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希特勒在地堡的最後日子 作者:[美]阿爾敏·迪·萊曼/蒂姆·卡羅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戀(5)
街道兩旁的大批建築化為了瓦礫堆,少數沒有完全坍掉的建築看上去陰森可怖,窗戶成了敞著口的大洞,透過屋頂的缺口能夠清楚地看到天空。僥倖完好的窗戶則釘上了厚厚的木板。我們全都沉默地坐著,看著眼前這幅希望渺茫的畫麵,車裏的氣氛顯得十分低沉。最後,我們終於到達了位於凱撒大道的青年團總部。我們的軍車司機似乎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友好地和我們揮手告別,“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喊道,“告訴元首我們很需要那些‘神奇的武器’!”當時流傳著關於“神奇武器”的種種說法,據說納粹的科學家們正在加緊研製。不過,人們沒有談到這種武器的具體形式,隻是說德國很快就要研製出一種威力無窮的新式武器,一旦這種武器投入到戰爭中使用,就將扭轉戰爭的局勢。
我到達柏林一天以後,阿克斯曼帶著我和另外一些希特勒青年團的代表,去參加一個在德意誌體育館舉行的希特勒青年團大聯歡。阿克斯曼創建了青年團,而且就在附近的德意誌體育館對團員們進行坦克軍事訓練。我看到一群10歲左右的男孩和女孩排成方隊,正在宣誓加入青年團的男童少年班和女童少年班,這讓我聯想起6年前自己在布雷斯勞加入少年班的情景。他們讓我回憶起往日的快樂時光,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老兵了。阿克斯曼走上台發表講話,他解釋說,參加聚會的年輕人是德國的未來,“勝利或者毀滅,二者隻能選擇其一。”他說話的強調語氣就好像一個正在發表誓師講演的司令官。他的聲調配合得很好,激發了在場的少男少女對帝國的滿腔熱愛和對敵人的無窮仇恨。阿克斯曼號召少年班英勇地抵抗,不讓敵人有前進的機會,藉此展示出對元首的無比忠誠和熱愛。阿克斯曼的演說非常精彩,至少我這樣認為,要是在以前,他的演說總能引起聽眾經久不衰的掌聲,但是這一次他的演說隻換來了稀稀落落的幾下巴掌響。在阿克斯曼演說結束後,是青年團成員演出的舞台劇。阿克斯曼和他的隨從離開了我們,我們回到了寄宿處,然後,我自己前往德意誌電台。
在希特勒生日那天,納粹黨的高級將領有一個傳統慶祝項目,就是在午夜來臨時向元首表示祝賀。將領們相互之間競爭非常激烈,都想成為第一個向希特勒道賀的人。通常,希特勒最親近的隨從會在他門外排成長隊,而戈培爾這樣的高級軍官則將在廣播中發表賀辭。在這樣的特殊場合,宣傳部長的生日賀電可算是發自他黑暗內心的肺腑之言。
生日賀電真實地揭露了這位第三帝國神話創造者的性格,以及他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並將這種狂熱盲目的崇拜傳播開來。戈培爾在賀電中忠告柏林人一定要戰鬥到最後一刻,並且堅信希特勒的“幸運星”,他譴責敵人“是巧舌如簧的國際猶太人,他們不希望和平,他們的罪惡目的是摧毀這個世界”。戈培爾要求德國人民,“不要向敵人屈膝投降,而要自豪地讓納粹十字旗幟在敵人的頭上高高飄揚。”
第五章 希特勒最後一個生日
希特勒最後一個生日(1)
1945年4月20日是一個星期五,這一天是希特勒的生日。德國人把生日看作是重要的裏程碑,習慣用狂歡來慶祝生日,希特勒也不例外。納粹黨將希特勒的生日變成了一個國慶日,要人民在這一天向這位註定要帶領德國走上復甦之路的“偉人”致敬和祝賀。1945年,希特勒迎來了他56歲的生日。我們接到命令,要在中午的時候向希特勒表示生日祝賀。那天早上,我們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吃了罐頭裝的烤鯡魚和新煮的土豆,這在當時勒緊褲腰實行配額製的德國可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我們激動萬分地期待著和希特勒的見麵,但是見麵的時間一次次地往後推遲,等我們終於被帶到大臣花園的時候,已經快到傍晚了。我後來才知道,希特勒昨晚徹夜不眠地批閱各種急件,如雪花般飛來的急件向他匯報了各處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下午5點鍾左右,我們被帶進老大臣花園,穿過了外交部,直接走到後麵的花園。這個花園曾經繁花似錦,當初綠草茵茵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英軍和美軍空襲留下的累累彈坑。那一天陰雲密布,我們都不曾料到天空中那些厚重的黑色或黃色煙霧會在日後成為這個城市的“特色景觀”。在希特勒和他的隨從到來之前,我們都能聞到燃燒發出的焦味。我還清楚地記得,早上看到一些市民在大街上忙碌著,打掃最近轟炸造成的碎石瓦礫。他們顯然是外國勞工,讓我覺得奇怪的是,這樣的人顯然會給希特勒的安全造成威脅。我後來還發現,這裏的警戒相當鬆懈,任何人隻要拿著來復槍和望遠鏡,就能從附近的建築樓上射殺希特勒。
我們是麵見希特勒的3個代表團之一,另外2個團來自黨衛軍和民兵隊。所有的代表團成員都是經過一番挑選才能夠接受希特勒的接見。被接見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有9個人,站在我們右邊的是佛倫茲堡的武裝黨衛軍代表。在柏林東南部的一次戰役中,佛倫茲堡的武裝黨衛軍司令拒絕向進攻的蘇軍投降。在我們左邊站著12個來自克蘭的武裝組織代表,盡管波羅的海地區陷入蘇聯人的重重包圍,他們仍然在東海岸地區負隅頑抗。正是因為克蘭人拒絕投降,希特勒才在這一天邀請他們做代表。我還得知,希特勒本來還想見一見布雷斯勞前線的代表團,由於代表團無法乘飛機離開該地區而不得不作罷。
街道兩旁的大批建築化為了瓦礫堆,少數沒有完全坍掉的建築看上去陰森可怖,窗戶成了敞著口的大洞,透過屋頂的缺口能夠清楚地看到天空。僥倖完好的窗戶則釘上了厚厚的木板。我們全都沉默地坐著,看著眼前這幅希望渺茫的畫麵,車裏的氣氛顯得十分低沉。最後,我們終於到達了位於凱撒大道的青年團總部。我們的軍車司機似乎終於鬆了一口氣,他友好地和我們揮手告別,“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喊道,“告訴元首我們很需要那些‘神奇的武器’!”當時流傳著關於“神奇武器”的種種說法,據說納粹的科學家們正在加緊研製。不過,人們沒有談到這種武器的具體形式,隻是說德國很快就要研製出一種威力無窮的新式武器,一旦這種武器投入到戰爭中使用,就將扭轉戰爭的局勢。
我到達柏林一天以後,阿克斯曼帶著我和另外一些希特勒青年團的代表,去參加一個在德意誌體育館舉行的希特勒青年團大聯歡。阿克斯曼創建了青年團,而且就在附近的德意誌體育館對團員們進行坦克軍事訓練。我看到一群10歲左右的男孩和女孩排成方隊,正在宣誓加入青年團的男童少年班和女童少年班,這讓我聯想起6年前自己在布雷斯勞加入少年班的情景。他們讓我回憶起往日的快樂時光,我突然覺得自己是個老兵了。阿克斯曼走上台發表講話,他解釋說,參加聚會的年輕人是德國的未來,“勝利或者毀滅,二者隻能選擇其一。”他說話的強調語氣就好像一個正在發表誓師講演的司令官。他的聲調配合得很好,激發了在場的少男少女對帝國的滿腔熱愛和對敵人的無窮仇恨。阿克斯曼號召少年班英勇地抵抗,不讓敵人有前進的機會,藉此展示出對元首的無比忠誠和熱愛。阿克斯曼的演說非常精彩,至少我這樣認為,要是在以前,他的演說總能引起聽眾經久不衰的掌聲,但是這一次他的演說隻換來了稀稀落落的幾下巴掌響。在阿克斯曼演說結束後,是青年團成員演出的舞台劇。阿克斯曼和他的隨從離開了我們,我們回到了寄宿處,然後,我自己前往德意誌電台。
在希特勒生日那天,納粹黨的高級將領有一個傳統慶祝項目,就是在午夜來臨時向元首表示祝賀。將領們相互之間競爭非常激烈,都想成為第一個向希特勒道賀的人。通常,希特勒最親近的隨從會在他門外排成長隊,而戈培爾這樣的高級軍官則將在廣播中發表賀辭。在這樣的特殊場合,宣傳部長的生日賀電可算是發自他黑暗內心的肺腑之言。
生日賀電真實地揭露了這位第三帝國神話創造者的性格,以及他對希特勒的狂熱崇拜,並將這種狂熱盲目的崇拜傳播開來。戈培爾在賀電中忠告柏林人一定要戰鬥到最後一刻,並且堅信希特勒的“幸運星”,他譴責敵人“是巧舌如簧的國際猶太人,他們不希望和平,他們的罪惡目的是摧毀這個世界”。戈培爾要求德國人民,“不要向敵人屈膝投降,而要自豪地讓納粹十字旗幟在敵人的頭上高高飄揚。”
第五章 希特勒最後一個生日
希特勒最後一個生日(1)
1945年4月20日是一個星期五,這一天是希特勒的生日。德國人把生日看作是重要的裏程碑,習慣用狂歡來慶祝生日,希特勒也不例外。納粹黨將希特勒的生日變成了一個國慶日,要人民在這一天向這位註定要帶領德國走上復甦之路的“偉人”致敬和祝賀。1945年,希特勒迎來了他56歲的生日。我們接到命令,要在中午的時候向希特勒表示生日祝賀。那天早上,我們享用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吃了罐頭裝的烤鯡魚和新煮的土豆,這在當時勒緊褲腰實行配額製的德國可是一件非同尋常的事情。我們激動萬分地期待著和希特勒的見麵,但是見麵的時間一次次地往後推遲,等我們終於被帶到大臣花園的時候,已經快到傍晚了。我後來才知道,希特勒昨晚徹夜不眠地批閱各種急件,如雪花般飛來的急件向他匯報了各處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下午5點鍾左右,我們被帶進老大臣花園,穿過了外交部,直接走到後麵的花園。這個花園曾經繁花似錦,當初綠草茵茵的景象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英軍和美軍空襲留下的累累彈坑。那一天陰雲密布,我們都不曾料到天空中那些厚重的黑色或黃色煙霧會在日後成為這個城市的“特色景觀”。在希特勒和他的隨從到來之前,我們都能聞到燃燒發出的焦味。我還清楚地記得,早上看到一些市民在大街上忙碌著,打掃最近轟炸造成的碎石瓦礫。他們顯然是外國勞工,讓我覺得奇怪的是,這樣的人顯然會給希特勒的安全造成威脅。我後來還發現,這裏的警戒相當鬆懈,任何人隻要拿著來復槍和望遠鏡,就能從附近的建築樓上射殺希特勒。
我們是麵見希特勒的3個代表團之一,另外2個團來自黨衛軍和民兵隊。所有的代表團成員都是經過一番挑選才能夠接受希特勒的接見。被接見的希特勒青年團成員有9個人,站在我們右邊的是佛倫茲堡的武裝黨衛軍代表。在柏林東南部的一次戰役中,佛倫茲堡的武裝黨衛軍司令拒絕向進攻的蘇軍投降。在我們左邊站著12個來自克蘭的武裝組織代表,盡管波羅的海地區陷入蘇聯人的重重包圍,他們仍然在東海岸地區負隅頑抗。正是因為克蘭人拒絕投降,希特勒才在這一天邀請他們做代表。我還得知,希特勒本來還想見一見布雷斯勞前線的代表團,由於代表團無法乘飛機離開該地區而不得不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