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傑出的思想家王充對班彪最為推崇,受他的影響也最深。王充對班氏父子十分讚賞,他說:“班叔皮續太史書百篇以上,記事詳悉,義理浹備,觀讀之者以為甲,而太史公乙。於男孟堅為尚書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裏(小國)也,乃夫周召魯衛(大國)之謂也。”他將班氏父子視為奇士超人,比作文華秀美的泱泱大國精英分子。


    一家多名士,可見家庭背景對個人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影響,從古到今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文學史上的“三曹”、書法史上的“二王”等,而在史學史上的家學現象,漢朝班家是當仁不讓的。作為父親,班彪無疑作出了最重大的貢獻。


    班固:中國古代歷史地理學家


    王家衛的經典電影《東邪西毒》中,歐陽峰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錯,有江湖的地方必然就有紛爭,有自己的觀點就會有衝突,何況是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兩大史學巨著。歷來人們都喜歡對比班、馬,並形成口水戰,褒貶彼此。


    班固與司馬遷都可謂大才子,都著成了冠以“第一”、無以取代的大史書。說二人的區別,歷史學家要求首先要分析其時代的同異與個人經歷、家世、寫書心態之差別,然後才可以得出相對正確的認識。否則,褒貶贊抑都會喪失應有的依憑與意義。同《史記》造就的深遠影響一樣,《漢書》的封建正統思想,對於我國後世的正史,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站在歷史的高度上來看問題,班固時,相對於司馬遷時外部宣揚儒學其實又注重法律的觀念,封建神學思想已發展成為當時的主導統治思想,這就造就了班氏父子是“唯聖人之道然後盡心焉”的史學家,他們自然以維護封建神學思想為己任,將“聖人之道”作為自己著作的指導思想。這樣,作者一麵承襲《史記》的內容,一麵又指責它的“是非頗謬於聖人”,因而篡改《史記》的個人浪漫主義觀點,使《漢書》更加符合於封建正宗思想。


    無可厚非,班固本身就是為了統治階級服務。章帝時,班固先任郎官,建初三年又升為玄武司馬。由於章帝的儒術文學愛好,班固的才能被屢次賞識,作為下級官員,多次被召入宮侍讀,獻上所作賦頌,展示著自己不同凡響的才華,其《兩都賦》《東都賦》等都以華麗的篇章,恢弘如江河直下的氣勢,頌揚皇帝功德。


    今天說來,這些賦讀起來難免空洞,影響也趨於零,也許班固本人想不到,最能名垂千載的卻是他《漢書》中的《地理誌》。作為一部記述西漢地理沿革及郡縣地理情況的專誌,它就成了我國最早以“地理”二字作為篇名的著作,開闢了中華正史中著述地理誌的先河。班固的這種做法,被後世大部分正史及大量的地方誌所遵奉。他本人也被冠以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的稱呼。這位地理學家的貢獻是無可取代、不可湮沒的,我們今天看到的西漢豐富的地理資料,為研究中國古代地理學史及封建時代的社會、文化史提供了重要資源。而《地理誌》豐富的內容、完善的體例,影響我國地理學發展近兩千年。


    無怪乎許殿才先生說,《漢書·地理誌》是班固的一個創建,在史學上具有重大意義,它大大發展了《禹貢》的記述方式,成為後世史書中地理、郡國諸誌的典範。清代以來,《地理誌》成為歷史地理學者熱門的研究對象,由此推動了地理學的發展。


    班固生活的時代漢朝已經建立二百多年,漢王朝此時空前的統一和強盛,版圖遼闊,海陸交通也是異常便利,地理知識的積累日益增多,遠非以前的《山經》和《禹貢》時代可比。 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管理階層對地理知識的要求也空前迫切,於是大量記錄實際地理資料的地理著作出現了。但是,封建時代的一般地理著作很難流傳到今天。讓人高興的是,正史中的《地理誌》會在歷代王朝的保護下流傳下來,在正史中專列《地理誌》就是班固對後世的不可估量的卓越貢獻。


    在書中他還開創了政區地理誌的體例,以每個政區為框架,將西漢一代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現象羅列於相關的政區之下,來闡示各種地理現象的分布及其相互關係,及它們對於人民生活的影響。班固以前的地理著作,如《山海經》《職方》等,一般都以山川為主體,將地理現象分列於作者所擬定的地理區域中,而不注重疆域政區的現實情況,與實際的生活需要相差甚遠。


    班固之所以有以人文地理為中心的新地理觀,是因為他生活在東漢這個歷史時代。我國行政區劃起始於春秋戰國之際,但尚未有統一四海的封建國家出現。隨後的秦代雖然一統天下,但歷時很短。自漢朝建立到班固生活的東漢,已經有了二百多年長期穩定的歷史,在疆域廣袤的封建大帝國內,建製並完善了一套郡縣二級行政區域。長期實施的社會製度,促成了新地理觀念的產生。班固的這種新地理觀隨著大一統觀念的加強,隨著重人文、輕自然、強調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鞏固而一起被長期繼承下去。不但各正史地理誌都以《漢書·地理誌》為藍本,而且自唐《元和郡縣誌》以下的歷代全國地理總誌也無不仿效其體例。


    有人說《漢書·地理誌》是班固的精神之旅,讓自己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漢書·地理誌》中,他記載了川渠480個,澤藪59個,描述了全國300多條水道的源頭、流向、歸宿和長度;介紹了153個重要山嶽和139處工礦物產位置分布情況;有首都長安、少數重要郡國治所及各郡國及縣的戶數和人口數統計資料113個;還有陵邑、祖宗廟、神祠的分布;有具有歷史意義的古國、古城及其他古蹟記錄;有重要的關、塞、亭、障的分布以及通往塞外道路的內容等。看到這些記錄,我們肯定會為《漢書》中所記載的自然地理、經濟地理、人口地理、文化地理、軍事交通地理等內容而喜悅,因為這些都是今天研究漢代社會的寶貴資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付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付誌宏並收藏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