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結合,不僅僅是個需要解決的麻煩,更是一種創造和發展。真與美的結合,這個科幻文學的美學理念,最直接地體現在這類文字上。這對科幻作者是一個極高的要求。因為他不能隻是泛泛地懂得相關的科學知識,他必須對這些知識深有了解,以至於能從中提練美感,產生靈性,他必須能用藝術的審美眼光來感受這些知識。
科幻小說中描寫科學知識方麵的語言實踐,對純文學創作也有很大啟示。隨著對文學作品知識含量的要求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現實主義小說將大量專業知識滲入其中。如何作到用藝術語言來描繪知識內容,也是純文學創作中越來越受重視的問題。最近,文學界經常呼籲“學者型作家”,那麽,具體到一篇小說裏,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者作家”,而不是“學者+作家”,或者更隻是看到“優秀學者+劣等作家”、“優秀作家+劣等學者”。這些都直接表現在作者熟練駕馭兩種語體的能力上。
在理解科幻小說中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關係問題上,最根本的原則是:前者要為後者服務。這是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根本的不同。在科普作品中,說明其中的科學知識是最根本的目的,作者為此使用大量的藝術語言,是幫助讀者接受這些知識。而在科幻小說裏,作者使用科學語言進行大量的說明、解釋、推理、分析,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小說的背景、邏輯線索,是為了審美作鋪墊的。
比如,在《超新星紀元》的開篇,作者劉慈欣用大量語言解釋了“超新星”是怎麽一回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正是為了給後麵描寫超新星爆發的射線降臨地球時,那許多壯觀慘烈的場麵作鋪墊。畢竟大部分讀者不具有關於“超新星”的知識。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2)
第二節:科幻小說中的話語環境
據說當年武俠作家古龍大紅大紫之後,有一次到某大學與讀者見麵。他問一位中文係的大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什麽看法。對方說,她隻是想來看看名人,至於武俠小說,她從來不看。古龍問她為什麽不看,對方的答案竟然是看不懂。
這件事給古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於他經常向人提起,反覆轉述而為人所知。他原本認為,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文學,但沒想到居然有人“看不懂”。
古龍遇到的,就是類型文學特有的話語環境問題。在武俠小說裏,這類特殊的話語環境包括江湖名人、江湖格局、虛擬的典故、偽切口,等等。“風緊、扯呼“這樣的語言,罡風、四川唐門這樣的“術語”,對於一個武俠迷來說完全不用解釋,而從不讀武俠的人則不知所雲。武俠文學這樣的特殊語境,是數不清的武俠作家和作品在漫長時間裏共同構造的。
科幻文學經過長期發展,也形成了自己的話語環境。象“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和“外祖父悖論”這樣的詞彙,不僅非科學迷不懂,科學家也不會明白。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科學術語,而隻是在科幻圈內部流行。科幻文學自身的語言特點,也既不同於其它文學門類,更不是學術論文。
最能夠反映科幻文學特殊語境問題的,首先是翻譯領域。這些科幻文學自造的術語,往往成為翻譯上的難點,因為標準字典上並沒有相關的解釋。中國科幻界有一批成功的科幻文學翻譯家,如吳定柏、郭建中、孫維梓、趙海虹等。他們的重要經驗,就在於長期接觸外國科幻作品,知道這些“新詞”的來龍去脈。而同樣就學於外文專業,卻不接觸科幻小說的朋友卻不知從何入手。八十年代外國科幻小說的翻譯質量明顯好於當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翻譯新手不知道怎麽去翻譯那些“科幻術語”,或者慣例。
近年來,不少出版社引進外國科幻名作,在選題上都很準確,就是翻譯質量不敢恭維。其中譯錯這些“新詞”是關鍵問題。比如中文版的《彩圖百科全書》,選題極好。就是其中有許多莫明其妙的翻譯。從直譯上講並沒有翻錯,但卻與科幻界的習慣用語相差很遠。隻有反覆參考上下文,才知道它們講的是什麽。
下卷裏要提到的“反科幻小說”也能夠體現出科幻文學的話語環境。這類作品完全建築在整個科幻文學的話語環境中。裏麵的機智、圈套完全來自其它科幻作品。科幻迷讀完後會心一笑,非科幻迷則難以欣賞。
科幻文學的另一個話語環境問題,是俗語的迴避和創造。在現實題材文學中,大量方言和流行語成為豐富小說個性,揭示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而在相當一部分科幻小說中,由於時空背景遠離現實,使用方言或者流行語,不僅不會增添生動性,反而會使作品顯得虛假。故而科幻作者往往要主動迴避這些有個性的語言。並且還是創造出適合於虛擬背景的新俗語。
比如,人物姓名最能反映時代特徵。於是,未來世界的人物姓名就不應該與今人一致。科幻作家們盡可能突出這種區別。王晉康在《類人》中,甚至以《中國人姓名法》的形式,讓故事裏所有的中國人都取四個字的名字。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3)
第三節:科幻式修辭
如果把一篇小說比作演員的話,修辭就是他在出場前上的妝。缺乏修辭的作品肯定是粗糙的作品,不管它的思想價值如何,它的文學價值肯定極其有限。
科幻小說中描寫科學知識方麵的語言實踐,對純文學創作也有很大啟示。隨著對文學作品知識含量的要求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現實主義小說將大量專業知識滲入其中。如何作到用藝術語言來描繪知識內容,也是純文學創作中越來越受重視的問題。最近,文學界經常呼籲“學者型作家”,那麽,具體到一篇小說裏,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者作家”,而不是“學者+作家”,或者更隻是看到“優秀學者+劣等作家”、“優秀作家+劣等學者”。這些都直接表現在作者熟練駕馭兩種語體的能力上。
在理解科幻小說中科學語言和藝術語言的關係問題上,最根本的原則是:前者要為後者服務。這是科幻小說和科普作品根本的不同。在科普作品中,說明其中的科學知識是最根本的目的,作者為此使用大量的藝術語言,是幫助讀者接受這些知識。而在科幻小說裏,作者使用科學語言進行大量的說明、解釋、推理、分析,是為了幫助讀者理解小說的背景、邏輯線索,是為了審美作鋪墊的。
比如,在《超新星紀元》的開篇,作者劉慈欣用大量語言解釋了“超新星”是怎麽一回事。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正是為了給後麵描寫超新星爆發的射線降臨地球時,那許多壯觀慘烈的場麵作鋪墊。畢竟大部分讀者不具有關於“超新星”的知識。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2)
第二節:科幻小說中的話語環境
據說當年武俠作家古龍大紅大紫之後,有一次到某大學與讀者見麵。他問一位中文係的大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什麽看法。對方說,她隻是想來看看名人,至於武俠小說,她從來不看。古龍問她為什麽不看,對方的答案竟然是看不懂。
這件事給古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於他經常向人提起,反覆轉述而為人所知。他原本認為,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麽高深莫測的文學,但沒想到居然有人“看不懂”。
古龍遇到的,就是類型文學特有的話語環境問題。在武俠小說裏,這類特殊的話語環境包括江湖名人、江湖格局、虛擬的典故、偽切口,等等。“風緊、扯呼“這樣的語言,罡風、四川唐門這樣的“術語”,對於一個武俠迷來說完全不用解釋,而從不讀武俠的人則不知所雲。武俠文學這樣的特殊語境,是數不清的武俠作家和作品在漫長時間裏共同構造的。
科幻文學經過長期發展,也形成了自己的話語環境。象“機器人工學三定律”和“外祖父悖論”這樣的詞彙,不僅非科學迷不懂,科學家也不會明白。因為它們根本就不是科學術語,而隻是在科幻圈內部流行。科幻文學自身的語言特點,也既不同於其它文學門類,更不是學術論文。
最能夠反映科幻文學特殊語境問題的,首先是翻譯領域。這些科幻文學自造的術語,往往成為翻譯上的難點,因為標準字典上並沒有相關的解釋。中國科幻界有一批成功的科幻文學翻譯家,如吳定柏、郭建中、孫維梓、趙海虹等。他們的重要經驗,就在於長期接觸外國科幻作品,知道這些“新詞”的來龍去脈。而同樣就學於外文專業,卻不接觸科幻小說的朋友卻不知從何入手。八十年代外國科幻小說的翻譯質量明顯好於當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翻譯新手不知道怎麽去翻譯那些“科幻術語”,或者慣例。
近年來,不少出版社引進外國科幻名作,在選題上都很準確,就是翻譯質量不敢恭維。其中譯錯這些“新詞”是關鍵問題。比如中文版的《彩圖百科全書》,選題極好。就是其中有許多莫明其妙的翻譯。從直譯上講並沒有翻錯,但卻與科幻界的習慣用語相差很遠。隻有反覆參考上下文,才知道它們講的是什麽。
下卷裏要提到的“反科幻小說”也能夠體現出科幻文學的話語環境。這類作品完全建築在整個科幻文學的話語環境中。裏麵的機智、圈套完全來自其它科幻作品。科幻迷讀完後會心一笑,非科幻迷則難以欣賞。
科幻文學的另一個話語環境問題,是俗語的迴避和創造。在現實題材文學中,大量方言和流行語成為豐富小說個性,揭示人物性格特點的方法。而在相當一部分科幻小說中,由於時空背景遠離現實,使用方言或者流行語,不僅不會增添生動性,反而會使作品顯得虛假。故而科幻作者往往要主動迴避這些有個性的語言。並且還是創造出適合於虛擬背景的新俗語。
比如,人物姓名最能反映時代特徵。於是,未來世界的人物姓名就不應該與今人一致。科幻作家們盡可能突出這種區別。王晉康在《類人》中,甚至以《中國人姓名法》的形式,讓故事裏所有的中國人都取四個字的名字。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七章:語言問題(3)
第三節:科幻式修辭
如果把一篇小說比作演員的話,修辭就是他在出場前上的妝。缺乏修辭的作品肯定是粗糙的作品,不管它的思想價值如何,它的文學價值肯定極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