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佩綸與“不抵抗主義”


    “中法戰爭”中的“馬尾之戰”乃中方大敗局。眾口一詞,鹹曰張佩綸為戰敗責任人,故張氏已負百年之譴。


    也有為張佩綸辯護者,如王闓運、林紓輩。他們認為在馬尾之役中,張佩綸“見敵不走,氣象偉異”,實在是個難得的人才。戰敗奪職謫戍,可謂冤枉。1由於戰爭勝負易判,而戰爭當事人功過難判,所以即便在中法甲申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剛結束的時候,清朝士大夫已經慨嘆“真是非”難明了。


    其實,就“大是非”而論,張佩綸在馬尾之戰中的錯誤或罪責還是易於說清的。


    張佩綸(1848-1903)字幼樵,又字繩庵、繩叔、繩齋,號蕢齋,直隸豐潤人,故清人筆記中多稱其為“張豐潤”。他出生在官宦之家,父親曾做過安徽按察使,太平天國之亂中卒於職。佩綸同治九年(1870)中舉,次年成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元年(1875)以大考擢侍講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其時,外侮亟累,國步維艱,佩綸屢上疏,言經國大政。如請敕新疆、東三省、台灣嚴於戒備,以杜日、俄之窺伺,如請建南北海防、設水師四鎮以防法人圖我等,皆不乏憂國之憂、洞事之明。而對於庸官俗吏,佩綸亦敢指斥糾彈,不避權要。故在以李鴻藻為精神領袖的“清流”一派中,張佩綸可謂佼佼者。或許因為他彈劾貪佞,淘汰衰庸,多合輿情,所以與陳寶琛、寶廷、鄧承修,也有說與陳寶琛、張之洞、黃體芳等的,被時人譽為“翰林四諫”。2


    光緒八年(1882),張佩綸被擢為左副都禦史(正三品)晉侍講學士。光緒九年(1883),在總理各國衙門行走。十年(1884),中法間戰爭將起,“清流”諸君子為慈禧太後重用,分遣於抗敵前線,陳寶琛以侍講學士為南洋會辦,吳大澂以通政使為北洋會辦,張佩綸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這“會辦”,即軍事欽差大臣。


    文人統軍,談何容易?老佛爺的“信任”,大有“試活”之意。空言易托,實事難為,爾等既然嚴以論政,苛以責人,娭家這次倒要看看爾等的本領!張佩綸等人得了美差,放炮出京,並未預料到極度的風光之後,往往會有極度的失落。三位“會辦”,惟吳大澂無恙。陳寶琛因薦人不當,後降五級使用;張佩綸則因馬尾戰敗而褫職充軍。事後,謔者撰聯曰:“八表經營,也不過山西禁菸,廣東開賭;三洋會辦,請先看侯官降級,豐潤充軍。”3蓋上聯嘲張之洞,下聯嘲陳寶琛、張佩綸。惟陳氏非“侯官”人,乃“閩縣”人也。此為閑話,無庸細述。


    張佩綸等人在光緒十年四月十四日(5月8日)領“會辦”之職。在京準備四十多天後,張佩綸、吳大澂、張之洞三人即聯袂出京,行至天津,拜會李鴻章。應李氏邀,視察北洋海軍的海上打靶。閏五月初一(6月23日),李氏率艦隊護送三“會辦”至海防要塞旅順口,巡察炮台與船塢。翌日,乘艦轉赴煙臺,檢閱北洋六“鎮”艦艇;又於威海觀看魚雷施放。閏五月初四(6月26日),張佩綸與張之洞登上福建方麵前來迎接的“揚威”號軍艦,出威海南下上海。送別了張之洞,張佩綸於閏五月十一日(7月3日)抵達福建閩江口,並於當日,逆閩江八十公裏水路直至馬尾港。次日,進福州省城拜會福州將軍穆圖善、總督何璟、巡撫張兆棟,共商閩省防務。畏於“會辦”的欽差使命,福建的這幾位軍政大員均異口同聲推張佩綸主持閩省防務大局。


    這不是圈套,勝似圈套。張佩綸年輕氣盛,不知深淺,竟欣然當起了龍頭老大。合議分工,穆圖善駐閩江口,何、張二督巡駐省城,張佩綸與船政大臣何如璋駐馬尾港及船廠。如果從“分工”這一天(閏五月十二日、即7月4日)算起,至七月初三(8月23日)船廠被毀、艦隊被滅為止,張佩綸堅守海防第一線的時間一共51天。在這51天裏,張佩綸都幹了些什麽呢?


    盡管妙筆生花,巧於言辯,張佩綸在他馬尾戰敗自我表白的“奏報”中仍然列舉不出具體有效的戰略謀劃與戰術安排。


    當然,朝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從帝、後到軍機大臣們,都還在迷信中法和談,迷信美國調停,而且有正式軍令誡勿生釁:“倘有法軍前來,按兵不動,我亦靜以待之。”4 但這種命令的前提是對方“按兵不動”,敵人既已強兵壓境,“動”到了閩江內港,“動”到了中方的海軍禁地,若再坐以待斃,那不是天字第一號大傻瓜嗎?


    戰爭爆發前,張佩綸滿肚子委屈,“請先發,不可。請互援,不可。機會屢失,朝令暮改”,致使他生出了“吾不憂敵而憂政”的慨嘆。5 但他忘了,這夥敵人,是他放入閩江口的,困局也是他設的。敵在咫尺,不思鉗製,總想讓千裏萬裏之外的朝廷下發一條錦囊妙計,豈不大蠢大愚!作為前敵總指揮,張佩綸應該有服務於國家安全的大目標,及化解邊疆危機的能力,否則捲鋪蓋回家可也!遺憾的是張佩綸忘了他是“會辦”,他是“欽差大臣”,他是可以而且應該代表朝廷行使具體軍權的人,哪兒還有理由臨事不決,諉過他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國無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田秉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田秉鍔並收藏大國無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