一一祥問。
仕途,是張素元得以施展抱負的唯一途徑,而要進入仕途,科舉就是他唯一可以走的路。中了舉人後,第二年就可以進京參加會試,如果高中,那他就有機會執掌兵戈,一吐胸中塊壘。隨著日期一天天臨近,張素元心情之雀躍也就可想而知。
省府桂林並不是張素元進京的必經之路,他來桂林是到主管一省學子事物的廣西學政司拜別學政大人並辦理相關手續以及官府給與應試舉子的路費和驛馬。
拜見學政大人時,張素元就為學政大人對他的客氣態度感到奇怪,及至聽說巡撫蘇曠臣要見他,就更覺奇怪,以蘇曠臣堂堂府首之尊,見他一個小小的舉人幹什麽?
拜別蘇曠臣後,張素元心中百味雜陳,他相信蘇曠臣的話,以蘇曠臣的地位,完全沒必要跟他說這種謊話。
漫無目的地走在熙來攘往的大街上,離家時的興奮之情已消失殆盡。
“老爺,三少爺回來了。”管家方喜垂手侍立在方中徇身後說道。
聽到小兒子回來了,方中徇那雙即便如春風一樣微笑時也透著森森冷意的狼眼陡然柔和下來。小兒子方林雨是他的命根子,即便把世間所有的好東西都加在一起,在方中徇眼裏也及不上兒子的一塊腳趾甲好看。
一年前,兒子為了給師傅赤劍老祖揚離過七十壽誕而離京返鄉。兒子是老朋友揚離的關門弟子,也是揚離欽定的赤劍派鎮宗神器赤火離陽劍的傳人。
方家是個大家族,方中徇的侄子、外甥眾多,但他卻一直沒兒子,隻有兩個女兒。方中徇常常覺得是不是他作孽太多,老天爺在懲罰他?不過幸好,老天爺不大願意懲罰像他這樣的人。五十歲上,他終於盼來想了半輩子的兒子。老來又得麒麟,擱誰都得當眼珠子,又何況是方中徇!
在方中徇影響所及的一畝三分地上,方林雨自是成了永不落的太陽,說一不二。說來也怪,雖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方林雨卻罕見地沒有成為帝國紈絝大軍中的一員,也沒有承繼父親的無恥和無行。
在方中徇眼裏,兒子樣樣天下無雙,但這天下無雙,做父親的卻不是樣樣都喜歡。驕傲,對方林雨這樣出身的年輕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沒有反倒不正常,但兒子身上的傲氣卻越來越成了方中徇的心病。
驕傲,讓兒子幾乎把自己封閉起來,因為他本應出入的生活圈子中沒人能入他的法眼,那個圈子的事他也沒興趣,也就自然不屑花時間來應付那般蠢物。驕傲會害了兒子的,方中徇為此憂心忡忡,他覺得要想改掉兒子的毛病,目前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讓兒子結交能讓兒子折服的朋友。能讓兒子折服的朋友,方中徇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當年他在藤縣縣學遇到的那個少年。
想到那個少年,方中徇也隨之就想起了少年的名字,少年名叫張素元。當年在藤縣縣學看到張素元的第一眼起,他就被這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牢牢吸住了目光。少年身上有股奇特的氣質,方中徇覺得,隻要少年沉默不語,那即便身在眾人的包圍中,少年也是孤獨的,但不經意間,少年閃動的眸光又熾烈如火,眼眸中充滿了希冀和渴望。
少年在希冀和渴望著什麽?
方中徇一生閱人無數,但他卻從未見過什麽人的目光能有如這個少年熾烈。及後,他又發現這孩子不僅勤學好問,而且提的問題也大都切中要害,有些問題提的更是突兀之極但又合情入理,有時就是他也感到難以回答,尤其是少年和他爭論時那種捨我其誰的氣勢,更令他印象深刻。
方中徇從一介寒門布衣,到今天坐擁萬頃良田的朝廷一品大員 ,四十餘年間幾死幾生,靠的就是一雙識人的慧眼方才走到現在。方中徇相信他不會看錯,這少年將來一定很了不起。
這些年,方中徇一天到晚都忙著爭權奪勢,勾心鬥角,早把那個少年拋到了九霄雲外,但兒子可比勾心鬥角重要多了。張素元現在怎樣了?方中徇本想寫封信回去問問,可巧這時候兒子要回鄉給老友楊離祝壽。
臨行前,方中徇囑咐兒子,要他留意一下,看看有沒有一個叫張素元的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就親近親近,交個朋友。看著兒子不解的眼神,方中徇就跟兒子講了幾年前,那個在藤縣縣學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少年。
對老爹的話,方林雨覺得莫名其妙,這都哪兒跟哪兒,您老人家有興趣就有興趣您的,跟我又有什麽關係?於是老爹雖苦口婆心,但兒子卻根本沒往心裏去,不過雖沒往心裏去,但在家鄉幾次不多的應酬上,方林雨耳朵裏還是灌進了不少關於這個張素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