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滸城建成後,努爾哈赤與貝勒大臣們商議遷移駐軍時,從遼陽和瀋陽回來的遠探稟報:遼東的經略,守城的兵將都有變化。


    三十三.萬曆的家事(上)


    (今天是辛卯兔子年正月初二,節氣立春,祝願所有光臨本頁的書友,新年快樂,新年新氣象,新年更輝煌,天天人氣旺)********


    大金的兵馬出擊葉赫時,遼東經略熊廷弼就得到消息,總兵賀世賢請求出兵界凡,要兜努爾哈赤的後路,可是熊廷弼不同意,認為遼東出兵的時機還不成熟。賀世賢、尤世功等人又多次要求:請先少派人馬,趁機探探敵情。熊廷弼才答應,令賀世賢帶一千人馬到甲版、營盤一帶,見機行事,不可魯莽。賀世賢的軍馬出瀋陽城半日,熊廷弼又令總兵李秉城率兩千人馬,隨後出城,準備接應賀世賢。


    賀世賢率兵將帶了十日的糧草,行軍三日,走到營盤時,探馬回來報告:“八旗兵已經打下葉赫,回到界凡城了。”賀世賢得報,不再前行,立即後撤,在甲版遇上李秉城的兵馬,兩人合計一下,沒有全軍返回瀋陽城,而是派出四百人,帶上全部的糧草,往北走,去李其溝,修復那的兵營和烽火台。


    以前李其溝和邊牆都駐有明兵,設立了糧草庫,大金突襲撫順城,回兵時將沿途城堡兵營盡數銷毀,李其溝、邊牆一帶的烽火台就都荒廢了,但是在山尖上高聳的大土堆還有,所以修復還算容易。賀世賢又在撫順城北的高爾山上,暗藏了兵卒,可以瞭望到李其西山烽火台的狼煙,以通信息,餘下兵馬,全數無功而返。


    熊廷弼來到遼東,雖然沒有進兵大金一步,但是卻在日夜操勞,親身巡查兵營以至於偏遠的單兵崗哨,招募流亡的鄉民種地修城,疏請調撥銀兩糧秣,整頓兵卒,打造刀槍鎧甲、戰車盾牌。


    遼瀋一線防務初見規模時,熊廷弼再上疏萬曆皇帝:“請調集兵將十八萬,戰馬九千匹,以布置在清河、撫順、鐵嶺、開原、鎮江、岫巖及寬甸等重地,至時攻守成局,遼東可取,邊疆可定。”


    幾十年不理朝政的萬曆,忽然來了銳氣,接到經略的疏報,當即召集各部大臣,下口諭:“朕將再徵調全國十三省兵馬,聚集十八萬,出兵遼東。兵部各大臣不得推脫滯緩,速辦。戶部調撥錢糧,不得延誤。”


    大臣們眼見聖上再顯龍威,無不歡喜,誠惶誠恐,尊旨速辦。十三省總兵馬數近二百萬,很快就調集出五萬人,戶部撥出足用的銀兩糧草,集結成第一批兵馬,在萬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向山海關進發。萬曆派了大太監,出來督察徵調事宜,兵部戶部的大臣們都寫好了奏章,準備早朝時上奏。


    次日早朝,大臣們上殿,意外地看見滿朝堂白素垂掛,太監宮女都穿了白衣,執事太監上朝對文武百官宣布:“萬歲駕崩。大行皇帝的長子即位。群臣叩請。”五十八歲的萬曆皇帝,向遼東發出第一批兵馬後死去。太監宣布完,萬曆的長子朱常洛,頭頂皇冠,身穿龍袍,從側麵走出來,緩緩坐到龍椅上。品級台下的百官,驚聞皇上晏駕,都惶恐不知所措,莽莽撞撞地跪下叩首三呼“萬歲”。太監再宣布:“皇上年號欽定為:泰昌。上諭:八月初一日,舉行登基典禮。退朝。”新皇諭令禮部治國喪,出兵的事,暫時放到一邊。


    泰昌登基後,一改前朝萬曆皇帝的懶惰習性,天天親臨早朝理政,處事勤懇,朝中文武大臣各個滿心歡喜,暗地慶賀新皇帝英明。左副都禦史楊漣準備上奏皇上,請繼續增兵遼東,安定邊外。但是大臣顧秉謙卻極力反對,在朝堂上對楊漣說:“聖上即位沒幾日,政務尚不熟悉,並且大行皇帝後事未完,關外近期又沒有大戰,暫且不宜動兵,累著皇上,你吃罪得起嗎?”


    楊漣不理顧秉謙的阻擋,已經寫好奏章,這時僉都禦史左光鬥站出來支持楊漣,請兵的奏章遞進了大內。


    奏章一交上去,泰昌立即批覆,早朝上,皇帝下旨意,再調集第二批兵馬出關。顧秉謙見皇上對楊漣沒有不滿意,也跟著上奏,附和說:“十幾萬大軍遠征關外,一日要消耗糧草萬石,銀響萬兩。所以遼東兵事當速戰速決,不宜久拖。熊廷弼出任經略已有一年,這麽長的時間裏,沒有出戰過一次,皇上應下旨意促戰,以免師老財匱。”泰昌當即準奏。


    第二批兵馬徵集更是迅速,隻用二十幾天的時間,也是五萬大軍集結京城,備足糧草及餉銀一百六十萬兩,向山海關進發。滿朝大臣們都稱頌萬歲幹練果斷,從諫如流,堪稱一代明君。這時,又一個炸雷,震蒙了群臣:萬歲進食能長生不老的仙藥紅丸後,就駕崩了。三十九歲的泰昌皇帝,即位剛好滿一個月的“一月天子”就死去了。


    泰昌的長子朱由校,十六歲,已經立儲為太子,繼承了皇位,年號欽定為:天啟。小皇帝即位後,內宮的鄭貴妃和李選侍,與大太監魏忠賢合謀,準備挾天子以令大臣,把持朝政。禦史楊漣、左光鬥、尚書趙楠星等正直的朝臣,不服**的懿旨,幹涉皇帝的家事,終於使天啟皇帝得以親政。


    天啟親政後,先將他的乳母客氏加封為奉聖夫人,將魏忠賢提升為大內總管,後來又加封為東廠提督。


    天啟不象他父親泰昌那樣勤於政務,而是隨了他爺爺萬曆的秉性,不臨朝聽政。但也不是一點不管,每次大臣上疏,奏章都是由小太監接來,交給總管魏忠賢,再由魏忠賢捧到天啟跟前,讀給萬歲聽,聖上的旨意,再由魏忠賢傳達給大臣們。因此,魏忠賢就有機會對各部大臣指手畫腳,指使他們按魏忠賢自己的意圖辦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肇恆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肇恆緯並收藏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