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文本”和“藝術世界”也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整個地去分析小說文本,則中包含了修辭、語言習慣這些東西。它們與其和外部世界有關,莫如說和作者的寫作習慣有關。每一個作者踏上文學道路,必然是先喜歡某些前輩的作品,以此為參照係,形成自己的風格。而那些前輩生活的世界,和他生活的世界,相差百年或者相隔萬裏也是可能的。


    而文本中的敘述結構、敘述節奏這些東西,更屬於一般的文學技巧。是代代相承的。也是作者從文學教材、或者講習班中學到的。和創作時麵對的那個世界更是沒有必然聯繫。


    所以,隻有一個文本所包含的藝術世界的邏輯關係,才是與外部世界,即小說創作時的外部世界最相關的。也才是創作方法問題所要研究的直接對象。


    從作者主觀世界通往虛構藝術世界,不隻有一條路。每一條路便是一種創作方法。


    一、讓虛構藝術世界中的規律與主觀世界中的規律完全相符,就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曾經還有“自然主義”創作方法一類。但筆者認為,它隻是現實主義的一個極端表現。它們的本質都一樣,都是追求逼真逼真再逼真。但無論怎樣逼真,小說裏是不存在真實世界的。


    二、讓虛構藝術世界中的某些規律超越主觀世界中的規律,但又不超越物質同一性的範圍,這是科幻文學的創作方法。


    三、讓虛構藝術世界中的規律超越主觀世界中的規律,又超越物質同一性的範圍,是奇幻文學的創作方法。


    二、三兩種創作方法,都可以包括在傳統的“浪漫主義”的範圍內。浪漫主義原本是西方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存在於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這些作品著重描寫中世紀騎士的神奇事跡、俠義氣概及其神秘非凡,《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五卷128頁。殺龍降怪以解民困,跋山渡海以張武功。《文學概論講義》老舍著,101頁。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我們可以發現,這幾年風起雲湧的奇幻文學,隻是“浪漫主義”的一次復歸。


    當然,後來一些文學家將浪漫主義擴展為了種基本的理論方法,而不再是一個具體的流派。再後來,現代文學理論家,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文學理論家提及“浪漫主義”時,視野裏根本不存在同時代的科幻文學或者奇幻文學。所以,文學教科書中的“浪漫主義”幾乎隻是簡短的歷史介紹。


    單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幻文學與奇幻文學並不應該置身於主流之外,它們隻是浪漫主義在科學時代的一次回歸。


    四、讓虛構藝術世界中的規律超越主觀世界的規律,並且不對這些超越作出任何解釋,屬於超現實主義,或者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超現實主義本是歐洲的一個文學流派,魔幻現實主義則是南美的一個文學流派。在這兩個文學流派裏,有著某種可以提取出來,放之四海的東西,那就是如上所述的它們的基本創作方法。


    理解這些創作方法的關鍵,在於“相符”和“超越”。怎麽理解這一對概念呢?我們可以問這麽一個問題:包法利夫人、乞乞科夫、阿q、白嘉軒這些人物,他們吃什麽喝什麽?他們的壽命有多長?當他們跳起時,能不能達到十米以上的高度?


    從來沒有人問過這個問題。因為它太尋常了,以致於人們根本想不起要問。更不知道,理解創作方法的關鍵便在這裏。誠然,上麵這些人物都是文學形象,不是現實生活中真正存在過的人。但誰都會認為,假設這些人物真的存在,那麽他們就是吃五穀雜糧,雞鴨魚肉。他們的壽命不會達到數百年。他們跳起時,也不會達到十米的高度。因為真實存在的人就是這樣的。而在小說的任何細節裏,都不存在超過這些常識的內容。這個習以為常,自然而然的過程,就是讓虛構的藝術世界與作者主觀世界相符的過程。除非作者並不認為真實的人可以在如上的種種限製中生存。


    但如果引入科幻文學這麵鏡子,事情立刻就不同了。科幻中的人物可以不吃飯,而隻吃營養藥片,甚至隻輸入能量便能生存。科幻中的人物可以活幾百上千年,比如那些經過人工冬眠的角色。科幻中的人物也可以不藉助任何工具飛上天,比如“飛人阿裏埃利”。


    那麽,當科幻作家在寫這些不吃飯的人,這些壽命長達千年的人,這些可以飛天入地的人時,他們真的認為會存在這麽一些人嗎?除了極個別走火入魔的作者,一般科幻作家都不會把它們當成現實,但他們卻有意創作了這些不可能存在的形象。


    人物如此,環境也是如此。在《城堡中的男人》裏,日德戰勝美蘇,贏得二戰。在《西洋》裏,明朝占領北愛爾蘭,直到1997年。作者真的以為這些事發生過嗎?顯然不會。《星球大戰》的故事發生於“很久以前,一個非常遙遠的星係”。作者真的認為存在這麽一個星係嗎?顯然也不會。甚至,這些科幻小說的讀者也知道,那些背景不僅不存在於真實中,也不存在於作者的內心裏。它隻是一個假定。


    作者所理解的真實世界是一個樣,作者所虛構的藝術世界是另一個樣。這便是創作方法中“超越”一詞的意思。


    第四卷:科幻的藝術規律 第二章:創作方法研究(2-2)


    位居主流的現實主義作家們,許多人並未受係統的科學教育,甚至基本的科學知識都不具備,但他們創作的作品並不超越於這些自然規律之外。因為這些科學知識在今天已經成為常識。不必專門學習生理學、物理學,空氣動力學就可以理解這些常識。於是,它們便看起來與科學無關。但在《科學與現代中國文學》一書中,劉為民已經詳細地討論了這個問題:現代作家的人格,以及知識結構完全被科學知識潛移默化地塑造過,與古典作家的知識結構已經徹底不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幻縱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軍並收藏科幻縱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