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儒學在整個發展中是處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的。孔、孟、荀為第一代儒學。董仲舒實際上是第二代了,儒學開始宗教化和製度化。第三代是陳、朱、陸、王的性理之學。從康有為開始的,儒學與西方近代民主、科學思想交流融通,於是形成近現代新儒學。一直到現在,對儒學的討論到了更加白熱化的地步。但是我們回顧整個的文化發展,實際上就是圍繞儒學在打轉轉。從先秦的百家爭鳴,到西漢的獨尊儒術,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史學界的看法一分為二,這是因為所秉持的基本史觀不一樣。以當時的作用來看,功勞很大,因此褒之;而從對今天的影響來看,又多有抑損,因此貶之。當然這隻是一個爭議,更徹底的爭議是孫景壇先生發表長文,證明“天人三策”不是董生所作,而係班固偽造。這種說法也自成一家。


    不管怎樣,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漢皇朝總結歷史經驗,經歷了幾十年的選擇而定下來的官方哲學,對鞏固其統治秩序與維護大一統的局麵起了積極的作用。


    黃仁宇的觀點比較中立,龐大。他認為漢武帝和他的近臣將所謂“儒術”擴展之後又延長,以致包括了有利於中央集權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種種理論與實踐的步驟。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約束,待人之寬厚,人本主義之精神,家人親族的團結,和禮儀上之周到等全部構成官僚集團行動上的規範。孟子所倡導的人民生計與國本攸關也毫無疑問地被尊重。注重農桑貶斥商業原為法家宗旨,也一併拿來構成武帝禦製意識形態之一部。其他法家的措施,如官方專利鹽鐵,以嚴峻刑法維持人民紀律也同樣被襲用。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策略將百家糅雜而成。


    後世有人誇讚董仲舒是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思想家,為以後的封建統治者提供了如何進行統治的理論基礎,這算是聯繫當時情況比較確切的評價。


    廣納賢良圖偉業 人才濟濟壯漢威


    怎麽把一塊肉公平地切成兩塊分給兩個人呢?你會說用秤稱,其實不對。在漢初的時候,有個人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他讓這兩個人一個人可以切肉但不能選擇,隻能選另一個人選剩下的那塊,另外一個人呢,不切肉,但是有優選的權利。這樣的話由於二者權力製衡,第一個人不管怎樣切,為了保證他自己不吃虧,他就得盡量把肉切得公平一點,這樣一來,不用秤稱也能保證公平。兩人都不會有怨言,擁有選擇權的人,他自己選擇的,因此沒有理由說什麽,擁有切肉權的那位,由於自己知道規則,也沒有什麽話說。這樣巧妙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呢?是陳平。


    史書上記載,他為鄉裏分肉,甚為均衡。用的辦法應該就是上麵所說的,一分為二,再分為四,直至分到人人有份。他為鄉人所贊,他感嘆說:“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意思就是“假使我陳平能有機會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樣恰當、稱職”。可見其當時抱負之大。但是往前追溯,我們知道封建世襲,正如錢穆所說“天子之子為天子,公之子為公,卿之子為卿,大夫之子為大府”,做大官是要有一定的血統的。陳平幼年時,家中貧困,想做宰相,豈不是白日做夢?但是眾所周知,他後來還真做了文帝的宰相。這在秦漢以前講究門第血統的社會是不可想像的。


    實際上在整個漢朝,官方對人才的吸納也頗顯寬泛。


    清人趙翼概括說:“漢初諸臣,唯張良出身最貴,韓相之子也。其次張蒼,秦禦使,叔孫通秦待詔博士。次則蕭何沛吏掾,曹參獄掾,任敖獄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寬魏騎將,申屠嘉材官。其餘陳平、王陵、陸賈、酈商、酈食其、夏侯嬰等皆白徒。樊噲則屠狗者。周勃則織薄曲吹簫喪事者。灌嬰則貶繒者。婁敬則車者。一時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將相,前此未有也。蓋秦漢間為天地一大變局。”


    漢武帝的時候,人才濟濟,來源也很寬廣。《漢書》稱讚說:“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薦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製誥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莊助、朱買臣;歷數則唐都、洛下閎;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青、霍去病;受遺則霍光、金日;其餘不可勝記!”


    這其中公孫弘放過豬,早年時沒有什麽顯赫地位。東方朔也沒有什麽顯赫身世。李延年則出身倡家,地位更低。關於張騫,早期歷史上沒有記載,但是應該不是顯赫之家,否則不會沒有記錄。衛青、霍去病都是私生子。金日石單甚至是匈奴人。


    再比如光武帝時的鄧禹、賈復、吳漢等,都是提拔於民間。


    這固然得益於當時皇帝的廣闊胸襟和開放的社會環境。但是從武帝開始,興太學之後,選拔製度就趨於定型。由此依靠皇帝個人品行而選拔人才的靈活措施,逐漸由官方建立起了一整套的選拔製度而代替。雖然比之從前,略顯古板,但是長遠來看,則利大於弊。


    所謂太學,就是國立大學,全國僅此一所,有點像今天的中科院與社科院。按照錢穆的觀點看,太學的學生考試畢業分兩等。甲科出身的為郎;乙科出身的為吏。武帝之前,郎官來自兩千石官的官家子弟,按照老規矩,他們一般得照例請求,然後才能將子女送進皇宮當侍衛。作為候選接班人,其實跟我們現在的入黨積極分子差不多。皇帝要考察你,等到在皇帝麵前服務幾年後,然後政府需要人,就從這些預備的人裏選。武帝之後,這種實際隻在權貴中流行的選拔方式,就開始發生變化了。董仲舒建議立太學,以彰儒學之影響,改革選拔製度,從天下求賢良。於是以儒家學說為標準進行考試,吸引了許多民間知識分子,這些人不是貴族子弟。而漢朝開國時,高帝劉邦用人有術,很多官員全是自民間而異軍突起,是因為當時剛建國,特殊情況決定,與剛才說的不同,需另當別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邢群麟+付誌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邢群麟+付誌宏並收藏和名家一起感受漢朝氣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