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樓大廈曾經是現代化的標誌。但是超高層建築會帶來什麽樣的災難呢?美國災難科幻小說《摩天大樓失火記》便講了一個發生在世界第一高樓中的火災故事。由於超高層建築特有的“煙囪效應”,火勢迅速蔓延並封鎖了逃生之路。這部小說通過大量技術細節,將超高層建築必然存在的危險隱患揭示得十分全麵。
早在一九九三年世貿中心遭炸彈攻擊時,一些逃生的人們就說,眼前真實的災難令他們聯想到了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而2001年的“9、11”事件更使這部小說成為科幻史上最恐怖的預言之一。如果現場那幾萬人工作在一些幾層高的樓房裏,結果肯定會好得多。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四編:災難(5)
第五章:滅世題材
“滅世”題材講的是這麽一類故事:某種災難將人類文明徹底毀滅。後代人在廢墟上重建文明,或者象原始人那樣生活著。在“滅世”故事中出現的災難可能是前四章中的任何一類。但是它的規模大到整個地球,沒有一處可以逃循。另外,災難主要作為背景出現在這類故事裏,“滅世”過程本身不是主要情節。這使得“滅世”題材和前幾種災難題材明顯區別開來。
如果排除上帝的影子,諾亞方舟可謂最早的“滅世”故事,末日審判也是西方社宗教的基本觀點,這都可以說明,滅世題材在西方科幻裏為什麽比較發達。按照“滅世”的原因,可以大致將它們分為第一節:天災滅世和第二節:人禍滅世兩種。當然,人類被外星人毀滅的故事也有很多,那些可以歸為外星人題材。
第一節:天災滅世
“天災滅世”裏最典型的故事,要屬英國作家jgbard(巴拉德)創作過災難題材的《世界三部曲》。第一部《沉沒的世界》講的是地球外麵的範艾倫帶消失,宇宙輻射直慣地表,南北極的冰層融化,人類文明被深埋在大洋底層。第二部《燃燒的世界》,描寫一種油膜覆蓋海洋,導致水分無法蒸發,全世界被幹旱所毀滅。第三部《結晶的世界》,描寫一個反物質銀河係與我們的銀河係相撞,物質開始慢慢結晶,包括人和地球上的一切。
第二節:人禍滅世
人類咎由自取,被自身的狂妄無知所毀滅,這比被自然災害毀滅無疑更有警示性。所以,“人禍滅世”的故事遠多於“天災滅世”。如果不太嚴格的話,威爾斯的時間機器就包括著“人禍滅世”的影子。未來人類隻是表麵上有文明,實際上已經退化成動物。
核武器發明後,描寫人類被核災難毀滅的故事占據了主流。這裏麵,以《獻給萊博維茨的歌》最有代表性。小說裏,人類於公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滅世烈火”所毀滅。殘存的人們建立了一個以天主教為基礎的中世紀社會。新羅馬被設置在美國。當然,那時候的美國已經四分五裂,成為許多封建帝國。
冷戰結束後,環境危機成為滅世題材的首選。這方麵,《水世界》堪稱代表。電影沒有直接說明大洪水的原因,但通過主人公之口,說世界被大水所淹沒,乃是祖先胡作非為所致。這部電影別具匠心,描寫洪水滅世數百年後,人類遺孓在海上討生活的艱難場麵。當然,基督教裏本有大洪水的故事。可能也是這類題材的源頭吧。
《水世界》的姐妹篇,耗資巨大但影響甚微的科幻片《信使》,也是一部人禍滅世的代表作。電影以非常寫實的風格,描寫了2013年灰暗的未來。美國被一係列災難摧毀:瘟疫、大氣汙染。還有一個叫納沙霍恩的陰謀家發動的叛亂戰爭。政府不復存在,餘下的人聚集在小小的居民點裏,生活水平倒退回十九世紀。軍閥們則組織騎兵隊,帶著衝鋒鎗和利劍的奇怪兵器組合,到處欺壓百姓。
最為奇妙的是,在這個西部片式的古樸背景下,經常有一些現代化的東西出現:破電視、廢汽車、舊橋樑、無人值守的水庫。甚至一些曾經現代化的人,前警長、前宇航科學家等等。主人公是個流浪漢,為了混口飯吃,扒掉死亡郵差身上的衣服,帶著積壓多年的信件,謊稱美國政府已經恢復,派他作信使。他的到來給了苦難中人們以希望,文明竟然真的復興了。在影片結尾,信使的後代又恢復了現代文明人的衣著,並回憶那苦難的過去。
中國沒有基督教傳統,科幻裏的滅世題材不多。《高塔下的小鎮》出自大陸作者劉維佳的手筆,是中國科幻裏滅世題材的代表。小說描寫了一個被核戰摧毀後的文明。在一片荒蕪的世界上,有一個小小的保留地。保留地中央有一座高塔,塔頂的自動死光武器,可以射死五千米半徑外任何試圖進入的動物,當然也包括人。但不會阻止裏麵的人人出去。塔周圍有一批人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下。他們的技術已經退化。隻知道高塔由祖先建造,但不懂得怎麽操作它。高塔製造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小說便圍繞著外來者的闖入和內部人的闖出展開。
鄭軍在《時代之艙》裏,構造了一個龐大的滅世背景:奧姆真理教在麻原章晃帶領下,占領全世界,毀滅所有科學技術,將人類社會倒退到農業和手工業時代。一千年後,一批地下科學家至力於將科學火種再度播灑到世界上。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1-1)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
早在一九九三年世貿中心遭炸彈攻擊時,一些逃生的人們就說,眼前真實的災難令他們聯想到了這部作品改編的同名電影。而2001年的“9、11”事件更使這部小說成為科幻史上最恐怖的預言之一。如果現場那幾萬人工作在一些幾層高的樓房裏,結果肯定會好得多。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四編:災難(5)
第五章:滅世題材
“滅世”題材講的是這麽一類故事:某種災難將人類文明徹底毀滅。後代人在廢墟上重建文明,或者象原始人那樣生活著。在“滅世”故事中出現的災難可能是前四章中的任何一類。但是它的規模大到整個地球,沒有一處可以逃循。另外,災難主要作為背景出現在這類故事裏,“滅世”過程本身不是主要情節。這使得“滅世”題材和前幾種災難題材明顯區別開來。
如果排除上帝的影子,諾亞方舟可謂最早的“滅世”故事,末日審判也是西方社宗教的基本觀點,這都可以說明,滅世題材在西方科幻裏為什麽比較發達。按照“滅世”的原因,可以大致將它們分為第一節:天災滅世和第二節:人禍滅世兩種。當然,人類被外星人毀滅的故事也有很多,那些可以歸為外星人題材。
第一節:天災滅世
“天災滅世”裏最典型的故事,要屬英國作家jgbard(巴拉德)創作過災難題材的《世界三部曲》。第一部《沉沒的世界》講的是地球外麵的範艾倫帶消失,宇宙輻射直慣地表,南北極的冰層融化,人類文明被深埋在大洋底層。第二部《燃燒的世界》,描寫一種油膜覆蓋海洋,導致水分無法蒸發,全世界被幹旱所毀滅。第三部《結晶的世界》,描寫一個反物質銀河係與我們的銀河係相撞,物質開始慢慢結晶,包括人和地球上的一切。
第二節:人禍滅世
人類咎由自取,被自身的狂妄無知所毀滅,這比被自然災害毀滅無疑更有警示性。所以,“人禍滅世”的故事遠多於“天災滅世”。如果不太嚴格的話,威爾斯的時間機器就包括著“人禍滅世”的影子。未來人類隻是表麵上有文明,實際上已經退化成動物。
核武器發明後,描寫人類被核災難毀滅的故事占據了主流。這裏麵,以《獻給萊博維茨的歌》最有代表性。小說裏,人類於公元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被“滅世烈火”所毀滅。殘存的人們建立了一個以天主教為基礎的中世紀社會。新羅馬被設置在美國。當然,那時候的美國已經四分五裂,成為許多封建帝國。
冷戰結束後,環境危機成為滅世題材的首選。這方麵,《水世界》堪稱代表。電影沒有直接說明大洪水的原因,但通過主人公之口,說世界被大水所淹沒,乃是祖先胡作非為所致。這部電影別具匠心,描寫洪水滅世數百年後,人類遺孓在海上討生活的艱難場麵。當然,基督教裏本有大洪水的故事。可能也是這類題材的源頭吧。
《水世界》的姐妹篇,耗資巨大但影響甚微的科幻片《信使》,也是一部人禍滅世的代表作。電影以非常寫實的風格,描寫了2013年灰暗的未來。美國被一係列災難摧毀:瘟疫、大氣汙染。還有一個叫納沙霍恩的陰謀家發動的叛亂戰爭。政府不復存在,餘下的人聚集在小小的居民點裏,生活水平倒退回十九世紀。軍閥們則組織騎兵隊,帶著衝鋒鎗和利劍的奇怪兵器組合,到處欺壓百姓。
最為奇妙的是,在這個西部片式的古樸背景下,經常有一些現代化的東西出現:破電視、廢汽車、舊橋樑、無人值守的水庫。甚至一些曾經現代化的人,前警長、前宇航科學家等等。主人公是個流浪漢,為了混口飯吃,扒掉死亡郵差身上的衣服,帶著積壓多年的信件,謊稱美國政府已經恢復,派他作信使。他的到來給了苦難中人們以希望,文明竟然真的復興了。在影片結尾,信使的後代又恢復了現代文明人的衣著,並回憶那苦難的過去。
中國沒有基督教傳統,科幻裏的滅世題材不多。《高塔下的小鎮》出自大陸作者劉維佳的手筆,是中國科幻裏滅世題材的代表。小說描寫了一個被核戰摧毀後的文明。在一片荒蕪的世界上,有一個小小的保留地。保留地中央有一座高塔,塔頂的自動死光武器,可以射死五千米半徑外任何試圖進入的動物,當然也包括人。但不會阻止裏麵的人人出去。塔周圍有一批人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下。他們的技術已經退化。隻知道高塔由祖先建造,但不懂得怎麽操作它。高塔製造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小說便圍繞著外來者的闖入和內部人的闖出展開。
鄭軍在《時代之艙》裏,構造了一個龐大的滅世背景:奧姆真理教在麻原章晃帶領下,占領全世界,毀滅所有科學技術,將人類社會倒退到農業和手工業時代。一千年後,一批地下科學家至力於將科學火種再度播灑到世界上。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1-1)
第五編:科學與社會