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70年代起,僵死的納粹主義以一種新的形式,並在更大的範圍內悄悄復甦。目前,新納粹組織如雨後毒菌一樣在美國、俄羅斯以及眾多的歐洲國家大片滋生。當傳統的強勢國家開始麵臨發展的瓶頸時,其內部的右翼勢力總會在外部尋找責任人,矛頭所向或是其它國家,或是內部“異類”。前者導致國際霸權主義的不斷強化,後者導致國內極右勢力的沉渣泛起。一旦大眾的排外意識轉變為極端分子的行動,納粹的種族主義綱領、宣傳口徑和組織形式就很容易成為現成的武器,新納粹組織也就應運而生了。
在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裏,活躍著一大批酷愛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形象、裝備、戰術素質和作戰業績的“二戰迷”,這一點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戰爭帶給人們的刺激、對歷史的誤讀、對德軍之“酷”之“帥”的欣賞、在各種玩具、電影、讀物、殺人遊戲的影響下逐漸生成的崇尚暴力的心理……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些年輕人不加掩飾地賞識納粹的意識形態和侵略行徑。在網上以“黨衛隊”為自己冠名,用納粹禮的那聲“萬歲”和網友打招呼,把納粹的萬字符甚至希特勒頭像用作個人的形象圖標……。
一個在德國商會駐華辦事處工作的德國人曾對我說,他有一次在北京乘坐計程車,司機師傅一聽說他是德國人,又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馬上就和他大談希特勒,還豎起大拇指說:“人家是這個,厲害。”好像不這樣就難以表達對德國哥們兒的敬意。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一些年輕人為了和他表示親近,會開玩笑地把右臂斜舉起來向他行納粹禮。他說,每到這時他就為自己國家的歷史臉紅,也為這些人的無知而氣憤。他苦著臉問我:“如果我對你們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四人幫是這個,了不起!你們會怎麽想?”
這些奇怪的表現折射出的是隔膜,是前人和後人,歷史和現代,無知和理性,親歷者和旁觀者之間的隔膜。想要消除這些隔膜,你需要了解德國的那段歷史;想要了解德國的那段歷史,你就需要了解德國老兵,因為他們最容易說清“二戰”的歷史留給德國人的是什麽。為此,我寫了這本書。
為了兌現我的承諾,我在本書中不使用“德國鬼子”來稱謂那些配合我採訪的老人。我希望能用這本書把朋友們帶到一些德國老兵的身邊,去傾聽一下這些耄耋老者的戰爭經歷和體驗。我付出努力的目的不在於填補歷史,而在於啟發對歷史的認識。在這批不為世人所關注的德國老兵行將就木之際,記下他們的戰爭經歷和感悟具有顯而易見的“挖掘”意義,因為外界對這批曾“造就歷史”的戰敗軍人的所知所想了解得太少了。
回想在1988年4月乘飛機第一次飛臨德國上空之際,我對自己當時的感受至今還有清晰的記憶。當時我強烈地意識到這是在一片廢墟上重建的大好河山,沒有去想更多。當我一步步地進入德國老兵的世界之後,我真正開始理解了這個能夠在廢墟上重整河山的民族,同時對戰爭於人類所產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
戰爭對於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麽呢?從本質上說戰爭是野蠻的,因為它是人類的同種彼此殺戮。縱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我們不難歸納出以下規律:
除自然災害之外,人類所承受的最大損失和痛苦從來都是來自彼此之間的戰爭;
戰爭的根本起因總是源於不同族群、集團或國家間的利益爭奪;
物質文明的每一步顯著進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導致戰爭手段,即殺人武器和技術的更新;
戰爭在物資消耗和環境破壞的效率上超過了人類任何其它的活動;
為準備應付戰爭而持久投入的軍費,是人類對地球資源造成的最大浪費;
敵對國家之間武力對比的失衡狀態並不能遏製戰爭,反而會促成戰爭手段的多樣化;
……
讀懂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從戰爭的歷史中悟透戰爭,但我們通常是怎樣對待歷史的呢?法國學者福柯說:“重要的不是話語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話語的年代。”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也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二者發出的暗示可謂異曲同工:歷史永遠是為現代人的需要服務的。既然如此,戰爭於人類的意義也就很難從其歷史中被悟透。
德國哲人黑格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上無數次慘烈戰爭的教訓原本足以讓現代人變得更加理性睿智,但遺憾的是,人類對歷史教訓的記憶力總是很差,或者說根本就不願去麵對歷史這麵鏡子。因此,他們記住的往往是戰爭的功效,而不是戰爭的代價。於是,這個世界會不斷出現任意打擊或占領其它主權國家的軍事計劃和行動;會發生花樣不斷翻新的以平民生命為代價的各種恐怖襲擊;會上演以武力作為遏製競爭對手的最高手段的大國間博弈。雷射武器、生化武器、鑽地高爆彈、遙控殺人飛機、洲際飛彈、太空武器以及足以讓地球生物毀滅上百次的核武庫,人類的最高智慧不斷結晶於能夠高效殺戮同類的各種新型武器……如果這一切並非源於人類的集體愚蠢或健忘,而是出自少數人在控製世界財富的動機下的周密計劃,事情就變得尤為可悲。
在網際網路的虛擬空間裏,活躍著一大批酷愛德國國防軍和黨衛軍的形象、裝備、戰術素質和作戰業績的“二戰迷”,這一點已經是公開的秘密。戰爭帶給人們的刺激、對歷史的誤讀、對德軍之“酷”之“帥”的欣賞、在各種玩具、電影、讀物、殺人遊戲的影響下逐漸生成的崇尚暴力的心理……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些年輕人不加掩飾地賞識納粹的意識形態和侵略行徑。在網上以“黨衛隊”為自己冠名,用納粹禮的那聲“萬歲”和網友打招呼,把納粹的萬字符甚至希特勒頭像用作個人的形象圖標……。
一個在德國商會駐華辦事處工作的德國人曾對我說,他有一次在北京乘坐計程車,司機師傅一聽說他是德國人,又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馬上就和他大談希特勒,還豎起大拇指說:“人家是這個,厲害。”好像不這樣就難以表達對德國哥們兒的敬意。最讓他難以忍受的是一些年輕人為了和他表示親近,會開玩笑地把右臂斜舉起來向他行納粹禮。他說,每到這時他就為自己國家的歷史臉紅,也為這些人的無知而氣憤。他苦著臉問我:“如果我對你們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的四人幫是這個,了不起!你們會怎麽想?”
這些奇怪的表現折射出的是隔膜,是前人和後人,歷史和現代,無知和理性,親歷者和旁觀者之間的隔膜。想要消除這些隔膜,你需要了解德國的那段歷史;想要了解德國的那段歷史,你就需要了解德國老兵,因為他們最容易說清“二戰”的歷史留給德國人的是什麽。為此,我寫了這本書。
為了兌現我的承諾,我在本書中不使用“德國鬼子”來稱謂那些配合我採訪的老人。我希望能用這本書把朋友們帶到一些德國老兵的身邊,去傾聽一下這些耄耋老者的戰爭經歷和體驗。我付出努力的目的不在於填補歷史,而在於啟發對歷史的認識。在這批不為世人所關注的德國老兵行將就木之際,記下他們的戰爭經歷和感悟具有顯而易見的“挖掘”意義,因為外界對這批曾“造就歷史”的戰敗軍人的所知所想了解得太少了。
回想在1988年4月乘飛機第一次飛臨德國上空之際,我對自己當時的感受至今還有清晰的記憶。當時我強烈地意識到這是在一片廢墟上重建的大好河山,沒有去想更多。當我一步步地進入德國老兵的世界之後,我真正開始理解了這個能夠在廢墟上重整河山的民族,同時對戰爭於人類所產生的意義有了更深的感悟。
戰爭對於人類到底意味著什麽呢?從本質上說戰爭是野蠻的,因為它是人類的同種彼此殺戮。縱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我們不難歸納出以下規律:
除自然災害之外,人類所承受的最大損失和痛苦從來都是來自彼此之間的戰爭;
戰爭的根本起因總是源於不同族群、集團或國家間的利益爭奪;
物質文明的每一步顯著進展,都不可避免地要導致戰爭手段,即殺人武器和技術的更新;
戰爭在物資消耗和環境破壞的效率上超過了人類任何其它的活動;
為準備應付戰爭而持久投入的軍費,是人類對地球資源造成的最大浪費;
敵對國家之間武力對比的失衡狀態並不能遏製戰爭,反而會促成戰爭手段的多樣化;
……
讀懂戰爭的最好方法就是從戰爭的歷史中悟透戰爭,但我們通常是怎樣對待歷史的呢?法國學者福柯說:“重要的不是話語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話語的年代。”義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也說過:“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二者發出的暗示可謂異曲同工:歷史永遠是為現代人的需要服務的。既然如此,戰爭於人類的意義也就很難從其歷史中被悟透。
德國哲人黑格爾有一個著名的論斷:“人類唯一能從歷史中吸取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都不會從歷史中吸取教訓。”歷史上無數次慘烈戰爭的教訓原本足以讓現代人變得更加理性睿智,但遺憾的是,人類對歷史教訓的記憶力總是很差,或者說根本就不願去麵對歷史這麵鏡子。因此,他們記住的往往是戰爭的功效,而不是戰爭的代價。於是,這個世界會不斷出現任意打擊或占領其它主權國家的軍事計劃和行動;會發生花樣不斷翻新的以平民生命為代價的各種恐怖襲擊;會上演以武力作為遏製競爭對手的最高手段的大國間博弈。雷射武器、生化武器、鑽地高爆彈、遙控殺人飛機、洲際飛彈、太空武器以及足以讓地球生物毀滅上百次的核武庫,人類的最高智慧不斷結晶於能夠高效殺戮同類的各種新型武器……如果這一切並非源於人類的集體愚蠢或健忘,而是出自少數人在控製世界財富的動機下的周密計劃,事情就變得尤為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