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黃興在南京誓師討袁。同日,江蘇宣布獨立。此後,安徽、上海、福建、廣東、湖南、重慶等地亦紛紛宣告“獨立”,形成了七省對中央的局麵。袁世凱麵對“武力反袁”,給以“武力剿滅”。雙方交戰兩個月,至9月12日熊克武討袁軍失敗,“二次革命”宣告破產。孫中山、黃興諸人早在8月上旬即已脫離“二次革命”的指揮崗位流亡日本了。
“二次革命”僅僅堅持了兩個月,即草草煞尾。袁世凱與孫中山作了一次武裝較量,袁勝孫敗。
勝與敗,都是暫時的。
而有意無意間,二人共同創造了一種中國式的政治較量模式:——最高權勢者在依靠“共和”的保障體係獲得權力後,迅即掙脫這一體係,將最高權力個人化、神聖化、絕對化、固定化,並置於不容任何人挑戰的至尊位置,若遇挑戰,立予血腥鎮壓;作為“共和”製度設計者的革命勢力,在這一製度受到威脅時,亦棄“共和”於不顧,將“革命”神聖化,將黨派利益國家化,將“政治對話”升格為“軍事對決”。
演化的曲線十分清晰:宣誓效忠“共和”的民國總統袁世凱一變而為手握軍刀的專製獨裁者;締造“共和”的國民黨理事長孫中山則漸變為熱衷武裝鬥爭的黨派軍閥。
袁世凱的邏輯是:“一日在職,一日決不放棄責任……不能違法棄職,付土地人民於一擲。”
孫中山的認識是:“東南不民迫不得已,以武力濟法律之窮,非惟其情可哀,其義亦至正。”·輥·輰·訛
獨裁者、革命者都以“人民”說事,真是妙不可言!
獨裁者以維護國家統一的神聖理由,鎮壓一切反叛,因而專製獨裁有理。
革命者以實現“主義”、救國救民為號召,策劃“獨立”,因而割據、分裂亦有理。
雙方都自陳有理。無人下“罪己詔”。中華民國有幸,遭逢了如此難得的朝野對立,看來,還是英國駐清大使朱爾典說得對:“關於解決國體問題,外國一般看法,都希望最好是保全清廷,作為象徵性的存在,而實施憲政改革。我個人也認為,建共和形態的政府,是一種冒險的實驗,不適合中國國情。”·輥·輱·訛
本節標題之“民國綜合症”,即是針對“共和製”的“共和缺失”以及“國民革命”的“國民缺失”而言的。
“二次革命”作為民國時代革命的典範例證,還有一個外交背景需加補議,此即孫中山為了戰勝袁世凱而主動聯絡日本為助的秘錄。
1913年3月20日晚,國民黨代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北火車站遇刺重傷,22日晨死亡。案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為主謀,國務總理趙秉鈞為策劃,內務部秘書洪述祖為承辦,上海幫會頭目應桂馨(夔丞)為第一線指揮,殺手則是武士英。“宋案”真相大白天下,徹底警醒了國民黨人:袁世凱是他們推行議會黨政的大敵。
孫中山匆匆結束訪日,趕回上海,動員同誌,發起反袁之戰。基於“日助我則我勝,日助袁則袁勝”的判斷,孫中山力主聯合日本,打擊袁世凱。阻力很大,發動很慢,拖了近四個月,“二次革命”才緩緩地、漫無聯絡地發動起來,並迅速寂滅。但孫中山的“聯日抗袁”卻是毫不含糊提出的。就在“宋案”發生前夕,孫中山訪日期間每見日本政要,幾乎都會要重申中日提攜。如:
——2月15日晚,在東亞同文會上講:“中國現在則久乏維持之實力,故日本之責任,非常重大。餘希望日本力圖中國之保全,而與中國互相提攜也。”
——同日晚宴後,孫中山與日本首相桂太郎談及中國東北的中日聯合開發問題,桂太郎表示贊同。
——2月20日,桂太郎內閣全體辭職。此前,孫中山曾與桂太郎有過密談,其中還言及十分敏感的日本向海外移民的問題。對孫中山的許諾,本人尚未查清,但從桂太郎的反響看,孫中山許諾定當積極。桂太郎說:“予始聞先生勸告,日本與中國提攜之策略,不期正為我誌……日本得此功績,絕不愁此後無移民貿易地。”
引證的目的在於指出,孫中山親日、聯日是一貫的、公開的。如果據此而作“賣國”、“愛國”的政治判定,顯然是忽略了孫中山、同盟會、辛亥革命成功的國際背景。當一種開放的、國際性的思維在某一特定時代氛圍中形成的時候,歷史的主人公不可能隻享其利而不承其弊。孫中山何以能免?
兩年之後的1915年1月,日本人脅迫袁世凱的民國政府接受“二十一條”,史傳孫中山在袁世凱正與日本人百般周旋、討價還價的時候,一是在2月5日與滿鐵株式會社二頭目犬塚信太郎、山田純三郎簽訂《中日盟約》,出讓中國利益。二是在3月14日致函日本外務省,以出讓中國利益,換取日本人對中國革命的支持。而早在上一年的4月16日,孫中山曾有長函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即以出讓特權為條件,請求日本政府給他領導的革命以援助。出讓特權之多,甚至遠遠超出了“二十一條”對中國的索取。
“二次革命”僅僅堅持了兩個月,即草草煞尾。袁世凱與孫中山作了一次武裝較量,袁勝孫敗。
勝與敗,都是暫時的。
而有意無意間,二人共同創造了一種中國式的政治較量模式:——最高權勢者在依靠“共和”的保障體係獲得權力後,迅即掙脫這一體係,將最高權力個人化、神聖化、絕對化、固定化,並置於不容任何人挑戰的至尊位置,若遇挑戰,立予血腥鎮壓;作為“共和”製度設計者的革命勢力,在這一製度受到威脅時,亦棄“共和”於不顧,將“革命”神聖化,將黨派利益國家化,將“政治對話”升格為“軍事對決”。
演化的曲線十分清晰:宣誓效忠“共和”的民國總統袁世凱一變而為手握軍刀的專製獨裁者;締造“共和”的國民黨理事長孫中山則漸變為熱衷武裝鬥爭的黨派軍閥。
袁世凱的邏輯是:“一日在職,一日決不放棄責任……不能違法棄職,付土地人民於一擲。”
孫中山的認識是:“東南不民迫不得已,以武力濟法律之窮,非惟其情可哀,其義亦至正。”·輥·輰·訛
獨裁者、革命者都以“人民”說事,真是妙不可言!
獨裁者以維護國家統一的神聖理由,鎮壓一切反叛,因而專製獨裁有理。
革命者以實現“主義”、救國救民為號召,策劃“獨立”,因而割據、分裂亦有理。
雙方都自陳有理。無人下“罪己詔”。中華民國有幸,遭逢了如此難得的朝野對立,看來,還是英國駐清大使朱爾典說得對:“關於解決國體問題,外國一般看法,都希望最好是保全清廷,作為象徵性的存在,而實施憲政改革。我個人也認為,建共和形態的政府,是一種冒險的實驗,不適合中國國情。”·輥·輱·訛
本節標題之“民國綜合症”,即是針對“共和製”的“共和缺失”以及“國民革命”的“國民缺失”而言的。
“二次革命”作為民國時代革命的典範例證,還有一個外交背景需加補議,此即孫中山為了戰勝袁世凱而主動聯絡日本為助的秘錄。
1913年3月20日晚,國民黨代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北火車站遇刺重傷,22日晨死亡。案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為主謀,國務總理趙秉鈞為策劃,內務部秘書洪述祖為承辦,上海幫會頭目應桂馨(夔丞)為第一線指揮,殺手則是武士英。“宋案”真相大白天下,徹底警醒了國民黨人:袁世凱是他們推行議會黨政的大敵。
孫中山匆匆結束訪日,趕回上海,動員同誌,發起反袁之戰。基於“日助我則我勝,日助袁則袁勝”的判斷,孫中山力主聯合日本,打擊袁世凱。阻力很大,發動很慢,拖了近四個月,“二次革命”才緩緩地、漫無聯絡地發動起來,並迅速寂滅。但孫中山的“聯日抗袁”卻是毫不含糊提出的。就在“宋案”發生前夕,孫中山訪日期間每見日本政要,幾乎都會要重申中日提攜。如:
——2月15日晚,在東亞同文會上講:“中國現在則久乏維持之實力,故日本之責任,非常重大。餘希望日本力圖中國之保全,而與中國互相提攜也。”
——同日晚宴後,孫中山與日本首相桂太郎談及中國東北的中日聯合開發問題,桂太郎表示贊同。
——2月20日,桂太郎內閣全體辭職。此前,孫中山曾與桂太郎有過密談,其中還言及十分敏感的日本向海外移民的問題。對孫中山的許諾,本人尚未查清,但從桂太郎的反響看,孫中山許諾定當積極。桂太郎說:“予始聞先生勸告,日本與中國提攜之策略,不期正為我誌……日本得此功績,絕不愁此後無移民貿易地。”
引證的目的在於指出,孫中山親日、聯日是一貫的、公開的。如果據此而作“賣國”、“愛國”的政治判定,顯然是忽略了孫中山、同盟會、辛亥革命成功的國際背景。當一種開放的、國際性的思維在某一特定時代氛圍中形成的時候,歷史的主人公不可能隻享其利而不承其弊。孫中山何以能免?
兩年之後的1915年1月,日本人脅迫袁世凱的民國政府接受“二十一條”,史傳孫中山在袁世凱正與日本人百般周旋、討價還價的時候,一是在2月5日與滿鐵株式會社二頭目犬塚信太郎、山田純三郎簽訂《中日盟約》,出讓中國利益。二是在3月14日致函日本外務省,以出讓中國利益,換取日本人對中國革命的支持。而早在上一年的4月16日,孫中山曾有長函給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即以出讓特權為條件,請求日本政府給他領導的革命以援助。出讓特權之多,甚至遠遠超出了“二十一條”對中國的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