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朝堂之上的所有官員一籌莫展的時候,劉晏挺身而出。先是疏浚河道,接著提出了改革方案。他認為,漕運全程過長,不同地域的安全、地貌、水道、人文因素差別極大。過去一隻船從頭運到尾,歷經風險,到達目的地時,糧食還剩八成就算優等了。改為分段接運後,運糧船隻負責運到本段水路邊界,將糧食交給樞紐地區新建的糧倉,再安排新的船隻起運。這樣一站接一站,到達目的地時,100萬鬥米沒有1鬥損失。由於綜合措施得力,江淮的租賦、糧食、物資順利運到京城,徹底解決了關中糧荒。
緊接著,劉晏點起了經濟改革的第二把火——改革鹽法。劉晏下令將食鹽交由老百姓生產,但不得私賣。由政府統一收購,儲存在鹽場裏,然後向商人批發。商人自由運往各地自行銷售。這樣,提高了效率,避免了該過程中的貪汙現象。由於他的措施適應市場需求,唐朝鹽稅從以前的60萬貫急劇上升到600多萬貫,稅收增加10倍,超過唐朝所有稅收的一半。
劉晏的鹽政對後世影響甚巨。他創設的食鹽間接專賣製,為以後各個朝代採用,直至明清,雖有部分變動,但實質上一直是這個辦法。
經過劉晏的一番治理,唐朝中期的經濟逐漸恢復了元氣。此外,劉晏還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和各地氣候情況,對市場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他把數學模型運用在經濟上。他責成交通方便的產糧州縣,統計出最近幾十年糧食的收購價格和收購數量的歷史數據,然後把收購價格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為五等,把收購數量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為五等,這樣產生了兩排數字。這些數字上報議定之後,就作為各地政府收購糧食的依據,以便及時收購糧食。具體做法是,價格最貴的,即最高的一等價格的糧食,按收購量最少的第五等數量,少量收購;反之,價格最低的,即第五等價格的糧食,則按收購量最多的第一等數量,大量收購。這樣做,既掌握了市場規律,也能有效地保持物價穩定。所以他常常能在市場大波動和大災害前,率先採取預警和救助措施,以減小損失。因此從764年劉晏任戶部尚書到769年(代宗大曆四年)任吏部尚書的時候,他管轄的範圍成為唐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劉晏對當時混亂異常的賦稅製度,並沒有提出改革,這項工作是由楊炎完成的。
安史之亂導致農民大規模死傷逃亡,人口減少了一半多。之前的“租庸調製”無法實行。因為這一製度的特點是“以丁為本”,不問資產。於是,楊炎提出用“兩稅法”,代替“租庸調法”。
“兩稅法”的主要內容是:一,政府量出製入(過去量入為出),確定全國稅額,攤派各地徵收。二,不分原住民和移民,一律按現在居住地立戶籍,根據每家資產多少定出不同等級的戶,確定應該繳納的“戶稅”;再根據擁有多少土地,徵收“地稅”。三,租庸調和所有其他稅費全部廢除。流動商人按其經營所在地,收三十分之一的稅。四,每年兩次納稅,夏稅在6月之前繳納,秋稅在11月之前繳納(所以名為“兩稅法”)。五,兩稅一律用錢繳納,個別情況也可以折收實物。六,除兩稅之外,嚴禁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費。
“兩稅法”收稅對象是資產,擴大了納稅範圍,減輕了農民負擔,簡化了稅製,集中了納稅時間,方便了民眾,增加了政府稅收,因此有利於促進生產發展。錢穆認為,唐代的租庸調製,結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脈相傳的經濟傳統,而兩稅製則開浚了此後自由經濟之先河。
這一製度的變更,是中國田賦製度上的最大變更,兩稅製結束了歷史上田賦製度之上半段,而以後也就隻能沿著這個製度稍事修改,繼續運用下去。直到今天,中國田賦,大體上,還是沿襲這個製度。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唐朝經濟製度的一係列改革,為戰後低迷的經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為唐朝後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安 中世紀的國際化大都市
長安的這種布局從一個側麵展示了唐朝初期的統治是多麽井井有條。寬闊壯觀的市容代表了王朝的繁榮富強。中國在7世紀時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的。漢朝時中國與地中海地區並駕齊驅,而唐朝開始的1000年中,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富裕和先進的國家。
——費正清
唐朝,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黃金時代。
長安,唐朝的首都,全球頂級的國際化大都市,堪與羅馬媲美。
長安,位於秦嶺之下,渭水之濱。遠從西漢時起,就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八水使長安得到灌溉,土壤肥沃,物產豐饒。它不僅是大一統的唐王朝的政治中樞,也是當時最大的工商業都會。白居易筆下的長安城“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星羅棋布的商戶店家在這裏演繹著唐朝的繁榮。唐代長安城的城牆周長36。7千米,城市就像詩中所描述的那樣呈棋盤狀布局,由11條南北大街和14條東西大街分割而成;擁有108個“坊”(小區),由一條條巷道相連。坊外的東、西兩市,對稱地坐落在皇城外的東南和西南。
東市和西市是唐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還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這裏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貿易極為繁榮。
緊接著,劉晏點起了經濟改革的第二把火——改革鹽法。劉晏下令將食鹽交由老百姓生產,但不得私賣。由政府統一收購,儲存在鹽場裏,然後向商人批發。商人自由運往各地自行銷售。這樣,提高了效率,避免了該過程中的貪汙現象。由於他的措施適應市場需求,唐朝鹽稅從以前的60萬貫急劇上升到600多萬貫,稅收增加10倍,超過唐朝所有稅收的一半。
劉晏的鹽政對後世影響甚巨。他創設的食鹽間接專賣製,為以後各個朝代採用,直至明清,雖有部分變動,但實質上一直是這個辦法。
經過劉晏的一番治理,唐朝中期的經濟逐漸恢復了元氣。此外,劉晏還及時掌握市場信息和各地氣候情況,對市場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他把數學模型運用在經濟上。他責成交通方便的產糧州縣,統計出最近幾十年糧食的收購價格和收購數量的歷史數據,然後把收購價格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為五等,把收購數量按從多到少的順序排為五等,這樣產生了兩排數字。這些數字上報議定之後,就作為各地政府收購糧食的依據,以便及時收購糧食。具體做法是,價格最貴的,即最高的一等價格的糧食,按收購量最少的第五等數量,少量收購;反之,價格最低的,即第五等價格的糧食,則按收購量最多的第一等數量,大量收購。這樣做,既掌握了市場規律,也能有效地保持物價穩定。所以他常常能在市場大波動和大災害前,率先採取預警和救助措施,以減小損失。因此從764年劉晏任戶部尚書到769年(代宗大曆四年)任吏部尚書的時候,他管轄的範圍成為唐朝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劉晏對當時混亂異常的賦稅製度,並沒有提出改革,這項工作是由楊炎完成的。
安史之亂導致農民大規模死傷逃亡,人口減少了一半多。之前的“租庸調製”無法實行。因為這一製度的特點是“以丁為本”,不問資產。於是,楊炎提出用“兩稅法”,代替“租庸調法”。
“兩稅法”的主要內容是:一,政府量出製入(過去量入為出),確定全國稅額,攤派各地徵收。二,不分原住民和移民,一律按現在居住地立戶籍,根據每家資產多少定出不同等級的戶,確定應該繳納的“戶稅”;再根據擁有多少土地,徵收“地稅”。三,租庸調和所有其他稅費全部廢除。流動商人按其經營所在地,收三十分之一的稅。四,每年兩次納稅,夏稅在6月之前繳納,秋稅在11月之前繳納(所以名為“兩稅法”)。五,兩稅一律用錢繳納,個別情況也可以折收實物。六,除兩稅之外,嚴禁另立名目徵收其他稅費。
“兩稅法”收稅對象是資產,擴大了納稅範圍,減輕了農民負擔,簡化了稅製,集中了納稅時間,方便了民眾,增加了政府稅收,因此有利於促進生產發展。錢穆認為,唐代的租庸調製,結束了古代井田均田一脈相傳的經濟傳統,而兩稅製則開浚了此後自由經濟之先河。
這一製度的變更,是中國田賦製度上的最大變更,兩稅製結束了歷史上田賦製度之上半段,而以後也就隻能沿著這個製度稍事修改,繼續運用下去。直到今天,中國田賦,大體上,還是沿襲這個製度。
經濟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唐朝經濟製度的一係列改革,為戰後低迷的經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為唐朝後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安 中世紀的國際化大都市
長安的這種布局從一個側麵展示了唐朝初期的統治是多麽井井有條。寬闊壯觀的市容代表了王朝的繁榮富強。中國在7世紀時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各國的。漢朝時中國與地中海地區並駕齊驅,而唐朝開始的1000年中,中國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大、富裕和先進的國家。
——費正清
唐朝,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黃金時代。
長安,唐朝的首都,全球頂級的國際化大都市,堪與羅馬媲美。
長安,位於秦嶺之下,渭水之濱。遠從西漢時起,就有“八水繞長安”之說,八水使長安得到灌溉,土壤肥沃,物產豐饒。它不僅是大一統的唐王朝的政治中樞,也是當時最大的工商業都會。白居易筆下的長安城“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星羅棋布的商戶店家在這裏演繹著唐朝的繁榮。唐代長安城的城牆周長36。7千米,城市就像詩中所描述的那樣呈棋盤狀布局,由11條南北大街和14條東西大街分割而成;擁有108個“坊”(小區),由一條條巷道相連。坊外的東、西兩市,對稱地坐落在皇城外的東南和西南。
東市和西市是唐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還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這裏商賈雲集,邸店林立,物品琳琅滿目,貿易極為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