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五關斬六將”,到“走麥城”,這是小說化的關羽的人生軌跡。在下借“走麥城”一語,批評葉誌超與衛汝貴,卻並不想落井下石,將一切責任推給他們。葉誌超固然畏敵如虎,衛汝貴固然“無用無能”,我們分明也看到了如下事實:
其一,在朝鮮戰場上與中國援朝的軍隊對峙的日本軍隊,的確在人數(三萬多對一萬七)、裝備等方麵,具有明顯優勢。
其二,不會打仗、不能打仗、不敢打仗乃至臨敵而怯,望風驚潰是當時淮軍官兵的戰場流行病。即便氣貫長虹的左寶貴,他的部下(如副將楊建春、都司徐玉生、守備揚建勝等)也有開城逃脫者。由此,則暴露了淮軍在和平年代徹頭徹尾、徹裏徹外的蛻化。理性評價,這叫“軍隊腐敗”。
數量上、裝備上、鬥誌上項項皆弱於敵,這個仗,怎麽打?所以葉誌超、衛汝貴之流的“逃跑主義”也自有他們的不得已。
唯心地說,這也許就是軍隊、將領的運數到了物極必反的盡頭。“生於末世運便消”,英雄變成懦夫,光榮變成恥辱,大起大落,大暑大寒,繁花謝淨,百枝凋零,個人的悲劇與國家民族的悲劇,一齊拉開序幕……
日本的武士,成為“淮軍”常勝歷史、不敗神話的終結者。而“淮軍”威信與榮譽的終結,又在中日關係史上標明了國運沉浮的宿命——在敗於“西洋”列強半個世紀之後,中國又開始了敗於“東洋”近鄰的五十年辛酸。
由“援朝”開始的“外戰”,終於將戰火引入國內。葉、衛處分後,新任陸軍將帥們也大都擔當不起禦敵衛國守土之責。在自己的領土上,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仍然一敗再敗,一逃再逃,旬日之間,遼東半島,淪入敵手。自光緒二十年(1894)八月二十三日(9月22日)朝旨任命四川提督宋慶為“北洋軍務幫辦”集兵九連城始,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十三日(3月9日)遼西軍資重地田莊台失陷,以“淮軍”為中堅的中國陸軍在本土作戰中,連創敗績,可以說仗仗失利,處處“麥城”——九連城失守、安東失守、長甸失守、寬甸失守、鳳凰失守、岫巖失守、金州失守、旅順失守、析木城失守、海城失守、鞍山失守、牛莊失守、蓋平失守、復州失守、營口失守……麵對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
說一個例子,就足以衡量中國陸軍戰力。光緒二十年(1894)十一月十七日(12月13日)遼南重鎮海城被日軍占領,鑑於海城的戰略地位,清政府下令駐遼各軍聯手作戰,“夾攻海城,冀獲一勝”。 宋慶領命,統毅軍,會同聶士成、呂本元、依克唐阿、長順、吳大澂等所部,圍攻海城日軍。駐海城日軍僅六千人,而攻城者由三萬人,增加到四萬人,再增加到五萬六千人,最後增至六萬人,凡五戰,皆不克。以十倍之眾,五攻而不下一城,對比平壤之戰日軍以二倍之兵破壘奪城,中日陸軍,孰強孰弱,固已一目了然!
三、黃海悲歌的弦外遺音
上一節,我們講到一個因玩忽職守而被砍了腦袋的將軍衛汝貴。陣前斬將,朝廷似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於是衛汝貴便成了永遠洗不淨的“淮軍”之恥。
在北洋海軍中,也有一個因為逃跑而被斬首的軍官,他叫方伯謙,是北洋水師“濟遠”號巡洋艦的“管帶”(艦長)。
“死亡”對“生命”的意義,一律歸結為無可逃遁的“否定”。這麽看,怎樣死都是無所謂的。
但“死亡”對歷史的意義,對政治的意義,對倫理道德的意義卻大相逕庭。司馬遷所謂“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蓋源於此也。
殺衛汝貴,不足以儆“淮軍”;殺方伯謙,不足以儆“水師”。二人死後,中國“淮軍”不振,北洋“水師”覆滅,印證了“殺一儆百”這一招對於通體腐敗的趨勢毫無效應。
同樣被處死,二人身後影響不一。
衛汝貴十分寂寥,幾乎無人提及。他的同胞兄弟衛汝成,官至總兵,在遼東保衛戰中效法乃兄,以逃為上。降旨逮治,聞訊潛逃,不知所終,可謂難兄難弟。
方伯謙則不乏研究者、翻案者。所以,這兒有必要補說幾句方伯謙事件的原委。
方伯謙(1852—1894),字展堂,一說益堂,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1877年作為首屆畢業生赴英國格林尼茨皇家海軍學院留學,三年學成回國,曾任“威遠”號練習艦管帶。中法戰爭起,奉命帶艦戍守旅順,親自督修威遠炮台,因造價低廉,頗獲好評。1889年,升署北洋海軍中軍左營副將,委帶“濟遠”號巡洋艦。1892年,實授海軍副將(從二品)。甲午戰氛初起,方伯謙受命率“濟遠”號由威海港起錨,為發於大沽口、駛向朝鮮牙山的兵輪護航。上節文字已經披露,方伯謙的“護航”其實是你航你的,我航我的,“航”而不“護”。幸慶的是,“愛仁”號、“飛鯨”號未曾遭遇日艦,平安抵達牙山外海。方伯謙的“濟遠”號與“廣乙”號,各派隨帶汽船,幫助二輪完成了士兵、馬匹和軍需品的轉載登陸,二輪於六月二十二日(7月24日)上午與下午,分別駛回中國。
其一,在朝鮮戰場上與中國援朝的軍隊對峙的日本軍隊,的確在人數(三萬多對一萬七)、裝備等方麵,具有明顯優勢。
其二,不會打仗、不能打仗、不敢打仗乃至臨敵而怯,望風驚潰是當時淮軍官兵的戰場流行病。即便氣貫長虹的左寶貴,他的部下(如副將楊建春、都司徐玉生、守備揚建勝等)也有開城逃脫者。由此,則暴露了淮軍在和平年代徹頭徹尾、徹裏徹外的蛻化。理性評價,這叫“軍隊腐敗”。
數量上、裝備上、鬥誌上項項皆弱於敵,這個仗,怎麽打?所以葉誌超、衛汝貴之流的“逃跑主義”也自有他們的不得已。
唯心地說,這也許就是軍隊、將領的運數到了物極必反的盡頭。“生於末世運便消”,英雄變成懦夫,光榮變成恥辱,大起大落,大暑大寒,繁花謝淨,百枝凋零,個人的悲劇與國家民族的悲劇,一齊拉開序幕……
日本的武士,成為“淮軍”常勝歷史、不敗神話的終結者。而“淮軍”威信與榮譽的終結,又在中日關係史上標明了國運沉浮的宿命——在敗於“西洋”列強半個世紀之後,中國又開始了敗於“東洋”近鄰的五十年辛酸。
由“援朝”開始的“外戰”,終於將戰火引入國內。葉、衛處分後,新任陸軍將帥們也大都擔當不起禦敵衛國守土之責。在自己的領土上,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勢,仍然一敗再敗,一逃再逃,旬日之間,遼東半島,淪入敵手。自光緒二十年(1894)八月二十三日(9月22日)朝旨任命四川提督宋慶為“北洋軍務幫辦”集兵九連城始,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二月十三日(3月9日)遼西軍資重地田莊台失陷,以“淮軍”為中堅的中國陸軍在本土作戰中,連創敗績,可以說仗仗失利,處處“麥城”——九連城失守、安東失守、長甸失守、寬甸失守、鳳凰失守、岫巖失守、金州失守、旅順失守、析木城失守、海城失守、鞍山失守、牛莊失守、蓋平失守、復州失守、營口失守……麵對日軍進攻,中國軍隊到了不堪一擊的程度。
說一個例子,就足以衡量中國陸軍戰力。光緒二十年(1894)十一月十七日(12月13日)遼南重鎮海城被日軍占領,鑑於海城的戰略地位,清政府下令駐遼各軍聯手作戰,“夾攻海城,冀獲一勝”。 宋慶領命,統毅軍,會同聶士成、呂本元、依克唐阿、長順、吳大澂等所部,圍攻海城日軍。駐海城日軍僅六千人,而攻城者由三萬人,增加到四萬人,再增加到五萬六千人,最後增至六萬人,凡五戰,皆不克。以十倍之眾,五攻而不下一城,對比平壤之戰日軍以二倍之兵破壘奪城,中日陸軍,孰強孰弱,固已一目了然!
三、黃海悲歌的弦外遺音
上一節,我們講到一個因玩忽職守而被砍了腦袋的將軍衛汝貴。陣前斬將,朝廷似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於是衛汝貴便成了永遠洗不淨的“淮軍”之恥。
在北洋海軍中,也有一個因為逃跑而被斬首的軍官,他叫方伯謙,是北洋水師“濟遠”號巡洋艦的“管帶”(艦長)。
“死亡”對“生命”的意義,一律歸結為無可逃遁的“否定”。這麽看,怎樣死都是無所謂的。
但“死亡”對歷史的意義,對政治的意義,對倫理道德的意義卻大相逕庭。司馬遷所謂“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蓋源於此也。
殺衛汝貴,不足以儆“淮軍”;殺方伯謙,不足以儆“水師”。二人死後,中國“淮軍”不振,北洋“水師”覆滅,印證了“殺一儆百”這一招對於通體腐敗的趨勢毫無效應。
同樣被處死,二人身後影響不一。
衛汝貴十分寂寥,幾乎無人提及。他的同胞兄弟衛汝成,官至總兵,在遼東保衛戰中效法乃兄,以逃為上。降旨逮治,聞訊潛逃,不知所終,可謂難兄難弟。
方伯謙則不乏研究者、翻案者。所以,這兒有必要補說幾句方伯謙事件的原委。
方伯謙(1852—1894),字展堂,一說益堂,福建侯官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1877年作為首屆畢業生赴英國格林尼茨皇家海軍學院留學,三年學成回國,曾任“威遠”號練習艦管帶。中法戰爭起,奉命帶艦戍守旅順,親自督修威遠炮台,因造價低廉,頗獲好評。1889年,升署北洋海軍中軍左營副將,委帶“濟遠”號巡洋艦。1892年,實授海軍副將(從二品)。甲午戰氛初起,方伯謙受命率“濟遠”號由威海港起錨,為發於大沽口、駛向朝鮮牙山的兵輪護航。上節文字已經披露,方伯謙的“護航”其實是你航你的,我航我的,“航”而不“護”。幸慶的是,“愛仁”號、“飛鯨”號未曾遭遇日艦,平安抵達牙山外海。方伯謙的“濟遠”號與“廣乙”號,各派隨帶汽船,幫助二輪完成了士兵、馬匹和軍需品的轉載登陸,二輪於六月二十二日(7月24日)上午與下午,分別駛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