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拿破崙數年後寫道,“對我的傷害遠遠大於我帶給他們的好處。”但正如他曾經說過的那樣——“親王是受到尊重的……仁慈的人當國王是註定要滅亡的”——拿破崙再也不用為呂西安的事情而煩心了。但1810年使他煩心的壞消息並不少,拿破崙的強大帝國盡管表麵上由於同哈布斯堡的聯姻而如日中天,實際上卻已經處於江河日下的邊緣。
第三十二章 警鍾長鳴(1)
拿破崙已下定決心擊垮英國,如果這一想法不能通過戰爭實現(英國從不在歐洲大陸上駐紮大批軍隊,其國家的防衛大半依賴於其強大的海軍力量),那麽,他隻能沿襲自英法百年戰爭以來就存在的貿易戰了。
1798年,法國督政府曾下令將所有與英國有貿易來往的中立國的貨船全部扣留。為了報復,英國攻打法國的殖民地並通過這些殖民地進行貿易。作為一個傳統的出口國,大不列顛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殖民地的產物、棉紡織品以及對歐洲出口鋼鐵,而英國的糧食和木材完全依靠進口。到1800年為止,英國的出口量成倍增長,進口也增加了64%。1803年,拿破崙下令禁止進口英國貨物。1805年10月,特拉法加海戰後,法國海軍及商船船隊從此一蹶不振,拿破崙決定對英國發動另一場攻勢,於1806年11月簽署了柏林敕令,對英國實行全麵封鎖。然而,這一封鎖隻在陸上而非海上。從此以後,來自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船隻都被禁止進入法國以及其所轄地的港口。英國對於法國的這一係列禁令也有自己的對策,那就是利用中立國家的船隻偷運英國的貨物;到1807年為止,英國44%的貨物就是這樣銷往法國的。倫敦通過銷售進口許可證來嚴密控製貿易。拿破崙於1807年11月又頒布了米蘭敕令並藉此加強對英國貿易的束縛,敕令宣布凡來往於英國港口、殖民地或英占領區的船隻,一律緝捕。美國作為中立國,和英、法都有貿易往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於1807年宣布對英法兩國同時貿易禁運。
英國採取了規避政策,拿破崙對英禁運日益強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征服歐洲大陸,控製其港口及市場。他加緊了對法國、義大利及整個中歐國家的控製。這樣一來,到了1808年,英國的出口額就從兩年前的4,000萬英鎊銳減至3,500萬英鎊,激烈的工人罷工運動及產品量的銳減給英國造成重創。例如,利物浦港進口的原棉就從1807年的143,000包銳減到1808年的23,000包。玉米的進口量也狂減,盡管1805年至1808年期間,英國對南美洲出口額從800萬英鎊激升至2,000萬英鎊,但這常常包括了以前的銷售額以及不正當交易額。另一方麵,英國對地中海地區的出口量在1805年至1811年間上升了4成,尤其是在土耳其和波斯兩地。1808年是情況最糟糕的一年,此後才逐步得以好轉。然而英國仍不失時機繼續利用中立國的船隻對荷蘭、法蘭克福和萊比錫等地輸送白糖、咖啡、棉花和蘇打。法國則向這些地區推銷葡萄糖和亞麻製品,另外還種植了百萬公頃甜菜,想藉此彌補其外貿損失。但巴黎卻沒能對英國貨物關閉法蘭克福港和萊比錫港。
不用說,英法兩國在1808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驚嚇,主要的商業及銀行幾乎都麵臨倒閉的危機。貿易戰是把雙刃劍,兩國幾乎都受到相同程度的打擊。如果說沙皇俄國是拿破崙大陸體係的一個重要盟友的話,那它也是這一體係的一大漏洞,因為沙皇俄國的裏加港和波羅的海的港口仍繼續接受英國貨物。盡管如此,法國對英國持續的貿易戰對俄國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811年,英國對歐洲的出口貿易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從1810年起,短短一年時間內,英國對整個歐洲大陸的出口貿易額降了80%,對美國及南美洲的出口額也類似。英國的對外貿易好不容易於1810年達到6,000萬英鎊, 現又大幅萎縮。另一方麵,英國國內民怨沸騰,通貨膨脹難以控製,1809年至1810年,農業歉收以及不得不動用大量國庫黃金支付其在歐洲大陸的同盟者,使問題更加複雜——英國聯合其他國家對抗法國全靠那些黃金了。1810年和1811年,連續兩年的蕭條令英國國內失業率激增,眾多破產的工廠主和商人不僅詛咒拿破崙也詛咒英國政府,1812年5月11日,一個名叫伯林漢姆的破產商走進議會大廳,槍殺了首相斯賓塞·西威爾。拿破崙得知此事後感到萬分高興。
然而,幕後操縱者拿破崙並未因此罷手,反而更加激烈推行他的計劃,通過各種手段無時無地不在繼續鉗製著英國的貿易,甚至為達目的而不顧自己的死活。1810年,拿破崙公開吞併了荷蘭、瑞典和漢堡的漢塞阿提(hanseatic),1811年1月,進一步併吞了奧登堡公國;從而使拿破崙同德意誌各國的關係,尤其是與萊茵同盟國和俄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看起來似乎拿破崙還是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反正一旦他的“盟友”有任何異常舉動,他可以派達武的軍隊去鎮壓——事實上,在處理漢堡的問題上,他已經這麽幹了。沒有人會願意遭受同漢堡相同的命運,沒有人願意付出“戰爭獻金”。
到了1812年,英國的對外貿易終於有所回升,出口額達到5,000萬英鎊,然而法國自吹自擂的大陸體係的貿易額卻沒能達到這個數字。法國經濟開始大麵積萎縮。但是,拿破崙卻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可能會對法國經濟帶來多大危害,不惜傷害同盟國的關係,甚至不惜危及自己的地位,繼續打擊並試圖摧毀其宿敵英國。
第三十二章 警鍾長鳴(1)
拿破崙已下定決心擊垮英國,如果這一想法不能通過戰爭實現(英國從不在歐洲大陸上駐紮大批軍隊,其國家的防衛大半依賴於其強大的海軍力量),那麽,他隻能沿襲自英法百年戰爭以來就存在的貿易戰了。
1798年,法國督政府曾下令將所有與英國有貿易來往的中立國的貨船全部扣留。為了報復,英國攻打法國的殖民地並通過這些殖民地進行貿易。作為一個傳統的出口國,大不列顛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殖民地的產物、棉紡織品以及對歐洲出口鋼鐵,而英國的糧食和木材完全依靠進口。到1800年為止,英國的出口量成倍增長,進口也增加了64%。1803年,拿破崙下令禁止進口英國貨物。1805年10月,特拉法加海戰後,法國海軍及商船船隊從此一蹶不振,拿破崙決定對英國發動另一場攻勢,於1806年11月簽署了柏林敕令,對英國實行全麵封鎖。然而,這一封鎖隻在陸上而非海上。從此以後,來自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船隻都被禁止進入法國以及其所轄地的港口。英國對於法國的這一係列禁令也有自己的對策,那就是利用中立國家的船隻偷運英國的貨物;到1807年為止,英國44%的貨物就是這樣銷往法國的。倫敦通過銷售進口許可證來嚴密控製貿易。拿破崙於1807年11月又頒布了米蘭敕令並藉此加強對英國貿易的束縛,敕令宣布凡來往於英國港口、殖民地或英占領區的船隻,一律緝捕。美國作為中立國,和英、法都有貿易往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於1807年宣布對英法兩國同時貿易禁運。
英國採取了規避政策,拿破崙對英禁運日益強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先征服歐洲大陸,控製其港口及市場。他加緊了對法國、義大利及整個中歐國家的控製。這樣一來,到了1808年,英國的出口額就從兩年前的4,000萬英鎊銳減至3,500萬英鎊,激烈的工人罷工運動及產品量的銳減給英國造成重創。例如,利物浦港進口的原棉就從1807年的143,000包銳減到1808年的23,000包。玉米的進口量也狂減,盡管1805年至1808年期間,英國對南美洲出口額從800萬英鎊激升至2,000萬英鎊,但這常常包括了以前的銷售額以及不正當交易額。另一方麵,英國對地中海地區的出口量在1805年至1811年間上升了4成,尤其是在土耳其和波斯兩地。1808年是情況最糟糕的一年,此後才逐步得以好轉。然而英國仍不失時機繼續利用中立國的船隻對荷蘭、法蘭克福和萊比錫等地輸送白糖、咖啡、棉花和蘇打。法國則向這些地區推銷葡萄糖和亞麻製品,另外還種植了百萬公頃甜菜,想藉此彌補其外貿損失。但巴黎卻沒能對英國貨物關閉法蘭克福港和萊比錫港。
不用說,英法兩國在1808年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驚嚇,主要的商業及銀行幾乎都麵臨倒閉的危機。貿易戰是把雙刃劍,兩國幾乎都受到相同程度的打擊。如果說沙皇俄國是拿破崙大陸體係的一個重要盟友的話,那它也是這一體係的一大漏洞,因為沙皇俄國的裏加港和波羅的海的港口仍繼續接受英國貨物。盡管如此,法國對英國持續的貿易戰對俄國仍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1811年,英國對歐洲的出口貿易下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從1810年起,短短一年時間內,英國對整個歐洲大陸的出口貿易額降了80%,對美國及南美洲的出口額也類似。英國的對外貿易好不容易於1810年達到6,000萬英鎊, 現又大幅萎縮。另一方麵,英國國內民怨沸騰,通貨膨脹難以控製,1809年至1810年,農業歉收以及不得不動用大量國庫黃金支付其在歐洲大陸的同盟者,使問題更加複雜——英國聯合其他國家對抗法國全靠那些黃金了。1810年和1811年,連續兩年的蕭條令英國國內失業率激增,眾多破產的工廠主和商人不僅詛咒拿破崙也詛咒英國政府,1812年5月11日,一個名叫伯林漢姆的破產商走進議會大廳,槍殺了首相斯賓塞·西威爾。拿破崙得知此事後感到萬分高興。
然而,幕後操縱者拿破崙並未因此罷手,反而更加激烈推行他的計劃,通過各種手段無時無地不在繼續鉗製著英國的貿易,甚至為達目的而不顧自己的死活。1810年,拿破崙公開吞併了荷蘭、瑞典和漢堡的漢塞阿提(hanseatic),1811年1月,進一步併吞了奧登堡公國;從而使拿破崙同德意誌各國的關係,尤其是與萊茵同盟國和俄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惡化。看起來似乎拿破崙還是沒有吸取以前的教訓,反正一旦他的“盟友”有任何異常舉動,他可以派達武的軍隊去鎮壓——事實上,在處理漢堡的問題上,他已經這麽幹了。沒有人會願意遭受同漢堡相同的命運,沒有人願意付出“戰爭獻金”。
到了1812年,英國的對外貿易終於有所回升,出口額達到5,000萬英鎊,然而法國自吹自擂的大陸體係的貿易額卻沒能達到這個數字。法國經濟開始大麵積萎縮。但是,拿破崙卻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可能會對法國經濟帶來多大危害,不惜傷害同盟國的關係,甚至不惜危及自己的地位,繼續打擊並試圖摧毀其宿敵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