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他想幹的,到了歸終是幹成了。


    諸葛亮為相,復興漢室、直搗長安的壯誌未酬。這裏既有劉皇叔先天不足的原因,也有他自己過於謹慎的原因。


    安石大人,浪漫主義者也,人品、文采無可挑剔。然而書生治國,昧於實事,所謂新政,擾民太甚,落得個“抝相公”諢名兒,遺憾千古。且新政一出,用人不當,開啟了黨爭。朝中小人借“新黨”之名以營私,官員群體的敦厚之風一掃而空。說北宋江山就斷送在他手裏,也無不可。


    而張居正怎麽樣?


    他上台之初,帝國機構臃腫,官僚因循,效率極為低下。你看,“法令、章程,一切的一切,隻是筆紙的浪費。……成日辦公,其實隻是辦紙!”文件發下去,各部門歸檔,“從此匿跡銷聲,不見天日。”(朱東潤語)國家機構成了大小官員在此混飯吃的空殼子。


    惟有張居正卓然獨立。他不想學王安石頭撞南牆去行什麽“新政”,既亂了朝綱,又惹是非。他的辦法是——老祖宗紙上寫的,你就得給我辦到。


    你聽這幾句話:“車之不前也,馬不力也,不策馬而策車,何益?”(《辛未會試程策》)


    不對嗎?車跑得慢,是馬不用力。


    張居正,他抓住了一個龐大帝國的軟肋——效率。


    這位古代的效率專家,創造了奇蹟。


    其實,他也創製了“新法”,首要的一個就叫“考成法”。考成,就是考核工作成績了。不聽你說了些什麽,單看你做成了沒有。匯報匯報,不看材料,請拿實實在在的幹貨來。


    “考成法”再輔以高壓,立刻見效。瞞報虛報的,跟著就有雷霆打擊接踵而至。官員們哪個再敢敷衍?“自是,一切不敢飾非,政體為肅。”(《明史?張居正傳》)


    真是令人神往啊!


    張先生僅僅在朝中做了十年“大佬”,帝國機器就又開始飛轉了,“帝國官僚的效率達到了極點”(黃仁宇語)。有明一代,國祚277年,這尾巴上的零頭77年,不妨說就是賴張先生一人之力才得以延續的,這是不少史家的共識。


    關鍵是,小老百姓從中也受益不小。這方麵我將在後麵慢慢談。


    這樣的宰相,這樣的大臣,你能垢病他什麽?他不忠於國家麽?他眼中無視民間疾苦麽?他專權是為了私利麽?你沒有這樣的證據。固然白璧也有瑕疵,可是,道德清白而無能的人,於民又有“何益”?


    在一個龐大而衰敗的體製下,張居正,作為一個臣子,已經把他扭轉積習的能量發揮到了極致。


    對他,我服。我獨服!


    【明朝其實很有意思】


    老輩子時候,大戲開演前,沒等主角出來,先得敲定場鑼鼓。咱們這裏,也準備先敲它幾傢夥。不然你體會不到,這大明帝國近300年歷史的後半期,出的這個張居正是個何等厲害的角色。


    說到“我大明”,那是極有特色的一朝,在歷史上獨占一份的物事特別多。


    先說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由農民領導的農民起義最終成功,從而開創的一代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是窮得赤條條的一個農民。歷朝歷代中,幾乎所有開國皇帝都是豪門貴族出身,因為無論起兵還是篡位,豪門出身都是必不可少的雄厚資本——當開國皇帝可不那麽簡單。


    這中間,隻有兩個是老百姓,劉邦和朱元璋。然而嚴格地說,劉邦也不是平頭百姓,他是個亭長,有職務,雖然是個帝國最末等的小官,也就相當於鎮長或管理區主任,但正經是個小幹部。


    朱元璋卻是個純正貧農,17歲那年,家鄉濠州鍾離縣(今安徽鳳陽)遭災,他家所在的太平鄉孤莊村(現為北趙府村)也不能倖免,幾天內他連死老爹、老媽和大哥,居然“死無葬身之地”,窮得真是夠可以的。想幫人當長工,也沒人要。


    這傢夥當時還沒這麽堂皇的名字,“元璋”,還寶器呢!那時他叫“朱重八”,後來又改為“朱興宗”。其實,這才是個好名字,好到跟他後來的發跡名副其實。


    他農民當不成了,去當了四年多遊方和尚,雅名叫“托缽僧”,其實就是要飯的和尚。這期間他走四方,廣交朋友,加入了秘密造反團體“明教”。


    明教這個團體,神秘兮兮的,有時候被官府打壓得狠了,就轉入地下,託名為“白蓮教”或“彌勒教”。史載,明教屬於“摩尼教”,來自波斯,唐時就進入了中國。教規是晚上不熄燈(幫助光明戰勝黑暗),不吃大蔥,禮拜天(密日)晚上聚會一次。老朱對這個團體挺有感情,據說他後來建國取的國號“明”,就與此有關,看來還是個不忘本的人。


    這時候已經是元朝氣數將盡的時候,修黃河修得天下人心思亂。


    元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劉福通在潁州(阜陽)起兵,天下果真就開始亂了。八月,“芝麻李”在徐州響應,連他自己在內聚了八位壯士,一舉拿下徐州城(元代的地方防衛也真是太差),立馬擴兵10萬。


    轉年二月,大財主、“明教”兄弟郭子興(也就是朱元璋後來投義軍的東家)在濠州起兵響應,幾千娃娃兵,占了濠州。這三支隊伍,都是紅布包頭,史書上稱“紅巾軍”。因為他們很講究燒香儀式,所以當時老百姓都叫他們“香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清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清秋子並收藏明朝出了個張居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