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 作者:邢群麟+付誌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青在劉徹麵前雖然誠惶誠恐,但是在戰場上卻十分果敢,兵貴神速,這回又將匈奴右賢王打了個措手不及。當時右賢王正在與美妾尋歡作樂,忽聽帳外殺聲震天,方知漢軍已到,急急忙忙領兵衝殺出去,向北逃走,撿了條命。衛青派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百裏,沒有追上,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幾百萬頭。雖稍顯遺憾,但是大獲全勝也瑕不掩瑜,遂凱旋。
人還未到,捷報已傳,武帝大喜。派人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這裏需要提及的是:俗話說“兵無常帥,將無常師”,漢武帝竟然將兵權全部交給衛青,可見衛青之軍功顯赫。不過這也為後來的野史提供了戲說機會,說漢武帝是雙性戀,他與衛青關係不純潔,因為寵幸才將軍權交授予他。當時武帝格外施恩,將衛青三個還在繈褓之中的兒子也一併封侯,遺憾的是飛將軍李廣也是戰功赫赫竟然不如衛青之繈褓之子,後人常說“李廣難封”,因此也難怪野史對劉徹和衛青的關係頗有說法。衛青呢?則非常低調,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他們三人怎敢接受封賞?”於是漢武帝才想起別人來。隨後便封賞了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公元前123年,匈奴賊心不死,又來邊境騷擾我大漢,出動騎兵數萬人,入侵代郡,劫掠定襄,殺人不計其數,掠奪物資若幹。武帝大怒,又命衛青攻打匈奴。公孫敖、公孫賀、趙信為、蘇建、李廣、李沮、劉軍為衛青指揮。兵分六路從定襄出發,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打得匈奴節節退敗,殲滅匈奴軍數千名。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殺匈奴軍一萬多名。衛青成了匈奴人的噩夢。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中趙信本匈奴大將,失敗後遂降匈奴。蘇建傷亡慘重,孤騎逃回。周霸建議衛青斬殺蘇建。而且當時武帝也欲斬殺蘇建而立君威,但是在衛青的懇請下,武帝最後免了蘇建死罪。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決定給匈奴最後一擊,想深入漠北攻其不備。於是命令大將衛青、霍去病各領兵五萬,分別從東西兩路挺進漠北。因為這是長距離作戰,漢武帝又派專門搞軍需的後備軍隨軍進入沙漠,據說這些隨軍有馬匹十四萬,步兵數十萬人,這麽大的規模,確實勞民傷財,這一戰後來雖然獲勝,卻也把漢朝經濟拖得夠戧。
衛青墓這次行軍有個小插曲,彼時漢武帝更看重霍去病,因此武帝要霍去病先去挑選英勇善戰之士。衛青隻是帶著別人剩下的部隊去出征的。看來武帝是計算好,想讓霍去病演主角,然而有趣的是,情報錯誤,武帝安排的這場戲,被上天陰差陽錯換了主角。衛青碰上了匈奴單於!在煌煌大漠與單於打了一場遭遇戰。戰爭的慘烈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衛青畢竟不是一般人,在人困馬乏的情況下,沉著應戰。先是以守為攻,而後攻守兼備,後來因為天氣原因,衛青展示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兵分兩路夾擊匈奴。單於見漢軍士氣高昂,猶如神兵天降,於是趁亂率精兵倉皇而逃。衛青派人追趕,遺憾的是沒有追到。當然還是那句話,瑕不掩瑜,後凱旋。
霍去病此去也殲敵七八萬,戰功頗盛。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食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三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幹預政事。司馬遷曾盛讚衛青說:大將軍於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騎上下山若蜚,材幹絕人。衛青顯赫時,有人勸汲黯說:“大將軍現在尊寵無比,群臣無不甘拜下風,您見大將軍不可不拜。”汲黯說:“以大將軍之尊,而門有常揖者,表明他能降貴禮賢,這將使他的名聲更加提高。”衛青聞後,對他更加尊重。可見衛青的包容。《漢武大帝》裏對衛青的刻畫,將其內斂、包容的一麵表現得非常完美。實際上說衛青也確實比較完美,漢武帝那麽聰明的人,敢委他以重任,足見衛青此人品性之端。他和霍去病不同,他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公元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漢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東邊特地為衛青修建了一座像廬山一樣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回望漢朝歷史,感嘆英豪,歷數文武英雄,最讓人欽賞的就是衛青。
大將軍威武!
封狼居胥 壯士高歌
唐時王維的四首《少年行》,筆觸豪邁,壯誌高歌。聆聽在耳,竟好像回到當年的恢宏漢宮與塵土喧囂的邊塞,與那詩中瀟灑少年攜手並騎,滿懷血性與激情,共退匈奴,笑傲西北疆土。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那西漢的驃騎大將軍霍去病。而這四首詩,是其一生的最佳寫照。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奴僕家庭,他的母親是私生女,而他也是一個私生子,擁有這樣身份的他,似乎長大也要成為奴僕。然而,就在他三四歲的時候,他的姨媽衛子夫成為漢武帝的愛妃,衛家人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年之後,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官拜車騎將軍,屢立戰功,最後一路升至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看到舅舅的英勇無比,戰場破敵,霍去病心中洶湧澎湃,從幼年便立誌要成為大將軍。於是他勤奮好學,少年時便精通騎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等到他長至十六七歲時,已經是個相貌奇偉、性格堅毅、智勇過人的青年。漢武帝很賞識他,派他做了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
人還未到,捷報已傳,武帝大喜。派人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八千七百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這裏需要提及的是:俗話說“兵無常帥,將無常師”,漢武帝竟然將兵權全部交給衛青,可見衛青之軍功顯赫。不過這也為後來的野史提供了戲說機會,說漢武帝是雙性戀,他與衛青關係不純潔,因為寵幸才將軍權交授予他。當時武帝格外施恩,將衛青三個還在繈褓之中的兒子也一併封侯,遺憾的是飛將軍李廣也是戰功赫赫竟然不如衛青之繈褓之子,後人常說“李廣難封”,因此也難怪野史對劉徹和衛青的關係頗有說法。衛青呢?則非常低調,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他們三人怎敢接受封賞?”於是漢武帝才想起別人來。隨後便封賞了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公元前123年,匈奴賊心不死,又來邊境騷擾我大漢,出動騎兵數萬人,入侵代郡,劫掠定襄,殺人不計其數,掠奪物資若幹。武帝大怒,又命衛青攻打匈奴。公孫敖、公孫賀、趙信為、蘇建、李廣、李沮、劉軍為衛青指揮。兵分六路從定襄出發,一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打得匈奴節節退敗,殲滅匈奴軍數千名。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殺匈奴軍一萬多名。衛青成了匈奴人的噩夢。
值得一提的是,此戰中趙信本匈奴大將,失敗後遂降匈奴。蘇建傷亡慘重,孤騎逃回。周霸建議衛青斬殺蘇建。而且當時武帝也欲斬殺蘇建而立君威,但是在衛青的懇請下,武帝最後免了蘇建死罪。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決定給匈奴最後一擊,想深入漠北攻其不備。於是命令大將衛青、霍去病各領兵五萬,分別從東西兩路挺進漠北。因為這是長距離作戰,漢武帝又派專門搞軍需的後備軍隨軍進入沙漠,據說這些隨軍有馬匹十四萬,步兵數十萬人,這麽大的規模,確實勞民傷財,這一戰後來雖然獲勝,卻也把漢朝經濟拖得夠戧。
衛青墓這次行軍有個小插曲,彼時漢武帝更看重霍去病,因此武帝要霍去病先去挑選英勇善戰之士。衛青隻是帶著別人剩下的部隊去出征的。看來武帝是計算好,想讓霍去病演主角,然而有趣的是,情報錯誤,武帝安排的這場戲,被上天陰差陽錯換了主角。衛青碰上了匈奴單於!在煌煌大漠與單於打了一場遭遇戰。戰爭的慘烈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是衛青畢竟不是一般人,在人困馬乏的情況下,沉著應戰。先是以守為攻,而後攻守兼備,後來因為天氣原因,衛青展示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兵分兩路夾擊匈奴。單於見漢軍士氣高昂,猶如神兵天降,於是趁亂率精兵倉皇而逃。衛青派人追趕,遺憾的是沒有追到。當然還是那句話,瑕不掩瑜,後凱旋。
霍去病此去也殲敵七八萬,戰功頗盛。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食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三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幹預政事。司馬遷曾盛讚衛青說:大將軍於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騎上下山若蜚,材幹絕人。衛青顯赫時,有人勸汲黯說:“大將軍現在尊寵無比,群臣無不甘拜下風,您見大將軍不可不拜。”汲黯說:“以大將軍之尊,而門有常揖者,表明他能降貴禮賢,這將使他的名聲更加提高。”衛青聞後,對他更加尊重。可見衛青的包容。《漢武大帝》裏對衛青的刻畫,將其內斂、包容的一麵表現得非常完美。實際上說衛青也確實比較完美,漢武帝那麽聰明的人,敢委他以重任,足見衛青此人品性之端。他和霍去病不同,他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公元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漢武帝命人在自已的茂陵東邊特地為衛青修建了一座像廬山一樣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回望漢朝歷史,感嘆英豪,歷數文武英雄,最讓人欽賞的就是衛青。
大將軍威武!
封狼居胥 壯士高歌
唐時王維的四首《少年行》,筆觸豪邁,壯誌高歌。聆聽在耳,竟好像回到當年的恢宏漢宮與塵土喧囂的邊塞,與那詩中瀟灑少年攜手並騎,滿懷血性與激情,共退匈奴,笑傲西北疆土。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那西漢的驃騎大將軍霍去病。而這四首詩,是其一生的最佳寫照。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奴僕家庭,他的母親是私生女,而他也是一個私生子,擁有這樣身份的他,似乎長大也要成為奴僕。然而,就在他三四歲的時候,他的姨媽衛子夫成為漢武帝的愛妃,衛家人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年之後,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官拜車騎將軍,屢立戰功,最後一路升至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看到舅舅的英勇無比,戰場破敵,霍去病心中洶湧澎湃,從幼年便立誌要成為大將軍。於是他勤奮好學,少年時便精通騎馬、射箭、擊刺等各種武藝。等到他長至十六七歲時,已經是個相貌奇偉、性格堅毅、智勇過人的青年。漢武帝很賞識他,派他做了保衛皇帝安全的侍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