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 作者:[美]阿爾敏·迪·萊曼/蒂姆·卡羅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婚宴的客人中有瑪格達、約瑟夫·戈培爾、鮑曼、葛達·克裏斯蒂安和康斯坦茨·曼紮利。後來,阿克斯曼、克雷布斯和布格多夫也到了。少女般無憂無慮的愛娃·勃勞恩,或確切點說愛娃·希特勒,看上去挺滿意,與客人們閑聊希特勒在伯格霍夫的山間別墅以及其他美好的時光。特勞德爾·瓊格沒有時間享受這種最後瘋狂的放鬆,她在隔壁的房間進行速記,因為希特勒時不時地離開宴會來到房間向她口述他最後的個人意願和政治遺囑。
希特勒在走向權力之巔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油畫,但是在他個人的遺囑中希特勒解釋說他收集這些東西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他個人。他表示希望他所有的作品都能留給林茨的一所藝術展覽館。他指派“黨內最忠實的同誌”——馬丁·鮑曼作為他的遺囑執行人,並且授權他負責把財產分給親戚,朋友和秘書們。鮑曼自行決定給他們貴重的物品或經濟上的支持以使他們過上舒適的“小資產階級”生活,他還特別提到了應給愛娃·勃勞恩的母親一份。
隨後,希特勒開始口述他的政治遺囑。就像希特勒在伯格霍夫的山間別墅晚餐時與隨從們不厭其煩的談話,像在帝國電台上、紐倫堡或慕尼黑的無窮無盡的充滿花言巧語毫無意義的演講,像幾百頁的《我的奮鬥》所描述的一樣老套、乏味和虛偽。“我或任何德國的人民都不希望看到1939年開始的戰爭,”他聲稱,“挑起它的正是那些國際政客和猶太人……歷史的車輪將繼續向前,但在廢墟掩埋下的城市和紀念碑的背後是重新滋生的仇恨和歷史使命,這些應該歸功於猶太人和它的盟友。”
希特勒發誓他將留在這個國家的首都,並且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間和方式,以免落入敵人之手。他把德國的失敗原因歸咎為敵人過於強大的部隊,盡管他同時也隱晦地譴責了德國人民和軍隊,他們在為崇高的國家社會主義事業奮鬥時太過軟弱和膽怯。不過他預言鬥爭將會持續下去,而且國家社會主義將會成功,這6年的戰爭將以“一個國家為了生存而進行光榮英勇的鬥爭”載入史冊。
這份政治遺囑的第一部分中的關鍵一頁可以看作是希特勒宣稱他與“最終解決”方案毫無關係,它涉及1939年“預言”的實現。
我需要所有的歐洲人都明白,其實這無非是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而且應該由真正的罪犯對這場災難負責,那就是猶太人。同樣他們也應該對成千上萬雅利安人的後代麵臨飢餓和死亡、成千上萬人死於戰爭、成千上萬的婦女和兒童將被燒死或將遭到轟炸而死負責。
這份政治遺囑分成兩個部分。第二部分是確定繼承人,盡管他是否真的認為會有一個繼承人仍有待商榷。假如希特勒這樣認為,那麽他就與戈林和希姆萊一樣受到了愚弄,戈林和希姆萊兩人不能理解全世界對納粹政權的所作所為的大規模指責。新的國家和武裝力量的首腦是海軍司令鄧尼茨,他的頭銜是帝國總統,他將不會擁有元首的頭銜,國家元首隻有一個。戈培爾將會成為帝國的領袖,鮑曼為黨的主席,布雷斯勞的黨區領袖卡爾·漢克代替希姆萊為警察總長和黨衛隊全國領袖。在遺囑的第二部分戈林和希姆萊被草草地驅逐出黨,斯佩爾被無情地忽視了。更多由希特勒、鮑曼和戈培爾進行的政治任命在這天早上不斷地傳到特勞德爾·瓊格這裏,並添加到這份名單上。遺囑以冷冰冰的話語結束:“我號召德國政府和德國人民要嚴格遵守種族法律並對所有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猶太人實行專製。”
到了下午4點,這份文件已被打成定稿並等待希特勒的簽署。簽署後不久,希特勒回到了他的房間。同時,希特勒的行為在馬丁·鮑曼的辦公室裏引起了一陣慌亂的動作,鮑曼開始向全國的納粹部隊發布消息。鮑曼的位置不值得羨慕,他或許已被公開宣布是未來的黨主席,但是他知道希特勒垮台以後,他所有的權威也會隨之而去。在那個晚上,希特勒所發出的大量的電報之一是給駐紮在布徹斯加德堡壘的赫爾曼·戈林所在部,他下令處死戈林(這個命令沒有被成功執行)。
戈培爾也同樣不樂意接受他的職位。同鮑曼一樣(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戈培爾的權力也是來自於希特勒。鮑曼需要仰仗希特勒,而在某種程度上,希特勒也需要依靠戈培爾。盡管元首已特別命令他活下來逃出柏林,但戈培爾很清楚,一旦希特勒垮台他也就沒有了未來。戈培爾有一個很強的幻覺,納粹主義和第三帝國與希特勒已成為一體,希特勒垮台後,戈培爾也就什麽都不是了。他現在別無選擇隻有為自己尋找藉口並且告別世界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曾是那麽地平步青雲,即使他的誹謗者也不得不羨慕他。
婚禮(3)
就在特勞德爾·瓊格把希特勒的遺囑打成定稿時,愁眉苦臉的戈培爾來到了她的辦公室,問她能否在元首遺囑的結尾加上他自己的結句。“假如元首去世,”他告訴她,“我的生命也就沒有了意義。”“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明確地違抗元首的命令。”他繼續說道:“在這場戰爭的關鍵時刻,元首被暫時的背叛之風所包圍,至少必須有一些人無條件地忠實於他,即使是一直到死。”
希特勒在走向權力之巔的過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油畫,但是在他個人的遺囑中希特勒解釋說他收集這些東西是為了國家而不是為他個人。他表示希望他所有的作品都能留給林茨的一所藝術展覽館。他指派“黨內最忠實的同誌”——馬丁·鮑曼作為他的遺囑執行人,並且授權他負責把財產分給親戚,朋友和秘書們。鮑曼自行決定給他們貴重的物品或經濟上的支持以使他們過上舒適的“小資產階級”生活,他還特別提到了應給愛娃·勃勞恩的母親一份。
隨後,希特勒開始口述他的政治遺囑。就像希特勒在伯格霍夫的山間別墅晚餐時與隨從們不厭其煩的談話,像在帝國電台上、紐倫堡或慕尼黑的無窮無盡的充滿花言巧語毫無意義的演講,像幾百頁的《我的奮鬥》所描述的一樣老套、乏味和虛偽。“我或任何德國的人民都不希望看到1939年開始的戰爭,”他聲稱,“挑起它的正是那些國際政客和猶太人……歷史的車輪將繼續向前,但在廢墟掩埋下的城市和紀念碑的背後是重新滋生的仇恨和歷史使命,這些應該歸功於猶太人和它的盟友。”
希特勒發誓他將留在這個國家的首都,並且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間和方式,以免落入敵人之手。他把德國的失敗原因歸咎為敵人過於強大的部隊,盡管他同時也隱晦地譴責了德國人民和軍隊,他們在為崇高的國家社會主義事業奮鬥時太過軟弱和膽怯。不過他預言鬥爭將會持續下去,而且國家社會主義將會成功,這6年的戰爭將以“一個國家為了生存而進行光榮英勇的鬥爭”載入史冊。
這份政治遺囑的第一部分中的關鍵一頁可以看作是希特勒宣稱他與“最終解決”方案毫無關係,它涉及1939年“預言”的實現。
我需要所有的歐洲人都明白,其實這無非是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而且應該由真正的罪犯對這場災難負責,那就是猶太人。同樣他們也應該對成千上萬雅利安人的後代麵臨飢餓和死亡、成千上萬人死於戰爭、成千上萬的婦女和兒童將被燒死或將遭到轟炸而死負責。
這份政治遺囑分成兩個部分。第二部分是確定繼承人,盡管他是否真的認為會有一個繼承人仍有待商榷。假如希特勒這樣認為,那麽他就與戈林和希姆萊一樣受到了愚弄,戈林和希姆萊兩人不能理解全世界對納粹政權的所作所為的大規模指責。新的國家和武裝力量的首腦是海軍司令鄧尼茨,他的頭銜是帝國總統,他將不會擁有元首的頭銜,國家元首隻有一個。戈培爾將會成為帝國的領袖,鮑曼為黨的主席,布雷斯勞的黨區領袖卡爾·漢克代替希姆萊為警察總長和黨衛隊全國領袖。在遺囑的第二部分戈林和希姆萊被草草地驅逐出黨,斯佩爾被無情地忽視了。更多由希特勒、鮑曼和戈培爾進行的政治任命在這天早上不斷地傳到特勞德爾·瓊格這裏,並添加到這份名單上。遺囑以冷冰冰的話語結束:“我號召德國政府和德國人民要嚴格遵守種族法律並對所有的民族,世界上所有的猶太人實行專製。”
到了下午4點,這份文件已被打成定稿並等待希特勒的簽署。簽署後不久,希特勒回到了他的房間。同時,希特勒的行為在馬丁·鮑曼的辦公室裏引起了一陣慌亂的動作,鮑曼開始向全國的納粹部隊發布消息。鮑曼的位置不值得羨慕,他或許已被公開宣布是未來的黨主席,但是他知道希特勒垮台以後,他所有的權威也會隨之而去。在那個晚上,希特勒所發出的大量的電報之一是給駐紮在布徹斯加德堡壘的赫爾曼·戈林所在部,他下令處死戈林(這個命令沒有被成功執行)。
戈培爾也同樣不樂意接受他的職位。同鮑曼一樣(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戈培爾的權力也是來自於希特勒。鮑曼需要仰仗希特勒,而在某種程度上,希特勒也需要依靠戈培爾。盡管元首已特別命令他活下來逃出柏林,但戈培爾很清楚,一旦希特勒垮台他也就沒有了未來。戈培爾有一個很強的幻覺,納粹主義和第三帝國與希特勒已成為一體,希特勒垮台後,戈培爾也就什麽都不是了。他現在別無選擇隻有為自己尋找藉口並且告別世界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他曾是那麽地平步青雲,即使他的誹謗者也不得不羨慕他。
婚禮(3)
就在特勞德爾·瓊格把希特勒的遺囑打成定稿時,愁眉苦臉的戈培爾來到了她的辦公室,問她能否在元首遺囑的結尾加上他自己的結句。“假如元首去世,”他告訴她,“我的生命也就沒有了意義。”“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明確地違抗元首的命令。”他繼續說道:“在這場戰爭的關鍵時刻,元首被暫時的背叛之風所包圍,至少必須有一些人無條件地忠實於他,即使是一直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