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爆發5年後,日本發動全麵侵華的戰爭已迫在眉睫。1936年,德國曾協助中國的國民政府製定了一個在華南和華中建立新經濟中心的《中國工業發展三年計劃》,以應付日本可能發動的全麵侵華戰爭。根據雙方秘密簽署的信用借款合同,德國應在隨後5年中每年向中國提供價值2000萬馬克的軍火和機器,中國則在10年內每年向德國提供價值1000萬馬克的農業、礦業產品用於還貸。


    1936年,中國從德國訂購軍火的數量占據中國進口軍火總額的80%以上。在“七七事變”爆發的1937年,由德國軍事顧問團培訓的30萬中央軍成了在正麵戰場抗擊日寇的絕對主力,而在這一年裏由德國輸入中國的軍火數量在全世界占據第一位。麵對頭戴德製m35鋼盔,手持德國武器,以德國顧問傳授的戰術與之作戰的大批中國軍隊,日軍恍惚感到正在進行的是一場對德國人的戰爭。在日本的一再抗議和退出《反共產國際協定》的威脅下,德國在1938年決定停止對中國的軍火供應,同時撤回了德國軍事顧問……


    在改革開放,建設現代化強國成為中國發展的主旋律之後,人們漸漸發現,德國又一次成為了中國在歐洲的最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而中國則成為了德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最大投資市場。


    誠然,國際關係的構成從根本上說是以利益需求為基礎的,刻板而務實的德國從來都不會致力於和世界上哪一個國家謀求“萬古長青”的友誼,或者希望“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德兩國透過一個多世紀的往來獲得了一個共同的經驗:長期以來在中德之間總是利益的互補明顯大於利益上的衝突。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中國人特別矚目德國。而要認識今天的德國,就離不開了解那兩次震驚世界的大戰,因為那段歷史捲入了所有的德國人。當代德國人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二戰”老兵的後代。


    在柏林,我接觸過很多對德國充滿興趣的國內來客。但說起德國,他們全部的歷史知識似乎隻有一個“二戰”。一位工程師出身的國內處長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說出古德裏安、隆美爾、凱瑟林等一連串德軍名將的名字,還能對德軍搶在英軍之前登陸挪威、在進攻荷蘭時首次動用傘兵占領要地、繞過馬奇諾防線以裝甲部隊突襲法國、在東線一次俘獲蘇軍60萬人的大包圍戰等等德軍經典戰例如數家珍。很明顯,他對歐洲這場浩劫的解讀更多的還屬於一種基於個人愛好的戰史和戰例欣賞。


    的確,波瀾壯闊的戰爭在旁觀者的眼中不乏娛樂性,對熱衷軍事,崇拜強人和喜歡刺激的人來說尤其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之所以能打得如此激烈、殘酷和持久,德國軍隊的素質、裝備和耐力無疑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軸心國軍隊的最高作戰能力是由義大利軍隊來代表的,那麽這場戰爭極有可能在爆發一、兩個月後就徹底結束了。


    戰爭的延長,換來的是資源和生命的持久而巨大的消耗,在近六年的戰爭中,歐洲死掉了近4000萬人,被摧毀的城市和村莊不計其數。無論是走向勝利還是走向失敗,在這場大廝殺中扮演主角的各國軍隊走過的都是一條血路。也隻有對這些慘痛代價毫無體驗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二戰迷”,“德軍迷”,“希特勒迷”,甚至是新納粹分子。


    納粹離我們有多遠?普遍的認識是:人類歷史上這黑暗一頁已經永遠地翻了過去,“二戰”後的世界已不存在滋生納粹的社會土壤……對此,在美國加州帕羅奧多市的庫伯利高中任教的羅恩.瓊斯先生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納粹和在民主社會中生長的年輕人之間其實隻有5天的距離!1967年,歷史教師瓊斯為幫助他的學生們理解什麽是納粹主義而精心安排了一次“教學實驗”。他提出了“紀律鑄造力量”、“團結鑄造力量”和“行動鑄造力量”的口號,以嚴格的紀律約束學生,在班裏大力鼓動集體主義精神,並成功地讓學生們把自己視為精神領袖。在他的帶領下,自豪而亢奮的學生們不僅統一了思想、著裝和行動,還組成了一個名為“浪潮”的團體。他們的“領袖”瓊斯為這個團體設計了一個標誌性的動作:用右臂從右往左劃出一個波浪狀的曲線。“浪潮”的擴展是神奇的,學生們四處發放傳單,積極擴大組織,很快就從20人變成了200人。最後,瓊斯為這些年輕人播放了一部德意誌第三帝國的影片,讓學生們猛然醒悟到自己的行為和心態和影片中的納粹分子竟是如此相近,被控製下的排他性集體狂熱會如此容易就變成了生活中的真實。而這一切的轉變,僅僅用了5天的時間。


    奔馳公司一位採購經理在和我談到德國的納粹歷史時說:“我的生日經常讓我難堪。”說話之間,他的脖子一縮嘴一癟,兩個大眼珠子左右轉了兩個來回,作出了一種內心不安的表情。我立即就明白了:他出生的日子一定是4月20日。


    有一次他在俄羅斯出差時趕上了自己的生日,當晚邀了兩位同行者一起到莫斯科一家酒館裏小酌。小酒正喝得高興,一群俄羅斯的光頭混混闖了進來。當他們發現有幾個德國人在場時,非但沒有鬧事,態度還特別友好,馬上湊過來就要一起喝酒。攀談幾句後,他們明白了這幾個德國人在此小聚的因由。有一個混混當即起身高喊:“這位德國兄弟和我們的元首是同一天的生日,讓我們一同慶祝吧!”小酒館裏頓時熱鬧地開了鍋,眾混混們同聲高呼:“元首萬歲!”這位德國的經理此刻完全懵了:一心要滅掉俄國的希特勒怎麽會成了這些俄國年輕人心目中的“元首”呢?他實在是想不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意誌的另一行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維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維毅並收藏德意誌的另一行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