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為浙東海防重鎮,寧波門戶,有甬江上達寧波。鎮海若失,則浙東不穩。鑑於上年馬尾之敗,浙巡劉秉璋親臨鎮海部署,並檄令寧紹台道薛福成綜理營務。劉秉璋的“戰術”要點是:


    其一,購買樁木,以機器排釘甬江江口,作阻兵之計。木樁或七八十枝為一叢,或四五十枝為一叢,自南岸至北岸,橫立二十二叢;自內及外,亦立十餘叢。叢與叢間,為防止敵艦闖入,又購買海船三四十艘,裝滿石塊,沉於其間。為了利於商船進出,於木樁中間特留一口門,寬二十丈。在口門內,預置大船五艘,以備敵艦闖攻時再沉船堵口。木樁之外,又沉放水雷六排,每排八枚。江口兩側灘頭陣地如布陣嶺、孔峙嶺、清泉嶺、沙蟹嶺、蚶子嶺等處,又設置長牆卡門,門外各埋地雷。這一係列的戰備舉措,均意在禦敵於國門之外,免遭兵臨城下這厄。


    其二,加強鎮海口外炮台的兵防戰備。鎮海甬江口外,北為招寶山,南為金雞山,皆建有永久炮台。戰前,劉秉璋命浙江提督歐陽見利率三千五百人駐守金雞山,並指揮此山的“天然”、“自然”炮台,命記名提督楊岐珍率二千五百人駐守招寶山;命守備吳傑專職指揮招寶山威遠炮台、金雞山靖遠炮台及小港口的鎮遠炮台,又命遊擊錢寶興率三千五百人駐守梅墟,作為後應。因為中法雙方已經公開宣戰,所以炮台守軍隻要發現是法艦,即可開炮轟擊,這便保證了戰場的戰術主動權時刻在我。


    其三,主動拆除鎮海口外七裏嶼虎蹲山等處的燈塔、標杆、浮筒,以迷敵艦之路。又以高價聘用洋人領港員,斂船入口,防止他們為法國軍艦領港。甚至與長駐上海的外國領港員洽談,許以重金,促其拒絕為法艦引水。


    上述三項措施,都是吸取了馬江之敗的教訓想出的,雖然有些笨,有些勞民傷財,卻真的起到了禦敵作用。


    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十五日(3月1日),孤拔率四艦逼臨鎮海。法艦炮轟招寶山,守將周茂訓當即開炮還擊,至使敵艦受傷而還。正月十七日(3月3日),法艦再犯招寶山,守備吳傑親自開炮,彈中敵艦之尾。次日夜,法軍趁風雨乘小船偷襲南岸炮台,副將貴金組命營勇屏息以待,及近突發,擊沉二船,斃敵多人,敵退。正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3月13、14日),法艦遙對諸炮台開炮,炮台還擊,敵不得進。


    當時,法艦炮火遠勝中國炮台,之所以沒有對炮台守軍造成在的傷害,劉秉璋的另一項部署起了作用。原來,中方炮台多用磚石砌築,敵方的開花炮打來,彈片與石塊橫飛,傷害防不勝防。戰前,巡臣命各炮台於磚石之外,加覆厚厚的“三合土”擋牆,敵方彈重雖二三百磅,插入“三合土”後,爆炸威力大減,故守兵傷亡極小。


    小說家們,則哄傳孤拔即受傷於鎮海之役,不久死去。·輧·輯·訛 這或許僅是時間的巧合,孤拔鎮海戰後三個月死於疾病;或許是吳傑的一炮,或王立堂的奇襲,傷病交加,才斷送了那位法國將軍的卿卿性命。毫無疑問的是:法國將軍孤拔確確死於他侵華的戰鬥崗位。


    三看中越邊界之役。


    中國近代史典籍,述中越邊界抗法勝利事最詳。故本節文字並不準備詳上加詳地複述歷史光榮。我們的關注焦點,仍然是“戰術”總結。


    在馮子材被委以佐廣西邊外軍事一職前,中越邊界上的戰爭形勢是法勝中敗,或法強中弱。這與廣西巡撫潘鼎新的消極退避有關。法軍連戰皆勝,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初九(2月23日),法軍占領中越邊境上的重鎮鎮南關,這是他們的勝利頂點。


    當馮子材、蘇元春、王孝祺、王德榜諸軍雲集鎮南關附近準備反攻時,法國人犯了一個戰術錯誤,即棄險不據,匆匆退到鎮南關南三十裏的文淵城,重新設防據守。勝利而退兵,其實是“示人以弱”,在法國人心裏,或許有一種因後續部隊未至而不敢碰硬的恐懼。


    馮子材率軍重占鎮南關後,復推進十裏,在關前隘口小南關連接東西兩嶺築一高牆,牆前掘深壕,兩嶺築炮台,作憑險堅守之狀。這是十分正確的戰術選擇。鎮南關已經失守一次,且法軍撤退前又加破壞,故雄關不雄,短時間已不能恢復金城湯池之險。如今,在關前險隘築牆掘塹,以鎮南關為依託,便有了後方縱深,既易於守,又易於退。


    馮子材的戰鬥部署是:他率自己招募的“萃軍”十營(一說十八營)駐守長牆及東、西兩嶺炮台,與“萃軍”並肩守衛、成掎角之勢的是右江鎮總兵王孝祺率領的三千“勤軍”;署廣西提督蘇元春率“毅軍”屯隘口側後幕府,以作呼應;命權廣西提督王德榜率“定邊軍”屯鎮南關東三十裏之油隘,乘間出擊,襲抄法軍後路。這樣的部署,可謂攻守兼備。


    光緒十一年(1885)二月初五(3月21日),馮子材先發製人,突襲文淵城法軍,小勝後,迅即退回長牆一線以逸待勞,誘敵上鉤。


    二月初七(3月23日),法軍從文淵出發,兵分三路,向隘口長牆及東、西二嶺炮台發起強攻。從人數上看,中國四路守軍約是法軍的兩倍;從武器裝備上看,法炮法槍火力威猛,又遠非中國軍隊可比。戰鬥打響,法軍仗火力支援,搶占先機,竟然一舉攻下東嶺三座炮台,大有居高臨下,以石擊卵的架勢。中國守軍形勢嚴峻。激戰兩天兩夜,中國守軍失而復得,於二月初九(3月25日)全線出擊,將法軍徹底擊潰。此役中國軍隊殲滅法軍千人以上。馮子材乘勝追擊,戰鬥八日夜,追奔二百裏,連續光復文淵、諒山、穀鬆、威坡、長慶、船頭等地,又攻郎甲、襲北守,大有一舉下北圻、復東京之勢。就在一派大好形勢下,二月二十二日(4月7日),清政府下令停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無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秉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秉鍔並收藏大國無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