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我才了解到黨衛軍這一惡行的背景:1943年9月7日,希姆萊對撤離蘇聯的黨衛軍下達了一道命令,要求他們必須做到在撤出烏克蘭時不留下一個人、一擔糧、一段鐵軌。娜斯提亞和她的女兒後來是否躲過了黨衛軍的燒殺,是否遭受到收復烏克蘭後的蘇軍對親近德軍者的清算,我一無所知。我寧願不知道,好讓心裏永遠保留著對房東大姐娜斯提亞和小村居民那種祥和與美好生活的記憶。


    “戰爭結束後的第5個月,我從英軍戰俘營被釋放回家。當時母親像瘋了一樣跑下樓撲向我,我們相擁大哭。我很理解母親,畢竟她的4個兒子隻回來了一個啊!而那時我的雙目已經接近失明:一隻眼睛丟在了高加索戰場,另一隻受重傷後看不清東西,我的右肺隻有四分之一還在工作,屬於100%傷殘等級……”


    圖3-8:羅迪隨“大德意誌師”轉戰東線的各個戰場,在戰車中個頭最高的戴鋼盔者是羅迪。


    商人特質或許是能遺傳的。戰爭毀掉了羅迪家族的一切財產,他在戰後從當水泥搬運工開始,一步步再次成為富商。他經營的是辦公用品生意,一直幹到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他說,計算機對他來說太難了,屬於他們的時代已經結束,他決定退休了。


    羅迪說,他在戰後最大的愛好就是旅遊。他現在的太太就是他在1963年的芬蘭旅行中結識的。老人興致勃勃地給我講出一大串他到過的國家和地區的名字,並伴以簡單的國情介紹,聽上去有些像體育解說員在現場介紹奧運會的各國運動隊入場式。他說:“我對豪華旅遊不感興趣。豪華的玩意咱家裏有,既然出去了就要了解世界,接近最普通的人,吃最家常的菜,過最老百姓的日子。”


    在出國旅遊的路上羅迪有個發現:他們這一代德國人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會由他們聯想到戰爭。他曾兩次前往莫斯科,在那裏他最願意做的事情是看古蹟和找老人聊天。有一次他和一個俄國老人一起喝酒,談話中他發現兩人竟在頓河戰線的同一地點作過戰。俄國老兵指著他的鼻子說:“哈哈,你帶槍進不了莫斯科,現在帶錢進來了啊?”兩人隨即大笑碰杯,既為了掩蓋尷尬,也為了災難後的倖存……


    圖3-9:作者和羅迪老人的合影,拍攝者是他的老伴。老人對這張照片的評價是:人拍的還馬馬虎虎,可取景太差,落地燈不應該長在他的腦袋上。


    有一次羅迪獨自去荷蘭漫遊,摩托車在一場大雨中熄了火。在他徒勞的修理過程中,漆黑的夜幕悄然降臨。最後是一個荷蘭男子在瓢潑大雨中幫助了他。當他在那男子家中的壁爐前烤衣服時,他意外地了解到主人是個猶太人,“二戰”時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德國納粹的集中營,最後隻有他一人活著出來了。


    “那你為什麽還要幫助我這個德國人?”羅迪帶有幾分歉意問道。


    主人沉靜地反問道:“難道在經歷了這場災難之後我們還學不會和睦相處嗎?”


    羅迪老人講到這裏時已經說不下去了,他開始摘下眼睛去擦拭淚水……


    “人應該學會反省和寬容,這一點是我從在荷蘭的那次經歷中學到的。”羅迪先生在談話結束時這樣說。


    納粹的“多國部隊”


    “二戰”時期,不僅是德國的敵手和集中營裏的囚徒,就連德國國防軍的士兵都把黨衛軍視為一支令人生畏的特殊隊伍。


    黨衛軍的名稱來自黨衛隊。“黨衛隊”的德語原文是“schutzstaffel”,意為“護衛隊”,縮寫為“ss”。高度軍事化之後的黨衛隊稱為“黨衛軍”,在德語中稱為“waffen-ss”,直譯應為“武裝護衛隊”。我以前讀過一些關於“二戰”的書,對“武裝護衛隊”不算陌生,但對這支號稱是“德國陸海空三軍外的第四支武裝”的真正有些了解還始於對艾卡特的採訪。


    艾卡特曾是黨衛軍中的普通一兵,他是在戰爭後期才加入這支隊伍的,而且隻幹了半年多一點的時間。盡管如此,與很多遠距離觀察黨衛軍的人比較,他對這支軍隊的詮釋無疑更具權威性。


    2002年,朋友介紹我認識了艾卡特,他住在薩克森-安哈特州的農村,當時已經79歲了。我登門拜訪時,他正在收拾門前的菜地。生活在城市的德國人喜歡在門前空地上種草,而住在滿目草場的鄉村的農民卻更喜歡在自家的院子裏種點蔬菜。艾卡特和我握手後說:“自己種的菜,不施農藥,不上化肥,純天然,吃著放心。”


    老人有些駝背,身材顯得比較瘦小。他頭戴一頂東德時期的布軍帽,說話緩慢,但頭腦很清楚。他和一個從外表上看比他年輕不了多少的獨身兒子住在一起,他住在樓下,那個“老”兒子住在樓上。這座外觀尋常的小樓在當地也算是一幢古建築了,它是艾卡特的先人在1850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1923年4月14日,艾卡特就出生在這裏。


    艾卡特中學畢業後選擇了鉗工作為職業,在1938年到1941年之間當了3年學徒,接著就參軍了。


    他說:“從童年到參軍的這十幾年時間裏,我經歷了德國在上世紀30年代初的巨大社會變化。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國性飢餓、1933年後的經濟振興我都親身感受了。二戰前夕的德國人,包括我,都很振奮、自豪和齊心,當時有一句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一人為大家,大家為一人。專製給德國帶來了經濟奇蹟,使德國在和英、法民主的競爭中占了上風。老百姓看見了魏瑪共和國實行的民主體製沒有成功,也看見了納粹黨執政後所推行的獨裁體製在經濟上的成就,他們沒有理由去討厭和抵製專製。《我的奮鬥》有多少老百姓讀過?我沒有,我認識的人中間也沒有什麽人讀過。民眾看重的是實際利益,信任的是給他們帶來這些利益的人。在這種心態下參軍,多數人的態度是積極的,要不然德國軍隊也不會這麽能打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意誌的另一行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維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維毅並收藏德意誌的另一行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