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年,李廣隨衛青出征匈奴。出邊塞以後,衛青捉到敵兵,得悉單於住的地方,便親自帶領精兵去追逐單於。李廣本來請求與他共同迎敵,與單於決一死戰,可是衛青臨行前受到漢武帝囑託,不能讓李廣出戰,以免他壞事。衛青便命令李廣和右將軍的隊伍合併,從迂迴繞遠的東路出擊。東路水草缺乏,勢必不能並隊行進。可衛青執意如此,李廣異常憤怒,不與他告辭便去軍部與右將軍趙食合兵,從東路出發。


    可惜軍隊沒有嚮導,竟然迷路了,偌大一個軍隊在沙漠裏繞來繞去,結果落在衛青之後,未能與匈奴作戰,不幸令單於脫逃。等到他帶軍回營,衛青立刻派人責令李廣幕府的人員前去受審對質。李廣到了衛青幕府前,對他的部下說:“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出征同單於軍隊交戰,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拔刀自刎。


    一代名將就此歸為塵土,嗚呼哀哉。可嘆他一生為漢朝效力,最後落得如此下場,難怪後人王維為其抱不平:“衛青不敗乃天幸,李廣無封緣數奇。”用生不逢時來形容李廣,的確恰當。他的黃金年齡正趕上漢朝的文景之治,無論是早出現在漢高祖的年代,還是遲出現在漢武帝的年代,李廣都能成就一番更大的功名,博取封侯。可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繁榮時代,卻讓李廣給碰上了,英雄怎能不悲哀?不過,李廣就隻因生不逢時便不得誌嗎?好像又不完全是。


    學者黃樸民先生認為,李廣隻能稱作一名鬥將,而非真正大將之才。他在戰鬥過程中,雖然勇猛,但卻明顯疏於戰略、戰役指揮上的大智大勇,尤其不善於指揮大規模騎兵團遠程奔襲、機動作戰,而這一點正是他的致命弱點,也是他一生不得封侯的原因。


    李廣愛兵如子、身先士卒早已聞名。他“寬緩不苛”,使得軍人們甘願為他犧牲。他在治軍上放任自流,不講求以法治軍、嚴格管理。行軍打仗時沒有嚴格的隊列和陣勢;靠近水豐草茂的地方駐紮部隊,停宿的地方人人都感到便利;晚上也不打更自衛,幕府簡化各種文書簿冊。如果不是他在遠地布置哨兵,早就遭到危險。黃樸民先生對這種統軍的方式評價說:“這種把嚴格要求和關心士卒對立起來的做法是根本不可取的。孫子說’‘令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李廣違背了這一治軍的基本原則,無怪乎勞而無功、際遇坎坷了。”


    無天時,無人和,李廣的不幸,似乎無法避免。怪隻怪那歲月不饒人,其性又如火,二者加身,他想不服也不行。


    第五章 時勢造英雄 說不盡的風流人物


    一次次遠征,為國家帶來了最高的尊嚴,把一個民族的高貴融於馬鞍前麵。遙望煌煌大漠,劍指天山以西,那些熱血男兒曾走過。馬蹄聲迴蕩,將犯我者踏於足下,從此漢家綿延一以為大。歷史會將那些瞬間記錄,對於英豪從來不惜筆墨。當年英雄神威,已成絕唱,歷百代而不消退,經萬世而不枯竭。後人遙想當年,常仰慕時人之風采。那是因為一個朝代,把強悍變成了一種風格。


    漢朝歷史不光是武將們赫赫顯威,文士們也照樣很強。東方朔的滑稽,陸賈的才華,酈食其的勇猛,汲黯的戇直,哪個都可以寫成一篇長長的小說。他們就像漢朝歷史上璀璨的星星,隨便拉來一個,都可以讓我們震撼。


    是否記得陸賈與劉邦的對話,劉邦出言不遜,但是陸賈卻有理有據,娓娓道來,終使得西漢安天下。是否還記得東方朔喝長生酒,憑藉巧辯,能從武帝刀下溜走。是否還記得高陽酒徒酈食其破口大罵齊王田光時候的慷慨,是否還記得汲黯像個坦克一樣的剛直、直諫、無所不摧。他們的結果因為個性的不同而不一樣,但是他們作為整個漢朝的標本式的人物,則會一直影響後代的人們。武士有赫赫戰功,可封侯封地。文士照樣也能風流,可傳千古佳音。


    “另類奇才”東方朔


    “草民東方朔,爹娘早逝,哥嫂養大。十三歲開始學習,三年時間文史足夠應用,十五歲學擊劍;十六歲學詩書;十九歲學孫吳兵法。今年方二十二,長九尺三寸,目若懸珠,齒若編貝,勇若孟賁,捷若慶忌,廉若鮑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


    這番“大言不慚”的“自白書”,就是東方朔遞交給漢武帝的“求職信”。


    漢武帝素來愛才,很喜歡有個性的人,可是若正經地通過考試選拔人才,似乎常常令很多怪才屈身了,因此他要求各地廣泛推舉能人,定下“不設門檻選人”的規矩。在當時,張騫就是這樣被“海選”上來的,而東方朔也搭上了順風車。


    與東方朔同一時期被選拔的人還有董仲舒,後者滿腹經綸,才華橫溢,思維縝密,治國有道,一通陰陽五行之論,搭配上儒學經典,把漢武帝說得暈暈乎乎,直道相見恨晚。董仲舒是真的有才,漢武帝喜愛他倒也情有可原,可是那東方朔把自己“吹”得天上地下隻此一個似的,後世之人卻也沒看到他有什麽治國的高見。


    王立群先生說,東方朔滿腹經綸卻沒有幾句治國安邦之言,他放浪形骸又疾惡如仇;皇上對他百依百順,群臣眼中他又無足輕重。他的一生經歷令人匪夷所思,在當時的社會沒人能夠理解他,但是到了現代,卻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他,那便是“另類”。王立群先生把東方朔叫為“另類奇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付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付誌宏並收藏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