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解”卦分析對日戰爭,相信傍一點邊。其中奧秘,無須多言。關於“誨盜”的卦象,在“六三”爻上。卦曰:“六三,負且乘,致寇至,貞吝。象曰:負且乘,亦可醜也。自我致戎,又誰咎也?”這是一幅十分形象而滑稽的畫麵:一個蠢人,騎著駿馬,或乘坐軒車,卻把一包自視珍貴、其實是他搶占君子的東西頂在頭上。路旁一賊,久走江湖,識多見廣,一看便知那個蠢人也是竊賊,於是大步追上,搶了包袱便揚長而去……
中華民國時代,正有一幫小人,搶了大清皇朝的江山,頂在頭上,招搖過市,既不知珍藏,又不知收斂,東洋海盜才“競欲奪之”。“自我致戎,又誰咎也?”老祖宗問得好啊!“負且乘,亦可醜也!”老祖宗罵得好啊!
三、站在哪裏,死在哪裏
一百年心路,我在失敗中穿行而過。
失敗是一串苦果,越嚼越辛辣,直到嗓子起火,將話語燃燒。最大的遺憾還不是失敗,而是對“失敗”的誤讀與誤傳。當“失敗”一再被無意忘卻、有意推卸、刻意曲解時,“失敗史”難免變成一部偽書。當歷史也被作偽,我們又到哪兒尋找真正的英雄?哪兒去灑一把憑弔的熱淚?
我不能不重複嘆息:沒有真相,即沒有真理。一個諱言失誤、失敗的民族,在失落了歷史之後,會不會失落眼前?在容忍了懦夫之後,會不會抹殺英雄?
這或是過激之詞。盛世萬年,英雄無人抹殺。英雄是被掩埋的,黃土下,青山上,血沃勁草。田野的風,透著清新,那該是英雄的呼吸。
可是在抗日勝利六十多年後,千裏原野,你卻又難見幾處抗日英雄的陵園。
忘就忘吧,哪堆黃土下沒有冤屈的鬼魂!
因為本書的先期判定是“尚武精神的百年失落”,所以滑頭的作者也有繞過英雄的藉口。但是他不準備繞行。倒不是要給這本小書加一個光明的尾巴,實在是想給這個充滿樂感的偉大民族搗一回亂:你所有休閑的今天和明天,都可能要別人用鮮血和生命加以保護!
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學者桑原隲藏說:
以我個人的觀察而言,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一國國民、一個民族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特有的氣質和性情,可以稱之為國民性和民族性……中國人也有自己的民族性,其最顯著的民族性是文弱和保守……說起中國人文弱的原因,要而言之,中國人作為個體很少以暴力解決問題;作為一個國體,也不喜歡訴之於戰爭。所謂中國人的爭鬥,是指口頭的爭鬥。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或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愛爭鬥的民族之一……所謂“黃禍論”——即黃種人漸漸會壓倒白種人的論調(這一論調在甲午戰爭前開始到日俄戰爭後進一步流行,至今是世界的一大問題),其實是頗沒有根據的。
桑原的認識,近乎事實。感謝他反駁了“黃禍論”。“文弱”的國民性,是從“本質”上判定的。本書嘆“尚武失落”,則是對“趨勢”的判定。“本質”文弱,無可改變,“趨勢”變弱,還可恢復。所以當本書嘆惋“中華尚武精神失落”的時候,依然對“尚武精神”的世紀復甦抱了一份期許。
下麵的簡述,不是描畫英雄譜。因為,抗日之戰勝利六十年之後,中國還沒有一部以國家立場編匯的抗日英烈名錄——英雄,隻屬於他們時代,且最終消失於他們的時代。
跨時代的,不是生發於個人良知的英雄緬懷,便是依附於功利宣傳的英雄張揚。
“前世”之於“今生”,永遠是一個片斷的殘夢。我能做的,或者隻有個人視角的憶念吧:
——在中國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香爐峰下,有一座“南嶽忠烈祠”,那是中國大陸上唯一紀念抗日陣亡國軍將士的大型陵園。1997年,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蒼天有眼,厚土有知,日月有光,英烈有靈,前人與後人,總能在這座清刷了汙染的雁回之峰,悄悄進行一次靈魂對話了。
忠烈祠石階9層,共276級,據說暗合了第六、第九戰區為國犧牲的中高級軍官之數。
37通將校碑,銘記著35位將軍、2位上校。在這35名將軍中,有22名少將、13名中將(追認上將暫不記)。年過50歲的僅2人,40歲以下者有18名之多。最年輕的為51軍114師師長方叔洪將軍,犧牲時年僅27歲(一說31歲)。在這一批犧牲的將軍中,黃埔軍校出身者7人,保定軍校出身者6人,這證明:在抗日的最前線,人人效命,並未分嫡係與雜牌!1949年後,這37名將校英烈,僅有15人被承認為“烈士”,另22人一無追認。為國而死,不算“烈士”;國若有難,誰復從戎?英魂無語,百姓嘆息。
周圍的山頭上,分布著13座陵墓,其中有三座是以軍、師為聚的集體公墓。最大的一座公墓,埋藏著在湘北保衛戰中犧牲的37軍第10師2728名將士的遺骸。生不同地,死而同穴,天命所歸,山河再造,又何其壯哉!
“南嶽忠烈祠”在歲月中沉默為一種象徵。戰爭可以絞殺生命,宣傳可以製造熱鬧,遺忘可以埋沒功業,而良知則必定會將是非、正邪、美醜、功過等一一辯清。
中華民國時代,正有一幫小人,搶了大清皇朝的江山,頂在頭上,招搖過市,既不知珍藏,又不知收斂,東洋海盜才“競欲奪之”。“自我致戎,又誰咎也?”老祖宗問得好啊!“負且乘,亦可醜也!”老祖宗罵得好啊!
三、站在哪裏,死在哪裏
一百年心路,我在失敗中穿行而過。
失敗是一串苦果,越嚼越辛辣,直到嗓子起火,將話語燃燒。最大的遺憾還不是失敗,而是對“失敗”的誤讀與誤傳。當“失敗”一再被無意忘卻、有意推卸、刻意曲解時,“失敗史”難免變成一部偽書。當歷史也被作偽,我們又到哪兒尋找真正的英雄?哪兒去灑一把憑弔的熱淚?
我不能不重複嘆息:沒有真相,即沒有真理。一個諱言失誤、失敗的民族,在失落了歷史之後,會不會失落眼前?在容忍了懦夫之後,會不會抹殺英雄?
這或是過激之詞。盛世萬年,英雄無人抹殺。英雄是被掩埋的,黃土下,青山上,血沃勁草。田野的風,透著清新,那該是英雄的呼吸。
可是在抗日勝利六十多年後,千裏原野,你卻又難見幾處抗日英雄的陵園。
忘就忘吧,哪堆黃土下沒有冤屈的鬼魂!
因為本書的先期判定是“尚武精神的百年失落”,所以滑頭的作者也有繞過英雄的藉口。但是他不準備繞行。倒不是要給這本小書加一個光明的尾巴,實在是想給這個充滿樂感的偉大民族搗一回亂:你所有休閑的今天和明天,都可能要別人用鮮血和生命加以保護!
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學者桑原隲藏說:
以我個人的觀察而言,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一樣,一國國民、一個民族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特有的氣質和性情,可以稱之為國民性和民族性……中國人也有自己的民族性,其最顯著的民族性是文弱和保守……說起中國人文弱的原因,要而言之,中國人作為個體很少以暴力解決問題;作為一個國體,也不喜歡訴之於戰爭。所謂中國人的爭鬥,是指口頭的爭鬥。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或許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愛爭鬥的民族之一……所謂“黃禍論”——即黃種人漸漸會壓倒白種人的論調(這一論調在甲午戰爭前開始到日俄戰爭後進一步流行,至今是世界的一大問題),其實是頗沒有根據的。
桑原的認識,近乎事實。感謝他反駁了“黃禍論”。“文弱”的國民性,是從“本質”上判定的。本書嘆“尚武失落”,則是對“趨勢”的判定。“本質”文弱,無可改變,“趨勢”變弱,還可恢復。所以當本書嘆惋“中華尚武精神失落”的時候,依然對“尚武精神”的世紀復甦抱了一份期許。
下麵的簡述,不是描畫英雄譜。因為,抗日之戰勝利六十年之後,中國還沒有一部以國家立場編匯的抗日英烈名錄——英雄,隻屬於他們時代,且最終消失於他們的時代。
跨時代的,不是生發於個人良知的英雄緬懷,便是依附於功利宣傳的英雄張揚。
“前世”之於“今生”,永遠是一個片斷的殘夢。我能做的,或者隻有個人視角的憶念吧:
——在中國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香爐峰下,有一座“南嶽忠烈祠”,那是中國大陸上唯一紀念抗日陣亡國軍將士的大型陵園。1997年,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蒼天有眼,厚土有知,日月有光,英烈有靈,前人與後人,總能在這座清刷了汙染的雁回之峰,悄悄進行一次靈魂對話了。
忠烈祠石階9層,共276級,據說暗合了第六、第九戰區為國犧牲的中高級軍官之數。
37通將校碑,銘記著35位將軍、2位上校。在這35名將軍中,有22名少將、13名中將(追認上將暫不記)。年過50歲的僅2人,40歲以下者有18名之多。最年輕的為51軍114師師長方叔洪將軍,犧牲時年僅27歲(一說31歲)。在這一批犧牲的將軍中,黃埔軍校出身者7人,保定軍校出身者6人,這證明:在抗日的最前線,人人效命,並未分嫡係與雜牌!1949年後,這37名將校英烈,僅有15人被承認為“烈士”,另22人一無追認。為國而死,不算“烈士”;國若有難,誰復從戎?英魂無語,百姓嘆息。
周圍的山頭上,分布著13座陵墓,其中有三座是以軍、師為聚的集體公墓。最大的一座公墓,埋藏著在湘北保衛戰中犧牲的37軍第10師2728名將士的遺骸。生不同地,死而同穴,天命所歸,山河再造,又何其壯哉!
“南嶽忠烈祠”在歲月中沉默為一種象徵。戰爭可以絞殺生命,宣傳可以製造熱鬧,遺忘可以埋沒功業,而良知則必定會將是非、正邪、美醜、功過等一一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