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對馮保的處置,就很耐人尋味。
萬曆批示,馮保罪惡深重,本該殺頭。但念他是先帝託付,效勞日久,姑且從寬,發往南京閑住。而且還令“賞銀一千兩,衣服兩箱”(窮人要是犯這罪那就發了)。
這個處理的實質,是褫奪權力,算不上什麽嚴懲。後麵的那個賞賜就更有意思了。以明代皇帝的吝嗇來說,這簡直就是慷慨施捨。萬曆大概以為馮保靠些錢就可以養老了。
彈劾馮保的罪狀多涉及宮闈事,萬曆並未反駁,可見是事實。這樣的罪,隻判了個回南京閑住,如何說得上是嚴懲?其餘馮佑、馮邦寧都革職發回原籍為民,張大受發往南京“淨軍”司香火,處理得都不是非常重。
野史上還提到,即使馮保到了臨近敗亡的關頭,萬曆對這位嚴厲的“大伴”仍是心存畏懼。李植的奏疏上來後,馮保正在休假。萬曆頗為躊躇,不大敢就此下手。張鯨則在一旁添油加醋,建議萬曆把馮保趕跑算了。
萬曆擔憂:“大伴來了怎麽辦?”
張鯨說:“怎麽會?”
萬曆半信半疑:“若大伴來了我不管啊。”
張鯨說:“既奉了皇爺處分,他怎麽還敢來?”
於是對馮保的處分就發下去了,馮保果然沒敢鬧,乖乖地下台了。
但是仍有言官嫌處分太輕,浙江道監察禦史王國上疏,又舉出馮保“十大罪”,要求比照武宗時處死權閹劉瑾之例,處死馮保。王國的這個奏疏沒有太多新的東西,不過是表示窮追而已。
萬曆哪裏會接受這建議,見王國沒眼力,罰他到南京的衙門待職去了。
後又有禦史李廷彥繼續彈劾馮保,萬曆惱火了,讓他停職反省。
因為諸人的奏疏裏都提到了馮保斂財的事,萬曆獨對這個很感興趣,幾天後下令抄馮保等人的家。
可是,馮保的田產房產變賣後,僅僅折銀八萬餘兩,與奏疏揭發的數字差得甚遠,萬曆不禁大失所望。據說,是各犯的家屬賄賂了負責查抄的錦衣衛都督同知劉守有,把絕大部分財產都轉移走了。不久事發,萬曆命提督東廠的太監張誠將劉守有貪汙的珠寶收回,又幹脆把幾個貪汙分子的家產也全部沒收。萬曆才覺得差不多了。
不過,有人估計,馮保諸人還是把大約十之八九的財產都轉移出去了。《萬曆疏鈔》裏說,馮保抵達南京後,仍帶著隨從數十人、錙重騾車20輛,儼然一富翁。
馮保的命運,非常奇特。他最輝煌的政治生涯,是和張居正的首輔生涯相始終的。他就好像是上天派給張居正的一顆政治伴星。
張居正隕落了,他也熄滅了。
最後馮保無聲無息地死於南京。
雪落無聲,萬物蕭殺。京城的千門萬戶一派沉寂。
萬曆十年的這個臘月,呼嘯的寒風有不祥之兆——
【身後果然是百年沉冤】
馮保的全線崩潰,使張居正的死後名聲受到了直接的威脅。
有三股力量正在蠢蠢欲動:新崛起的政治勢力張四維集團;急於顯示獨立操控政治局麵的萬曆皇帝;以及昔日對張居正的施政方法極為不滿的一批官員。
為了一掃舊局,開創新天,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他們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打倒張居正。
朔風在驟然間捲地而起!
十二月十四日,倒張的第一槍打響。陝西道禦史楊四知上疏,論已故太師張居正十四大罪,“大略言其貪濫僭竊,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明神宗實錄》)
就在四年前,傅應禎、劉台上的就是類似內容的奏疏。那一次的攻勢,是絕望的反抗,攻擊者的結局很慘。
而今天,天平已向相反方向傾斜。萬曆欣然接過了這個球。
這對他來說,又是一個“吾待此疏久矣”的好機會。但是他現在處理政務已較為成熟,沒有太任性,而是做了一個非常有策略的答覆:“居正朕虛心委任,寵待甚隆,不思盡忠報國,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先定下一個基調,對張太師的評價已經變了!
然後,再講處理辦法:“念係皇考付託侍朕沖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故貸不究。”——他是老爸給我留的顧命大臣,十年輔佐的功勞總還要念及,人都死了,就寬恕了吧。
對於張居正的親信龐清、馮昕、遊七等人,萬曆沒有放過,下令逮入詔獄嚴刑審訊。
這是在比照馮保的處理辦法,不同的,就是已經不能把死人打發回家閑住了。
不追究,這究竟是不是萬曆的真心話?
顯然不是,從“奪情”事件起,萬曆就知道,張老師在朝中結怨甚多。不是有皇權在壓著,反張的浪潮是一天也不可能停的。
這樣一道聖諭發下去,會不會有言官繼續窮究?那是肯定會有的。
張太師的勢力,人還在,遍布滿朝中,下一步就是要把這勢力徹底驅散。因此,定了基調就會有人繼續炮轟——張居正的陰影,隻有在一種比較強烈的輿論下,才能完全掃掉。萬曆顯然有所期待。
但是,過去的十年,張居正與萬曆,在施政方針上,可說是個重合的概念,怎麽能夠一下子分開。張居正的專橫跋扈,不都是萬曆在背後無條件支持的嗎?這一幕,人們大概還沒忘,萬曆也很不好自圓其說。因此,他先在打擊範圍上築了一道防火牆——我是不主張追究的。
萬曆批示,馮保罪惡深重,本該殺頭。但念他是先帝託付,效勞日久,姑且從寬,發往南京閑住。而且還令“賞銀一千兩,衣服兩箱”(窮人要是犯這罪那就發了)。
這個處理的實質,是褫奪權力,算不上什麽嚴懲。後麵的那個賞賜就更有意思了。以明代皇帝的吝嗇來說,這簡直就是慷慨施捨。萬曆大概以為馮保靠些錢就可以養老了。
彈劾馮保的罪狀多涉及宮闈事,萬曆並未反駁,可見是事實。這樣的罪,隻判了個回南京閑住,如何說得上是嚴懲?其餘馮佑、馮邦寧都革職發回原籍為民,張大受發往南京“淨軍”司香火,處理得都不是非常重。
野史上還提到,即使馮保到了臨近敗亡的關頭,萬曆對這位嚴厲的“大伴”仍是心存畏懼。李植的奏疏上來後,馮保正在休假。萬曆頗為躊躇,不大敢就此下手。張鯨則在一旁添油加醋,建議萬曆把馮保趕跑算了。
萬曆擔憂:“大伴來了怎麽辦?”
張鯨說:“怎麽會?”
萬曆半信半疑:“若大伴來了我不管啊。”
張鯨說:“既奉了皇爺處分,他怎麽還敢來?”
於是對馮保的處分就發下去了,馮保果然沒敢鬧,乖乖地下台了。
但是仍有言官嫌處分太輕,浙江道監察禦史王國上疏,又舉出馮保“十大罪”,要求比照武宗時處死權閹劉瑾之例,處死馮保。王國的這個奏疏沒有太多新的東西,不過是表示窮追而已。
萬曆哪裏會接受這建議,見王國沒眼力,罰他到南京的衙門待職去了。
後又有禦史李廷彥繼續彈劾馮保,萬曆惱火了,讓他停職反省。
因為諸人的奏疏裏都提到了馮保斂財的事,萬曆獨對這個很感興趣,幾天後下令抄馮保等人的家。
可是,馮保的田產房產變賣後,僅僅折銀八萬餘兩,與奏疏揭發的數字差得甚遠,萬曆不禁大失所望。據說,是各犯的家屬賄賂了負責查抄的錦衣衛都督同知劉守有,把絕大部分財產都轉移走了。不久事發,萬曆命提督東廠的太監張誠將劉守有貪汙的珠寶收回,又幹脆把幾個貪汙分子的家產也全部沒收。萬曆才覺得差不多了。
不過,有人估計,馮保諸人還是把大約十之八九的財產都轉移出去了。《萬曆疏鈔》裏說,馮保抵達南京後,仍帶著隨從數十人、錙重騾車20輛,儼然一富翁。
馮保的命運,非常奇特。他最輝煌的政治生涯,是和張居正的首輔生涯相始終的。他就好像是上天派給張居正的一顆政治伴星。
張居正隕落了,他也熄滅了。
最後馮保無聲無息地死於南京。
雪落無聲,萬物蕭殺。京城的千門萬戶一派沉寂。
萬曆十年的這個臘月,呼嘯的寒風有不祥之兆——
【身後果然是百年沉冤】
馮保的全線崩潰,使張居正的死後名聲受到了直接的威脅。
有三股力量正在蠢蠢欲動:新崛起的政治勢力張四維集團;急於顯示獨立操控政治局麵的萬曆皇帝;以及昔日對張居正的施政方法極為不滿的一批官員。
為了一掃舊局,開創新天,樹立起自己的威望,他們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打倒張居正。
朔風在驟然間捲地而起!
十二月十四日,倒張的第一槍打響。陝西道禦史楊四知上疏,論已故太師張居正十四大罪,“大略言其貪濫僭竊,招權樹黨,忘親欺君,蔽主殃民。”(《明神宗實錄》)
就在四年前,傅應禎、劉台上的就是類似內容的奏疏。那一次的攻勢,是絕望的反抗,攻擊者的結局很慘。
而今天,天平已向相反方向傾斜。萬曆欣然接過了這個球。
這對他來說,又是一個“吾待此疏久矣”的好機會。但是他現在處理政務已較為成熟,沒有太任性,而是做了一個非常有策略的答覆:“居正朕虛心委任,寵待甚隆,不思盡忠報國,乃怙寵行私,殊負恩眷。”——先定下一個基調,對張太師的評價已經變了!
然後,再講處理辦法:“念係皇考付託侍朕沖齡,有十年輔理之功,今已歿,故貸不究。”——他是老爸給我留的顧命大臣,十年輔佐的功勞總還要念及,人都死了,就寬恕了吧。
對於張居正的親信龐清、馮昕、遊七等人,萬曆沒有放過,下令逮入詔獄嚴刑審訊。
這是在比照馮保的處理辦法,不同的,就是已經不能把死人打發回家閑住了。
不追究,這究竟是不是萬曆的真心話?
顯然不是,從“奪情”事件起,萬曆就知道,張老師在朝中結怨甚多。不是有皇權在壓著,反張的浪潮是一天也不可能停的。
這樣一道聖諭發下去,會不會有言官繼續窮究?那是肯定會有的。
張太師的勢力,人還在,遍布滿朝中,下一步就是要把這勢力徹底驅散。因此,定了基調就會有人繼續炮轟——張居正的陰影,隻有在一種比較強烈的輿論下,才能完全掃掉。萬曆顯然有所期待。
但是,過去的十年,張居正與萬曆,在施政方針上,可說是個重合的概念,怎麽能夠一下子分開。張居正的專橫跋扈,不都是萬曆在背後無條件支持的嗎?這一幕,人們大概還沒忘,萬曆也很不好自圓其說。因此,他先在打擊範圍上築了一道防火牆——我是不主張追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