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紀實] 《德意誌的另一行淚》作者:朱維毅【完結】
前言
在我1988年首次出國時,德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萊茵河兩岸的風光,不是高速公路上的飛速車流,也不是和中國廻然不同的城市和民風,而是一座位於西柏林中心位置的特殊建築--紀念教堂。
主鍾樓高達113米的紀念教堂曾是德意誌帝國首都柏林的最高建築,全稱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這座帶有哥特風格的新羅馬式建築是德皇威廉二世為紀念他的祖父--德國的開國皇帝威廉一世而建的。建築的設計和施工均由威廉二世親自督管,工程所需的680萬金馬克來自德國各省財政和私人投資,工程開始的年份選在德意誌帝國統一後第20年的1891年,建築奠基的日子3月22日是德皇威廉一世的第94個誕辰日……所有這一切,都為這座建築罩上了一層超乎宗教意義的耀目光環,使它承載了銘記開國君主,展現民族自豪和弘揚德意誌傳統的意義。1895年9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親自主持了紀念教堂的竣工揭幕典禮。隆重的盛典令帝國一時轟動,新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在全德隨之風靡。
無人能夠料到,這座建築會在半個世紀後被來自東、西兩個方向的敵人的轟炸機和火炮夷為一片廢墟。而這場由德國發動的世界戰爭的起點,正是紀念教堂問世44年後的9月1日。
戰後,紀念教堂的殘存部分被保留了下來並經過整體加固,它變成了一座匯集著輝煌與黑暗、勝利與失敗、光榮與恥辱、驕傲與自省的永久性歷史建築。教堂的紀念指向已不再是那位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的開國君主,它無聲卻持久地提醒著人們永記一段歷史:那場改變了德國和世界命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0-1:柏林西區的標誌性建築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今昔對比。1943年11月盟軍空軍對柏林的大轟炸,1945年4月蘇軍在柏林戰役中的炮擊,使紀念教堂受到毀滅性破壞,廢墟之上隻站立著已經被揭了頂蓋的鍾樓。1957年,西柏林政府開始討論重建紀念教堂的工程方案,大多數柏林市民支持把68米高的鍾樓殘骸部分加固保護下來。重建工程於1961年結束,紀念教堂從此成為一座向德國後人警示獨裁危害和戰爭教訓的獨特建築。
那麽,歷經“二戰”的德國人記住的是一段什麽樣的歷史呢?
在那場空前的人類戰爭浩劫之中,德國周邊的國家除中立國瑞士之外全部遭到德國的攻擊和控製;德國的戰爭對手包括了歐洲的所有工業大國(包括戰爭後期倒戈的義大利)和美國、蘇聯兩大國際超強力量;德軍的進攻矛頭北及丹麥、挪威,西指英倫三島,南抵北非沙漠,東至莫斯科城下,其軍事擴張的規模和韌性幾乎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德國國防軍開世界戰爭史中裝甲閃擊戰和空降兵作戰之先河,發動了空前規模的陸軍圍殲戰、城市包圍戰、水下潛艇戰和空軍大會戰,及至在人類戰爭史上首次把飛彈應用於實戰……
這一切都註定了世界和平力量在遏製和挫敗德國的侵略行為時必然要付出沉重代價。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世界性戰爭--“二戰”期間,全世界先後有53個國家對德國宣戰;
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最血腥和殘酷的戰爭:僅在歐洲的死亡人數就接近4000萬;
這是一場把德意誌民族推向絕境的戰爭--320多萬德國軍人死亡,210多萬德國平民死於空襲,1100多萬德國男子成為戰俘,200多萬德國婦女遭到強姦,德國的161個城市和850個村鎮遭受了毀滅性轟炸,無條件投降後的德國喪失了一切主權,1200多萬東部地區的德國人和境外德意誌族人在戰後被迫放棄世代家產,被驅趕到勝利者留給德國的那塊縮小了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德國發動的“二戰”對人類歷史進程所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1945年後的國際秩序和關係的建立、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立和冷戰、人類的現代價值觀定位都和這場戰爭的結局緊密相關。正因為這樣,世界各國發表的“二戰”文獻浩如煙海,涵蓋了史實記載、戰役分析、罪行揭露、名人傳記以及文藝作品多種形式。但迄今為止,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德國普通軍人及其親人對“二戰”的感受。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戰敗的德國一方,而從血海中倖存的各國受害者在追憶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時往往很難顧及到加害國大眾的遭遇和心境。另一方麵,陳述、分析和總結戰爭的話語權從來都掌握在戰爭的獲勝一方,戰敗國百姓的故事和感受從來都不大可能被納入主流的歷史視場。但是,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是,如果世界對德國的“二戰”親歷者的戰爭感受缺乏了解,人類對“二戰”浩劫的洞察和總結就說不上全麵和完整。
由於歐洲的戰場遠離中國,我們基本上隻能依靠文字、圖像和影視史料來認識戰時的德國。年輕的中國人能夠想像到的德國軍人形象幾乎是一致的,那是一群頭戴鋼盔、麵目兇惡、強悍善戰、慘無人道的戰爭機器。被群體固化的“鬼子”形象,讓我們難以識別他們在性格、身世、思想、經歷上的差異。他們是如何經歷和認識“二戰”的?我們對此幾乎毫無了解。他們的個性鮮為人知,他們的故事鮮為人聽,他們的思想鮮為人道。在德國以外的各國看不到被翻譯成自己母語的德國老兵回憶錄,在二戰史書中很少談到普通德國士兵的命運,在一切紀念二戰重大歷史事件的場合上更不可能有德國老兵代表的身影出現。這是造就歷史而又被歷史忘卻的一批人,這是真實存在而又在公眾視線裏消失的一批人,走近他們,就文學而言是一個獨特的創作領域,就研史來說有利於更全麵地總結“二戰”,由此我萌發了接觸並記述這些德國老兵的經歷的想法。
前言
在我1988年首次出國時,德國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萊茵河兩岸的風光,不是高速公路上的飛速車流,也不是和中國廻然不同的城市和民風,而是一座位於西柏林中心位置的特殊建築--紀念教堂。
主鍾樓高達113米的紀念教堂曾是德意誌帝國首都柏林的最高建築,全稱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這座帶有哥特風格的新羅馬式建築是德皇威廉二世為紀念他的祖父--德國的開國皇帝威廉一世而建的。建築的設計和施工均由威廉二世親自督管,工程所需的680萬金馬克來自德國各省財政和私人投資,工程開始的年份選在德意誌帝國統一後第20年的1891年,建築奠基的日子3月22日是德皇威廉一世的第94個誕辰日……所有這一切,都為這座建築罩上了一層超乎宗教意義的耀目光環,使它承載了銘記開國君主,展現民族自豪和弘揚德意誌傳統的意義。1895年9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親自主持了紀念教堂的竣工揭幕典禮。隆重的盛典令帝國一時轟動,新羅馬式的建築風格在全德隨之風靡。
無人能夠料到,這座建築會在半個世紀後被來自東、西兩個方向的敵人的轟炸機和火炮夷為一片廢墟。而這場由德國發動的世界戰爭的起點,正是紀念教堂問世44年後的9月1日。
戰後,紀念教堂的殘存部分被保留了下來並經過整體加固,它變成了一座匯集著輝煌與黑暗、勝利與失敗、光榮與恥辱、驕傲與自省的永久性歷史建築。教堂的紀念指向已不再是那位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的開國君主,它無聲卻持久地提醒著人們永記一段歷史:那場改變了德國和世界命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0-1:柏林西區的標誌性建築威廉皇帝紀念教堂的今昔對比。1943年11月盟軍空軍對柏林的大轟炸,1945年4月蘇軍在柏林戰役中的炮擊,使紀念教堂受到毀滅性破壞,廢墟之上隻站立著已經被揭了頂蓋的鍾樓。1957年,西柏林政府開始討論重建紀念教堂的工程方案,大多數柏林市民支持把68米高的鍾樓殘骸部分加固保護下來。重建工程於1961年結束,紀念教堂從此成為一座向德國後人警示獨裁危害和戰爭教訓的獨特建築。
那麽,歷經“二戰”的德國人記住的是一段什麽樣的歷史呢?
在那場空前的人類戰爭浩劫之中,德國周邊的國家除中立國瑞士之外全部遭到德國的攻擊和控製;德國的戰爭對手包括了歐洲的所有工業大國(包括戰爭後期倒戈的義大利)和美國、蘇聯兩大國際超強力量;德軍的進攻矛頭北及丹麥、挪威,西指英倫三島,南抵北非沙漠,東至莫斯科城下,其軍事擴張的規模和韌性幾乎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德國國防軍開世界戰爭史中裝甲閃擊戰和空降兵作戰之先河,發動了空前規模的陸軍圍殲戰、城市包圍戰、水下潛艇戰和空軍大會戰,及至在人類戰爭史上首次把飛彈應用於實戰……
這一切都註定了世界和平力量在遏製和挫敗德國的侵略行為時必然要付出沉重代價。
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世界性戰爭--“二戰”期間,全世界先後有53個國家對德國宣戰;
這是一場人類歷史上最血腥和殘酷的戰爭:僅在歐洲的死亡人數就接近4000萬;
這是一場把德意誌民族推向絕境的戰爭--320多萬德國軍人死亡,210多萬德國平民死於空襲,1100多萬德國男子成為戰俘,200多萬德國婦女遭到強姦,德國的161個城市和850個村鎮遭受了毀滅性轟炸,無條件投降後的德國喪失了一切主權,1200多萬東部地區的德國人和境外德意誌族人在戰後被迫放棄世代家產,被驅趕到勝利者留給德國的那塊縮小了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德國發動的“二戰”對人類歷史進程所產生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1945年後的國際秩序和關係的建立、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立和冷戰、人類的現代價值觀定位都和這場戰爭的結局緊密相關。正因為這樣,世界各國發表的“二戰”文獻浩如煙海,涵蓋了史實記載、戰役分析、罪行揭露、名人傳記以及文藝作品多種形式。但迄今為止,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德國普通軍人及其親人對“二戰”的感受。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戰敗的德國一方,而從血海中倖存的各國受害者在追憶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時往往很難顧及到加害國大眾的遭遇和心境。另一方麵,陳述、分析和總結戰爭的話語權從來都掌握在戰爭的獲勝一方,戰敗國百姓的故事和感受從來都不大可能被納入主流的歷史視場。但是,一個無可迴避的事實是,如果世界對德國的“二戰”親歷者的戰爭感受缺乏了解,人類對“二戰”浩劫的洞察和總結就說不上全麵和完整。
由於歐洲的戰場遠離中國,我們基本上隻能依靠文字、圖像和影視史料來認識戰時的德國。年輕的中國人能夠想像到的德國軍人形象幾乎是一致的,那是一群頭戴鋼盔、麵目兇惡、強悍善戰、慘無人道的戰爭機器。被群體固化的“鬼子”形象,讓我們難以識別他們在性格、身世、思想、經歷上的差異。他們是如何經歷和認識“二戰”的?我們對此幾乎毫無了解。他們的個性鮮為人知,他們的故事鮮為人聽,他們的思想鮮為人道。在德國以外的各國看不到被翻譯成自己母語的德國老兵回憶錄,在二戰史書中很少談到普通德國士兵的命運,在一切紀念二戰重大歷史事件的場合上更不可能有德國老兵代表的身影出現。這是造就歷史而又被歷史忘卻的一批人,這是真實存在而又在公眾視線裏消失的一批人,走近他們,就文學而言是一個獨特的創作領域,就研史來說有利於更全麵地總結“二戰”,由此我萌發了接觸並記述這些德國老兵的經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