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沉屙在身。這樣龐大的一坨,生,生不得;死,死不掉。它等待的就是有回天之力的國手,能給他痛哉快哉地來上一針。


    天不負居正,給他送來了一時瑜亮的高拱。自隆慶三年起,一年之內,高拱趕走了內閣裏擋道的腐儒,開始了史稱“高張聯立”或“高張並相”的祥和時期。


    我們兄弟倆,終於可以做點事了吧?


    有時人曰:“隆萬間,所稱最名相二,曰高新鄭公文襄,張江陵公文忠。兩公鍾異姿,膺殊寵,履鼎貴之位,豎震世之勛,皆大略相同。”(馬之駿《高文襄公集序》)


    所言極是。


    生也苦短,哪裏還能顧及什麽“謗牘盈篋”了。有異姿者,必有庸人難以認同的異行。


    “當直幾番清座久,隔簾時有禦香飄”。這樣的機遇,人生能有幾回?趁著東華門的紫氣祥雲冉冉飄起,哥們兒,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八、羽扇綸巾自東華門飄然而入


    【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張居正入閣的頭三年,負責的是邊防軍務。文淵閣裏,書香滿溢,但邊塞的警號卻常常擾了他的好夢。


    書生報國,也須知兵。張居正年輕時,學的是“萬人敵”,兵法謀略讀了個爛熟,進翰林院後又研究過山川形勢,如何禦敵自是瞭然在胸。此時,正是他施展的時候。


    中國的事情,向來是知易行難。經天緯地的法子,說是誰都會說;到了實際去看,你麵對的,簡直如爛泥一潭。


    大明帝國的北邊,有兇猛異常的韃靼。這是大明的百年惡夢。北宋覆滅的悲劇,也是本朝大臣常常要提及的一個話頭。為了防備這些虎狼之師,明朝修築了漫長的邊牆。邊牆之內,共設有九鎮(九大軍區);即,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這就是所謂的“九邊”。這一線連綿邊防,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實際卻擋不住韃靼的鐵騎。


    明代的“邊兵”,還算是精銳的,可以一拚。“京營”(內含土木之變後於謙組建的“團營”)就要差得多,但也還能打。至於其他各州府“軍籍”的兵,全部淪為了雜役,給衙門和當官的人家建房、背糧。那時連一個秀才都可以支使大兵給自己幹活。因此全國約270萬兵員,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在當勞工。


    國家出了官田養兵,結果給大小官員們養活了百萬勞工。要是創建“軍籍”的朱老皇帝能起死回生,難免當場高血壓發作,還不知道要剝多少人皮才能解恨!


    “九邊”的兵,卻是要用來打仗的。邊境一吃緊,兵當然就不夠用,要添人。而添人就要花錢,邊防軍費開支之巨,讓張居正無法安枕。嘉靖初年,每年所費才不過59萬兩,到隆慶這時,早已飆升到260萬兩以上了。


    當時的情況是“邊臣日請增兵,本兵(兵部)日請給餉”,張居正頭都要大了。不僅如此,他還甚為懷疑:兵馬數目是不是實數?軍餉是不是都用在了實處?這中間的黑洞究竟有多大?


    他在給一位鹽務官的信中談及此事,也隻能嘆氣:“今邊費日增,計每歲所入之數,尚少銀四十餘萬兩。民力已竭,費出無由,日夜憂之,不知所出,奈何奈何!”(《與應天龐巡撫》)


    前方兵不足,將領也有一半是畏戰的。俺答部落統共才10萬餘眾,其精銳不過3萬,兵鋒所及,竟像在自己家裏遛馬。若不是邊將怯戰少謀,又何至於此!


    中樞發號施令的的兵部,又是油滑官僚霍冀在主政,對邊將冒功領賞的睜隻眼閉隻眼,而真正殺退了敵人的又故意壓住不賞,估計全看賄賂多少而定。如此賞罰不公,即使有敢拚的邊將也不拚了——人不能太老實!


    堂堂大明的國防部,國家安危之所係,居然能任用這樣的尚書,大明的所謂國防,不是跟開門揖盜差不多了麽?


    危若累卵之勢,張居正能否撐得住?看他當時給各邊將寫的書信,不得不佩服他確有指揮三軍的帥才。首先,他調派了王崇古、方逢時、譚綸、李成梁、戚繼光等將領,各統大軍於九邊,互為犄角。這些人都是一代名將、國之幹城。在後來的表現也相當不俗,不負張居正的厚望,為他紮紮實實守住了最吃緊的薊遼一線。


    張居正是聰明人,他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唯有打仗來不得虛的。用將,就一定要用能打的。像嚴嵩奸滑一時,卻隻用了個草包將軍仇鸞,又有何用?隻能是在皇帝麵前給自己丟分。


    對於前線的軍事,即便微末小事他也很留意。國運之所係,在這個時候,趙括是萬萬當不得的。


    他入閣後不久,薊遼總督譚綸建議,要在薊鎮前線修建敵台,也就是碉堡,每一裏一個。台內駐紮兵卒,平時負責瞭望,戰時可以出擊。張居正立即接受了,並督促操辦,用了一年時間,大功告成。他在一開始寫給譚綸的信中,問得頗為詳細,能看出決不是個粗枝大葉的人。


    他問:昨天看到你的建議疏奏,這的確是個“設險守要”的好辦法。兵部馬上就要批覆了。但你說一個敵台需要50個兵,那麽1000裏就需要5萬人。不知這5萬人是讓原來鎮守的兵充當呢,還是另外找。要是用原來的兵,那麽城裏怎麽守?要是新增的話,那麽兵又從哪裏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秋子並收藏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