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陶戴屯到法庫,一路上雪沒停,但也不大,風卻小多了。
傍晚到了法庫。大車直接趕到梁仲的家。
會壘壩階子就能當瓦匠
梁仲突然見到梁萬祿來到,十分驚奇和高興:“老叔一點……信都沒有,什麽……風……一下子刮……到法庫門來了。”梁仲說話有慢語子病,沒準把哪個字拉得長長的才接著說其他字。
梁萬祿急忙說:“你老嬸子和晨子都來了,在外邊呢。我現在是身無分文,坐車沒錢開付。先借給我點錢開付車腳錢,然後咱們慢慢細談。”
梁仲急忙找出錢來,跟掌包的寒暄了幾句,給了車腳錢打發大車走了,回身急忙把梁萬祿三口讓進屋裏。
法庫這個地方是個很落後很窮不開化的地方。人們除了種地為生外,有不少人靠養牲口或買賣牲口為生。法庫街上有好幾個牲口市,在街上人們牽牲口趕牲口的隨處可見。法庫也叫法庫門。法庫門南邊不遠有個地名叫西門屯,也買賣牲口,但不象法庫門這麽多。從奉天那邊來的買賣牲口老客就經常到西門屯和法庫門這些地方來買牲口,趕到奉天去賣。法庫門的老名字叫八戶門,西門屯老名叫半拉門。從前半拉門有句順口溜:“到了半拉門,一半牲口一半人;到了八戶門,隻見牲口不見人。”也有人形容八戶門的牲口多,說“進了八戶門,進了牲口群。”八戶門後來改名叫法庫門,於是又成了“到了法庫門,進了牲口群。”可見牲口之多。因為這個順口溜有罵人的味道,法庫門的人很不願意聽,可是法庫門的人落後是否認不了的。
梁仲弟兄倆從關裏來到法庫沒有幾年,弟弟叫梁任。哥倆在法庫還是靠種地為生。一到冬天,梁仲就漏粉。慢慢的梁仲就開起了粉坊。日子過的不算富裕,但也餓不著凍不著,還是窮人。不過法庫的窮人和關裏的窮人還不大一樣。關裏窮人,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甚至是吃上頓沒下頓。稍好點的也是一日隻能吃一頓幹的,早晚隻能喝稀粥。可是關外不一樣。象法庫這地方,有的人家窮的連個好炕席都沒有,身上沒件完整的衣服,可是粗米大糧往往有得吃。混口吃的,比關裏還是好混。象梁仲弟兄這樣窮人,一日三餐一稀兩幹不發愁,但也沒啥太多積蓄。
這天夜裏,梁萬祿和梁仲爺倆嘮了半宿,親熱的不得了。把西新莊的親人,一家一家嘮個遍。別看梁仲說話慢語子,問起老家的事來問個沒完。然後又介紹法庫這邊的情況。
當嘮到梁萬祿一家如何在法庫這地方混生活時,梁仲說:“老叔識……文斷字的,還……怕沒……人用?再……說老叔有……瓦匠手藝,還……怕沒活……幹?法……庫門這……地方,瓦……匠吃香,總……有活幹。”
梁萬祿說:“我哪兒會瓦匠?隻是會壘壩階子,頂多算個泥水匠。”
梁仲說:“會……壘壩……階子,在這……裏就是瓦……匠。老叔……在老家壘……的壩……階子我……見過,比這……裏的一般瓦……匠還強。”
第二天,梁萬祿到人市上去找活。陽春三月,天氣漸漸變暖了。用瓦匠和小工的也多起來,先找到一個泥水班幹小工活。瓦匠用磚石土坯壘牆,小工和泥給瓦匠倒泥。梁萬祿把這裏瓦匠如何幹活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幹一些日子小工後,再到人市上,有人喊雇瓦匠時,梁萬祿就應上去說自己是瓦匠。結果試工三天,東家還挺滿意。於是梁萬祿真的成了瓦匠。當瓦匠比小工掙錢多得多。一個小工,一天工錢,飯量大的可以一天全吃光,還不能吃好的;瓦匠,最不濟的也頂兩三個小工掙的錢。於是梁萬祿家的生活也改善了,從按照老習慣一天一幹兩稀,早晨晚上喝稀粥,中午吃幹飯,改成一天一稀兩幹,中午和晚上都可以有幹的吃了。偶爾還可以買點帶豆麵的玉米麵貼頓餅子吃。
有瓦匠活幹的時候,生活還過得去,找不到瓦匠活的時候還得幹小工活。有時候連小工活都找不到就慘了。這時候,一起打小工的人告訴梁萬祿,信天主教吧。信了天主教,不分高低貴賤都是教友。教友們彼此愛護關照,有個啥事大家互相一幫忙就過去了。小孩有個小病小災的,到天主堂看病吃藥還不花錢。有的花錢也不貴,都是洋藥,很管用。教堂裏神父有洋人有中國人,洋人神父也會說中國話。
梁萬祿對信教不感興趣。小時候,家裏人過年也給灶王爺燒過香磕過頭。可是灶王爺根本不保佑窮人。鬧義和團那時候,說有法護身刀槍不入,還是讓鬼子洋槍打死不少人。心裏慢慢的啥也不信了。對別人說的信天主教也就沒當回事。有一回,連續幾天沒有活幹,家裏真的要斷糧揭不開鍋了。就在這時,勸梁萬祿信天主教的那個人又來了,還帶來半麵袋高粱米,半麵袋玉米麵,還有點小米。梁萬祿問是怎麽回事。那人告訴梁萬祿是教友們捐的,有的捐一碗有的捐兩碗,就這樣捐了這些米來。梁萬祿打開麵袋口一看,糧食果然不一樣,有好有差,真的是大夥捐的。梁萬祿心裏一熱,眼圈紅了。說:“這年頭還有這樣的好人,對不認識的人就這樣關心。”
傍晚到了法庫。大車直接趕到梁仲的家。
會壘壩階子就能當瓦匠
梁仲突然見到梁萬祿來到,十分驚奇和高興:“老叔一點……信都沒有,什麽……風……一下子刮……到法庫門來了。”梁仲說話有慢語子病,沒準把哪個字拉得長長的才接著說其他字。
梁萬祿急忙說:“你老嬸子和晨子都來了,在外邊呢。我現在是身無分文,坐車沒錢開付。先借給我點錢開付車腳錢,然後咱們慢慢細談。”
梁仲急忙找出錢來,跟掌包的寒暄了幾句,給了車腳錢打發大車走了,回身急忙把梁萬祿三口讓進屋裏。
法庫這個地方是個很落後很窮不開化的地方。人們除了種地為生外,有不少人靠養牲口或買賣牲口為生。法庫街上有好幾個牲口市,在街上人們牽牲口趕牲口的隨處可見。法庫也叫法庫門。法庫門南邊不遠有個地名叫西門屯,也買賣牲口,但不象法庫門這麽多。從奉天那邊來的買賣牲口老客就經常到西門屯和法庫門這些地方來買牲口,趕到奉天去賣。法庫門的老名字叫八戶門,西門屯老名叫半拉門。從前半拉門有句順口溜:“到了半拉門,一半牲口一半人;到了八戶門,隻見牲口不見人。”也有人形容八戶門的牲口多,說“進了八戶門,進了牲口群。”八戶門後來改名叫法庫門,於是又成了“到了法庫門,進了牲口群。”可見牲口之多。因為這個順口溜有罵人的味道,法庫門的人很不願意聽,可是法庫門的人落後是否認不了的。
梁仲弟兄倆從關裏來到法庫沒有幾年,弟弟叫梁任。哥倆在法庫還是靠種地為生。一到冬天,梁仲就漏粉。慢慢的梁仲就開起了粉坊。日子過的不算富裕,但也餓不著凍不著,還是窮人。不過法庫的窮人和關裏的窮人還不大一樣。關裏窮人,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甚至是吃上頓沒下頓。稍好點的也是一日隻能吃一頓幹的,早晚隻能喝稀粥。可是關外不一樣。象法庫這地方,有的人家窮的連個好炕席都沒有,身上沒件完整的衣服,可是粗米大糧往往有得吃。混口吃的,比關裏還是好混。象梁仲弟兄這樣窮人,一日三餐一稀兩幹不發愁,但也沒啥太多積蓄。
這天夜裏,梁萬祿和梁仲爺倆嘮了半宿,親熱的不得了。把西新莊的親人,一家一家嘮個遍。別看梁仲說話慢語子,問起老家的事來問個沒完。然後又介紹法庫這邊的情況。
當嘮到梁萬祿一家如何在法庫這地方混生活時,梁仲說:“老叔識……文斷字的,還……怕沒……人用?再……說老叔有……瓦匠手藝,還……怕沒活……幹?法……庫門這……地方,瓦……匠吃香,總……有活幹。”
梁萬祿說:“我哪兒會瓦匠?隻是會壘壩階子,頂多算個泥水匠。”
梁仲說:“會……壘壩……階子,在這……裏就是瓦……匠。老叔……在老家壘……的壩……階子我……見過,比這……裏的一般瓦……匠還強。”
第二天,梁萬祿到人市上去找活。陽春三月,天氣漸漸變暖了。用瓦匠和小工的也多起來,先找到一個泥水班幹小工活。瓦匠用磚石土坯壘牆,小工和泥給瓦匠倒泥。梁萬祿把這裏瓦匠如何幹活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幹一些日子小工後,再到人市上,有人喊雇瓦匠時,梁萬祿就應上去說自己是瓦匠。結果試工三天,東家還挺滿意。於是梁萬祿真的成了瓦匠。當瓦匠比小工掙錢多得多。一個小工,一天工錢,飯量大的可以一天全吃光,還不能吃好的;瓦匠,最不濟的也頂兩三個小工掙的錢。於是梁萬祿家的生活也改善了,從按照老習慣一天一幹兩稀,早晨晚上喝稀粥,中午吃幹飯,改成一天一稀兩幹,中午和晚上都可以有幹的吃了。偶爾還可以買點帶豆麵的玉米麵貼頓餅子吃。
有瓦匠活幹的時候,生活還過得去,找不到瓦匠活的時候還得幹小工活。有時候連小工活都找不到就慘了。這時候,一起打小工的人告訴梁萬祿,信天主教吧。信了天主教,不分高低貴賤都是教友。教友們彼此愛護關照,有個啥事大家互相一幫忙就過去了。小孩有個小病小災的,到天主堂看病吃藥還不花錢。有的花錢也不貴,都是洋藥,很管用。教堂裏神父有洋人有中國人,洋人神父也會說中國話。
梁萬祿對信教不感興趣。小時候,家裏人過年也給灶王爺燒過香磕過頭。可是灶王爺根本不保佑窮人。鬧義和團那時候,說有法護身刀槍不入,還是讓鬼子洋槍打死不少人。心裏慢慢的啥也不信了。對別人說的信天主教也就沒當回事。有一回,連續幾天沒有活幹,家裏真的要斷糧揭不開鍋了。就在這時,勸梁萬祿信天主教的那個人又來了,還帶來半麵袋高粱米,半麵袋玉米麵,還有點小米。梁萬祿問是怎麽回事。那人告訴梁萬祿是教友們捐的,有的捐一碗有的捐兩碗,就這樣捐了這些米來。梁萬祿打開麵袋口一看,糧食果然不一樣,有好有差,真的是大夥捐的。梁萬祿心裏一熱,眼圈紅了。說:“這年頭還有這樣的好人,對不認識的人就這樣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