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和名家一起經歷唐朝盛典 作者:邢群麟+楊艷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費正清
“我聽說過,要求樹木生長,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長遠,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想使國家安定,就一定要積聚自己的道德仁義。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帝王的大權重任,處於天地間至尊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到危難,戒除奢侈而厲行節儉,這也就像砍斷樹根卻要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流水長遠一樣啊!……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隻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樣,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這是應該特別謹慎的。”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留給李世民乃至後代帝王最寶貴的治國財富。魏徵在唐太宗時曾任諫議大夫、宰相等職。他是出了名的率直性子,前後共勸諫唐太宗兩百餘次,成功率很高。盡管魏徵很少直接參與各種政策的製定,但正是他敢做人所不敢做,敢說人所不敢說,避免了唐太宗的不少錯誤。對貞觀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他位列淩煙閣二十四臣之一。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三番兩次的“犯上”,而且基本上都採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學者費正清曾說過:魏徵在朝廷起了清廉剛直的表率作用和限製皇權的作用。他是成為太宗時期政治特色的一個象徵,這個特色就是君臣以誠相待,彼此坦率地交換意見。能成就君臣之間的坦誠相待,古往今來,唯有太宗魏徵一對。魏徵的直諫成就了太宗最善於納諫的美名,而太宗之明反過來也成就了魏徵一代諫臣的榮譽。
歸結起來,魏徵的進諫能有出乎預料的效果當然和李世民身為一代明君大有關係。看看商之比幹、夏之關龍逢、明之李仕魯的下場就應該羨慕魏徵生逢其時,換成在商紂、夏桀時代當官,不用說直言兩百次,一次就足以要了他的命。當然李世民大多接受魏徵的觀點,還在於他的建議基本都是正確的。他一貫重視休養生息,反對鋪張浪費,即使在群臣一致要求搞封禪大典、而唐太宗也傾向於搞封禪的形勢下,就他一個人堅持反對立場。他提醒唐太宗要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君臣要以誠相見。一些哲理性的名句,魏徵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居安思危”都十分精闢,歷來被奉為治世、修身格言。魏徵還善於運用歷史教訓提醒唐太宗的為人處世,尤其擅長拿出隋煬帝這個反麵教材來類比,太宗最怕的就是和隋煬帝一樣亡國,因此效果極佳。
魏徵讓後來者敬佩的地方還在他從來不看皇帝的臉色,管他陰晴變幻,照說不誤。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稍一不慎,就有殺身之禍,可是魏徵不在乎,該怎麽提就怎麽提。
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麵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麵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隻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後,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很少見太宗發那麽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麵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長孫皇後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麽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太宗的火才算下去。
毫無疑問,魏徵和太宗在貞觀年間渡過了一段美好的政治“婚姻”。他們兩人的默契配合是貞觀一朝政通人和的小縮影。封建社會,君在臣的眼裏是不可隨意冒犯的,君臣之間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一個朝代從來不缺少有想法、對君主有意見的人,但能像魏徵那樣大膽地說出來,絲毫不留一點在心裏的人太少了。魏徵是幸運的,唐太宗也是幸運的,他們相逢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共同奏響了封建社會的一段和音。魏徵每一次的突然出現,唐太宗都能預感到即將發生的事情,因此有時也會出現令人捧腹的小插曲。
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隻鳥,很是喜歡。有一天他正在逗鳥,有人通知他魏徵來了,唐太宗一看不好,鳥沒地方放了,就藏在自己懷裏。魏徵一進來,發現唐太宗神色異常,再看旁邊放著的籠子,大抵明白他之前在幹什麽,但是沒有說什麽,繼續向唐太宗報告另一件事,從隋朝滅亡開始,大半天沒完沒了,直到發現唐太宗懷裏的鳥不動了才告退。魏徵走後,唐太宗發現鳥憋死了!
初一看來,此事很容易為人發難:究竟誰是皇帝?但,太宗是理智的。憋死了一隻鳥並不可怕,憋死一個國家才可怕,這一點太宗還是明白的。但是唐太宗再厲害,估計也很難想到他當年從太子建成那裏招降來的魏徵會是一個“膽大妄為”的諫臣。從魏徵開始侍唐以來,唐太宗歷經了從受不了、到還能接受,直到最後簡直離不開魏徵的地步,見到魏徵先正己都成了習慣。
“我聽說過,要求樹木生長,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長遠,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想使國家安定,就一定要積聚自己的道德仁義。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帝王的大權重任,處於天地間至尊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到危難,戒除奢侈而厲行節儉,這也就像砍斷樹根卻要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流水長遠一樣啊!……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隻是百姓。百姓像水一樣,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這是應該特別謹慎的。”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是魏徵留給李世民乃至後代帝王最寶貴的治國財富。魏徵在唐太宗時曾任諫議大夫、宰相等職。他是出了名的率直性子,前後共勸諫唐太宗兩百餘次,成功率很高。盡管魏徵很少直接參與各種政策的製定,但正是他敢做人所不敢做,敢說人所不敢說,避免了唐太宗的不少錯誤。對貞觀盛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他位列淩煙閣二十四臣之一。魏徵與李世民是封建社會中罕見的一對君臣:魏徵敢於直諫,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三番兩次的“犯上”,而且基本上都採納。因此,他們被稱作理想的君臣。
學者費正清曾說過:魏徵在朝廷起了清廉剛直的表率作用和限製皇權的作用。他是成為太宗時期政治特色的一個象徵,這個特色就是君臣以誠相待,彼此坦率地交換意見。能成就君臣之間的坦誠相待,古往今來,唯有太宗魏徵一對。魏徵的直諫成就了太宗最善於納諫的美名,而太宗之明反過來也成就了魏徵一代諫臣的榮譽。
歸結起來,魏徵的進諫能有出乎預料的效果當然和李世民身為一代明君大有關係。看看商之比幹、夏之關龍逢、明之李仕魯的下場就應該羨慕魏徵生逢其時,換成在商紂、夏桀時代當官,不用說直言兩百次,一次就足以要了他的命。當然李世民大多接受魏徵的觀點,還在於他的建議基本都是正確的。他一貫重視休養生息,反對鋪張浪費,即使在群臣一致要求搞封禪大典、而唐太宗也傾向於搞封禪的形勢下,就他一個人堅持反對立場。他提醒唐太宗要聽取各種不同的意見,君臣要以誠相見。一些哲理性的名句,魏徵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居安思危”都十分精闢,歷來被奉為治世、修身格言。魏徵還善於運用歷史教訓提醒唐太宗的為人處世,尤其擅長拿出隋煬帝這個反麵教材來類比,太宗最怕的就是和隋煬帝一樣亡國,因此效果極佳。
魏徵讓後來者敬佩的地方還在他從來不看皇帝的臉色,管他陰晴變幻,照說不誤。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稍一不慎,就有殺身之禍,可是魏徵不在乎,該怎麽提就怎麽提。
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麵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麵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隻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後,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很少見太宗發那麽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麵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幹什麽?”長孫皇後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麽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太宗的火才算下去。
毫無疑問,魏徵和太宗在貞觀年間渡過了一段美好的政治“婚姻”。他們兩人的默契配合是貞觀一朝政通人和的小縮影。封建社會,君在臣的眼裏是不可隨意冒犯的,君臣之間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一個朝代從來不缺少有想法、對君主有意見的人,但能像魏徵那樣大膽地說出來,絲毫不留一點在心裏的人太少了。魏徵是幸運的,唐太宗也是幸運的,他們相逢在歷史的轉折點上,共同奏響了封建社會的一段和音。魏徵每一次的突然出現,唐太宗都能預感到即將發生的事情,因此有時也會出現令人捧腹的小插曲。
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隻鳥,很是喜歡。有一天他正在逗鳥,有人通知他魏徵來了,唐太宗一看不好,鳥沒地方放了,就藏在自己懷裏。魏徵一進來,發現唐太宗神色異常,再看旁邊放著的籠子,大抵明白他之前在幹什麽,但是沒有說什麽,繼續向唐太宗報告另一件事,從隋朝滅亡開始,大半天沒完沒了,直到發現唐太宗懷裏的鳥不動了才告退。魏徵走後,唐太宗發現鳥憋死了!
初一看來,此事很容易為人發難:究竟誰是皇帝?但,太宗是理智的。憋死了一隻鳥並不可怕,憋死一個國家才可怕,這一點太宗還是明白的。但是唐太宗再厲害,估計也很難想到他當年從太子建成那裏招降來的魏徵會是一個“膽大妄為”的諫臣。從魏徵開始侍唐以來,唐太宗歷經了從受不了、到還能接受,直到最後簡直離不開魏徵的地步,見到魏徵先正己都成了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