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然,這個詩中的女子就是長孫皇後。從詩中,我們不難發現,長孫皇後超凡的審美趣味。桃麵是外在的,身輕是外在的,翩翩舞姿是外在的,如鶯的聲音也是外在的。這些,隻有在健康精神的凝聚之下,才可以概括為風流。長孫皇後雍容典雅、恬淡端莊、慧黠毓敏、坤載萬物,宛如一朵光照百代的盛世牡丹。真正的風流除了外在的美色,更重要的是精神。長孫皇後的精神就在於她生命中所散發出來的理性的智慧之光。正如孟憲實先生認為的:“長孫皇後給人突出的印象是理性,理性地分析時局,理性地對待他人,包括理性地對待生命。”
長孫皇後出生於士族家庭,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特別喜歡讀書,對於這點史書有明確的記載,她手不釋卷,寒暑如一。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經驗主要來自間接獲得而不是直接獲得,讀書就是獲得間接經驗的最重要途徑。據《貞觀政要》記載,有一次唐太宗要殺宮廷裏的養馬人,因為一匹皇上喜歡的馬無疾而終。長孫皇後知道後,馬上出麵提意見,最後唐太宗火氣消解了,還對房玄齡說,“皇後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而皇後所說的話,幾乎就是《晏子春秋》的翻譯。唐太宗說過,讀書以潤身,不論是太宗還是皇後,他們在這一點上做得都很出色。
長孫皇後理性的一麵還表現在她能理性地分析時局,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後,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像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
雖然長孫皇後出身顯貴之家,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後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後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比起隋文帝的獨孤皇後靠專製的政策和手腕來治理後宮,長孫皇後的行為更加讓人信服與欽佩。
長孫皇後雖然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女人,但她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幹預國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因而她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後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李世民牢牢地記住了賢妻的“居安思危”與“任賢納諫”。
一次,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後,義憤填膺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才能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後問明了原由,也不說什麽,隻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麵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麵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徵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後說得甚是在理,於是沒有計較此事。
長孫皇後不僅是口頭上稱讚魏徵,而且還派中使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徵得到長孫皇後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聖明君王。
長孫皇後一心為國,從不為自己考慮利益得失。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文武雙全,早年即與李世民是至交,並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卓著功勳,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後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後卻奏稱:“妾既然已託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漢代呂後之行可作前車之鑑。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不想聽從,他覺得讓長孫無忌任宰相憑的是他的功勳與才幹,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而長孫無忌也很顧忌妹妹的關係,不願意位極人臣。萬不得已,唐太宗隻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徵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
其實,唐太宗也以理性著稱,在麵對秦始皇、漢武帝謀取長生的做法時,他曾經給予不屑和嘲笑。但是,晚年的唐太宗卻又重蹈覆轍。也許每個人在麵對自己的生命盡頭時,恐懼會自然生成、從天而降,從亂投醫到不顧一切信一次巫術,很多人都可能會選擇這條最後的迷幻之路。
然而,長孫皇後沒有,她的理性滌盪了所有的僥倖。她的生命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仍然光芒四射,那是美麗,是莊嚴,是高貴。在她生命的最後時段,太子承幹希望請佛教人士來講經做法事或者通過大赦天下來治癒她的病情,因為在當時,那是通行的辦法。可是長孫皇後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麽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隻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
長孫皇後出生於士族家庭,自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她特別喜歡讀書,對於這點史書有明確的記載,她手不釋卷,寒暑如一。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經驗主要來自間接獲得而不是直接獲得,讀書就是獲得間接經驗的最重要途徑。據《貞觀政要》記載,有一次唐太宗要殺宮廷裏的養馬人,因為一匹皇上喜歡的馬無疾而終。長孫皇後知道後,馬上出麵提意見,最後唐太宗火氣消解了,還對房玄齡說,“皇後庶事相啟沃,極有利益爾”。而皇後所說的話,幾乎就是《晏子春秋》的翻譯。唐太宗說過,讀書以潤身,不論是太宗還是皇後,他們在這一點上做得都很出色。
長孫皇後理性的一麵還表現在她能理性地分析時局,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作了至高無上的皇後,長孫氏並不因之而驕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著賢良恭儉的美德。對於年老賦閑的太上皇李淵,她十分恭敬而細緻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請安,時時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宮女怎樣調節他的生活起居,像一個普通的兒媳那樣力盡著孝道。
雖然長孫皇後出身顯貴之家,但她卻一直遵奉著節儉簡樸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講求豪奢華美,飲食宴慶也從不鋪張,因而也帶動了後宮之中的樸實風尚,恰好為唐太宗勵精圖治的治國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樣。
對後宮的妃嬪,長孫皇後也非常寬容和順,她並不一心爭得專寵,反而常規勸李世民要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妃嬪,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後宮很少出現爭風吃醋的韻事,這在歷代都是極少有的。比起隋文帝的獨孤皇後靠專製的政策和手腕來治理後宮,長孫皇後的行為更加讓人信服與欽佩。
長孫皇後雖然是一個很有見地的女人,但她不願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幹預國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認為男女有別,應各司其職,因而她說:“母雞司晨,終非正道,婦人預聞政事,亦為不祥。”唐太宗卻堅持要聽她的看法,長孫皇後拗不過,說出了自己經過深思熟慮而得出的見解:“居安思危,任賢納諫而已,其它妾就不了解了。”李世民牢牢地記住了賢妻的“居安思危”與“任賢納諫”。
一次,唐太宗回宮見到了長孫皇後,義憤填膺地說:“一定要殺掉魏徵,才能泄我心頭之恨!”長孫皇後問明了原由,也不說什麽,隻悄悄地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麵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麵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徵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聽了心中一怔,覺得皇後說得甚是在理,於是沒有計較此事。
長孫皇後不僅是口頭上稱讚魏徵,而且還派中使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聞公正直,如今見之,故以相賞;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轉移。”魏徵得到長孫皇後的支持和鼓勵,更加盡忠盡力,經常在朝廷上犯顏直諫,絲毫不怕得罪皇帝和重臣。也正因為有他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諫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許多過失,成為一位聖明君王。
長孫皇後一心為國,從不為自己考慮利益得失。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後的哥哥,文武雙全,早年即與李世民是至交,並輔佐李世民贏取天下,立下了卓著功勳,本應位居高官,但因為他的皇後妹妹,反而處處避嫌,以免給別人留下話柄。唐太宗原想讓長孫無忌擔任宰相,長孫皇後卻奏稱:“妾既然已託身皇宮,位極至尊,實在不願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漢代呂後之行可作前車之鑑。萬望聖明,不要以妾兄為宰相!”唐太宗不想聽從,他覺得讓長孫無忌任宰相憑的是他的功勳與才幹,完全可以“任人不避親疏,唯才是用”。而長孫無忌也很顧忌妹妹的關係,不願意位極人臣。萬不得已,唐太宗隻好讓他作開府儀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實際掌管政事,長孫無忌仍要推辭,理由是“臣為外戚,任臣為高官,恐天下人說陛下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為官擇人。唯才是用,如果無才,雖親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雖仇不避,魏徵是例子。今日之舉,並非私親也。”長孫無忌這才答應下來。
其實,唐太宗也以理性著稱,在麵對秦始皇、漢武帝謀取長生的做法時,他曾經給予不屑和嘲笑。但是,晚年的唐太宗卻又重蹈覆轍。也許每個人在麵對自己的生命盡頭時,恐懼會自然生成、從天而降,從亂投醫到不顧一切信一次巫術,很多人都可能會選擇這條最後的迷幻之路。
然而,長孫皇後沒有,她的理性滌盪了所有的僥倖。她的生命即使到了最後一刻,仍然光芒四射,那是美麗,是莊嚴,是高貴。在她生命的最後時段,太子承幹希望請佛教人士來講經做法事或者通過大赦天下來治癒她的病情,因為在當時,那是通行的辦法。可是長孫皇後自己堅決反對,她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壽,吾向來不做惡事;若行善無效,那麽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國家大事,道觀也是清靜之地,不必因為我而攪擾,何必因我一婦人,而亂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義,終生不為自己而影響國事,眾人聽了都感動得落下了眼淚。唐太宗也隻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